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391章

夫郎家的现代小相公 白云上 6804 2023-12-11 10:39:56

官兵见乖仔小少爷不听劝,快马加鞭回平详村通知方子晨,希望大人劝劝小少爷,不能开这个先例,结果方子晨一听,沉思片刻后说随便他吧!官兵跑了个寂寞。

老百姓再觉得这事儿出格,再看不惯,但小少爷要征,他们也是管不了的,民还想和官斗啊!

算了算了,又不是自家娃子去,气了也没用,而且当兵是要训练的,那么辛苦,怕是去个几天就要哭着闹着回来了,女娃哥儿,能干得了什么大事。

而且大人如今还不知道,没准儿明后天大人知道小少爷这般胡闹了,乖仔小少爷还要挨一顿打呢!

结果第二天,文书被快马加鞭下到了各个地方上。

——征兵,男女哥儿皆征,符合条件的,都可报名体检。

老百姓们傻眼了。

这大人糊涂啊!

禁卫军比官兵肃严,瞧着冷冰冰的,老百姓都不知道,都是兵,咋的那么不一样,只得去拉官兵,想让他们跟着大人说说,这不行。

官兵冷冷看他:“不行?那你自个去跟大人说啊!”

先头老丘就劝过了,大人只一句:“哪里不行?我是大人还是你是大人,我让你做你就做,用得着你来教本官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不想干了,直说。”

他现在凑上去是找死吗?

乖仔也收到了方子晨的信,让他放手干,不用怕,他后头有聪明绝顶、英俊潇洒、玉树临风的老爹在压阵呢。

乖仔看完信,小心翼翼叠了起来,这还是父亲第一次给他写信呢!

禁卫军就见他叹了一声,不高兴的说:“什么时候才能征完兵啊!乖仔都想父亲咯。”

禁卫军:“······”

少爷,没记错的话,早上您刚从家里出来,大人亲自抱你上的马。

敢来报名的哥儿姑娘并不多,但还是有的,多是像唐大娘这样,家里过不下,想另寻出路的,也有那胆大的,不想这辈子就围着厨房和汉子转。

这事儿传遍了,说啥子的都有,有那不说话的,也有觉得没啥的,但更多的还是觉得不行,不赞同,但他们闹了也没用,大人不听,他们也没那本事闹到大人跟前去,最多就是三三两两一起讨伐,然后回去警告家里的闺女哥儿,不要跟那帮子人学,不像话。

孩子猛点头,嘴上嗯嗯嗯,可心里却莫名佩服那些敢去报名的哥儿和姑娘。

要换了他们,旁人儿说得这么难听,他们可是不敢呢!

……

话说另一头,唐大娘报完名后从镇上回家,见她脸上有伤,家里人也没多问一句。

唐父道:“卖捆柴火去老半天,银子呢!”

唐大娘把三个铜板递了过去。

唐母才道:“既然回来了就去做饭吧!你二哥刚都喊饿了。”

唐大娘回来一路上心都在砰砰跳,腿也软着,方才报名、打架都是一口气撑着,这会儿那口气下来了,就开始怕了。

怎么都想不通,方才自己哪里来的勇气说那般话,做那般事。

先头陌生人她都不敢多瞧一眼,村里汉子她也不敢跟着说话,可刚打架······要是爹娘知道了,怕是要打死她,而且真去了涸洲,以后就见不到爹娘了,听说前头被征去的,过年都没得回来,她隐隐有些后悔,觉得不该背着爹娘做这种事,但这会看她爹娘那冷淡的模样,那丝丝悔意直接荡然无存。

她舍不得爹娘,可有啥好舍不得的,爹娘眼里压根就没有她,她到底在犯贱什么,在奢望什么?

她进了厨房去做饭,今儿同样去真是卖菜的回来了,一进村就冲唐家跑。

“唐老哥,唐大姐,你们家大娘不得了哇!”

“怎么了?”

“哎呦,我都不好意思说。”

唐大娘自是又被打了一顿。

唐父还想着拿她来换亲呢!哪里肯让她去,而且那种地儿都是汉子,女人家去了像什么话,还在街上打汉子,他们老唐家要被人戳脊梁骨了。

虽说当兵一月有几十文银子,要是商量好了,唐父还愿意让她去,毕竟闲言碎语哪有银子重要,换亲也只能换一个,那剩下几个儿子怎么办?大娘要是去了,就能赚银子了,家里就能好起来,媳妇还怕讨不着吗?

可这会大娘背着他们去报名······

前儿从傻子家回来,大娘哭着同他说不愿换,他没同意,那傻子虽是让人怕了些,但人发疯的时候躲着些也没事,人爹和妹妹现在不还活得好好的么?

大娘怕是和他们离心了,这会儿去,别说银子啥的,怕是一去就不再回来了。

唐父立即将她关到了柴房里,嘱咐几个儿子看好她。

唐家几兄弟第一天征兵报名的时候就去了,不过没被征上。

这会儿对唐大娘是羡慕又嫉妒。

凭啥的妹子选上了,他们却没被选上?这官老爷就是不公平。

唐二哥脑子一转,便想着能不能顶替了唐大娘去?

反正征兵的那么多人,官老爷还能记得大娘长啥子样不成?

他去了,能领钱。

只不过,大娘这名儿实在是难听。

报名征兵的汉子多,几千来人,要真问谁长啥啥样,乖仔真不一定记得,可安南县这边,来报名的姑娘哥儿少得很,就二十来人,最后被征上的,也不过十三人,乖仔自是认得的。

三天后,集合准备出发前往涸洲时,乖仔没看见唐大娘,喊了一声名儿,见站出来的是个汉子,乖仔拧起眉:“你是唐大娘?”

唐二哥点点头。

乖仔小眉毛一蹙,哼了一声,手一招,直接让两官兵将他押下了。

他对唐大娘映像深刻得很呢!

明明害怕惶恐,不安,又很挣扎,被人指指点点时,脑子羞得要垂到胸口,可眼里却带着决然和一股不服的劲儿。

唐父总觉得这法子不太行,可唐二哥说没事,被发现了大不了就回来。

今早人走了,唐父便开始坐立不安,唐大娘蜷在稻草剁上没说话,双目死灰。

她知道,她最后的,能从这里离开的机会也没了。

要说不去征兵直接跑,她不是没有想过,可她没有银子,镇上活儿不好找,她又是个姑娘,能跑哪里去?

汉子跑到外头没有银子还能睡大街,她个姑娘家行吗?

爹说了,后天是好日子,要送她去傻子

唐大娘想到这儿,眼泪就掉了,怎么都止不住,想起傻子发疯打人的模样,整个人都战栗不止。

门外传来一声吵闹声,唐大娘听见了却是没在意,柴房门被人突然一脚踹开。

小小的身影映入眼帘 ,头上那束直往天上冲的小揪揪是那么的熟悉。

是那天给她加油的小少爷。

“姐姐······”乖仔跑过去,将她从稻草剁上扶起来。

她被关了好些天,吃喝拉撒都在里头,这会拿来方便的小罐子还搁在墙角,身上自是有一股味。

可乖仔没有嫌。

唐大娘眼眶瞬间红了,说不出一句话,只紧紧握着乖仔的小手腕,力气大得乖仔都感觉有点疼。

唐二哥冒名顶替,被扣了起来,唐父唐母嗷嗷哭,闹着囔着,说不能这样啊!他们大娘和老二不当兵了,小少爷,你不能抢人啊!

乖仔朝禁卫军看,禁卫军知道了,腰间的佩刀又拔了出来。

唐父唐母直接哑了。

乖仔背着小手,来看热闹的村里人还想帮忙说些话,乖仔瞥了他们一眼,先道:“你们以后想用化肥吗?”

懂了。

想就闭嘴。

不想就说。

虽然可怜唐父唐母,见人哭得真是可怜,但这又不是自家的事儿,大家还想着今年买些化肥来用呢!瞬间啥也不说了。

唐父哭着:“少爷,您不能这样啊!放过我家大娘和老二吧!”

这话听了容易让人误会,好似他强抢人似的。

乖仔瞪着唐父,道:“这征兵,报名自由,可一旦被征上了,可就不是你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了,让唐老二去顶替,你看见乖仔这两只大眼睛了吗?看见没有?”

唐父忙不迭送:“看见了看见了。”

“看见了还敢耍乖仔,当乖仔眼瞎啊?我这双眼,在太上老君炼丹炉里练过滴,你知不知道,敢骗乖仔,我让人打你板子。”

唐父怕得紧:“知道知道,小的不敢了,再也不敢了。”

乖仔看着唐大娘:“姐姐,你还想去当兵吗?”

唐大娘都还没说话,唐母先喊了她一声:“大娘,你真要去啊?你真舍得你爹娘啊?爹娘养你这般大,你还有没有良心?你个白眼狼啊”

周遭村民为了化肥没说话,可这会看唐大娘,觉得她不是这样的。

都是一个村的,唐大娘啥子样大家都知道,有礼貌,也勤快,家里的活儿,里里外外都是她干,怎么就是白眼狼了?

而且女娃子家去做兵,确实是有些不像话,可人同情弱者,这会儿看唐母唐父跪地上瑟瑟发抖,一脸脸,哭着求着,再看唐大娘,眼里就带了责备,只觉得她不孝极了。

唐大娘没有犹豫:“我去,我不想被人打死。”

啥?什么被人打死?

村长仔细问:“大娘,你这啥子意思?”

“我爹想把我送大路村傻子家,让我给那傻子当媳妇,换那傻子的妹妹来给大哥。”

大路村那傻子是远近闻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也先头叫啥名不知道了,反正大家都是傻子傻子的叫他,连他爹也是这般叫的。

常人看见了那是躲避三舍都来不及,这傻子是个会打人的。

要是一般傻子,嫁过去就是辛苦些,没啥。

可这个不一样。

这会晓得了,唐大娘只寥寥数语,大家就都懂了。

就说唐大娘平日都是个好的,这会儿咋的做了这种事儿,爹娘都哭了不让她去,她偏的还要去,孩子养大不容易,不听爹娘的话就是不孝顺,刚大家都觉得她不像话,心底都觉得她不行,父母都不顾,还谈啥子保家卫国,怎么的小少爷连这种人也收,可这会儿不去就是死。

这唐家的这般当父母也是太狠了,偏心汉子也不是这样啊!闺女也是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不是。

村里人穷娶不上媳妇的多了去了,想换亲的不是没有,可傻子那是个什么情况啊!

谁去换了?

没有。

因为大家都不愿做这把孩子往火坑里推让人戳脊梁骨的事。

去得好,去了还能有条活路。

这事儿不怨大娘。

有几妇人叹了声:“大娘,到了外头好好照顾自己。”

乖仔领着唐大娘走了。

这会儿整个涸洲一共被征上的哥儿姑娘有一百二十二人。

虽然外头不满的话多了些,可方子晨还是决定征了。

史无前例就史无前例。

人来报名了,一看是姑娘,就赶着她们走,这是歧视,那他同这个时代的汉子,也就没有任何的区别了。

赵哥儿这几天忙,都不知道他儿子和夫君干了这大事儿。

怪不得先前从厂里回来,那些村里人看他目光怪怪的,像是有些欲言又止。

这会晓得了,赵哥儿也没反对。

他知道方子晨想的,没有什么事是汉子能做女人哥儿不能做的,只要有心,性别就全然不是问题。

但······

训练区那边,他去过一次,训练颇为艰苦,女子哥儿在身体素质上,虽是不想承认,但总归是比汉子差些。

“我怕他们训不来,要累坏了。”赵哥儿说。

方子晨道:“这个得弄个章程出来,她们训练项目自是得和汉子们不一样。”

“嗯?”

“体力方面自是也会训练,但更多的,我想让她们跟着黎师傅学。”方子晨解释。

这打仗,定是会有伤和亡,女子哥儿总是比汉子细心些,工作更加细腻、比男兵更加有耐心,在部队里面很多工作岗位,女兵来操作更加有优势,什么通讯员啊这些旁的先不说,后勤的管理,伤员的救治与看护,她们都是可以胜任的。

打仗时,带的大夫没练过,到了战场上,忙个几天就要垮了,古代一般战争死亡人数多,其实不是全死在敌军刀下,大多数都是受了伤,救治不及时,甚至是大夫忙不过来,潦草的给敷了药,之后就没再顾忌到,伤者自个也不会弄啊!要是伤得厉害点,动都动不了,伤口感染,溃烂,一发热,人就去了。

如果全靠大夫,一场仗打下来,几百号人,得多少个大夫才能看顾得过来?从哪里征这么多大夫?

于是有时候,一些伤得重的,常常会因为大夫不足,直接被‘丢弃’了——伤这么重,能不能救活也不知道,还是不浪费那个时间了,先救那帮伤得轻的吧!

这些女兵来了,若是都会一些最基本的包扎熬药,能临危不乱在战场上指挥救治之类的,做后勤的,是不是也行?

这些事情,姑娘哥儿也能做得到吧?

就算不打仗,学好了,以后出来,往医馆里分配,或者分配到厂,工人要是有个不舒服或者做工过程中突然受伤了啥的,她们也能看啊!

反正多学总是没错的。

外头说就说吧!他又不会掉块肉。

赵哥儿听完沉默了一会儿,才道:“夫君,我支持你。”

“不支持也不行啊!你儿砸人都招回来了。”乖仔回来是走路都带风,得了两朵小红花,方子晨给他盖在左右脸上,他美得不得了,揽镜自顾大半天,然后又跑村里找小伙伴炫耀去了,这会儿说不行,他儿砸脸怕是要丢到

既然女兵训练不同于男兵,什么章程这个得搞出来,方子晨忙了两天,把李艳梅叫过来了。

“啊?让我去给他们训练啊?”李艳梅都感觉不可思议。

“嗯!”方子晨道:“早上训练下午学习,至于怎么训练,稍后我会跟你说,这事让石林杰他们来不行,总归是不方便。”

哥儿倒是好说,要是姑娘训练过程中来了葵水,身子不舒坦,怕是都不好意思跟汉子们说,硬撑着 这样到底是不好。

女人才晓得女人的事。

而且这会儿刚去,有个知心大姐带,心里总归是踏实些。

李艳梅没觉得有啥,这人就是个胆大包天的,当初敢当着林小侠的面跟方子晨说下午她爹不在,去外头下棋,这个时辰让他有空了来家里坐,就晓得这是个‘异类’了。

这会还道:“我家娇娇跟着他们一起训练一起学习成不成?”

“你想给就给啊!我又没拦你。”方子晨说。

他这会儿比在源州那会儿还要俊郎好些,那会儿也是俊的,可面上瞧着还有稚气,男人味就少了,这会儿稚气脱去干净,瞧着是越发的出类拔萃,李艳梅就笑了,含羞带怯看了方子晨一眼,捏着嗓音:

“这不是先跟老爷您说一声嘛!奴家是老爷您的人,怎么能擅作主张呢!”

方子晨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赶紧的看了林小侠一眼。

这话怎么那么不对味,听起来他们两好像不清不楚有一腿似的。

方子晨正要说两句,乖仔从门口跑进来了:“父亲,你今天不是说要帮乖仔剪头发吗?快来呀。”

方子晨逃也似的出去了。

孩子头发留长了总是不好打理,洗都困难,大冬天的擦了老半天才干,这会乖仔大了一些,方子晨也没再给他剪什么蘑菇头,出去外头人看见了怕是要说,就是把发梢卷起来的剪掉了而已,滚滚蛋蛋则是剪了光头,这样晚上洗就方便了,毛巾一擦就能完事儿。

滚滚蛋蛋洗澡最爱找方子晨给他们洗,每次给他们洗头方子晨都觉得麻烦得紧,这会儿光头好啊!

两个小家伙摸着光溜溜圆乎乎的的大脑袋感觉还挺美。

滚滚看着蛋蛋:“哟,蛋蛋有包几头。”

“滚滚也有啊!”

然后两个小家伙呵呵笑起来。

这会儿刚刚进入二月,天气还有些冷,怕着凉,赵哥儿给他们戴上了小虎帽,小脸圆溜溜的,倒是瞧着可爱得紧。

村里比城里要冷,特别平详村这里山多,这几天还下了雨,那寒气似乎都在往骨头里灌。

晚上给孩子洗澡洗到一半,那水就凉了,滚滚都流了点鼻涕。

但两个孩子肉多,又好动,中午跟着黑旋风在院子里跑来跑去的,瞧着不只是脏,掰开衣领凑近一闻,还能闻到一股很让人上头的汗酸味。

反正天天的都要洗。

可一进水,两小家伙就玩得起劲,不停拍打着盆里的水,没洗完水就凉了,这里条件又差,孩子又很爱玩水,方子晨想来想去,最后带几个孩子去镇上,说想要买一口大锅。

赵哥儿在厂里跟着忙,唐阿叔来找他,说家里是不是要杀猪啊!要是要杀猪的话,他去外头捡些几个大柴火回来,家里的都是小木材,不经烧。

“没有啊!”赵哥儿说。

“那老爷买大锅干嘛使?”唐阿叔问。

赵哥儿摇了摇头:“我也不懂。”

晚上回来,一进厨房,赵哥儿就看见了那口刚买回来的祸,大得有些离谱,还很深,问方子晨怎么买这么大的锅,方子晨说给孩子们用。

赵哥儿一头雾水,然后晚上就晓得了。

锅里放了水,灶台里还烧着小火,水温够了,方子晨在门口呦呵一声,三个小家伙跑了过来,怕冷风灌进来,厨房门被方子晨给关了,乖仔自己脱了衣裳,滚滚蛋蛋是方子晨帮着脱的,光溜溜了,方子晨一个一个将他们丢进锅里。

“小猪仔要进祸开煮咯。”

滚滚蛋蛋呵呵笑,一岁大一些,但很多话都会说了:“才不系哟!”

火燃得不大,锅底不烧屁股,三个小家伙坐在里头,拿着毛巾玩得起劲,这里擦擦,哪里擦擦,然后搓着毛巾,学人洗衣裳。

这会儿不用怕水凉了,一凉方子晨就加火。

唐阿叔听见厨房有动静,怕孩子在里头玩火,跑来一看,看见方子晨正往灶台里加柴火,锅太深了,他就看见乖仔的发顶,滚滚蛋蛋的笑声还从锅里传来,唐阿叔呆立在当场,吓懵了。

他家老爷,竟然在煮儿子。

这是要干啥啊!

不过了?

赵哥儿也来了,匆匆忙忙推门进去,脸煞白煞白。

“夫君,你干什么?”

他说着就要把乖仔和滚滚蛋蛋抱起来,三孩子还不愿起来呢!

“爹爹,乖仔还想再洗一下。”

“滚滚也喜一下。”

“蛋蛋屁股还臭臭,也要再喜一下下。

方子晨道:“我给孩子们洗澡啊!你让他们再洗一下嘛,这会儿正高兴呢!你不用担心水凉了孩子受风寒,我在这儿看着呢!”

赵哥儿:“······”

唐阿叔:“······”

这人真是什么馊主意都能想得出来的。

赵哥儿看看锅里的几个孩子,再看看方子晨:“我以为······”

方子晨哪里不知道他们两个在想什么:“以为我在煮儿砸?我是那种丧心病狂的人吗?”

“有点像。”赵哥儿呐呐的说。

方子晨瞪大了眼:“你个眼瞎的,我哪里像?你怎么这么会胡说八道,赶紧走,不然等下我打你。”

赵哥儿看他闷闷不乐,挥着拳头狐假虎威,笑着出去了。

方子晨狠狠瞪着他们,这两个哥儿不得行,脑子里尽是一些危险的想法,而且太会想了,他这种善良正义又无私的人,像是会煮孩子吗?

这三个可是他的小心肝呢!

谁家汉子像他这样啊,村里的汉子可都从不给孩子们洗澡呢!

“啊!父亲,乖仔屁股烫哟!”乖仔突然喊起来。

方子晨回过神赶忙的撤了火。

“还烫吗?”

“不烫咯。”

方子晨靠到旁边,给滚滚蛋蛋搓澡,□□里黑乎乎的都是泥,得洗干净了。

灶台里还有火星,水温凉得慢,几个小家伙洗了好久才心满意足的出来。

滚滚蛋蛋年底的时候出栏了,这会儿都跟着乖仔睡,方子晨抱他们回去,给穿了衣裳,哄他们睡着了又进了厨房。

这样给孩子洗澡到底是不安全,很容易烫伤屁股,因为烧火时锅底受热了,锅里的水才会慢慢升温,但锅底温度,定是要高于水温的,不过要是在里头垫一块木板,把隔热层做出来了,这样就不会烫着了。

方子晨在厨房里忙活了好一会,回了房赵哥儿还没睡,赵哥儿问他刚做了什么,方子晨说量了锅,明儿找木匠给大铁锅打快小木板。

“你就是宠孩子。”赵哥儿无奈的说:“这会儿冷,洗完了就抱他们起来就行了,哪里用那么麻烦。”

“孩子们喜欢玩啊!”方子晨说:“这又不是什么事儿。”

赵哥儿皱了皱眉头,轻声道:“你就宠吧,以后宠坏了,你可别赖我。”

“怎么能坏啊!你以前也这么说,你大儿砸现在成地痞了?欺男霸女了?”方子晨有些得意:“现在还不是根正苗红,我愿意宠着他们,这是在他们没有犯错的基础上,小小的愿望能满足我定是要满足,要是犯了错,你看我收不收拾他们。”

做错了事,他不训,那孩子就真的要被宠坏了,该训的训,该打的打,什么时候该宠该骂,他都知道的。

他当年也是这般,要啥他父母给啥,国内没有还专门跑国外买,他如今坏了?

简直开玩笑嘛!

正得不能再正了。

儿子还小,他就想着让他们高高兴兴,无忧无虑。

滚滚最喜欢玩水了,先头几次水凉了,方子晨抱他出来,他那个依依不舍的劲,可把方子晨心疼坏了,想玩个水而已,又不是多大的事儿,一口大铁锅就行了。

赵哥儿自是不反对,就是提一嘴,乖仔如今什么品性,他最是清楚了,勤快,听话,晓得爱护哥哥和弟弟们,还爱搞特权,爱臭美,但总归是没歪的。

快八岁的孩子了,村里这般年纪的,都开始稳重了起来,因为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可乖仔被方子晨保护得好,无忧无虑的,整天乐呵呵,发癫发得花样百出,依旧还像个孩子,啥子烦恼都没有。

作者有话要说:

不知道怎么回事,回复评论久久的都没能显示出来,只能在这儿解释一下了。

有小可耐说不重要的人物不需要描写详细。

唐大娘这事儿吧!其实是跟张帆那事儿是一样。我这么写,是因为我是这么想的:

如果说,我一句话描述,唐大娘要被家里人送给一个会打人的傻子做媳妇,然后她为了逃离家里就去报名征军了,换位思考,我是读者,我感觉不可思议。

首先这是一个古代的背景,村里的姑娘定是要胆子小一些的,嫁人生子才是正经这种观念几乎对她们来说几乎是从小听到大,深入人心。如果只是单纯的嫁给一个傻子,就让她有了勇气跑去征兵,这有点夸张了,只有她怕极了,真的见了那傻子的害怕之处,真的见了鬼,她怕到了什么地步?才能让她抛弃胆怯,跳出那种十几年的思想,走出这一步,起码这才是合理的,一句话过去,总感觉没有冲击性,小可耐就又感觉夸张。

对这事儿描写得多,也是古代人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种说法,那傻子不人人害怕,谁会体谅唐大娘?她去征兵,乖仔还收下她了,那乖仔的行为就属于‘包庇’。

唐大娘后头即使混得好,但她身上依旧有不孝的污点,得不到认可。

这事儿后头怎么转变,我觉得得写,不然本来汉子当兵女子呆家里伺候公婆才是天经地义,后头老百姓们突然就接受了,怎么接受了?会有些莫名其妙。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