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228章 黎荞拒绝奖赏,西山省官员的升降 一半是琐事

独宠夫郎 不曾阿 3462 2023-12-21 20:00:51

“西山省的结果出了, 但原河省和东山省只调查了一半,这次调查范围比较广,圣上准备一起公布最后的调查结果。”

黎荞摇了摇头说道, 毕竟波及到三个省,而且盛鸿连各村村长的反应都要知晓。

这是个慢活儿,短时间内出不了结果。

不过,将口中的西瓜咽下去之后,他又道:“圣上说这次多亏了咱家的铺子, 虽然开铺子是为了咱们自家的生意,但现在意外灭了不少蝗虫, 圣上说打算赏我点儿东西。”

“但还没想好具体赏什么, 他问我还想不要要田地。”

“那你是怎么回的?”

陶竹好奇。

“我说这次我没立功。吃蝗虫的那些鸡鸭又不是咱们家的,那是百姓们养的,我怎么好觍着脸说自己有功劳?”

黎荞说罢抬起眼皮看向陶竹:“你说是不是?”

“是。”陶竹笑着点了点头:“那是乡亲们的功劳, 和咱没关系。咱们的鸭货铺子、炸鸡铺子平日里已经日进斗金了, 哪里还好意思领这份赏。”

“所以我就和圣上说这次不用赏我什么,毕竟国库空虚, 圣上此次也是大出血。”

黎荞几口将自己的那半西瓜吃完了,然后拿过陶竹的那一半继续吃了起来。

一开始得知此次的特大蝗灾被灭时,盛鸿真的挺高兴, 只要蝗虫没有集结成群继续肆无忌惮的啃噬庄稼, 那此次虽然波及到了三个省, 但损失也能承受。

于是盛鸿就想赏黎荞东西,觉得因为黎荞而养的那些鸡鸭实实在在出了大力气。

但黎荞不这样想。

那些鸡鸭又不是他亲自养的, 他也不是没在这方面赚钱, 他靠着鸭货铺子炸鸡铺子日入上千两银子呢。

并且, 按照高志远所写, 上辈子的六皇子死在了边城。

由此可见今年冬天胡人的进攻非常猛烈。

他得想办法给盛鸿提醒,让盛鸿往边城增兵。

兵马一动,那粮草、抚恤金、武器什么的就也得跟着动,到时候肯定是一大笔开支。

所以他推拒了盛鸿的好意。

陶竹亦是这么想的:“没错,这次蝗灾波及的范围太广了,苦的是受灾的百姓和圣上,咱们真的没做什么。”

想起三柳村的情况,他不由轻轻叹了口气。

三柳村的乡亲们不仅要忙着处理蝗虫,还得补种庄稼、灌溉,一个人恨不能当做三个人用。

私塾放了大半个月的假,好让学生们帮着家里干活。

就连黎稻赵二妞这对近几年来专心当地主老爷、太太的夫妇,也下地忙着补种去了。

远在微青县的黎谷,虽然心疼的滴血,但微青县的秋收开始了,他得盯着,因此没办法回家看看。

另外,王桂花也是唉声叹气了好多天,也就在几个孩子跟前才有笑脸。

黎粮在北湖省还没回来,若是黎粮在,那肯定是可惜的饭都吃不下了。

三柳村的百姓都这样了,更别说是其他地区的百姓了。

“对了,大嫂今日回来,问我要不要给城北的红薯作坊招点人手做粉条。平城那边从外府购买红薯需要时间,她想着要不要在平城的粉条运送过来前,她做一些粉条拿出去售卖。”

想起此事,陶竹又开了口。

“嗯?”黎荞闻言抬眸,有些惊讶:“时间上也差不了多久吧?”

“对,其实差不了几日。但咱们庄子上的一些佃户,想在冬日农闲时进红薯作坊打零工,大嫂经常去庄子里,和咱家很多佃户都熟悉了,知道这些人家家中日子困难,大嫂便想帮帮他们。”

“而且,蝗灾经过河西府的消息刚传到盛京,一些酒楼、饭馆的掌柜就找上她,说若是今年平城那边的粉条供应不上,那希望她能多招些人手将城北那个作坊扩大一些。再加上她也有点心疼老家那边的损失,几个原因综合下来,她就有一些意动。”

“她说不和老家的乡亲们抢生意,等平城的粉条运送过来,那她立马停止售卖。”

陶竹解释。

“这样啊……”

黎荞恍然,他慢慢咀嚼着口中的西瓜,片刻之后,他摇了摇头:“若真如此,乡亲们肯定要多想了。”

“一开始城北的红薯作坊只供应咱家的铺子,不公开售卖。现在若是在平城粉条未运送过来前公开售卖,那乡亲们肯定会想,下一步咱们是不是就是不考虑平城那边直接公开售卖了。”

“这一步步的踩在乡亲们的心上,乡亲们肯定提心吊胆的,还是别了吧,咱们得让乡亲放心。”

他现在是身居高位的黎百万,没必要这么做。

“那我明天劝劝她。”陶竹也是这么想的。

盛京是粉条非常重要的销售地,平城做的粉条,差不多有三分之一流入盛京。

但盛京的市场依旧没有饱和,粉条依旧是家境不错的人家才能吃得起的东西。

对于这一点儿,他很是可惜。

粉条这样的美味,应该流入万千百姓家中,成为普通百姓家中的日常食物。

可惜,从三柳村决定全村人一起做粉条开始,关于粉条的一切就不在他和黎荞的掌控中了。

现在河西府靠着粉条家家户户都致了富,他更是不能动这一块大蛋糕。

圣上为了守护河西府的奇迹,硬生生的让明总督在河西府待了十余年。

明总督调走之后,还特意选了个精明强干、野心勃勃的田知府过来继续守着河西府这块蛋糕。

其实,粉条的做法早就传开了,天下的厨子又不是傻子,有了红薯淀粉之后研究出粉条的做法是很容易的事儿。

可是无人敢公开与河西府争利。

就算研究出了做法,也只敢悄摸摸的自家做着吃。

而且,今年平城那边的粉条很快就能运送过来,就算是打时间差,那也挣不了几个钱,所以王桂花没必要掺和这个。

“你与她好好说说。至于佃户们想打零工的事儿,这个好解决,咱们在盛京只有千亩田地,佃户没多少,随便在咱们自家铺子里给他们寻个活计就成了。”

黎荞这会儿已经将陶竹的半个西瓜吃完了,他放下勺子,拿起桌子上的帕子擦了擦嘴角,然后抓住陶竹的手起身。

时候不早了,该洗洗睡了。

陶竹顺从的起身,口里问:“给他们寻什么零工?”

“嗯……”

想打寒假工的话,就今年冬天这个形势,黎荞很快道:“砍柴拣柴吧。甭管他们送来多少干柴,咱们都收。”

“去年冬天最冷的时候咱们家铺子根本没生意,大哥大嫂也一直在心疼每日烧暖房所耗费的干柴煤炭,今年甭管是不是如此,咱们先把干柴囤上。”

“这主意好。”陶竹听了,脸上不由带了笑,看向黎荞的水眸闪亮亮的。

这人脑子真好使,随口几句就把活计安排好了。

恰好黎荞扭头看他,将他这模样收入眸中,黎荞立马停住脚步,在他唇上重重亲了一口。

他唇上还带着西瓜的清甜,黎荞不由多亲了几口。

陶竹被亲的直笑,双手下意识环住黎荞的脖颈,但想到时候不早,他歪了歪脑袋,躲开黎荞的唇:“快去淋浴房洗洗睡觉,明天还得上朝呢。”

“没事儿,不差这一会儿。”

想到这段时日的焦虑,黎荞干脆一个弯腰,直接将人抱起。

从蝗灾的消息传入盛京,他和陶竹就再没狠狠快乐过。现在蝗灾结束,损失还能接受,可以放松一下了。

陶竹其实也想的厉害,虽然担心黎荞睡眠不足,但经不住黎荞的撩拨,很快就配合了起来。

两个人在淋浴房闹了一通,回到暖房又闹了许久,黎荞本就回来的晚,这下子他当真一夜未眠。

等到了平日里的出门时间,他从炕上下来,穿好衣服,留给陶竹几个吻,然后一身轻松上朝去了。

身为快要七级的六级异能者,不就是一晚上没睡,小意思。

不过,身为户部主事,这段时日他的确挺忙的,旁的活儿他都可以不干,但他得了解一番今年各省的秋粮产量以及明年各省耕地、户籍等方面的变动。

这是户部最基础的东西,盛鸿随时都有可能过问,他必须得记着。

况且,盛鸿还一直塞给他其他五部的事儿。

昨晚他对陶竹说西山省的赏罚已出,这个的确已经出了,在人员调动这块,盛鸿大刀阔斧的该升的升,该降的降。

蝗灾起源的西山省中部五府的十七县,四个知县被撸,十多个村长被撤,另外其中一府的知府也要降职。

有人被降,那就有人升官,盛鸿很喜欢那几个提前给南边县城报信的知县。

这几个知县够机灵,也有责任心,南边相邻的县不在他们的管辖范围之内,但他们依旧派人传信,这说明他们几个当官不只是为了他们自己。

盛鸿现在就喜欢这种有责任心有担当把大盛当自家爱护的官员,所以这几位知县要升官了。

至于锦城府三府,在蝗灾里,虽然云城府、畅知府的知府也积极灭蝗,但只有锦城府的俞知府自掏腰包设下奖金。

再加上之前俞知府还积极募捐御寒衣物,所以此次俞知府升职。云城府、畅知府两府的知府不上不下,只有口头嘉奖。

而且,盛鸿为了立典型,好给大盛全体官员树立一个榜样,他直接将俞知府提为西山、西闪、原河三省的总督。

而原本西山、西闪、原河三省的史总督,则是被盛鸿降为了一府知府。

西山、西闪、原河三省的总督府在西山省的首府原太府,而原太府在西山省中部五府以北,与这次蝗灾相邻。

原太府恰好错过了这次的蝗灾。

当蝗灾发生时,中部五府的知府都给史总督去了信,但蝗灾是南下的不是北上的,所以史总督的一系列命令要么追不上蝗虫大军,要么和当地地方官的灭蝗措施一样。

在这种情况下,此次的特大蝗灾,史总督等于是啥也没干。

这是天灾,史总督力有未逮,他不是不出力,他是毫无办法。

但盛鸿不这样想。

啥也没干=废物=失职。

三省总督怎么能是废物?这可是管辖三个省的大官,大官儿!整个大盛十二省只有五个总督!

是每个月拿着几千两银子俸禄的大官!

这个位置上坐了一个废物,那真是令人胆战心惊!

盛鸿可不愿拿自己的血汗钱养废物。

至于失职,的确是失职啊,三省总督结果在这场特大蝗灾里啥作用都没起,这不是失职是什么?

虽然是天灾,但这也说明史总督运气不好。

既然运气不好,那就不适合待在这么重要的位置上了。

于是盛鸿就将运气不好的史总督给撸了,把积极救灾救民的俞总督给提上去。

不过,这一结果,目前只有盛钧盛鸿、黎荞以及吏部尚书卢良懋四人知晓。

黎荞身为户部主事,其实并不想知道此事,毕竟人家正经的吏部侍郎都不知道呢。这以后要是传出去了,那多得罪人啊。

但盛鸿一直拉着他讨论,他不想知道也得知道。

这让他真的有些心累,他得时刻高度警戒,每一句话都得谨慎,免得越了盛鸿的底线,也不能崩了他不干涉官员升降的人设。

盛鸿最近的心情是真的不好哇!

今日是大朝会,在上朝时,盛鸿不是面无表情,就是眉头紧锁一脸的苦大仇深,其实今日无大事,但今年南方七八个府遭了旱,秋粮收成不好,于是从蝗灾之中走出来的盛鸿又被影响了心情。

今年难啊!

*

作者有话要说:

咳,刚才数了数,发现文里写的省份数目超过十二个了,所以盛鸿南边屯田的四省改为三省QAQ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