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233章 同意黎小兰、江懋的婚事 黎粮回京

独宠夫郎 不曾阿 3186 2023-12-21 20:00:51

黎荞趁着休沐, 领着黎长风黎云帆两个小家伙前往大皇子府赔罪。

大皇子态度很和蔼,言辞间对他很是欣赏,一点儿都没有因为小云帆的鲁莽而心生怒气。

至于小皇孙盛时毓, 望着小脸蛋上满是愧疚的小云帆,也是笑着摇头说没事。

这一次登门,双方很是和睦。

农历十一月初,又下了一场大雪。

大雪过后,盛京人的生活照旧, 虽然天气寒冷,但还没冷到去年那种人们懒得上街的程度。

因此, 对于这场雪, 就连黎荞也觉得是瑞雪。

瑞雪兆丰年。

若是每个月都来一场大雪,但天气又没有那么寒冷,那明年说不定就没春旱了。

没有春旱, 自然也不易发生蝗灾。

不过, 黎荞惦记着暨北省那场河道、水井干涸的大旱,他很是关注暨北省的情况。

暨北省此次也下了雪, 这让他稍稍放心了些许。

多下一次雪,那百姓就能少浇灌一次田地。

盛鸿异常关注边城的情况,各种物资运送的足足的, 并且让守城的将军每日汇报边城的各种事务。

在这种情况下, 为以防万一, 边城的防守比从前更为严密,从胡人那次进攻之后便一直封城。

普通民众不许进, 不许出。

身在边城的高志远这下子想走也走不了了。

高志远之前靠着速成的道行和运气, 挣了一些银钱, 但穷了太久, 即便要维持高人的形象不讲究穿着,可在吃喝这两字上,他们娘俩完全没委屈自己。

大鱼大肉都不便宜,他辛苦挣来的银子被他花出去了不少。

后来,他雇了俩皇家物流的保镖前往边城,只进不出,很快就捉襟见肘,无奈之下,他只能辞去一个保镖。

并且,他开始给人算卦,做法事,看风水等,想一边等候六皇子一边挣些银子吃好喝好。

但边城不大,人口只有十几万,这么点儿人,没有那么多需求。

不得已,他只能辞去剩余的那位保镖,孤身一人留在边城,并且开始给人代写书信。

他不能在六皇子来临前把自己饿死。

对于夏天的那场大蝗灾,他很是关注,虽然说他舍弃了这场蝗灾,但他也想知道这次蝗灾的详细情况。

他写了信,向他娘陈银簪打探情况。

后来,蝗灾的事流传到了边城,再加上收到了陈银簪让人代写的信,他不由狠狠骂了黎荞一通。

鸡鸭灭蝗?

鸡鸭能灭掉多少蝗虫?

况且,这鸡鸭又不是黎荞亲自养的,鸡鸭立的功劳和黎荞有个屁的关系,圣上怎么还表扬起黎荞来了?

圣上识人不清,那是一个占了原先黎荞身子的鬼啊!

骂过黎荞之后,他收了心,专心在边城等待六皇子。

后来,胡人那边有了蝗灾,他幸灾乐祸的同时,不由有些紧张,怪不得上辈子六皇子死在了边城,胡人遭了蝗灾,那可不得拼命攻打大盛嘛!

可关键不知道胡人是何时攻打的大盛,不然的话,哪怕六皇子此时未到边城,他也要找上守城的大将军将这一消息当做他飞升的第一步。

要知道经过这么久的练习,他再面对着那些眼神锐利的守城精兵,他已经不胆怯了!

他说话能利索了!

他留在边城不是白忙活,最起码他飞黄腾达的第一步已经迈出去了!

可惜,他不知道胡人哪天会攻城。

唉。

不知道胡人的具体动向,他又牵挂起了六皇子,他身在边城,不好打听六皇子的动向,之前是身边有皇家物流的保镖,之后是他不知道该找谁打探。

找他娘那个大字不识一个的乡下妇人吗?

这么重要的事,可不能托给他娘,免得坏了他的事。

但六皇子是他腾飞的希望,他哪能不牵挂?

在他的翘首以盼中,六皇子没来,但胡人来了。

他在边城待了这么久,第一次听到胡人的喊杀声,也听到了城外那震耳欲聋的马蹄声,更看到了死亡、受伤的将士被抬回城,鲜血落在土路上,颜色并不明显,但却是让他有些惊破了胆。

这……这就是打仗吗?

原来这么残酷的吗?

明知道此次边城的将士守住了边城,但他还是生出了逃回盛京的念头。

上辈子胡人虽然打到了盛京门口,但并没有攻破盛京,盛京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连续好几日彻夜难眠之后,他终于将回盛京的念头给压了回去,他已经在边城待了一年多了,眼瞅着六皇子要来边城了,他不能半途而废啊!

他得留下。

况且,现在边城封城,他想走也走不了。

被高志远惦记了许久的六皇子,这会儿正在西闪省啃雪。

他在西闪省待了大半年了,之前他只在书本上见过沙漠,知道这边很多地区缺水。

但当他的双脚真的踏上沙漠边缘,见到了居住在沙漠边上的大盛百姓,前所未有的沉默笼罩了他。

在这种自然环境恶劣的地方,哪怕他贵为皇子,喝的也是储藏在水窖之中的雨水。

有洁癖不想喝?

那等着死吧。

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话真的没有欺他,不实地感受一番,他真不知道大盛竟还有百姓活的如此辛苦。

当然,大盛很多地方的百姓都过的很辛苦,他认为这是正常的,底层百姓嘛,若是个个衣食富足,那吃饱了之后肯定会没事找事。

就该让绝大多数百姓处在温饱线上,这么一来,他们一年到头脑子里想的全是如何填饱肚子,自然没有精力去想一些有的没的。

可是,他认为的苦,绝不是这种风沙漫天、见不着多少绿色甚至连吃水都无法保证的苦!

百姓们再苦再累,最起码也得随时随地都能混个水饱啊……

黎荞不知道六皇子正在经历着什么,十一月底的时候,外出大半年的黎粮、黎二山终于风尘仆仆的回京了。

他们从河西府离开之后径直去了微青县,黎谷想着去年天气寒冷,怕他们被困在半路,所以催促着他们赶紧回京。

二叔催了,黎粮便也没强求,反正明年大运河就通航了,到时候想来微青县会方便许多。

于是微青县原本半个月的行程被缩短为三日,因此黎粮黎二山提前回京了。

此次回京,他们还带上了郑屠户夫妇和李瓶庄武夫妇。

上次李瓶跟着庄丰收回了乡,但她儿子庄方留了下来,她挂念庄方,此次便和庄武一起来了。

他们夫妇打算住到明年大运河通航,到时候直接走水路去微青县和庄丰收汇合。

郑屠户夫妇思念郑浅浅以及外孙、外孙女儿,所以此次也跟来了。

家中的生意暂且交给郑器郑光,银子是赚不完的,还是儿子、外孙重要。

黎粮黎二山在外晃了大半年,见了无数的新鲜事儿,自是攒了无数的话要说。

黎二山怕自己忘记了回来之后不能和范圆圆仔细讲述沿途的见闻,他一个自小不爱读书识字的,愣是养成了日日写笔记的习惯。

这份爱的笔记被黎粮暂时没收,大半年没见孙子侄子侄孙,他要用这本笔记吸引家中的小孩子日日围着他转悠!

黎粮这种略显幼稚的行径,黎荞很是支持,的确应该让家中的孩子知晓外面的天地到底有多广。

不过,黎粮别光顾着孙子辈的娃娃,也得考虑一下黎小兰这个女儿。

黎小兰现在一门心思认准了江懋,他可是头疼许久了。

趁着这日下班早,黎荞和黎粮说起了黎小兰对江懋从一见倾心到越陷越深的事,黎粮听完很是震惊。

他这个不声不响向来存在感的小闺女,竟然还有这么坚定的时候?

竟然让小荞都头疼不已、束手无策,太出乎他的意料了!

“小荞啊,你别头疼,这有什么好头疼的,你顺着她就是。”

“嗯?”黎荞闻言,双眉瞬间拧在了一起,眸子也睁大了些许,强调道:“大哥,江懋不是良配。”

“说江家小子不是良配,指的是他没空多陪小兰,但男人嘛,想闯荡出一番名堂,哪能天天在家里窝着?”

“况且,小兰不在意这点儿,咱们拦着有什么用?她自己吃了苦头,她自会回头。”

“她现在就想吃白白嫩嫩的奶油蛋糕,但你非得塞给她窝窝头,她能愿意吗?她不愿意,你也头疼,没必要。”

黎粮说着抬手拍了拍黎荞的肩膀:“你就顺着她,反正甭管她嫁出去后过的怎样,咱家永远给她留个院子。”

黎荞:“……”

好家伙,他这大哥可真是洒脱啊。

倒显得他钻牛角尖了。

缓缓吸了口气,他问道:“大哥,你真这么想?”

“当然是真的,就算她将来被休回来了,咱们也能给她一口饭吃,咱们怕啥?反正是她自己选的,她现在高兴就成。”

黎粮说着又拍了下黎荞的肩膀:“就这么定了,你别头疼了,我让她娘去和她说。”

黎荞:“……”

此事还真就这么定了。

黎粮让王桂花去和黎小兰说家中同意她和江懋的亲事,黎小兰听后高兴极了,脸蛋红扑扑,眼睛也亮的惊人。

但很快她忐忑了起来,她同意了,但人家江懋呢?

得问问江懋的意见啊。

江懋现在日日在户部,黎荞想见他很容易,这日中午吃过午饭,黎荞将江懋叫到了自己的小办公室。

江懋应是同意这门亲事的。

可有些丑话他必须得说在前头。

江懋想借着他往上爬,但他的人设是不干涉官员的升调,所以江懋不要指望能借着他升官。

想升官,得拿出真能耐和态度让盛鸿满意。

另外,黎小兰将来若是过的不顺心,或者是等将来江懋色衰,那黎小兰有和离的权利。

江懋坐在黎荞的办公桌对面,一脸乖巧的听完黎荞提到的两个条件,他没有露出欣喜之色,也没有愤怒,他垂着眼睛,认真考虑这两个条件。

足足过了一刻钟,他这才抬头看向黎荞:“大人,学生同意这门亲事。”

“不反悔?”黎荞语气平静的问。

“不反悔。”江懋答的很是坚定,望着黎荞的眼睛清亮亮的。

“好,那你在这个协议上摁手印吧。”黎荞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契约书。

口头上的答应不算什么,毕竟江懋不是宋石头那种普通小民可以任由他拿捏。

江懋也是朝廷命官呢。

为了让这两个条件具有法律效力,江懋必须得先签了这个婚前协议。

江懋有些诧异,不过等看完这份契约书之后,他毫不犹豫签了自己的名字,还摁了手印。

和黎大人结亲,明面上没有好处,可暗地里的好处,那自是大大的。

而且,他又不打算纳妾,黎小兰应该不会因为他色衰就爱弛,成亲了那就是一辈子,他怕啥,签就签。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