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152章

夫郎家的现代小相公 白云上 2509 2023-12-11 10:39:55

以前榜上不写名,都是写的考生考号,但百姓跟着瞧热闹,看着一串数字,也不懂谁上榜了,第一名是谁,他来自哪里啊?多少岁啊?啥也不懂。

学子参加科举,为了什么,说好听点,是为官为民,报效国家,为国效力,为民奉献,但说白了,就是为了扬眉吐气,扬名立万,人家不懂你是谁?怎么杨名?

虚荣心怎么得到满足?

到底不方便,后来便改了,换成了名儿。

考生后面跟着详细信息,来自书院的,后头跟着某某书院,像方子晨这种‘野生’的学子,自是没有书院可写。

这种时候,多是写户籍所在地。

谢肖宇震惊得不行:“盛哥,方子晨是第一名。”

黎艺盛将谢肖宇放下来:“你抱我,我看看。”

谢肖宇高兴,也不计较了,蹲下来就要去抱黎艺盛,旁边一声嗤笑声突然传来。

“第一名,真是痴人说梦。”黎二婶笑着,满目不屑。

在她看来,能与清河书院抗衡一二的,除了自个的儿子,再无别人。

黎艺兴说此次上榜无望,她儿子都考不上,那小子就更是不能了。

黎艺盛这会心思全在红榜上,压根没心思理她,谢肖宇轻轻松松抱起他。

红榜上只有三列名。

从左往右排,方子晨的名字最为显眼,黎艺盛几乎是一眼就扫到了。

“真的是第一名!我的娘啊!这下我□□光!”

黎二婶双眸微睁:“不可能,怎么可······”

恰在此时,前头喧哗起来。

“方子晨?这是谁啊?”

“不知道,不认识啊!不是清河书院里的人。”

“什么······”有人还未得看榜,闻言惊呼:“这第一名不是清河书院里的人吗?”

“这怎么可能啊!是不是看错了?”

“看错什么?这么多双眼睛都看着呢!”

“不是,这人······这人后头信息写的是村名儿!!!”

大伙都呆了。

第一名不是清河书院的人,打破清河书院几十年对第一名的垄断,大家已经够吃惊了,结果······

竟还有更吃惊的。

后头写着村名,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这人没进过书院,没接受过正统的学习,村里人,没准就是下地干活坐田埂边上歇息时,自学了几字。

就这样的,打败了他们所有人。

不可思议。

简直不可思议。

有人低声:“会不会是······”

“瞎说什么!”有人呵斥他:“先不说考场上如何森严,就他个村里汉子,难道还能认得那出题的官爷不成。”

“没准真认识呢!”那人不死心的说。

“你今儿脑袋没带出门?还是大受刺激傻了?他有那个本事认得出题的官爷,有那银子买题,他还能窝在村里?干啥不去清河书院?”

清河书院是源州广大才子向往的地方,但凡认得两字的,个个都想削尖了脑袋往里钻。

大夏科举规定,殿试由皇帝亲自命题,第一选拔,也就是县试由本地知府命题,府试、院试、乡试、科举题目都是当朝宰相或者翰林出题。

翰林里,还不是所有人都有这资格,一般都是有学问、有政治经验的高级官员方可。

他们源州离京城那是十万八千里,出题的考官在科举进行前夕,要接受隔离受人监控。

考题发往各府时,也是由皇家护卫队一路亲自监管。

从考卷进入贡院,各个环节,二三十人盯着,谁敢做手脚?

谁又有那个能力做手脚?

黎二婶呆怔着,一脸震惊。

黎艺盛扫完榜,一脸笑意,眼睛完全看不见了:“哎呀二婶,我刚帮你看了,没看到堂弟的名,看来你今天真是白跑一趟了。”

黎二婶:“······”

黎艺兴没说话。

虽是早料到,可真到了这天,心里还是止不住的失落。

都是自家兄弟,黎艺盛没安慰他两句,反而还在一个劲的补刀:“这有些人啊!脑子就是好使,吊儿郎当,玩儿似的,也考了第一名,有人人挑灯夜读,含辛茹苦,皇天倒也不负苦心人,也在榜上了,但也有些人没考上,先不拿他跟天才比,明明都是挑灯夜读的,人家考上,他考不上,这是什么个道理啊?哦!应该是太过蠢笨了,这种的,不吃不喝,把书绑在眼睛上都没用。”

黎艺兴:“······”

黎艺兴胸口剧烈起伏,谢肖宇看着他,他只觉得难堪。

黎艺盛还在补,似是想让他羞死。

“堂弟,你说是吧,觉得大哥说的在不在理?”

黎艺兴呐呐的,嘴巴动了动,半响都说不出一句话。

说是,他把自己置于何地?

说不是,那他为什么榜上无名?

黎二婶知道黎艺盛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方子晨来源州那天,一下午都在外头逛,她拿这事儿说了几次。

可说的都是方子晨,黎艺盛为什么抓着这事不放?

“小盛,你别忘了,谁才是你兄弟。”黎二婶道:“他姓方,你姓黎,你和小兴是兄弟,你们应该守护相望,而不是这样,落井下石,我家小兴以后若是考上了,你不跟着沾光吗?他还能忘记你这个大哥吗?”

“别,他的光我可不敢沾。”黎艺盛目光如炬:“而且,这样的兄弟,我黎艺盛实在要不起。”

黎二婶手一拧:“你······你这话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我想你们应该懂。”黎艺盛不耐烦:“小宇,我们走了。”

谢肖宇刚迈开,黎艺兴一把抓住他,到了这会才开口:“小宇······”

“走什么走”黎二婶看着谢肖宇:“你别忘了,你是谁的未婚夫!跟着个外男当街搂搂抱抱的,我未训斥与你,你还跟着他走,有没有把我家小兴放在眼里。”

以前不怎么接触,一年到头偶尔见一次,之前谢肖宇还觉得黎二婶是个良善人,可这几天,却是跌了眼睛。

黎二婶委实尖酸的紧,对着自家子侄便是这般,可见不是个好的。

谢肖宇挣了挣,黎艺兴实在抓的紧,见黎艺盛淡淡瞟了自己一眼,他一急,直接上手,朝黎艺兴胸口推去。

黎艺兴一书生,文文弱弱,直接被推的踉跄。

“很快就不是了。”谢肖宇说:“我会让我父亲前去退亲的。”

黎二婶:“你······”

“走了。”黎艺盛说。

谢肖宇没再说话,屁颠屁颠的跟着黎艺盛走了。

……

府试第一名被一名不经传的小子夺了去,清河书院全都炸开了锅。下人去抄了榜,回来立马送到书房,吴老一看,第一名上明晃晃的三字,面上无波无澜,似是早已料到,理应如此。

这小子,当真是实力和口气一样大。

知府坐他对面,从小厮进来直到离开,他眼神就没从吴老脸上离开过,他切了杯茶,推到吴老跟前,笑道:“不惊讶?”

吴老把名单略略扫过一遍,这次榜上大多还是书院里的人,那些人学识如何,他自是清楚,上榜都在意料之中。

“不惊讶。”吴老蹲起茶杯,温度正好,他饮了口,是从北方那边过来的茶叶,入口丝滑,丝毫不涩。

一两便要几百文。

“你到是难得大方。”吴老道:“说吧,今儿找我有什么事?”

“这第一名是谁?”知府直言:“别说你不认识,若是换了别人,你怕是早派人查了去了。”

知府同吴老乃同窗旧友,认识几十年了,最是熟悉不过。

吴老惜才,很是欣赏文雅有才之人,他也是依然。

今年府试,突然杀出一匹黑马来,不是清河书院的,更不是来自哪个书院,知府拿了资料一查,这人不仅府试第一,县试竟然也是第一,不可谓不惊讶,今儿得了空寻过来,原是想和吴老商讨商讨一番,此等人才,该如何将之引到书院里来,却见吴老半点不惊。

吴老对方子晨是又感激又恨。

一想起他那张嘴,可是恨得牙痒痒。

“就是个混不吝的小子,自恋得很。”

“啊?”他第一次这般形容人,而且神情也复杂,知府来了兴趣:“你同我细细说说。”

吴老便把那天遇险的事儿说了,末了道:“这小子倒是有些本事的,就是那张嘴······”他顿了一下,又饮了口茶,似是在考虑措辞:“有时候他不太爱说人话。”

知府笑了起来,他少有见到吴老这副吃了瘪一样的表情。

“听你此言,这当是个有趣的,你既是与他相识,可否劝劝他,让他进我们书院里来。”

清河书院乃吴老和知府一起创办,知府事物繁忙,鲜少过问书院事物,算是全权交由吴老管理。

往日府试院试也不乏出众者,吴老却从未见他如此这般,若单单一童生,他不至于百忙之中跑这么一趟,他伸过手:“那小子的卷子给我看看。”

“真是什么都满不过你。”知府递上三张考卷。

一打开,便是娟秀的字迹,可说娟秀又不然,笔道刚劲有力,点横皆是畅流锋利,独成一派风格,让人眼前一亮。

但这并不是最出彩的点。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