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332章

夫郎家的现代小相公 白云上 3140 2023-12-11 10:39:56

房子当初买的这个,一进的,都快上千两,大一些,位儿好,怕是没有几千两的拿不下来。

家里过不了多久又要添丁进口……

赵哥儿迫不及待想要做辣酱和烤鸭卖了。大厉两人重新签了卖身契,赵哥儿打算把这两手艺交给他们,方子晨拉谢肖宇入了伙,让他百分之二十的提成,店里以后可以让他帮忙照看,小风知事儿了,有空了也能跟着管,他如今身子都不到四月,已是这般大,后头定是做不了多久的活儿了,京城寸步寸金,啥子都贵,只靠方子晨那点月例定是不行。

朝里官员不得为商,但向来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没谁真守着那点月例吃饭,三品的官儿,一月也不过差不多两百多两,若没别的收入,满院妻妾孩子奴仆上百人,哪里能养得起。

像赵家,挂在旁支名下,赵云澜打理的铺子就有七/八间。

若是过不下,回赵府也成,不过不到万不得已,赵哥儿定是不会拉着方子晨回去的,古往今来,嫁出去的哥儿带着夫婿住岳丈家,少不得被人说三道四,戳脊梁骨。

他在外头忙着,顶着日头跑,方子晨却闲得不行,他脑子好使,动脑子的活儿做得贼快,旁儿的官员还在忙,他已经趴在桌上数手毛。

翰林院的活儿,有些像‘文员’,多是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实在无聊得紧。

这些活儿看上去感觉都是些不太重要的事情,但实际上,翰林院却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官员贮备基地。

大多学子未入仕前,多是一心扑在学业上,虽文学造诣不错,但为官还是差了火候,而且有些人,只适合读书,并不适合做官。

没有任何从政经验,贸然派他们去地方上担任父母官,对于当地百姓来讲,可能就是祸不是福了。

每届状元、探花、榜眼都被投入翰林院,做一些文书方面的工作,久而久之,对锻炼他们的从政能力有极大的帮助,比如负责上一代皇帝实录的编修,可以加强状元们对上一代皇帝执政时期的政情了解,帮皇上起草一般性文件诏书,也有助于他们适应政务,加强对国家事务和局势的熟悉。

这活儿看着是好处多多,但也实在是无聊得紧,旁儿人看他数着手臂上的毛,数着数着就趴桌子上睡,第一次还会好心的过去提醒,让他抓紧时间撰写,结果方子晨回他一句:“早写完了啊!”

“那夏北勤政你编修完了?”

“那是明天的活儿啊!”方子晨说。

那人道:“那你闲着也可以今天做!”

“我不闲啊!谁说我闲了?”

“刚你不是都数手毛了?”

“那又怎么样啊?反正今天交给我的活儿我做完了就行,我一月就那么几十两,总不能叫我拿几十两的月例干上百两的活儿。”

他领多少月例,就干多少的活儿。

这地儿,又不是多做多得。

而且,他是一个很有原则的人。

他说得义正言辞,但凡换个人,早挨训了,不过方子晨活儿确实做得无可挑剔,‘来头也大’,作为科举中的佼佼者,他的升迁速度非常人所能比,一般就是被当做高官来培养的,一辈子只要不犯错,进入中枢乃是迟早之事,大家也不敢多得罪他。

到了时辰,方子晨是笔一丢,踩着点冲出宫,实在准时得紧。

先头有一小官同李志诚乃是好友,把方子晨的事儿往上涌,不知怎的皇上都晓得了,中午就让人宣他过去,夏景宏看重他,但怎么的,这种事儿应该也容忍不了,大家都以为方子晨会被降职或被打个几十大板,结果人毫发无损不说,还一手一个金锭子,从宫里大摇大摆的出来。

上值期间睡觉,还能得赏?

也不是,就是那张嘴会赚钱,夏景宏在方子晨这儿是‘大户’,每次见了,他都能让人无言的掏腰包。

“我马上要有两儿子了,皇上,俗话说得好,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我们认识一场,坐过同艘船,皇上是不是要表示一下?我们男人,不能那么抠门儿的。”

今儿大厉牵着马儿来接他,街上人多,方子晨也不敢策马,到家刚下马,就看见赵哥儿满头是汗的从巷口拐进来。

方子晨让大厉把马牵回将军府,赶忙跑过去扶着他:“你去哪了?一头的汗。”说着又掏了帕子给他擦。

“找房。”赵哥儿说。

赵嵩正巧寻过来,听了这话,蹙着眉训他:“怀着孩子你也不好好歇,想找房子你同爹说便是,爹派人帮你找。”

方子晨如今已是入朝为官,再住这么个小院子,不方便不说,还看不过去,赵家在京城铺子多,住人的院子也有几处,不过也不怎么大,离皇城那边远,庄子也有几处,不过这直接在城外了,更是远。

赵哥儿跑了半下午也觉累得紧,便也不推脱。

赵嵩见他应下来,心里也高兴:“你不要怕麻烦爹,以前爹没能照顾你,也没能为你做些什么,我这心里头愧疚。”

“爹,过去的就过去了,不说这个。”赵哥儿去拉他:“进屋去!爹等会吃了晚饭再走。”

乖仔正拿着菜叶蹲在院子里喂鸡,赵嵩过去跟他一起,乖仔仰着头不知道跟他说了什么,赵嵩笑呵呵的。

冯嬷嬷饭菜都是掐着点做的,刚歇一会,就开饭了。

赵嵩似乎有些疲惫,眼袋明显,好像几天都没歇好了,方子晨拿着一小勺子帮乖仔掏筒骨里的骨髓,忍不住道:“老丈人,你最近很忙啊?”

“嗯!”赵嵩道:“下月皇上寿辰,各国会派使臣前来,礼部忙得紧。”说到这,他看向方子晨的目光不由幽怨。

他可是听人说了,这小子在翰林里头,大多时间都在呼呼大睡,旁儿同僚不敢得罪他,啥子话儿都不敢说,有些还巴结,方子晨会吹牛,同里头那些官员老的老的,小的小,打成了一片,混得那叫一个如鱼得水。

他压根就体会不了‘忙’的滋味儿。

方子晨被他看得发毛,爹也不叫了:“老头,你这么看我干嘛啊?”

赵嵩:“······”

真是没大没小的。

他幽幽叹了口气,见乖仔待喂的鸟儿一样,伸着小脖子张着嘴巴等方子晨喂吃猪骨髓,转开话题:“我们乖仔你有什么打算啊?”

这话不止方子晨,赵哥儿都愣了:“什么打算?”

赵嵩看他们夫夫一脸茫然样,眼皮直跳:“不给孩子寻个夫子?找个书院?就天天在店里串串串不成?”

赵哥儿:“······”

方子晨:“······”

竞是都给忘了。

乖仔蹙起眉,骨髓都顾不上吃了:“乖仔不去书院。”

赵嵩看他似乎很不高兴,立马问:“为什么?”

乖仔撇着嘴:“就系不去,乖仔阔以跟父亲学。”

“你父亲上值,哪儿会有空啊?”赵嵩说着说着,就见乖仔眼眶红了,顿时住了嘴。

方子晨立马将他抱怀里:“不去不去,我儿砸不想去就不去。”

“乖仔跟父亲学,不去书院。”乖仔说。

赵嵩朝赵哥儿看去,赵哥儿脸色有些不好:“爹,这事儿您就不用管了。”

赵嵩晓得方子晨宠孩子,但赵哥儿还是晓得事儿的,如今竟也跟着‘糊涂’起来,定是有事儿了。

饭后赵嵩偷偷问了赵哥儿,知晓乖仔之前在源州求学两次,都受了欺负,顿时火冒三丈,拍着桌怒吼:“反了天了,真真是反了天了。”

“爹,您别气了,夫君收拾过他了。”

赵嵩缓了半天,那口怒气却怎么都消不下来。

赵哥儿看他脖子都气粗了,赶忙倒杯茶过去。

赵嵩猛灌了下去,那股火才消了会儿:“既是不愿去便不去吧!”

方子晨六元及第,乖仔跟着他学也是行的。

“那小风呢?”

赵嵩看赵哥儿又愣了,再次叹了口气。他原以为小风是赵哥儿亲生的,不过后头查了,才晓得小风的事儿,到底是个可怜孩子,赵嵩也是把他当亲外孙来疼。

赵哥儿年纪也不算得大,以前多是做活儿,有些事未考虑得长远,甚至都想不到,方子晨更是个不着调的。若是还在村里,啥子都不用学,只要勤快,会做活儿,孝顺也就行了。

可如今不一样,方子晨大大小小都是个官,如今不过二十出头,以后前程似锦,定是不可能给小风再寻那乡野之家,若是想寻那门当户对的,便得多学着些了。

赵哥儿挠挠头,赵嵩这话说的好像也对,他先头竟是都没想到:“那我给他寻个嬷嬷吧!”

赵嵩‘嗯’了一声,沉默了会儿道:“你娘被郑家送到庙里去了。”

赵哥儿有点惊:“啊?”

“你不知道?”赵嵩问。

“我知道什么?”又不是他送的。

“你家那个前儿休沐提着两包子去了郑家,说是看望你娘,后头不晓得同你娘说了什么,那小子走后,你娘就气倒了,郑家那边给她喊了大夫,人醒后便连夜让下人把她送去城外的庙里,今儿她派了丫鬟回来,那丫鬟说你娘······”

他说到这儿突然停了一下。

赵哥儿倾过身去,大眼睛里满是好奇:“她怎么了?死了?”

赵嵩也不晓得是自己多想了,还是怎的,他感觉赵哥儿似乎在激动:“······没死。”他话落,就听见赵哥儿闷闷的‘哦’了一声。

赵嵩噎住了,自己还真是没多想。

赵哥儿:“那她怎么了嘛?”

赵嵩回道:“中风了。”

“好端端的怎么突然中风了呢?”赵哥儿正纳闷着,就看见方子晨牵着乖仔到门口,听了这话,又默默的抱着孩子转身跑了。

赵哥儿眨眨眼,觉得自己好像懂了,赵嵩道:“大夫说是生气导致的气血上逆,如今已半身不遂,话也说不清楚了。”

郑佩瑶动不了,寺里简陋,她‘尊贵’了大半辈子,自是呆不下的,便想着派丫鬟回来,让赵云峰等人把她接回来。

赵哥儿:“······”

赵哥儿是懂方子晨那张嘴的,说起好话的时候,就不怎么好听,骂起人来,那估计更是要命。

他自个有时都能被乖仔气得喘不过气,乖仔只得方子晨三分本事便都让自己遭不住了,方子晨怕是更厉害的。

进入五月,天气是越来越热了,赵哥儿赶紧的把烤鸭辣酱这些手艺传给大厉小丽,这两人洗菜搓鱼丸,那是手到擒来,一碰上锅铲,那是比方子晨还要遭了,打仗一样,赵哥儿都在一旁手把手教了,大厉小丽两人做出来的辣酱味道还是差了十万八千里,这两人先前到底是专业‘打手’,厨房的事儿不怎么会做,赵哥儿教了两遍,看两人实在扶不上墙,只能把冯嬷嬷调过来。

作者有话要说:

额~

外放得等赵哥儿生了仔才行。也就这两三天的事儿了。

至于认亲,等孩子大一点点就知道了。

冯嬷嬷不是白来的。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