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175章 盛鸿没错,公布选太子的规则 黎荞得了赏赐

独宠夫郎 不曾阿 3689 2023-12-21 20:00:51

盛鸿的确是歇了五日才上朝。

三皇子、大皇子一事对他的打击有些大。

他和周皇后感情不错, 周皇后没了之后,他尽可能弥补大皇子。

但谁知道,他这大儿子的腿是三儿子搞断的。

而且, 当年因为没有证据,所以他大儿子忍了二十多年才将这桩旧事扯了出来。

有点可笑。

他一直以为,他和他大儿子之间融洽的犹如他和他父皇那般,可谁知道他这大儿子心里藏了这么大一个委屈。

而且,除了大儿子之外, 还有三儿子。

他去年刚处置了一个五儿子,如今又处置了三儿子, 连带着皇后都没了。

他这个老父亲, 谁不说一句失败呢。

这教他怎么不难受。

原本他想着他有七个儿子,还各个都是人才——哪怕是大儿子,其实也很有才能。

可谁知道, 一转眼, 最突出的五儿子和三儿子都完蛋了,大儿子身子骨不行, 小儿子吧,将满朝文武得罪了个大半。

掰着手指数一数,他现在能指望的只有二儿子、四儿子、六儿子。

烦躁。

心情不好的盛鸿, 上朝时一张脸从头臭到尾, 幸好无大事发生, 这个时间点儿,百官谁都不想拿政务去烦他。

黎荞自然也不想。

但皇宫日日都能收到不少折子, 虽无大事, 可小事从未断过, 他这个代笔又如此能干, 因此,他又被盛鸿抓了壮丁。

盛鸿一连消沉了多日,不提立后之事,也不提让其他官员补位吏部之职的事儿。

满朝文武,跟着小心翼翼了多日。

很快就到了殿试之日。

盛鸿一向都很重视殿试,出题随心所欲,但这一次,他的题目规规矩矩,只有三个字:

何为孝?

殿试开考时,黎荞坐在太极殿旁的求贤殿里,兢兢业业的批阅奏折。

这段时日盛鸿心情不好,有时候一整天都不看折子一眼,在这种情况下,他手中的权力又大了些。

他都是把所有奏折批完了,然后再一一汇报给盛鸿听。

盛鸿至今一次都未给他打回来过。

这天下,恍惚是他当了家。

就好像是此时,他辛勤的处理政务,盛鸿则是坐在摇椅上,闭目养神。

这一养就养到了中午,而且还睡着了,等盛鸿醒来时,正好不耽搁用午饭。

盛鸿从摇椅上起身,伸了个懒腰,又活动了下手脚,然后他扭头看向正垂眸老老实实看奏折的黎荞。

一上午过去,黎荞还是神采奕奕的模样,他不由叹道:“朕竟是睡着了,老了,这身子不中用了。”

他前些时日心情很差,思绪杂乱,因此睡眠不足,整日都很疲累,经过时间的安抚,最近几日大半症状逐渐消失。

但身子却依旧很累,每天都睡不够。

黎荞听得盛鸿此话,忙放下手中的奏折,恭声道:“圣上,春日天气渐暖,人本就容易犯困,您正值壮年,与年老还有几十年的距离呢。”

盛鸿闻言笑:“朕的心不老,但身子也的确是跟不上了。睡了一上午,骨头都懒了,黎爱卿,你也坐了一上午了,走,与朕一起去瞧瞧新科进士,看殿试如何了。”

“是。”黎荞应下。

太极殿内,新科进士们正挥笔写文章。

殿试只有一日,而且今年的题目比较好写,是以一半的人都把文章写的差不多了。

盛鸿的突然到来,让新科进士们的思绪乱了些许,不过盛鸿是个贴心的皇帝,他没有在殿内多待,粗粗扫了一下新科进士们的试卷,然后他带着黎荞离开。

出了太极殿,他背着手慢悠悠的往求贤殿而去,口中问黎荞道:“黎爱卿,这次的题目,若换做是你,你会从哪方面入手?”

“额……微臣可能会胡言乱语。”

黎荞瞧着他的脸色,小心道。

“朕现在就想听胡言乱语,你说,朕赦你无罪。”

“嗯……在微臣看来,孝分大、小,分智、愚。大,指的是孝顺君王。小,指的是孝顺爹娘。”

“但甭管是大还是小,都要智孝,不能愚孝。若君王、爹娘所言所行是正确的,那不听君王、爹娘的话,便是不孝。”

“所谓一样米养百样人,在微臣看来,孝或者是不孝,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个人的心性决定的,与其君王、爹娘无关。”

“人生在这世上,幼年时不懂道理,但长大后谁不懂最基本的道理?又不是傻子。”

“懂,却偏偏不孝,这能怪得了其君王和其爹娘吗?”

“君王励精图治,确保家国安宁,爹娘提供衣食住行,更关键的是,君王和爹娘至圣至明、温良恭谦,给子女做了极其好的榜样,在这种情况下还是选择不孝,那真的怪不到君王和爹娘身上。”

“您说是不是?”

黎荞畅所欲言之后,立马又恢复到小心翼翼的模样,仔细去瞧盛鸿的脸色。

盛鸿一反常态出了这么一道题目,不就是想让新科进士们论证他没错嘛。

他的确没错。

有错的是三皇子。

说实话,盛鸿蔫这么久,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

盛鸿对几位皇子的父爱,远超他的想象。

但盛鸿对这个答案不满意:“……就这?”

他扭头看向黎荞,很是无语。

“再犀利的微臣也不敢说呀。”

黎荞委屈。

他倒是想指着三皇子、五皇子的鼻子痛骂,但他不敢呀。

三皇子、五皇子再不好,那也只能是盛鸿骂,轮不到他张嘴。

盛鸿瞪着黎荞,但几秒钟之后,盛鸿叹气道:“罢了,你说的也有几分道理。”

其实他也觉得他没错。

老五和老三证明他这个父亲当的很失败,但失败归失败,他没错啊。

还想让他怎么办?

他宵衣旰食,日理万机,他拿自己的私库贴补国库,他从不易暴易怒、迁怒无辜,他也没有特别偏心哪位皇子。

他还直接表明想当太子就按照他这个标准来。

甚至,满朝文武皆推举盛之衍这个逆子当太子他都没动怒,不觉得被冒犯了皇权。

他这个皇帝,他这个老父亲做到这一步,已经是历史之最了吧?

哪一位皇帝能有他这般慈爱、宽厚?

他有错么?

他觉得他没错。

不过,大儿子的断腿一事,的确是他疏忽了,可若是他这大儿子当场讲出来,那他会信么?

想到此,他又有些蔫了。

沉默着来到求贤殿,钱三小心的问他要不要传膳,他点了点头。

等小太监们将饭桌摆上,他依旧沉默,拎起筷子略吃了几口便饱了。

他放下筷子,视线不由自主移向一旁的黎荞,黎荞没资格与他同桌用饭,黎荞都是自坐一桌,顿顿六菜一汤。

此时他这位黎爱卿一如既往端着饭碗吃的香甜,一口米饭一口菜,一海碗米饭,很快就下去了大半。

“黎爱卿啊。”

他慢吞吞的开了口。

“微臣在。”

黎荞忙咽下口中的饭菜,也放下了碗筷。

“你最近要买宅子是吧?”

“……是。”

黎荞愣愣点头。

圣上对他挺关注哈,这点小事都知道。

“这一次抄家,城东空出来不少宅院,朕赏你一座,就彭家吧,彭家的宅子距离皇宫很近。你别觉得晦气,这皇宫还是前朝亡国之君留下的呢,朕照样住的很舒服。”

“……微臣不觉得晦气!”

黎荞睁大眸子,忙起身行礼谢恩。

礼毕,等盛鸿叫起之后,他忍不住问:“微臣能问问为什么吗?”

“你这次立了功,平日里又为朕分了不少忧。而且,前些日子小七过来,说你太高调容易被人干掉,朕想了想,觉得彭家那宅院不错。”

“不仅距离皇宫近,而且前街是大皇子府,同一条街上还有七皇子府,周围住的都是贵人,安全问题不需要担忧。”

“不过,你还是得出门,朕再给你赏你六个侍卫。”

盛鸿解释道。

黎荞:“……”

之前七皇子给他打过招呼,若是盛鸿问起他的安危问题,要借机表演一番,好再讨六个侍卫。

可谁知盛鸿根本没给他表演的机会。

而且,不仅又赏给他六个侍卫,竟然还赏下了一座宅院!

盛鸿为他一个臣子考虑的如此周全,大盛这座桃源,他一定好好守护!

他又跪下谢恩,脸上满是感动。

盛鸿摆了摆手,让他起来:“你这样的人才,若是出了事,那是大盛的损失,也是朕的损失。”

“说起来,此次会试众多举子的答案,可给了你灵感?”

“……回圣上,尚无灵感。”

黎荞脸上的感动,瞬间转为了羞愧。

“无妨,灵感嘛,最重要的是灵,朕最近心情不好,你整日小心谨慎、如履薄冰的,这种情况下灵不起来也正常。”

“其实,举子们的那些答案,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盛鸿苦笑。

这些举子跟着他这位黎爱卿学坏了,脑子里想的都是如何比同届考生多走一小步,根本不去琢磨如何真正的解决实际问题。

黎荞:“……”

盛鸿的这份善解人意、通情达理,实在是珍贵。

但他现在还没给水泥寻一个合适的出身……

盛鸿没再说什么,只是让他继续用饭,午饭过后,他很快就将余下的折子处理完了。

盛鸿让他出宫,先去城东的训练营挑选侍卫,再去瞧彭家的宅子。

彭家之前身为当朝皇后的母家,家中虽无真正的高官,但宅子占地挺广,整个宅子足足有五进,还带东西四个跨院,而且每一个跨院的面积都和他家现在这个四进的宅子差不多大。

这是真正的豪宅。

这个地理位置,这个面积,在盛京绝对能卖出上百万两的高价,现在盛鸿直接赏给了他!

遇此明君,老天爷真的眷顾他。

带着六个侍卫回到家,向众人分享这个好消息,众人听罢,全都惊喜不已。

特别是郑浅浅,也不顾怀着身子,直接原地蹦了好几下,吓得一旁的黎大山赶紧抱住他。

陶竹一双水眸亮的惊人,他最近一直在为新宅子的事犯愁,现在好了,他再也不用忧愁了。

彭家的宅子诶,足够住下他这一大家子了。

“宅子需要改动的地方多不多?”他问黎荞道。

“不算多,但多也没关系,因为其实是五个宅院,咱们可以先搬过去,一个宅院一个宅院的慢慢重修。”

黎荞笑眯眯的道。

“那咱们先搬过去。”

陶竹毫不犹豫的道。

彭家宅院距离皇宫近,黎荞每日上值、回家能省下不少时间,这省出来的时间,黎荞可以多睡一会儿,可以多在家里待一会儿。

而且还安全。

前有大皇子府,旁边还有七皇子府,前后左右全都是皇亲国戚高官大户,附近的治安仅次于皇宫。

因为黎荞之前的交代,他许久未出门了。

他可以不出门,但黎小睿和两个小崽子想出门,每日都要嚷嚷一遍呢。

若是搬到了彭家那宅子,就算是不出门,三个小家伙也有足够的玩耍场地。

“好,明日你们先去看看宅子。”

黎荞当即把彭家大门的钥匙给了陶竹。

今日他从盛鸿的训练营挑了六个身手不错的少年,再加上黎刀十多个人,足以护佑陶竹一行人的安危。

嗯……这新来的六个少年,就叫黎不矜,黎不伐,黎学,黎而,黎不,黎厌吧!

翌日,当陶竹领着自家人带着侍卫去看新家时,黎荞如往常一样去上朝。

难得的,今日盛鸿的脸色不臭,也不蔫,似乎恢复到从前了。

盛鸿宣布了一则大新闻。

国,不可一日无太子。

因此,他会在接下来的几年间出一些难题交给几位皇子,几位皇子每解决一道难题,那可得一道赞赏圣旨。

谁得的圣旨多,那谁就是太子。

若这期间他出了意外,那群臣可按照圣旨的数量去立太子。

不过,他父皇有一票否决权。

这天下是他父皇打下来的,谁若是想当太子,得经过他父皇的同意。

盛鸿此言,犹如一颗炮弹扔到了平静的湖水中,瞬间激起了万层浪。

这太突然了!

在今日之前,谁能想到盛鸿竟然会有此招?

黎荞也没想到盛鸿竟然直接抛出了一颗炮弹,看盛鸿近日的状态,他以为盛鸿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走出消沉。

至于太子之事,更是遥遥无期。

可谁知道盛鸿今日就公布了规则。

不过,听上去很可行。

这法子公正。

而且还考虑的很周全。

有这法子在,群臣今后只需要看几位皇子大展身手就可以了,不必再跟从前一般去站队了。

盛鸿行事干脆利索,等大殿内的惊讶声平息下去,他公布了他给几位皇子出的第一道题目:

解决税粮入京难一事。

这道题目和会试的题目一样,显然,他对众多举子的答案并不满意。

黎荞垂着眸子,有些惊讶。

盛鸿对这个事可真是执着啊。

看来非得解决不可。

*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