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204章 “……好险。”

定江山 顾言丶 2932 2023-12-24 19:04:46

几个月来静得仿佛座陵墓的仁寿宫里忽然传来一声极其凄厉的哭声。

宫门口看守的禁军被这一嗓子吓了个哆嗦,下意识探着头往门里看了看,紧接着被身边的同僚一巴掌拍到了后脑上。

“瞎看什么!”同僚轻声呵斥道:“陛下在里面呢,你探头探脑的,小心自己的小命。”

“这叫得也太惨了。”那禁军心有余悸地缩回脑袋,直嘬牙花子:“听着像太后娘娘的声音。”

“你少管就行了。”同僚直了直身体,小声说道:“反正发生什么也不关咱们的事儿,在宫里当差,把你的耳朵眼睛都扔宫门外头去。”

那禁军也知道其中利害,拍了拍胸口,没敢再往里多看。

正殿里乱成一团,宁靖被阮茵那一嗓子吓得哇哇直哭,何文庭手忙脚乱地试图将孩子抱走,阮茵悲戚间伸手抓了一把,不知怎的将宁靖脖子上的长生锁拽断了。

金镶玉分量颇重,骨碌碌地顺着宁靖滚到阮茵的膝盖上,将阮茵膝盖上那封信砸出了一个窟窿。

阮茵想将那张纸抢出来,只可惜手抖得太厉害,不但没如意,反倒将那张纸撕出了个大豁口。

宁铮的亲笔信打消了阮茵心里的最后一层疑虑,也打消了她心里原本那层因绝望而蔓延出的铜墙铁壁。宁铮还活着的消息如废墟上初生的一片嫩芽,让阮茵感到欣喜的同时,也让那些痛苦和悔恨重新回到了她的身体里。

阮茵家境殷实,年少时期成为皇后,跟宁宗源夫妻几十年,还从来没有这么不体面的时候。

宁衍捻着手里的珠串,没做声。

他早先放了宁铮,本就有这一层想法。毕竟阮茵是他的嫡母,无论她犯了再大的错失,宁衍也不能真的杀她,孝字当头,名声受损是小,惹得天下人妄议才是大。

可后宫总不能总让阮茵安安稳稳地端坐在这,宁衍虽没把她母子二人放在心里,但心里不免也怕失了孩子的母狼心智癫狂,再从暗处里咬他一口。

既如此,不如打一棒子再给个甜枣,叫这位一辈子顺风顺水的太后娘娘自己知情识趣点,主动踩着这个台阶下来,大家彼此都好看些。

若不然,阮茵不肯吃这口敬酒的话,宁衍也只能再端出罚酒给她看了。

好在阮茵到底不是蠢人,她哭了一小会儿,渐渐地从那大喜大悲中脱身出来,缓缓地用巾帕拭了拭眼角。

“来人。”阮茵说。

现如今,能在屋里听她吩咐的,也就只剩下阮茵身边最亲近的一位大宫女。阮茵冲她扬了扬手,吩咐道:“去把哀家枕边的那个木匣子拿来。”

那大宫女下意识看了一眼宁衍,没敢多说什么,福了个礼,转身去了内间。

片刻后,那女子托着个小臂长的长条木盒走回来,将其交到了阮茵手里。

阮茵抚摸着木盒上的纹路,长长地叹了口气。

就在今日之前,她还想过,大不了就是跟宁衍拼个鱼死网破。她已经活了这么大岁数,活得家破人亡孑然一身,就算是不能跟宁衍同归于尽,咬掉他一块肉也是好的。

但现在不行了。

宁铮夫妇两个,还有宁靖都在宁衍手里,她不能也不敢再想那些事情。他们一家输得彻彻底底,再没有奋力一搏的心力了。

其实阮茵知道宁衍为什么不在最初就告诉她这件事——他就是要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尝到一无所有的味道,等到她几近绝望的时候再大发慈悲告知她真相。她方才尝过那样痛苦万分的滋味,现在必定会牢牢攥紧这点生机,再不敢造次了。

阮茵心知宁衍这一手何其狠毒,但她确实毫无反击之力。

“……你今天来的很巧。”阮茵抚摸着盒子,低声说:“若是明天,恐怕就算哀家想跟你服软,都不可能了。”

宁衍挑了挑眉,没说话。

阮茵沉默了一会儿,低声叹了口气,打开盒盖,示意身边的大宫女将盒子递给宁衍。

出乎宁衍意料的是,那盒子里居然装着两封圣旨。

宁衍微微一怔,狐疑地看了阮茵一眼,伸手将其拿了出来。

正如他所猜测的一般,上面那层是当年宁宗源留下来的册封皇后的圣旨。而另一封的内容,却令宁衍万万没想到。

那是宁宗源留给舒家的遗旨,上面明言,若未来宁铮言行有失,哪怕是翻了滔天大罪,也叫宁衍看在手足情面上,留他一条活路,放在京中圈禁。

——是叫宁衍留宁铮一命。

“舒清辉来说时,其实哀家也恨他。”阮茵说:“恨他只顾自保,不肯在先前就将这封旨意拿出来。但哀家也知道,这世上谁不想自保呢——所以哀家虽然恨他,但终究恨你更多,就只能上他这个套。”

宁衍面上不显山不露水地合上盖子,心里却已经掀起了惊涛骇浪。

——还好他今天来了,宁衍后怕地想。

如若不然,明日早朝时这封圣旨流到前朝,他就得吃个天大的亏。

“但现在既然如此,哀家也没什么多求的了,交给你,就当是了了这桩事。”阮茵低声道:“哀家知道,你不可能对哀家没有戒心——既如此,哀家一会儿便自请离宫修行,余生都在皇寺为先帝祈福,如此也算是给你个交代。”

宁衍知道,她这根本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已经成为他儿子的宁靖。但无论怎么说,对宁衍而言,只要结果达到他的目的便好,至于对方心里如何,他并不在意。

“既然母后心里有盘算了,那儿子也不好多劝了。”宁衍神色自若地拿着那盒子站起身来,说道:“母后若是选定了出宫的日子,只叫禁军护送便可。”

宁衍自认为跟阮茵已经无话可说,于是略一颔首,便想转身离开。

“宁衍。”谁知阮茵忽然叫住了他:“你留铮儿,又带走他的孩子,不是为了手足亲情吧。”

宁衍脚步一顿,略挑了挑眉,看着阮茵,等着她的下文。

“你真就为了一个男人,能绕这么大的圈子?”阮茵说。

宁衍定定地看着阮茵,没说是也没说不是。

但阮茵已经从他的沉默中得知了答案。

阮茵摇了摇头,自嘲似地笑了笑,握着手里那块金镶玉的锁支起了身子。

短短几息内,阮茵已经整理好了自己,除了眼眶略红之外,已经看不出哭过的模样了。她掸了掸衣摆,瞧上去又是那副雍容华贵,心机深沉的太后模样。

“你比先帝还要胆大妄为。”阮茵说。

“多谢夸赞。”宁衍淡淡地说。

他面色不改地站在殿中央,后背挺得笔直,身边的何文庭怀里抱着宁铮尚在襁褓中的幼子,垂着头不发一语。

阮茵的事一了,宁衍就连最后一点顾虑也没了。

但宁宗源的第二封遗旨确实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若不是他今天心血来潮提前去见了阮茵,恐怕事情就严重了。

到那时,他不但办不了舒家,还会被宗亲们倒打一耙,说他枉顾先帝意愿打压手足。

——怪不得舒家敢那么轻易地站到阮茵那头去,合着是在这等着他。

反正他家并未真的参与造反之事,蒋璇下毒这事儿也可以推说不知情不说,替阮茵和宁铮办事也有了由头。反正有宁宗源的遗旨在,宁衍说什么都理亏。

真是处处都是陷阱,一步也马虎不得,宁衍头疼地想。

每到这种时候,他就格外想见宁怀瑾。好在宁怀瑾知道他去了阮茵宫里,心里放心不下,于是压根没回临华殿,而是一直在宫里等着他。

“阮茵怎么说?”宁怀瑾问。

“说是要出宫修行,一辈子不回来了。”宁衍解下披风递给何文庭,有些疲累地揉了揉额角。

“这是好事,怎么陛下看着不大高兴?”宁怀瑾问。

宁衍没说话,将手里的木盒子递给了宁怀瑾。宁怀瑾一头雾水,掀开盒子将两封遗旨一一看完,心里倒有一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还好陛下今天去见了阮茵。”宁怀瑾也有些后怕:“不然事情就麻烦了。”

宁衍拉着他坐在榻上,说道:“但皇叔好像不太意外。”

“是皇兄能干出来的事情。”宁怀瑾说。

“我有时候都不知道父皇在想什么。”宁衍苦笑着摇了摇头:“明明是他一手让我和三哥刀兵相接的,又非要留下这么封圣旨保着三哥——你说他是心狠还是心慈?”

“我觉得都不是。”宁怀瑾说。

“嗯?”宁衍有些意外宁怀瑾能说出这样的话:“怎么说?”

“当初皇兄选定陛下时,其实说了这么一句话——他说‘或许给这个天下换个不一样的君主,这天下会更好些。’”宁怀瑾说:“所以按皇叔的性子,这大概是个保障。”

“之所以这封旨意给了舒清辉而不是阮茵,想必就是为了这个保障。”宁怀瑾伸手点了点那封旨意,说道:“先帝他,大约就没想让这封圣旨现世。”

宁衍微微一怔。

“我想,若是陛下没有因一念之差放走宁铮,今日就必定得娶舒秋雨了。”宁怀瑾说。

宁衍猛然间明白了。

宁宗源定是早算到了,舒清辉根本不会在意宁铮一个人的死活,只会更在乎他的家族昌盛。所以,若宁衍没杀宁铮,这封密旨就派不上用场了。而若是宁衍真的杀了宁铮,舒秋雨也绝不会提前拿出这封圣旨,只会留着这东西,等到宁衍犯了错,再拿去跟他谈条件。

只不过先帝千算万算,没算到宁怀瑾这一遭。

舒清辉知道宁衍不可能在立后之事上妥协,于是只能被迫彻底站上阮茵那条贼船,将这封圣旨也托付给她,从而想寻个远路达成目的。

而知道实情前的阮茵原本就恨他恨到了骨子里,有这样一个让他满盘皆输,打破自己底线的机会,又怎么会不抓紧。

“……好险。”宁衍忽然一把攥住宁怀瑾的手,后怕道:“我赢了三哥,却差点输给先帝。”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