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68章 参商(三)

金羁 相荷明玉 2598 2023-12-27 20:08:50

从苗春的角度,恰好看得见御书房里仕女屏风的一角。

龙脑点上,阵阵香云从屏风后面飘出来。苗春深深吸一口气,挺直腰板。站了一刻钟,门内光影一晃,有个小太监跑出来,对他行礼道:“苗同知,圣上请你进去。”

屋里龙脑味更浓了,简直云雾缭绕。政务太多,朱棣得点很多熏香提神。苗春忍住鼻尖发痒的感觉,拜道:“属下一时疏忽,把武林盟那几人放跑了,属下罪该万死。”

朱棣挑挑眉毛:“这就罪该万死啦?”

这就是一句套话,哪想得到朱棣会当真。苗春冷汗都要流下来了,连连磕头道:“请陛下恕罪,请陛下恕罪。”朱棣看了一会,笑道:“得了,讲句笑话而已,吓成这样。”苗春这才跪直了。

朱棣手执朱笔,写写画画,一边道:“句大人不是说了,武林盟里很有一些高手,连他都打不过。他们跑了也不奇怪,朕不是不讲理的人,不会因为这个苛责你的。”

苗春有点不服气,道:“不是因为打不过。”

朱棣总算抬起头,看见他脸上伤疤,哂道:“脸是怎么弄的?”

苗春面颊微红:“是武林盟那小子划的。”

朱棣又一笑:“就是嘛。”苗春道:“但这回让他们跑了,确实不是武力的问题。是属下清退旁边民众时,被个店小二把消息散了出去。”

半天没等到回答,苗春斗胆抬起头看,原来朱棣又在批折子。他不禁有点泄气。批完一张,朱棣说道:“要换成句大人,就不会犯这种错吧。多和句大人学学。”

苗春其实更不服气了,但不得不说:“是,属下以后不会再犯。”

朱棣顿了顿,想起什么似的,说道:“那那个店小二呢?你不会把他杀了罢?”

苗春摸不准朱棣的态度,思忖再三,叩道:“请陛下恕罪!他坏了捉拿武林盟的大事,属下才杀他的。”

朱棣头疼得要命:“你杀他作甚?难道你杀了他,就能把人又捉回来了?”

苗春不敢辩驳,朱棣叹了口气,道:“算了,一个小二而已。”

谢了恩,苗春试探道:“陛下,那片雪卫的事情……”

朱棣打断他,笑道:“句大人休息好了吧,叫他来干!好端端的片雪卫,养一个闲人,不像话。”

听他的语气比较缓和,苗春跟着开玩笑道:“属下做得也不差罢,这两个月,保证是一只飞蛾都飞不进来。”

“啪”一声,朱棣两掌一合,从油灯旁边拍死一只飞蛾,眯着眼睛,含笑说道:“下次再说大话,朕可就叫你把飞蛾吃下去了。”

随侍小太监捧铜盆上前,给朱棣洗干净双手。朱棣垂下眼帘,神情晦暗难测,根本猜不透他是不是讲笑话。苗春真恨自己多嘴,和皇帝开玩笑,实在是东施效颦了。

良久,苗春道:“那武林盟的事……”

朱棣道:“这个就没办法了,仍旧你去做吧,瞒着句羊一点。”

苗春喜出望外,一捏拳头,叩头道:“谢陛下恩准!”

朱棣笑道:“派你干活,怎么还谢起朕来。”说罢摆摆手,赶飞蛾一样赶他走了。

住到“棋盘街”,三就黎愁眉苦脸了好几天。祁听鸿忍不住去问了,原来三就黎为了熬药,花重金买了一口大砂锅,藏在醉春意楼厢房里。逃跑的时候带不出来,整口锅砸在里面了。

祁听鸿道:“有甚关系,再买就是了。要么我送前辈一口。”

三就黎大摇其头:“不是钱的问题。这口锅要得很大,还要做得很厚,非得定做不可。届时熬药要熬上一个半月,不能额外加水,也不能煮得糊了。”

祁听鸿好奇道:“多大的锅?”三就黎在他腰间一比,说:“这么高。”想了想又道:“能煮两个金贵。”

祁听鸿一拍脑袋:“这不巧了么?我前几日刚好见过这么一样东西。”

他拉三就黎走了一条街,来到“熊记瓦罐汤”。这家店主祖上是赣北人,赴京经营店铺,专门卖一盅一盅瓦罐焖的汤。为了引人注目,店主定了一个巨大罐子,摆在门口。罐子耐烧、够大、够厚,刚好能替三就黎的大砂锅。

三就黎伸手摸摸罐子,也是大喜过望,招呼店主来问:“老板,这罐子能不能租用?”

店老板只当他二人是同行,来抢生意的,立刻要赶人。祁听鸿忙拦着道:“老板,我们拿来救命的,拿来熬药!”

祁听鸿讲了前因后果,塞给老板一锭银元。店老板总算松口,又说:“但我这罐子有二百斤,多找几个人来抬,可别(卒瓦)了。”

北平土话管碰坏东西叫“(卒瓦)”。店老板在此地待久了,说话也是北平味道。祁听鸿哈哈一笑,说:“这个简单,老板回见。”一手抓着一边罐沿,把整个大瓦罐提了起来。

老板惊呼一声,却见祁听鸿抓着罐子,如履平地,飞也似的跑了。

新买的这片地皮比较小,没有后院,只有一个窄窄前院,勉强放得下这个大瓦罐。三就黎拿石砖搭了个小灶,决定就在院子里做熬药活计。

一切办好,三就黎说:“神剑为我阿妹的事情操劳了这么多,真是过意不去。”

祁听鸿乐道:“前辈不要那么客气。前辈救句羊一命,我还没回礼呢。”

三就黎立刻说道:“其实黎某人还有一样请求,就是比较麻烦。”

瓦罐放在屋外,他们又被片雪卫盯着,怕被人往罐里下毒,须得时刻看守着。三就黎一个人守不了十二个时辰,想找祁听鸿和他轮值。祁听鸿心想:“我天天游手好闲,又没有书读了,守着也无妨。”于是一口应下。

三就黎当即开工,取来石臼石杵、一小瓶活蜘蛛,捣成肉泥,再拿纱布一滤,居然滤出来蓝色的汁液。祁听鸿蹲在旁边,看得津津有味,三就黎解释道:“这么捣碎了,效果会好一点。”

祁听鸿问:“我记得前辈治病,总是让人活吞蜘蛛。要是捣碎了效果好,为何不捣碎了吃?”

三就黎道:“我就是爱看他们吃蜘蛛的表情。”

弄完一瓶活虫,三就黎把自己包袱打开。他从醉春意楼跑出来时,带的东西除了换洗衣物和银票,别的几乎全是药材。

拈起一根人参,三就黎说:“这是我在金陵买的。永乐七年,六月初一。”

祁听鸿睁大眼睛道:“怎地记那么清楚。”

三就黎切薄人参,丢到罐底,悠悠说道:“花掉五十两银,这辈子忘不掉了。”

那根人参也不过二指粗细,算比较细瘦,品相更是很一般。祁听鸿欲言又止,三就黎道:“那年黎某人刚来中原,不晓得讲汉话,也不是很懂东西价格。搭商队的马车到了金陵,看见大药铺,就跑去和别个讲苗语。”

祁听鸿道:“不会被人骗了罢。”

三就黎道:“那个掌柜看我不像汉人,就给我比一个五。”

祁听鸿说:“五两最多了。”三就黎笑道:“我是这么以为,结果付了五两,他说是五十两,离柜不退了。撵着我到处跑,到处追债,把黎某人盘缠骗得精光。”

祁听鸿咋舌:“放在现在,黎前辈肯定不会吃这种亏。拿毒蜘蛛一吓,他们就跑了。”

三就黎道:“人总是经历过事情,慢慢地才成长。”拿起一把红花,说:“这个值一个银项圈。”一根雪莲:“值一个银耳珰。”

祁听鸿笑道:“黎前辈全身首饰都要骗光了。”

三就黎原地跳跳,浑身银子乱响,说:“这些都是后来重新打的。”他偏过头,撩起鬓发,给祁听鸿看耳朵上戴的银铃铛,又炫耀道:“只有这个铃铛是阿妹送的。”

他边切药材边讲,很快草药铺了半个瓦罐。三就黎从箱底提出来两条大蜈蚣,小臂长,晒干了也足有手腕粗细,囫囵丢进罐中。祁听鸿道:“这个值多少钱?”

三就黎道:“这个是十年前,黎某人去山里抓的,差点被毒死了。黎某人剩一口气,漫山找草药,才勉强活下来。”

祁听鸿道:“真吓人!怎么不带几个帮手?”三就黎笑道:“黎某人那时上了太多当,从来不帮别人的忙,自然也没有人帮手。说起来还是在邓尉的事。”

祁听鸿叫道:“啊呀!我家就在邓尉。要是那时认得黎前辈就好了。”

三就黎道:“十年前,神剑还是小囡,能顶什么用?”

祁听鸿不满道:“十年前我已经学通素棘剑法了。”又笑道:“况且我不顶用,我可以叫师父、师娘、师叔、师兄,总能帮上忙。”

三就黎听了也微微一笑,说道:“黎某人现在晓得了。行走江湖要多交朋友,少做独行侠。”

祁听鸿道:“对嘛。”三就黎说:“以后碰到难事,就去麻烦神剑。神剑热心肠,朋友多。”祁听鸿一点不恼,仍旧笑道:“这才对嘛。”

装满一瓦罐药和水,三就黎盖上盖子,在灶底添了几根柴,文火煨着。瓦罐太厚了,煨了半个时辰,罐子里才隐约传来沸腾冒泡的声音。

很快到了饭点,金贵出来叫他俩吃饭,看见大瓦罐,吓道:“黎老哥,不要煮我。”

三就黎和蔼道:“不煮人的。”又阴森森地笑道:“煮老鼠。”

金贵说:“真讨厌。”三就黎摊开手,金贵把偷来的一个瓶子狠狠拍到他手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