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72章 黎大忠休韩小雁,黎荞剧情少 画面可能引起不适,慎入

独宠夫郎 不曾阿 7816 2023-12-21 20:00:51

上辈子时, 黎荞的追求只有一个:生存。

甭管是在成长期还是在末世,活下去都是他唯一的目标,抱负这种东西, 不存在的。

能活着就很好了。

穿越之后,他想的也只是能有个小家,能有一个爱人。

考科举,谈不上自愿,更多的是被形势逼迫。

可现在知道京城那位皇帝是位爱民、英明的帝王, 长久以来,被压抑的豪情壮志终于从他身体里冒头了。

生在这天地间, 他不仅是穿越者, 还是异能者,他总得干点什么吧?

与陶竹的小日子固然很美,但这一次的人生, 可以更精彩一些。

这般想着, 送走赵存、江知县等人之后,黎荞先是和围在他家大门口看匾额的乡亲说了会儿话, 然后便回了书房,准备读书。

对于他这种反应,陶竹当真是跪了。

什么叫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这人就是了。

很快, 晚饭做好了。

但大门口围观的乡亲还是没有离去。

不只是三柳村的人, 周边村子的人得到消息也来围观了。

皇帝赐下来的匾额, 上面是皇帝亲笔写的字,戏文桥段照进现实, 这不得兴奋上三天三夜!

陶竹见状, 便让黎大山在门口点上柴火照明, 好让众人看的清楚些。

然后他去后院喊黎荞吃晚饭。

进了书房, 看黎荞正在左右扭着脖子,他立马走了过去:“我给你按按。”

“你还真坐的住,凭你这份刻苦,若是不能过县试,那天理难容。”

黎荞被天理难容这四个字逗笑,他一边享受陶竹力道适中的按摩一边笑道:“现在关注我的人那么多,若是县试没过,那多丢人。”

“这有什么可丢人的?若科举真那么好考,那人人都是秀才了。况且,今日除了知县大人,其他大人和举人老爷、秀才公都待你很和气,就算咱们一辈子待在平城,那也可以舒舒服服,所以你千万不要逼迫自己。”

陶竹怕他有压力,赶紧给他解压。

今日午饭时,赵存三位从京城来的钦差和江知县、黎荞五人一桌,余下的县丞、县尉、主簿、教谕等官员,根本不配坐在主桌上。

这些官吏以及今日一同过来的举人、秀才,只能坐在旁边的桌子上看黎荞和赵存三人、江知县言笑晏晏。

送赵存三位钦差大人和江知县离去前,他们都对黎荞发出了邀约,想要和黎荞联络联络感情。

所以说,在这种情形下,陶竹不想黎荞有太多压力。

他们夫夫的一生被寓.研正离今日的赏赐保住了。

他们可以过简单模式。

“我明白,但都努力这么久了,我自己想看看成果。”

黎荞笑眯眯的握住了陶竹搭在他脖子上的手,他现在浑身都充斥着想要干出一番事业的热血,才不会摆烂。

“若我此时懈怠了,那此前的努力不就白费了?难道你就不好奇我拼尽全力之后到底能考出怎样的成绩么?”

他把脑袋搁在椅背上,仰着脸去瞧陶竹。

陶竹:“……”

他想。

他非常非常想。

亲眼目睹这人做了怎样的准备付出了多少汗水,下个月就要见证结果了,他此时不应该再劝。

抿了下唇,他低头在黎荞的额头上亲了一下:“反正对我而言,你怎么都好。你想拼,那就拼一把。”

“竹哥儿懂我!”

黎荞笑着站起身来,他先是亲了亲陶竹,然后才搂着陶竹的腰往门口走:“咱们吃饭去。”

出了后院,进入前院,黎荞把搂着陶竹腰的手放下,改为牵着他的手。

而这时,门口的人看到了他们夫夫,嘈杂声顿时大了起来。

十里八村的人把黎荞家当做了景点,哪怕现在天色已晚,还是忍不住跑来看稀奇。

但因为黎菽明确强调此时黎荞正在后院读书,所以此前众人不敢大声嚷嚷,只能一边瞧一边小声的和身边人惊叹。

但现在看到黎荞和陶竹手牵手从后院出来了,站在最前面的人忍不住喊了起来:“快看快看,黎荞出来了出来了!”

那语气又稀奇又高兴,就跟看到大熊猫一般,哇哇喊个不停。

黎荞对此适应良好。

他在这十里八村早就是名人了,此时名上加名,也不过是投在他身上的视线更多了些而已。

没什么大不了的。

他朝着门口的众人摆了摆手,然后在众人叫破喉咙的嘶喊声中,笑眯眯的牵着陶竹进了厨房。

听着门口好似能把房顶给掀了的呼喊声,黎荞扭头对陶竹道:“今晚派人守夜,咱们不锁院门,让大家伙儿看个够。”

“我也想说呢,待会儿问问谁愿意留在这里守夜。”

陶竹点头。

反正他和这人不愿意,昨晚就几乎没睡,今日大脑也兴奋了一整日,此时他已经有些困了。

黎大山就在厨房,听见这话,立马举手:“我来我来!”

他笑的挺荡漾:“嘿嘿,白日里人太多,浅哥儿没来得及好好瞧,我待会儿去喊浅哥儿过来,让他好好看看匾额,再站在堂屋门口看看圣旨!”

和门口的匾额比起来,圣旨也同等稀奇呢。

门口的匾额人人都可以瞧,但堂屋里的圣旨,只有黎荞能进去,余下的人只能站在堂屋门口打量。

“行,你去吧。”

黎荞点头。

有匾额和圣旨镇着,也闹不出什么乱子,他和陶竹吃了晚饭就回后院补觉去。

这一晚,黎荞和陶竹睡的香甜。

前院,篝火燃了一整夜,庄丰收安排村子里的人守夜。

黎荞家自然也要有人陪着,添添柴火,烧口热茶,这个活计落在黎大山身上。

黎大山年轻,身子扛得住,硬生生的又熬了一宿,一直到天亮黎菽黎春桃来了,他这才回家补觉。

接下来几日,黎荞家门口比集市都热闹,从早到晚,几乎每一刻都是热闹的。

外镇的,县城的,凡是有条件过来的都过来了。

本来因为今年的红薯大疯狂,整个平城的人都知道黎荞这个名字,眼下黎荞因为粉条而受到圣上的嘉奖,众人又震惊又觉得奇妙。

这就惊动圣上啦?

靠着廉价的红薯,黎荞这就在圣上跟前挂名啦?

这怎么整的跟戏文似的!

抱着好奇的心态,凡是有能力来的,基本上都来了。

而三柳村的红薯作坊,暂时停了工。

现在每日都有大量的外村人过来,为防止出乱子,村子里不能再跟之前似的青壮都去做粉条家里只有老人和孩子,于是红薯作坊就停了工。

而且,庄丰收还在村口摆起了茶摊子。

远道而来的人凡是口渴的,都可以在那里喝口茶水。

茶水里泡的不仅有茶叶,还有麦芽糖,人们可按照自己的口味随意选择。

现在他们三柳村已经不是从前的三柳村了,现在的三柳村有御笔匾额和圣旨,所以要大气,要大方,要让外村人知道三柳村配得上圣上赐下的这份荣耀!

当然,茶摊不算什么,眼下最重要的是三柳村的名字。

三柳村这个名字被黎荞带飞,全县闻名,但现在三柳村这个名字已经配不上他们村子了。

得给村子改名!

所以,这几日庄丰收每日最起码要找黎荞两次,想给村子改名。最好改成黎家村,或者是积善村、余庆村,不管哪个名字都比现在的名字好。

但黎荞不同意。

没必要,真没必要。

三柳村这三个字好听又好记,改了反而没特色了,而且伴随着他的出名,三柳村也早就出名了,再改名字的话,还得劳烦大众改口,这多麻烦。

这天中午,黎荞一家子吃午饭。

庄丰收又来劝黎荞给村子改名。

劝着劝着,村口多了一个熟悉的人:赵掌柜来了。

赵掌柜满脸赔笑,拎着大包小包,进了院子之后站在黎荞跟前给黎荞作揖赔罪,脑袋低的差点儿碰到鞋底。

他求黎荞原谅他此前的恶意竞争行径,他这次过来,不仅把醉仙居靠着大嘛花、烤肠、青团、玉米烙等菜色所挣的银子带了过来,另外还准备了五千两银子,好求黎荞不计较他从前的冒犯。

他其实在黎荞接了圣旨第二日就来了的,但当时听说黎荞在读书,他不敢打扰,这才缓了几日,直到今日才过来。

对于赵掌柜这番赔罪,黎荞拒了。

虽然他并不是这些吃食真正的发明者,但赵掌柜的确给他带来了困扰。

也让陶竹担忧过。

所以,他也得让赵掌柜担忧担忧。

而且,他之前想的是要让赵掌柜赚来的银子变成医药费,但因为在他跟前已经出现了好几起滑倒事件,为避免引起有心人的注意,上次赵掌柜来他家时,他没对赵掌柜动手。

后来去县城时也没碰见过赵掌柜,所以赵掌柜靠着他才赚来的银子,到现在还没变成医药费。

不过,赵掌柜现在终于识相了,要把靠着他赚来的银子还回来,既如此,他就不让这银子变成医药费了。

但他得让赵掌柜好好忐忑一番。

怎么着也得来上个三五次吧!

黎荞冷脸拒绝,赵掌柜一颗心登时七上八下,醉仙居背后的确有人,但如今这些人都跑来和黎荞拉关系了。

这叫他如何能心安。

出了黎荞的家门,坐上马车,他不由抬手抽了他自己一巴掌。

这一次真是他瞎了眼,竟没看出这黎荞能惊动圣上。

但很快他又忍不住叹气,别说是他了,整个县城,又有谁能想到黎荞能靠着吃食在圣上跟前挂上号呢。

唉!

赵掌柜忐忑不安的走了。

黎荞家的午饭也结束了。

黎荞该读书了。

为了下个月的县试,他拒了江知县、县丞等人的邀约,庄丰收自是不会占用黎荞的时间,也起身离开。

黎荞回后院读书。

陶竹也回了后院。

最近他家太热闹了,谁都无心做点心,不做点心,他的空闲时间就多了。

这次圣上赏赐了五十匹好料子,他想给黎荞做几套能出门会客的衣服。

此前让黎荞穿着棉布衣服接旨,他懊恼了许久,现在有料子了,而且黎荞也和江知县、县丞等人约好了,等考过县试再聚。

黎荞都答应人家了,他当然得赶紧做几套衣服出来。

夫夫两人一个待在书房,一个待在卧室,一忙活就是一个时辰。

三点多的时候,陶竹去了前院,打算冲一个核桃黑芝麻羹。

核桃补脑,黎荞每日都要大量用脑,得补一补。

前院依旧很热闹,门口有不少人在看大门上的御笔匾额。

黎大山、黎春桃、黎瑜宁、黎瑜安四人正忙着,他们四个会写字的,正在把旁人送来的各色礼品登记造册。

随着黎荞的出名,普通人家过来看匾额,瞧热闹。

一些家底不错的人家,比如说乡绅,则是送来了礼品,想和黎荞拉拉关系。

这些礼品,黎荞不可能全都拒了。

乡绅指的是那些有声望,有身份,有钱的一群人,像是中举但没有做官的举人,退休或者没退休但因为种种原因而暂时待在平城的官员,还有大商人、宗族元老、有文化的地主等。

反正就是一群和普通小百姓不一样的人,是一群能在官府跟前说得上话的人。

这是一股很重要的势力,在前朝时,这股势力协助官府治理百姓,掌握着很大的话语权。

但前朝末年长期的战乱,将这股势力毁的七七八八,而且大盛建立之后,开国皇帝也就是如今的太上皇不喜这些人,就给与村长一些权力,让知县越过这股势力与各个村的村长直接联系。

所以,在大盛,乡绅的影响力远不如前朝。

但是,乡绅这一阶层并没有彻底消失。

就像是江知县,他就聘请了几个举人、秀才帮他管理红薯作坊。

黎荞身在平城,不可能完全不和这些人来往,他又是考科举又是做生意的,不能脱离社会关系单独存在,是以,他没有将这些人送来的礼品全部拒掉,不太贵重的,他收下,等考了县试之后再一一回礼。

陶竹先是去看了黎大山四人一眼,看他们有条不紊的拆礼盒,登记,便抬步进了厨房。

厨房里,黎菽坐在炉子前也在做针线,她和俩孩子的衣服太少,此前只匆匆做了冬衣,眼下冬天快过去了,她便趁着这几日做春衣。

炉子上炖着红枣枸杞银耳汤,看陶竹过来,便道:“竹哥儿,汤炖好了,你什么时候喝?”

陶竹在补身子,每日都会喝一些汤汤水水。

炖汤汤水水的活计,原本是他自己做的,但他这几日忙着给黎荞做衣服,黎菽便将这活计接了过去。

“谢谢三姐。”陶竹道了谢,他不急着喝,他先给黎荞冲个芝麻核桃羹送过去。

核桃、黑芝麻、糯米粉都提前磨好的,拿热水冲一下,加点糖,那就能直接吃了。

炉子上一直烧着热水,他拎起铁壶,很快就冲了一碗出来。

把碗放到托盘上,他端着出了厨房,准备去后院。

刚走了两步,身后有人喊他:“竹哥儿!”

声音极其熟悉,是李瓶。

李瓶瞧见他端着托盘,立马对他摆了摆手:“你快给黎荞送去,然后过来,有大事!”

“怎么了?”

陶竹惊讶,忙问道。

“也不是很大的事儿,你先给黎荞送过去。”李瓶催他先办正事儿,脸上还露出了她说八卦时惯有的兴奋。

陶竹见此明白了,这肯定是又有大八卦了。

他端着托盘去了后院书房,没有多停留,很快就回了前院。

进了厨房,黎菽将已经盛到碗里的红枣枸杞银耳汤递给他:“快喝,一会儿就凉了。”

现在还没出正月,天气冷呢。

陶竹点头,接过碗坐在小饭桌旁,好奇的看着李瓶:“嫂子,到底是什么事儿?”

小饭桌上摆放着瓜子、炒花生等零食,李瓶已经磕上瓜子了,闻言立马把手中的瓜子放到小饭桌上,拍着大腿激动道:“是大忠和韩小雁!”

“你知道韩小雁多疯吗?她刚才竟然拦了一辆贵人的马车撒泼!”

随着黎荞的出名,黎家人的身价也跟着水涨船高。

特别是黎大忠,更是无数人眼中的香饽饽。

众人也不在乎此时黎大忠有没有休了韩小雁,纷纷上门说媒,他们不介意他们家的姑娘或者是小哥儿嫁过来当平妻,他们真的不介意,他们只是想搭上黎荞这艘大船。

更何况,黎大忠本人也是个很不错的年轻人,踏实能干,没什么花花肠子。

这是标准的好男人呐!

黎大忠这般抢手,被赶回娘家的韩小雁坐不住了。

她主动回来求和,现在黎荞牛逼了,她不敢招惹了,她愿意去给黎荞认错,然后和黎大忠好好过日子。

但黎大忠一眼便瞧出她是想从黎荞手里要好处,哪里肯让她去见黎荞,黎大忠不肯和她去见黎荞,她就觉得黎大忠是有了新欢。

至于问黎荞要好处一事,她都认错了,那黎大忠和黎荞恢复堂兄弟关系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既然关系恢复,那黎荞肯定要给她家好处啊!

黎大忠自然是没有新欢的,他只是不想再给黎荞添麻烦,他家靠着粉条今年也挣了不少银子了,何必老是盯着黎荞不放?

只要韩小雁还惦记着向黎荞要好处,那这日子就不能好好过下去。

但韩小雁不这么认为,韩小雁觉得黎大忠是有了新欢,尽管黎大忠每日都在拒绝登门说亲的人,但韩小雁却觉得他是在演戏。

所以最近黎大忠家天天吵闹,没有一日停歇。

刚才,韩小雁又和黎大忠吵了起来,黎大忠如同之前那般,扯着她要把她送回娘家,结果走到村口时,她不知道怎么想的,竟是突然挣脱开黎大忠,拦住了一辆崭新又漂亮的马车。

她冲过去一把推开了马车的车门。

见里面是两个漂亮的小哥儿,她顿时嚷嚷了起来,说黎大忠是负心汉,要抛妻弃子,不仅勾搭了这十里八村的漂亮姑娘、小哥,更是和马车里那个年长一点儿的小哥有染!

一个乡下汉子,仗着有黎荞这个堂弟在,竟是连富贵人家的小哥都敢勾搭了,不要脸!

韩小雁这一嚷嚷,惊呆了在场的所有人。

当时他们就在村口,而村口因为有了个茶摊所以人很多,于是,这事儿就大了。

恰好庄丰收在,庄丰收先是让人将韩小雁的嘴巴堵上,又拿绳子捆起来,然后便给马车里的两位小哥儿赔罪。

两位小哥儿,年轻一点儿的气得让随身的丫鬟去打韩小雁。

年长一点儿的倒是淡定,想让庄丰收公开审问韩小雁,他想搞清楚韩小雁发疯的缘由。

李瓶知道此事之后,立马就来找陶竹了。

韩小雁越来越疯癫了,再这样下去,说不定黎大忠真休了她。

但这么一来,黎大忠怕是真的要背上一个负心汉的名声了。

“大忠可真不容易啊!”李瓶感叹。

陶竹:“……”

他皱了皱眉,问:“那两位小哥儿是什么身份?她可别惹了咱们惹不起的贵人。”

“问清楚了,一位是县学白教谕家的大公子,一位是县学沈学正家的小公子。”

李瓶道。

庄文就在县学读书,庄丰收知道两人身份之后,立马就开始拉关系,那位沈公子这才稍稍消了气。

“竟是这两位么?”

陶竹惊讶。

那日赵存三人前来宣旨,白教谕和沈学正也来了。

这两位大人近日要办诗会,不是以县学的名义,而是他们私人想组织一批学子互相探讨学习,所以想邀请黎荞参加。

但黎荞以尚未读熟四书五经为由给拒了。

两位大人挺遗憾,表示若黎荞想参加,那等考了县试之后,他们可以再举办一场诗会。

陶竹还记得黎荞当时只能微笑摇头的模样,他知道黎荞诗词一般,难得也有黎荞尴尬的时刻,是以他把这两位大人的身份记的很清楚。

而且,他也听黎荞讲过白教谕和白柚的八卦,当然,第一手消息来自庄文。

陶竹还是去了后院,把此事告诉给了黎荞。

黎荞惊讶之后便与他一起去了村口,这两位公子明显是来他家的,眼下出了事,他身为主人家不可能不露面。

他们夫夫到村口时,庄丰收的审问恰好结束。

原本韩小雁不想招的,但庄丰收直接说韩小雁是在靠装疯卖掉粉条方子,他要抓韩小雁一家去坐牢。

这一通吓唬下来,韩小雁害怕了,便把她今日发疯的缘由说了。

她今日突然发疯,是为了将黎大忠的身价给打下来。

不是很多人想嫁给黎大忠么?

那她就给黎大忠造谣,破坏黎大忠的名声。

但黎大忠若是只和普通人“有染”,那肯定起不到震慑作用,所以她就盯上了贵人。

若黎大忠和贵人“有染”,那普通人家的姑娘、小哥儿哪里还敢往黎大忠怀里扑。

至于这样做会不会得罪贵人,就算得罪了又怎样?

这不是有黎荞在么,没看连江知县都对黎荞和和气气的,这平城就没有黎荞摆不平的事儿。

所以,抱着这样的心思,她今日就拦了白柚和沈画的马车。

总之,她要把黎大忠这个人搞臭,搞的其他人不敢起嫁给黎大忠的心思!

村口。

黎荞陶竹李瓶三人听完庄丰收的话,都呆了。

“……村长,她真的是这般说的?”黎荞指了指被绑在柳树上还被堵着嘴巴但双脸印着巴掌印的韩小雁。

“可不是,这是她全家想了许久才想出来的主意!”

庄丰收气的一张脸黑成了锅底。

“什么叫平城就没有黎荞摆平不了的事儿?黎荞现在连童生都不是,普通小百姓一个,黎荞哪儿来那么大能耐?!”

“说这样的话是想给黎荞安什么恶霸名声?她是想毁了黎荞!”

陶竹气的拳头紧握,眉心皱的死死的,他一边说一边朝着韩小雁走去,把韩小雁的嘴巴打烂都解不了他此时的怒火。

“竹哥儿!不用你动手,我来。”

一旁的黎大忠,原本羞愧的恨不能从这个世界消失。此时听着陶竹此话,他急忙开了口。

“我今日就割了她的舌头,再休了她,今日过后她和黎荞再也扯不上一丁点儿的关系了!”

他之前总想着吓唬吓唬韩小雁就成了,再加上有俩孩子,日子就算是过不下去也得凑合着过。

谁知道韩小雁竟是这么想的。

若不休了韩小雁,那今后韩小雁说不定真的会仗着黎荞堂嫂这个身份惹出事儿来。

是他对不住黎荞,早知道会有这么一系列的麻烦事儿,他当日真不会借给黎荞银子!

黎大忠这话说完,看茶摊的桌子下面放有劈柴用的斧头,他冲过去拎着斧头就朝韩小雁走去。

韩小雁:“!”

她瞪得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身子抖的厉害,她疯狂摇头,但她嘴巴被堵着,她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围观的众人,不知道是惊呆了还是觉得黎大忠的确该割了韩小雁舌头,竟是无一人上前阻拦。

至于白柚,他那双仿佛会说话的眼睛,此时亮的厉害。

黎大忠来到韩小雁跟前,扯掉她嘴巴里的麻布,不顾她的喊叫,没拿斧头的左手强行伸到她嘴巴里,几下就把她舌头从嘴巴里拽了出来。

他拿着斧头的右手举起,正要落下去,这时黎荞突然喊了一声:“大忠哥,算了。”

黎荞说着朝着黎大忠冲去,想要拦住黎大忠。

黎荞这一声来的突然,黎大忠被惊着了,手中的斧头偏了一下,斧头的刃先从他的左手上擦过。

疼痛让他的手抖了一下,吓的要死的韩小雁趁机缩回了舌头。

而他自己的左手,指头上伤口见骨,血流如注。

但他没有喊一声,伸着血淋淋的左手还是要去抓韩小雁的舌头,这时,黎荞冲到了他跟前,一把夺过他手里的斧头。

黎荞将斧头扔了,看他眼里的疯狂劲儿未退,便推着他往旁边走:“去县城医馆,把你的手包扎一下,不然你这左手就保不住了。”

“没事儿,先割了她舌头,免得她今后还瞎咧咧。”

黎大忠不肯走,只是狠狠的盯着韩小雁。

韩小雁的舌头没事儿,但危险没有离去,她看黎大忠还盯着她,吓的叫也不敢叫,赶紧低下了头。

“大忠,去县城。”

庄丰收看不下去了,走了过来。

好好一年轻人,竟是被逼成这样,唉!

“坐我们的马车去吧,马车快一些。”

就在这时,一旁的白柚,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主动开了口。

黎荞:“?”

沈画:“……”

啊?

众人:“……”

这啥情况?

马车的确是比牛车快一些,所以,黎大忠最终坐上了马车的车辕,白柚和沈画坐进了马车。

庄丰收让庄武跟过去,坐到马车的另外一边的车辕上和车夫挤一挤。

至于黎荞,他此时不能去县城,今日韩小雁的一番瞎咧咧,虽然目前只代表了韩小雁的心声,但说不定村子里其他人也是这么想的。

庄丰收让庄园拎起锣,召集全村人开大会。

黎荞虽然得了圣上的嘉奖,但到目前为止还是布衣,无功名加身。

黎荞的底子太薄了,摆不平什么事儿!

况且,就算黎荞将来真的考上了秀才甚至是举人,那关村子里众人屁事?

那是黎荞自己挣来的荣耀,和村子里众人有一文钱的关系么?

都特么是谁啊一个两个的,黎荞还没怎么样呢他们倒是先抖起来了,黎荞只是大家的同村人而已,不是三柳村众人的亲爹!

黎荞不会为三柳村的任何人负责,所以,谁都不要觉得自己村子里有黎荞就牛气哄哄不知道自己是谁了,记住一句话,黎荞只是黎荞,不是三柳村全村人的爹!

谁都别想借黎荞的名声出去为非作歹,若是哪个真翘起了尾巴惹是生非,那他一定会将此人赶出村子。

三柳村容不下这样的大佛!

庄丰收是真的被韩小雁那一玉衍。番话给气着了,此时的黎荞只是刚刚长出了翅膀,距离他自己飞、带飞三柳村还远着呢。

结果韩小雁现在却是想要直接毁了黎荞的翅膀,猖狂什么?

真想猖狂,那就靠自己猖狂去!

是以,他脸色前所未有的严肃。

他说话前所未有的难听。

但下面听着的村人,以及那些外村人,都没有反驳一个字。

特别是三柳村的人,恨不能他再严厉些。

黎谷气道:“村长说的对!这个韩小雁必须休了,若是黎稻不愿意,那我帮他休!”

黎稻:“?”

他一脸的莫名其妙:“老二,谁说我不愿意休了?”

“你和她一条心,都想从小荞身上扒拉好处,你会舍得大忠休了她?”

黎谷冷笑。

黎稻闻言气的跳脚。

他的确挺满意韩小雁这个儿媳的,始终惦记着从黎荞手里捞好处,而不是跟其他人一样,可着劲的跪舔黎荞。

但是,这话可不能承认。

况且,今日韩小雁说出了这样猖狂的话,那这位儿媳妇,定然不能留了。

“休休休,待会儿回家我就让老婆子把她的东西扔出去!”他气道。

一旁的赵二妞,迎着全村人愤怒的眼神,只能点头。

旁边的韩小雁,疼痛没令她晕过去,但此时铁板钉钉的休妻一事让她扛不住了。

绝望之下,她晕了过去。

黎大忠和庄武两人从医馆里回来时已经是半夜了,是白家的马车把他们俩送回来的。

黎大忠带回来了一封休书,这是他请医馆里的大夫代笔的。

任凭韩小雁一家子如何痛哭流涕,他休妻的决心不改。

黎荞和陶竹一直未睡,在前院和众人一起等黎大忠的消息,知道黎大忠的手没有大碍,两个人这才回了后院。

洗漱之后躺到了床上,陶竹没有像是往常那般躺在黎荞怀里,他平躺着,双手抓着被子,眸子盯着房顶,依旧很生气。

“明日让村长再召集全村人开会吧?韩小雁的话太过分了,我想让村长多强调几遍。”

“好,听你的。”

黎荞没意见,他说着伸出手脚将陶竹整个人抱在了怀里。

“别气了,其实她此时闹出来是好事,省得今后酿出更大的祸。”

“……也是。”

陶竹心里那股消散不去的火气,被这句话给安抚了。

随着这人身份的转变,这是必经的。

现在由韩小雁挑了出来,那可以将很多祸患扼杀在摇篮里。

……

算了,懒得和韩小雁再计较了。

今后终于不用再为韩小雁烦恼了。

*

作者有话要说:

来晚了来晚了,今天开始码字太晚,又想着把这个剧情写完 QAQ

给大家发小红包,明天一定早点!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