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193章 高志远的后手 高志远的信和小册子

独宠夫郎 不曾阿 3790 2023-12-21 20:00:51

金秋九月, 丹桂飘香。

恰逢黎荞休沐,而且黎二宝、橘哥儿也大了些,于是黎荞便带着一家子去菊园赏花。

大皇子的菊园依旧挺美, 游人众多,漫山遍野大片大片的花朵配着蓝天,美得让人心旷神怡。

在菊园赏了花,尝了花宴,饮了菊花美酒, 一行人踏着夕阳,乘坐着马车回城。

水泥路修好之后, 回城之路快多了, 进城时天还没有黑。

众人玩了一天,几个孩子除了已经五岁半的黎小睿,剩下四个都累的睡着了。

黎小睿精力很好, 坐在马车上时小嘴巴说个不停, 回了家,又抱起了小皮球, 随手叫上一个护院与他一起踢。

黎荞七日一次的休沐,也是他的放假日,这一日他可以不用读书, 快乐玩耍。

黎荞和陶竹抱着黎长风、黎云帆两个长高了不少的小胖友去了暖房, 将睡得呼呼的小崽子放到炕上, 陶竹让黎荞去书房忙正事,他则是吩咐厨房那边简单做些吃的。

黎荞应了声好, 从暖房出来, 径直去了书房, 他需要处理些公文。

身为户部主事, 他这位置是有些尴尬的,户部十二部他哪一部的事情都不想管。

盛鸿看出来了,也没逼他,只是频繁的给他安排一些琐事。

自打过了年,他每日除了帮着盛鸿批复奏折外,还要处理吏、礼、兵、刑、工这五大部的事。

也就是说,虽然他现在的官职是三品户部主事,但实际上,六部的事儿,他哪一部都在掺和。

七位大学士兼任六部尚书、侍郎,但七位大学士每日的工作以本部的事务为主,外部的为辅。

可他因为一直没掺和户部的事,所以盛鸿给他安排了其他五部的事儿。

现在的情况是他一个户部的官儿,管的更多的却是吏、礼、兵、刑、工这五大部的事儿。

这太容易惹人厌了。

谁乐意自己的地盘被他这个外人掺和进来?

早知如此,他宁肯去掺和户部十二部的事。

但幸好盛鸿对他足够重视,而且他和七位大学士相处的挺好,是以他横插一脚,但其他五部的尚书、侍郎们待他依旧挺和气。

管的事儿多了,他经常得加班,不想加班,那只能将公文带回家来。

这一年来,因为水泥的出现,工部忙碌了许多。

像是地方的城墙还有一些防御工事、重要建筑,盛鸿都让加固了一层水泥。

另外,水泥路也在进行中。

目前整个盛京大大小小的巷子、街道都铺上了水泥,遇见下雨天,人们再也不用担心道路泥泞了。

盛京城外也修了许多条水泥路,一些大户人家不差钱,像是辛家,也学着他将通向自家庄子的小路修成了水泥路。

大皇子为了菊园的生意,也将通向菊园的路给修了。

这么一来,盛京城外的路况好了许多。

不管是平日里行走还是运输货物,都比从前便利了不少。

他黎荞黎大人的名声也更好了,被百姓夸了又夸。

盛鸿对盛京的路况很满意,希望外地也都安排上,因此,他前日带回来的公文便是外地官员递过来的关于当地官道、城墙、防御工事等涂抹水泥的可行性调查报告。

当时在宫里没看完,他便带回家来了。

这会儿天黑了,他进了书房之后,先是点上蜡烛。

为了保护眼睛,书房里放着二十多个烛台,正慢悠悠的一一点着,外面想起了黎刀的声音:“老爷,小的有事禀告。”

“进来吧。”

黎荞头也不回的道。

伴随着房门的一声轻响,黎刀进来了。

关好房门,他从怀中掏出了一封信:“老爷,这是小的在高志远信徒家中悄悄拿回来的信。”

此话一出,黎荞将手中的火折子放下,转身看向了黎刀。

黎刀手中放着一个土黄色的信封。

他挑了下眉:“没被人发现吧?”

“没有。这户人家今日走亲戚去了,明天才回去,小的进他家中时也仔细观察周围了,没被人发现。”

黎刀道。

“那就好。”

黎荞满意了。

他让满招损这些盛鸿训练出来的侍卫对黎刀几人进行特训,目前来看,成果喜人。

几步来到黎刀跟前,他单手捏起信封,对着蜡烛打量了一下,然后心中有了底。

这信封里面只装着一张纸。

信封是以火漆印封口,他垂眸将信封翻来覆去看了两遍,然后从书桌上拿起一把用来切割宣纸的小刀,顺着火漆印将信封给拆开。

打开,取出里面的纸张。

只瞧了两眼,他便笑了。

“黎刀,你来看看他说的这是什么话。”

他将手中的纸张递给黎刀。

黎刀接了过去,仔细看了两眼,随后怒了:“胡说八道!老爷,他在栽赃陷害您!”

“所以我说他心思不正,我让你盯着他还真盯对了。”

黎荞原本还有些不好向黎刀解释他让其偷信的动机,可此时,黎荞有了充足的理由。

因为这张纸上只写了寥寥几句话:

我高志远若是出事,不管是身陷囹圄还是横死街头亦或者凭空消失,都是连中六元的户部主事黎荞下的手!

黎荞不是人!

他因为我当年向陶竹提亲而对我怀恨在心,他要杀我!

不得不说,高志远是真的不太聪明,他不写最后那句向陶竹提过亲还好,他明确写了出来,那就是画蛇添足方便黎荞向众人解释了。

“我的确因为他向陶家提过亲而不喜他,但我何至于因为此事去杀他?我现在有夫郎有孩子还官居三品是圣上跟前的大红人,我何苦为了他葬送这一切?”

黎荞也没动怒,只是皱着眉一脸不解:“他写下此信,实在是荒谬。”

“在三柳村时他就鬼鬼祟祟的,莫名其妙消失,再出现时却是在盛京,此时更是转行做了道士替人算命。”

“我看此人才不是人,他心怀鬼胎,他心中有鬼。”

“没错!”黎刀狠狠点头。

呸!

也不看看自己那条烂命值几个钱,就算是他这个护院动手,他都觉得不值得一命换一命呢!

他一个护院的命都比高志远的烂命值钱!

还说他家老爷不是人?

这世上再没有比他家老爷更善良更和气的人了!

他家在暨北省和盛京的交界处,前些年他爹得了重病,他阿爹将家中田地卖了个七七八八,但依旧没能将他爹治好,他身为家中老大,为了一家子老小便将他自己卖了。

他这种半大小子,说好卖也好卖,说不好卖也不好卖,优缺点都很明显,但他运气不太好,在人牙子手中待了小半年,这才到了黎家。

在人牙子手里的日子苦极了,各种活儿都得干,还吃不饱,时不时的还要挨打,每日都是人牙子的出气筒。

但到了黎家,他日日过的都是从前梦里才有的好日子,穿锦衣,顿顿有肉,不仅有月钱,时不时的还有赏钱。

而且他家老爷从不打骂他,不但给他讲道理,让他识字,还教会他种种技能。

更重要的是!

他家老爷无意中听到他和黎弩几个谈论家人,得知他家中亲爹、阿爹俱在,便允许他和他家里人联系。

他雇佣皇家物流的跑腿大哥,将他的月钱、赏银还有一些布料、药材、吃食送回家中,如今他爹的病不仅治好了,他阿爹也把家中的田地重新买了回去。

他若是在黎家多待几年,那他能让他家成为村中的小地主!

他家老爷是他的再生父母!

现在这个高志远竟然骂他家老爷不是人,这个高志远才不是人!

越想越怒,他道:“老爷,要不小的去兵马所一趟,就说高志远装神弄鬼诬陷好人,让兵马所的人把他抓起来。”

“那不正应了这封信么?他现在整日神神叨叨的,八成在图谋什么,咱们冒然出手会打草惊蛇。”

“你们几个盯着高志远家,现在他经常外出不在家,你去他家里翻翻,看能不能再寻出什么。”

黎荞摆出严肃的模样,仔细叮嘱黎刀。

“也是。他突然转行当了道士,还特意栽赃给您这么大一口黑锅,这的确可疑。”

黎刀细细一想,脸上的怒色转为了凝重之色。

高志远借鬼神行事,这才半年就栽赃给他家老爷一条人命,以后高志远若真闯荡出了点名声,那指不定要栽赃给他家老爷什么呢!

不行。

他得盯紧了。

若高志远真要对他家老爷不利,那到时候他肯定要亲手铲除这一祸害。

“还有,这事儿依旧不要对外宣扬,只有咱们主仆两个知道。”黎荞又叮嘱道。

信的事儿黎枪几人也知道,但这信里的内容,只有他和黎刀知晓。

“老爷放心,小的绝对不会外传,若外传一个字,就让小的惨死街头。”

黎刀立马拍着心口发誓。

黎荞闻言笑了笑:“我信你。”

他说着走向书架,从书架上取下来一个木盒子,将木盒子打开,里面装着一摞银票。

这是他的零花钱。

他取出三张一百两的银票,来到黎刀跟前递给了黎刀:“你们几个在外面风餐露宿的,挺辛苦的,拿去吃点好的。”

“这是小的应做的,老爷,这给的太多了。”黎刀真心实意的推拒。

“拿着吧,你们找人打探消息也需要花银两。”

黎荞说着将银票直接塞到黎刀怀中:“下去吧。”

黎刀知道自家老爷的性子,凡是他家老爷想给的,那必定要给出去,他只能接过银票,恭恭敬敬的应是,然后将信封收起揣怀里出去了。

这信他得重新封口,放回原处。

黎刀走了之后,黎荞继续点蜡烛,等整个书房亮堂堂的好似白日一般,他坐到书桌前开始看公文。

至于高志远的那封信,他倒是没怎么放在心上。

这些年他行事很谨慎,每“发明”一种新吃食、新物件,都给众人一个很合理的理由。

就算高志远真的跳出来说他不是原主,那信的人也不多。

高志远之所以迟迟不敢站出来指认他,不就是因为高志远无法向众人解释他高志远是如何知道他黎荞不是人的。

高志远解释不清,那旁人自然不信。

高志远重活一世,还在做高官厚禄享尽人间富贵的美梦,没有万全的把握,自是不肯站出来指认他。

可现在高志远突然做了道士,那高志远再说话,信的人就多了。

万一盛鸿信了,那就麻烦了。

所以,这高志远没必要活在世上了。

而且,高志远给这几个信徒信时,明确说过除非他高志远出了事,不然这几个信徒万万不能私拆此信。

这正方便他行事。

人杀了,信抢了,完事。

黎荞没把高志远放在心上,专心处理正事。

不一会儿,陶竹来了。

陶竹手中拎着一个大食盒,夫夫两人在书房吃了晚饭,然后陶竹回了暖房那边,他则是继续处理公文。

高志远的事儿,他一个字都没向陶竹提及。

翌日上朝,他也是该干嘛干嘛。

今年雨水少,不只是盛京这边,大盛十二省,每一省都缺雨水,所以今年收成不太好。

但有红薯、玉米、土豆这些高产、耐旱的作物在,所以农人还是可以吃饱饭的。

不过,到底收成不好,他和陶竹商议了一下,又减了自家佃户的租子。

反正不差这个钱。

忙忙碌碌中,时间过的飞快。

很快又到了修沐日,这一日,他没有带着全家出去玩,昨日突然下了一场雨,天气一下子冷了,这种天不适合出门。

在自家宅子里陪着陶竹和几个小家伙待了一日,傍晚,他回了书房,准备加会儿班。

黎刀又来了。

“老爷,小的在高志远家中的墙缝里寻到一个小册子,这小册子是拿牛皮纸包裹着,看着很珍贵的样子,小的将这小册子拿回来了。”

黎刀恭恭敬敬的将手中只有巴掌大的小册子递到了黎荞跟前。

黎荞一边接过一边问:“他家有没有其他异常?”

“他房间里放着不少道家的书籍,还有一些符纸、做法事所需的法器等物件,小的仔细看了,没有什么异常。”

“除了这个放在墙缝里的小册子。”

黎刀摇头道。

高志远母子俩在牛头村所住的房子是个二十多年的老房子,这房子是土坯砖盖的,墙壁开裂,四处漏风。

这正方便高志远藏东西。

当时他没发现任何异常,但高志远此人的确对他家老爷包藏祸心,于是他又仔细翻找了一遍,床下翻了,地面上的土坯砖也挨个摸了摸,最后摸到墙上的缝隙时,这才发现了这本小册子。

“干的不错。”

黎荞夸了一句,然后低头看向手中的小册子。

这小册子是拿最便宜的草纸做的,纸张泛着黄,翻开第一页,上面没有任何字。

第二页,上面写着几行字。

只一眼,就让黎荞眸子眯了起来。

第一行写着简单几个字:

盛平二十四年,盛鸿驾崩,大皇子继位。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