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225章 蝗灾 各种措施

独宠夫郎 不曾阿 3904 2023-12-21 20:00:51

奏报中所写, 蝗虫遮天蔽日,树上,田地里, 除了大豆,余下的凡是有绿色的地方都趴着蝗虫,里三层,外三层,足足有一尺来厚。

这些蝗虫飞来飞去, 遇见人也不怕,直直的往人身上撞, 让人眼睛都不敢睁开。

大人还好, 用布巾裹着脑袋,抓着大扫帚或者是其他工具,尽力去捕杀蝗虫, 年纪小的孩子则是关好门窗, 连门都不敢出。

当地官府并没有坐以待毙,当地百姓也尽力挣扎, 将蝗虫从树干、秧苗中拍落、扫落,聚到一起配着干柴落叶之类的易燃物,一把火给烧掉。

但人类如何能与数以亿计的蝗虫相比?

一只蝗虫不起眼, 但几亿只聚集在一起的时候, 以大盛此时的人口密度而言, 根本无法抗衡。

当地官府和百姓都尽力了,但作用是微小的, 这些蝗虫将除了大豆之外的绿色啃噬的干干净净, 然后一路南下了。

这五府一共有二十三个县, 其中十七个县发生了蝗灾。

盛鸿瞧着这些奏报, 脸上阴沉的随时都能爆发狂风骤雨。

根据描述,的确是几十年难遇的大蝗灾。

唯一庆幸的是,这场蝗灾发生在六月底,现在抓紧时间种一些红薯土豆,等到了冬天还是能收获一波秋粮的。

若是发生在秋粮快收获时,那才是让人欲哭无泪。

盛鸿一边筹集秧苗、种子让人运送到这十七县,一边快马加鞭给这十七县南边的地方官府下诏,好让这些地方官府做好灭蝗准备。

蝗虫一日最快能移动三百里,八百里加急的诏书能跑的过蝗虫。

但蝗虫已经漫天卷地了,他就算是颁下诏书,其实也没多大用处。只靠着人力,根本捕捉不完。

……

与其下力气灭蝗,还是把精力放在补种上吧,能收获一点儿是一点儿。

盛鸿心情不美丽,满朝文武都缩着脖子尽量降低存在感,黎荞亦是如此。

下午下班回到家,陶竹去学馆那边了,还没有回来。郑浅浅出了月子,大夏天的不乐意在屋子里待,带着双胞胎和黎夏一起坐在西跨院的柿子树下玩耍。

范圆圆坐在一旁帮着照看着。

黎二宝、橘哥儿年长了一岁,三岁的小朋友已经能跟着黎小睿黎长风黎云帆三个小家伙一起玩了。

夏天四点半天气还热着,五个小家伙没有跑来跑去玩耍,他们待在柿子树下,正在玩迷你厨房。

迷你厨房就是搞一些真实可用但只有巴掌大的小厨具,跟过家家似的让几个小朋友动手做饭食。

黎荞一个大男人,自然想不到这种小玩具,是黎小睿给了他灵感。

大年三十那日,黎小睿兴致勃勃的和两个小叔叔一起包了动物饺子,虽然小动物捏的千奇百怪,但三个人都挺兴奋,小脑袋凑一起说着说着就准备亲自煮。

煮饺子,这种小活计郑浅浅王桂花当然允许,当时黎小睿马上要七岁了,七岁的娃娃在乡下都能顶一个大人用了。

当初黎荞刚穿越时黎小兰也是七岁,但做饭洗衣喂鸡喂猪这些活儿黎小兰都能做。

于是黎荞就让人端来一个小炉子,小小的,是陶竹冬日里给他送饭时所用的那种可以放在马车里的。

小炉子端来,又架上小锅,三个小家伙蹲在厨房门口开煮了。

第一次煮饺子很成功,三个小家伙捧着小碗吃的很是满足,这激发了他们仨对厨艺的热情。

但厨艺需要天赋,而且他们年纪小,在黎小睿的脸蛋被锅里溅出来的热油烫出几个小泡之后,郑浅浅就不许他再折腾了。

黎荞也挺心疼,但明显黎小睿对做饭的热情还没消下去,于是他就想到迷你厨房了。

他当即让学馆里学习打铁的学生给整了三套出来,黎小睿黎长风黎云帆三人都挺喜欢,不想玩自行车滑板车时,便会将这些小厨具摆出来自己做东西吃。

此时黎小睿看黎荞回来了,热情的招手:“叔父父,来尝尝我做的虾仁蛋饼!二宝和橘哥儿都夸好吃呢。”

黎荞闻言,笑着走了过去。

黎长风黎云帆两个小家伙不甘落后,立马也举起了小手手:“爹爹,我蒸了板栗饼!”

“爹爹,我做了煎香肠!”

“真棒!”

黎荞几步走到他们的桌子跟前,笑着挨个尝了尝他们仨的手艺,经过半年来几十次的练习,三人厨艺突飞猛进,折腾出来的东西依旧不精致,但味道已经过的去了。

黎荞尝完之后,各自揉着他们的小脑袋夸他们。

“叔父父,我想吃油炸金蝉,但我阿爹不让。”

黎小睿说着,大眼睛直往一旁的郑浅浅身上瞄。

这个季节正是吃金蝉的季节,黎小睿爱吃这个。

郑浅浅翻了个白眼:“你那个小铁锅根本做不了油炸,想吃油炸金蝉,让厨房那边给你做。不过,不能多吃,最多只能吃五个。”

“可我想自己动手。”

黎小睿不满的哼哼了两声,小嘴巴也撅了起来。

才五个,谁能过瘾啊?

“等你大些再说。”

郑浅浅还是不允许,一副没得商量的样子。

黎小睿立马求助的看向了黎荞,拖长了尾音撒娇:“叔父父,你劝劝我阿爹嘛~”

“小睿啊,等你大一些性子稳了再做油炸的食物,不然再把你小脸蛋给崩着了,叔父父会心疼的。”

“你真想自己动手的话,咱们来火烧金蝉好不好?”

黎荞也是拒绝,但给了第二个选择。

“火烧吗……行叭。”

黎小睿不情不愿的应了。

金蝉当然是油炸的好吃,炸出来焦香酥脆,撒上孜然等烧烤料,那味道真的绝了。

但现在油炸的过不了瘾,那就凑合凑合吃火烧的的。

火烧金蝉就是把金蝉投入火堆里,这是乡下很多人的吃法。

像是陶竹,家里穷,吃不起肉,夏天的金蝉便是他能尝到的为数不多的肉食。

雨后,把捉来的金蝉直接用火烧一下,什么调料都不放也香喷喷的,吃完之后直接下山,并不会被陶树发现什么。

很快,冻在冰库里的金蝉被拿了过来,黎小睿直接扔在炉子里烧,金蝉易熟,没多久香味就飘出来了。

范圆圆身为富家千金,以前从没吃过这种“虫子”,嫁来黎家之后尝到了油炸金蝉,甚是喜欢。

黎小睿烧了一堆金蝉出来,她也拿起来直接用手剥着吃。

金蝉的香味很浓,香的黎夏怀里的赵聪——黎夏赵深给他们的二儿子取名为赵聪,正好和黎睿黎智凑对。

赵聪这小家伙被香味勾的不住的往炉子那边瞧,看的一圈人都笑了起来。

黎夏、郑浅浅都是在乡下长大的,两人说起了他们当年吃金蝉的情形。

“我不只是爱吃金蝉,我还爱吃蚂蚱,蚂蚱用火烧一下也香喷喷的。”黎夏道。

他家家境不好,金蝉、蚂蚱这些大自然的肉食,是他童年里很美的回忆。

“我也吃过,的确挺好吃的。”郑浅浅也道。

一旁的范圆圆听了这话,本就圆圆的眸子睁的更圆了,一脸的不敢置信:“浅哥,夏哥,你们吃过蝗虫呀?”

“对,挺好吃的,用火烧一下就成。”

黎夏点头。

“油炸的也好吃,有时候我爹会油炸一盘用来下酒。”郑浅浅原本是笑着的,但提起郑屠户,他不由抿了下嘴巴。

他想家里人了。

范圆圆:“……”

她震惊极了,乌溜溜的眸子在黎夏和郑浅浅身上转来转去。

她从前有些不食人间烟火,整日只想着吃吃喝喝。

但嫁到黎家之后,在善堂学馆待的久了,她知道了底层百姓的苦楚,可现在黎夏和郑浅浅都说吃过蝗虫,她真的被镇住了。

不只是范圆圆被镇住,黎小睿和黎长风黎云帆也惊讶,吃蝗虫?

黎荞看的笑了起来:“我也吃过,你竹叔也吃过,还有二山也吃过,黎家这一大家子都吃过。”

“那我也要吃,叔父父,我要吃!”

黎小睿立马喊了起来,家里人都吃过,那他也得吃。

黎长风黎云帆亦是,他们双胞胎一嚷嚷,三岁的黎二宝橘哥儿被引的也跟着嚷嚷了起来。

一时间,柿子树下全是他们几个要吃蝗虫的响亮喊声。

“行行行,等你奶奶回来,我告诉她一声,让佃农捉一些蝗虫。”黎荞被吵的赶紧喊停。

“多捉一些,我要火烧和油炸。”

黎小睿叮嘱。

“那这会儿你真该待在西山省,那边正发生蝗灾呢,蝗虫飞在天上跟乌云似的,将太阳都遮住了。”

黎荞想起今日的糟心事,不由叹了口气。

“啊???”

“啥?蝗灾?”

“蝗灾?!”

……

一院子的大人小孩儿万万没想到黎荞会有此话,都惊着了,直直的看着黎荞。

蝗灾啊……

那是书上的、别人口中的事,但现在西山省正发生着蝗灾?

“对,蝗灾。”黎荞愁眉不展,双眉拧在一起:“树干上的蝗虫一层压着一层,一尺多高的玉米杆子被压的弯了下去,拿扫帚在树上随便一扒拉就是一大筐蝗虫。”

若是有密集恐惧症的人见了,绝对会难受坏了。

郑浅浅:“……”

黎夏:“……”

他们俩是在乡下长大的,但在他们的记忆里,平城没有发生过蝗灾。

他们吃蚂蚱纯粹是因为蚂蚱好吃才捉来吃的……

而范圆圆小脸已经有些白了,她愣愣的看着黎荞:“小叔,那咋办啊……锦城府有蝗灾吗?”

她老家可是在西山省啊!

“目前还没有波及到锦城府,但情况并不乐观。发生蝗灾的十七个县,百姓尽力捕捉蝗虫,但效果不大,因为蝗虫太多了,它们快速的把能吃的庄稼、树叶、花花草草吃完之后便飞走了,百姓的数量比不过蝗虫,哪怕所有人一起上,能捉的也有限。”

黎荞苦笑。

在这个年代,蝗灾来临了之后,百姓们能做的真的有限。

他今日给盛鸿提的意见也没什么出众的,就是建议百姓编织大网,将蝗虫一股脑的兜住,然后煮熟,晒干,磨成粉,这称得上是蛋白粉,营养丰富,拿来喂鸡鸭效果不错。

人也可以吃,但别多吃,因为不少人都觉得蝗灾里的蝗虫有毒,但也有很多人吃过。

所以,安全起见,人少吃,鸡鸭多吃。

“这……”

范圆圆呆呆的,有些被吓住了。

黎小睿黎长风黎云帆已经知事,他们小眉毛也皱了起来,蝗灾啊……

年纪更小的黎二宝、橘哥儿还不知道蝗灾的危害,不过,看几个大人都一脸沉重,他们也没有说话,只是晃着小脑袋左看右看。

院子里气氛沉闷。

一直到饭前,天色擦黑,陶竹回府,家里的气氛才好了起来。

陶竹得知蝗灾的事,惊讶又担忧,但他做不了什么,至于捐助一事,这得等事后再说。

得益于水泥路的铺开,各地传向盛京的消息比从前快速了不少。

六日后,锦城府、云城府、畅知府三府的消息传来。

蝗虫已经波及到他们三府的一些县,但蝗灾刚在中部五府发生时,这十七县的几个知县便给他们送了信,所以尽管仓促,但好歹也算是有了准备。

这三府的知府命百姓尽力捕捉蝗虫,特别是锦城府的知府,自掏腰包设下了一二三等奖。

一等奖高达一百两银子,有三个名额。

二等奖五十两银子,有五个名额。

三等奖二十两银子,有二十个名额。

这些名额以家庭为单位,不是个人的比拼。

而且,锦城府知府还给出了和黎荞一样的解决办法,先将蝗虫捉住,然后煮熟,晒干,磨粉,用来喂鸡鸭再好不过。

范家的人看知府如此,也设下了奖金。

范家财力雄厚,给的名额比较多,足足有二百户。

另外,因为黎荞在锦城府开鸭货铺子炸鸡铺子,范家人自己也养了一些鸡鸭,所以,范家人还贴出了收购蝗虫粉的告示。

这样一来,不仅能帮助普通百姓,自家鸡鸭也能添点营养。

被银子一刺激,普通百姓捉蝗虫的积极性顿时被调动起来了。

蝗虫将他们辛辛苦苦种的庄稼给吃了,现在知府大人和范家人心善,愿意给他们一个挣银子的机会。

那必然不能错过啊。

没了庄稼,那这份银子必须得抓住了。

名额有限,竞争力太大,普通百姓便呼朋唤友,大家一起合作,到时候得来的银子平均分。

百姓们使出浑身解数抓蝗虫,消灭的蝗虫数量便比十七县百姓消灭的要多。

更重要的是,除了百姓的参与,这三府的鸡鸭也立功了。

黎荞因为早知道这次蝗灾的发生,所以决定在锦城府、云城府、畅知府三府立下一道防线,好拦住蝗虫大军,不让蝗虫大军跨省。

这一道防线没有白立,此次立了不小的功劳。

这三府的百姓当初听从官府的号召,养了不少鸡鸭,毕竟黎荞声名在外,百姓也不担心自家养的鸡鸭砸手里,所以每家每户养的鸡鸭挺多的。

当蝗灾来临时,这些鸡鸭吃蝗虫的速度比不上人类,但也确确实实吃掉了不少蝗虫。

人类捕捉+鸡鸭一起努力,蝗虫大军在这三府被消耗掉了不少。

黎荞终于松了口气。

虽然鸡鸭灭蝗的效果不是特别显著——鸡鸭的力量有限,更多的是范家和锦城府知府的作用。

但总算是有用,他没白费心思。

*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