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94章 “交易”

定江山 顾言丶 2737 2023-12-24 19:04:46

宁怀瑾明白了。

怪不得宁铮那样肆无忌惮,合着是收到了宁衍亲自递去的“暗示”。

宁衍也是胆子大,心里没个敬畏之心,连“荧惑守心”这样的话都敢往外胡扯,这话落到宁铮手里,跟“皇帝不日即将驾崩”有什么两样。

“你……”宁怀瑾的语气缓和下来,埋怨道:“你也不怕忌讳。”

“有什么好忌讳的。”宁衍笑道:“这天象又不是我说什么就变成什么,唬三哥的话罢了,又不是真的有这一出。”

“神鬼之事,总要敬三分。”宁怀瑾还是不放心:“回头去国师那上个香。”

“好好好。”宁衍失笑道:“知道了,皇叔。”

三言两语间,方才那股浅淡的旖旎气氛就在无人发觉之处消散了个干净。

但宁衍仿佛还是从刚才那个短暂的拥抱里重新汲取到了养分,他眼角眉梢略微下弯,眼睛里填补进了藏也藏不住的光亮。

“之所以本来没想告诉皇叔,是不想让皇叔知道,是我诓骗三哥起兵的。”宁衍接过宁怀瑾手里的纸筒重新卷好,照原样塞回木匣里,继续说道:“虽然说遇事不当不是君子之风,但我还是……”

宁衍极快地顿了顿,说道:“……还是本来不想告诉皇叔的,起码现在不是。”

宁衍语气轻松,但宁怀瑾还是从里头听出一点不易察觉的紧张来。

宁怀瑾近来慢慢在宁衍身上摸到了些门道,又从方才那个短暂而局促的拥抱里福至心灵地捕获了一缕灵犀,开始渐渐能咂摸出一点宁衍的心境来。

他大概是怕我觉得他又蒙又骗,容不下至亲手足,还非要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宁怀瑾想。

宁怀瑾摇了摇头,忽而觉得有些好笑。

明明小时候,在还不足人大腿高的年月里,宁衍为了逃避每天一人多高的奏折,都能理直气壮地拽着景湛打机锋,左耍赖右反悔,移花接木用得无所不用其极,偏偏越长大还越活回去了,钻起了这样的牛角尖。

“陛下是怕臣觉得您像皇兄?”宁怀瑾直言道。

宁衍原本背对着他,摆弄着手里的木匣。他没想到宁怀瑾会这样直白地将这件事点出来,闻言肩背不着痕迹地绷紧了一瞬,含糊地应了一声嗯。

“您是他的儿子,会像他也很正常。”宁怀瑾说。

“……确实。”宁衍没想到宁怀瑾既不安慰,也不说教,反而把这句话应下来了。他原本已经准备好的回应烂在了肚子里,只能临时挑拣出一句来,说:“我记得当初父皇曾说,我才是最像他的儿子。”

“是有这么一句话。”宁怀瑾说:“臣也记得。”

话说到这里,宁衍也不知道该怎么往下接。宁怀瑾看起来没有想给他递台阶的意思,宁衍随口一句感慨,反倒把自己架了起来。看来不剖开心门,说两句真心的出来,是肯定下不来这个台了。

但怎么说,说他其实知道当初宁宗源诓骗宁煜并不光彩,而自己哪怕这样诓骗宁铮,却还是跟宁宗源不一样吗。

毫无佐证的分辨是单薄的,毫无说服力的。

于是宁衍没有说什么,他的手在桌上按了按,像是蓄了一些勇气在心口,然后转过身来,看着宁怀瑾的眼睛,用一种轻松的语气问道:“皇叔会一直站在我这边吗。”

“会。”宁怀瑾说。

“——哪怕十年二十年之后,我也走上父皇的老路,变得奸诈又多疑,每时每刻都在想要怎么把权利收拢得紧一点,再紧一点?”宁衍略微放缓了语速,说道:“哪怕这样,皇叔也不会惧怕我,担忧我的多疑迟早会落到你头上,而是还会站在我这边,就跟今天一样?”

“会。”宁怀瑾又说。

“皇叔骗人。”宁衍低声说。

宁怀瑾叹了口气。

“如果今天坐在皇位上的是别人,那这话确实违心。”宁怀瑾向他走了一步,说:“但是恰恰就因为是陛下,所以并不违心了。”

宁衍看着他,只觉得宁怀瑾似乎一瞬间回到了猎场争执之前的那些日子,看起来坦荡、诚恳,又坚定。

“说句不恭敬的话,陛下要做明君的时候,臣是陛下的臣子,帮扶社稷,为君分忧,是臣的本分。”宁怀瑾继续说:“但若是陛下有那么一天,不想做明君了,臣也还是陛下的皇叔。或许臣会退出朝堂,但无论如何,臣也不会不管陛下。”

宁衍沉默了一瞬,暗自将这句话在心里重复了一遍,自力更生地从里面咂摸出了一点微妙的甜味儿来。

他抿了抿唇,语气都变得雀跃起来:“所以皇叔是觉得,我做出的决定,都有我自己的理由,对不对?”

宁怀瑾虽然不知道宁衍怎么会突然将话题跳到这个上面,但他想了想,觉得似乎也没说错,便点了点头。

“那就是了。”宁衍说:“所以皇叔是同意我亲征了。”

宁怀瑾:“……”

——这是一回事吗!

但不可否认的是,当真切地看到了宁衍确实对这件事有所筹谋的“证据”后,宁怀瑾确实放心了许多。

他看出了宁衍的坚决,也大概明白,光靠自己,恐怕不能真正将宁衍拦在宫里。

若宁衍已经打定了主意要亲征,与其让他独断专行地自己做决定,还不如他退一步,好让这件事有点商量的余地。

“臣有个条件。”宁怀瑾说:“若陛下实在要去,那臣也要去,臣愿做先锋,陪陛下一起亲征。当初臣曾在军营历练过一阵,想必上阵时也不会拖陛下的后腿。”

宁衍下意识就想拒绝。

按照他先前的布局,是已经打定了主意要把宁怀瑾留在京里的,安全不说,也顺手替他监国,对宁衍来说,是个两全其美的好事。

“若监国,寻常小事有江大人在,若遇大事,内阁自会将奏报送抵前线。”宁怀瑾先宁衍一步说道:“古往今来,皇帝亲征,也没有几个真的将政务甩手不干的。”

战场凶险,宁衍还想再争辩几句:“可——”

“若陛下不同意,那臣也不同意。”宁怀瑾慢悠悠地说:“无论陛下是为了什么不想让臣上战场,相比起来,您都是更没理的那个。”

宁衍:“……”

——说得好像很对,宁衍想。

互相吃定太要命了,小陛下心酸之余还有点隐秘的自得,就像他知道怎么说服宁怀瑾一样,宁怀瑾也能轻而易举地说服他。

“好吧。”宁衍苦着脸,状若为难地说:“但是皇叔要答应我,上了战场,万事要听调度,千万不能意气用事。”

“陛下也一样。”宁怀瑾不甘示弱:“虽是亲征,但战场凶险,陛下坐镇中军调度便可,不可随意上阵。”

宁衍抬起头,他俩人对视一眼,片刻后同时开口道:“可以。”

话音刚落,宁衍就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他俩人就这样在“交易”中达成了共识,远在内阁的江晓寒打了个喷嚏,莫名觉得后背凉飕飕的。

“但是在出征之前,我还有一件事要做。”宁衍说。

“陛下是要去见阮茵吗。”宁怀瑾说。

“是。”宁衍说:“毕竟我还要叫她一声‘母亲’,事关她的亲子,我总该去跟她说个明白。”

宁衍话虽是这么说,但他倒没有贸然去见阮茵。

宁铮起兵,宁衍再圈着阮茵,就显得名正言顺了许多。宗亲们碍于理亏,也不敢说要他看在面子功夫上,将阮茵放出来透透气。

南阳府形势吃紧,景湛当天熬了个大夜卜了个吉日出来,在第二天清晨交给了宁衍。

——就在五天后。

这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也正好够礼部手忙脚乱地排布好亲征的排场。宁衍知道,这八成是景湛在许多日子里特地帮他挑出来的,是恰恰好的时间。

宁衍未曾言谢,而是差人往国师府送了好几碟点心。

京中的安排有条不紊地运作起来,朝中不免有不同意帝王亲征的,文臣武将皆有,连江晓寒都在人后进宫劝了两句。但宁衍是铁了心要如此,谁也拿他没辙,最后只能按照吩咐,开始将一应事务往内阁运作。

作为监国的左相,江晓寒骤然忙了起来,每天要在内阁挑灯夜战到很晚,粮草运作和兵将调配的事儿得先在他这边看一遍,才能送进宫去给宁衍批复。

出征的兵将也紧锣密鼓地定了下来,宁衍不出意外地将郑绍辉和秦六都塞进了此次出征的名单里,他将郑绍辉拨给谢珏做副手,又给了秦六一个不上不下的指挥使。

宁怀瑾知道秦六的身份——他先前其实暗地里担心过,战场这种地方,既空旷又混乱,影卫难以藏身,恐怕不能寸步不离地守着宁衍。但后来见秦六也在名单之中,便或多或少放下了点心。

起码宁衍确实是做好了切实的准备,而不是上阵去儿戏的。

让宁怀瑾不解的是,宁衍居然将玲珑也算在了随侍名单里。虽然帝王出门,总要带那么一两个娇女美妾的在旁伺候,但宁衍显然不是沉溺美色的人,何况是带这样一个身份敏感的探子。

无论玲珑是否已经倒戈到了宁衍这边,宁怀瑾都觉得不够安全。

“无妨。”宁衍当时托着下巴,笑眯眯地说:“皇叔放心吧,我自有用意。”

四天时间说长也长,但若是日日忙乱,便也是一眨眼的功夫。

临到出征前一天,宁衍才收拢完了手中的所有琐事,吩咐下去,要去见一见阮茵。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