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171章

夫郎家的现代小相公 白云上 2655 2023-12-11 10:39:55

周哥儿成婚的时候,看着他和刘小文出入成双,琴瑟和谐时,赵哥儿是羡慕的。

也许是眼里的渴望太过明显,刘婶就告诉他,

哥儿姑娘,从一生下来,月老就给她们牵好了线,一端绑在自己身上,另一端绑在他的有缘人身上,等他长大了,那个人就会循着红线,跋山涉水,翻山越岭,过来寻他。

这个人,也许会是个脾气很好的汉子,也许又会是个不怎么好的人。

但无论如何,他终将会嫁人,会有个夫君,然后会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互相扶持。

刘婶让他不要急,耐心的等。

赵哥儿知道他是在安慰自己,但还是选择去相信。

一个人过容易崩溃,他需要一些东西,来让自己支撑下去。

夜里有时冷得睡不着时,刘婶那番话便常回荡在耳边,他开始想,自己真的能同周哥儿那样,年纪到了的时候,能遇到一个满心满眼都是自己的人吗?

村里大多是盲婚哑嫁,婚前未曾见过一面的大有人在,他们多是凑合着过日子,可赵哥儿从不想凑合,在马汶说喜欢他,想娶他的时候,加上对马家的怨恨,他拒绝了。

他不觉得,马汶会是他的有缘人。

而且,人生在世,不过几十年,他不想糊里糊涂跟人凑合着过,那种凑合,不是一天两天,忍忍就能结束,而是直至死亡。

他无数次的想,自己未来的夫君会是怎样的一个人,他会不会同大部分村里的汉子一样,是个憨厚的,老实巴交的人,长得是不是浓眉大眼,他会不会脾气很好,他现在在哪里?他已经在来的路上了吗?他知道有个人在等他吗?自己是个哥儿,他会嫌弃吗?

他想的很多,可想的越是美好,‘清醒’过来后便更痛不欲生,外头都知道他是被马家买回来的,先是给一个傻子做童养媳,傻子死后,他就成了马家的下人,后来,马汶喜欢他,马家又在外说,他是马汶的小妾。

如此种种,没有人会愿意娶他的,即使愿意,马家也肯定不会同意放他走。

他这辈子,注定要孤零零的死在马

可现在······他有夫君了,方子晨的好,是他从不敢想的。

因为太过美好,他总怕,方子晨是不是他在严寒冬夜里产生的幻觉。

他憎恶患得患失的自己,却无法控制在方子晨不在时,一个人陷入焦虑。

他没有安全感,他的恐惧,害怕,焦躁从未对方子晨透露半分,可方子晨却总是能读懂他那些隐晦的心思。

有些事,即使捂着嘴,它也会从眼睛里跑出来。

大多数人的爱意是内敛的,方子晨之前不是会把爱挂在嘴边的人,可他怕赵哥儿不明白,看不见,于是,他常不要脸不知羞似的,对着他,说‘我爱你’。

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试图让他安心。

婚姻最好的状态,也许就是,你是我和孩子的天,我和孩子是你的归宿。

无法否认,方子晨给了他最渴望的东西。

他那么努力的咬牙死撑到现在,为的就是遇到这样的人,和他并肩站在一起。

他不敢再有所求了。

晚上睡觉,他特别主动,缠着方子晨,两次过后就有点虚脱无力了。

方子晨两手撑在他身侧,与他对望,他额发有点湿,汗水沿着发梢滴下,路过脖子,滚到锁骨窝里。他见赵哥儿才跟他打了两个回合,又不行了,不由撇了撇嘴,神色像是还沉沦在欲望里,又透着丝不甘。

这样陌生又极具吸引力的神情,让赵哥儿各外心动。他抬起脚,轻轻的蹭了一下方子晨的腰。眉目含笑,一副任君采撷的模样。

方子晨怔了一下。

赵哥儿双手攀上他的肩膀,眼神柔软脆弱:

“夫君,”他埋在方子晨脖颈边,吐着温气,说:“我还想要。”

不能满足夫郎的男人,不是好男人。

方子晨以往体谅他,即使还不尽兴,也都是一两次过后就停了,这次惊喜来的太突然,他没有深想,脱了僵的占有欲从身体里喷发,嗷呜一声,又压了下去,两人玩闹到半夜,可把老黄牛累坏了。

隔天一早,方子晨有点起不来,赵哥儿推了推他。

方子晨搂着软乎乎的儿砸,困得慌,随意找借口,嗓音黏糊糊的:“等会再起,求求你,再给我睡两分钟,昨晚快被你榨干了,太累了。”

这话让赵哥儿又害羞又心疼,他给方子晨掖好被子,顺带还骄傲了一把,这次自己这小身板都没累到睁不开眼,夫君上次果然是伤到了。

等会得去买吃老母鸡,给他补补。

周哥儿过来帮忙,同赵哥儿说,葛家那儿媳昨儿晚上被她婆婆打了一顿。

老婆子在赵哥儿这里被人怼得去了半条命,辣椒又卖不出去,回家见了儿媳,自然是没好脸色。

之前她摘辣椒卖给赵哥儿,林林总总的,也赚了五六百文。

一个多月,便赚了这么多,葛老太要笑开了花。

村里人没什么收入,想赚银子,不是卖粮,便是卖些菜和自家老母鸡下的蛋,虽说汉子农闲时可以去镇找零工干,可大家都去,十几个村,几百号人,就一个扶安镇,零活有限,她家汉子和儿子常是找不到活儿。

村里情况大都是这样,赚银子不容易。

河大愣家在村里算是过得去,但这过得去,也不过是人家一天两顿,他家三顿,早上能蒸两红薯吃。可自此搭上赵哥儿,赚了银子后,隔三差五的就买几两肉,之前大家羡慕刘家和河家,后来赵哥儿生意做得好了,能照顾到她们了,大家不知道有多高兴。

尝过甜头,便有人问赵哥儿,这辣酱生意是不是要常做,如果常做的话,明年她们就多种些。

赵哥儿说辣酱生意是要常做的,可是明年如果方子晨运气好考上秀才了,为了乡试,他们可能要搬到源州去。

大家伙想了想,商量一番后还是决定种,源州离村里远,差不多一天的路程,但没关系,她们统一一天采摘,然后再托村长送过去也是可以的,反正辣椒不像鸡蛋,也好运,没事儿。

现在赵哥儿不收自己家的辣椒了,明年家家户户都种,都有了收入,就他们几家······不出两年,怕是就要成村里的破落户了。

葛老婆子正恼火,儿媳妇见她背着辣椒回来,就要躲进屋里去。

这明显是心虚了。

葛老太一把拉住她,问她是不是讲赵哥儿的坏话了。

儿媳妇吞吞吐吐,葛老太拧她胳膊:“说不说。”

儿媳妇哭着,把昨儿晒谷场的事儿都说了出来。

葛老太气得要炸。

她就说呢,之前同赵哥儿接触过几次,赵哥儿脾气是挺好的,这次怎么会那么生气,原来是她儿媳说了这般戳人骨头的话。

即使赵哥儿真偷人了,他今时不同往日,巴结都来不及,自家儿媳竟还偏的将人得罪了。

葛老太气不过,拿过一旁的扫帚就打她。

赵哥儿听了,没置一词。

最后一批辣椒,收了差不多一千多斤,赵哥儿又买了几百斤蒜头,便请刘婶和柳阿叔,和他儿媳妇过来,帮着垛辣椒。

又另外请了两人过来弄蒜头。

这两妇人是柳阿叔介绍的,挺勤快,话也不怎么多,不像之前买辣椒时,有那不知事的,明里暗里的问他辣酱怎么做。

扶安镇这边,帮工一天多是二十文到三十文,这是汉子的价,妇人夫郎就低一些了,赵哥儿给她们一天二十三文的价,中午包一餐,他让周哥儿来准备,就是蒸些包子。

乖仔每天都要喝点骨头汤,家里不缺骨头,赵哥儿让周哥儿用骨头汤来熬锅粥,冬天一碗粥下去,身子会暖很多。

虽没大鱼大肉,可白面包子,对村里人来说,也是极为难得的。

交代好,赵哥儿才带着孩子去镇上。

林小侠一家被方子晨安置在铺子里,昨儿匆忙,方子晨也没来得及交代,早上起来,厨房里有米面,李艳梅没敢乱动,喊了娇娇一起去找李大。

刚到门口,她大嫂先眼尖的瞧见了她。

因着林小侠,李艳梅前段时间跟李大借了一笔银子,大嫂就不怎么开心了。

在她看来,李大赚的,就该是她当家的,借给李艳梅,这会李艳梅一家被卖为奴,以后这银子跟那肉包子打狗一样,八成是拿不回来了。

她哼了一声,对着李艳梅阴阳怪气,说嫁出去的女儿,没帮衬到娘家半分,竟还要回来啃爹娘的骨头,生了这般女儿,也是倒霉。

李艳梅抿着嘴没有说话。

李大见了她倒是惊讶,她能从牙行那里出来,想来是牙行将她卖出去了。他呵斥了大嫂几句,将李艳梅拉到房里。

“小侠呢?没同你们母女两一起吗?”

“一起的,只是······他没好意思过来。”李艳梅说。

李大松了口气:“一起就好,一起就好,只要一家人在一起,苦些累些也没事,你们是卖到了哪户老爷家?”

“方小子买的我们。”李艳梅说。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