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108章 都中啦 为什么能中

独宠夫郎 不曾阿 4224 2023-12-21 20:00:51

“刚出炉的五花肉, 来尝尝。”韩宁笑着道。

“先洗漱。”

黎荞扫了眼铁盘上正滋滋冒油的五花肉,拉着陶竹进厨房洗漱。

等他们坐到炉子旁,黎二山给他们端了两碗五谷豆浆:“小叔竹叔, 先喝口豆浆垫垫肚子。”

“好。”黎荞端起碗,碗有些烫,他便抿了一小口,等热乎乎的豆浆下肚,黎夏把一盘烤好的串串放到了他跟前。

看着串串上那满满的烧烤料, 他捏起了一根淀粉肠,这两日在点心铺吃了太多甜品, 他想换换口味。

陶竹与黎荞一样, 吃了太多甜的,他现在只想吃麻麻辣辣的,他吃的是猪肉丸子, 猪肉丸子只有淀粉和猪肉, 不油腻,配着豆浆吃正好。

“来来来, 一起吃,庆祝庆祝。”黎荞一根烤肠下肚,他笑眯眯的招呼众人。

在去皇家点心铺的路上, 赵存将庄文、徐瑛、孟月三人的成绩告诉了他。

这三位都中了。

庄文是一百七十八名。

徐瑛是三十五名。

孟月是一百六十二名。

庄文和孟月的排名比较靠后, 但好歹都中了, 从今往后就是进士了。

而且,这并不是最终的排名, 下个月的殿试, 一百八十位进士入宫考试, 殿试的排名才是最终的科举排名。

况且, 以庄文和孟月现在的心态来说,哪怕殿试的成绩和会试的一样,那也影响不了他们的好心情。

进士诶,妥妥光宗耀祖了!

因此,知道黎荞和陶竹回来了,他们今日便在黎荞这边烧烤庆祝。

“来来来,咱们碰个杯。”

庄文端起一碗米酒。

其他人面前都摆着碗,想喝酒的喝酒,想喝豆浆的喝豆浆,听了庄文的话,他们端起碗放一块碰了碰

“嘿,我是进士了!”

孟月将碗里的米酒一饮而尽,笑得大白牙藏不住。

“我开心的已经两天睡不着了,半夜总是会笑醒。”庄文也乐的有些找不着北:“跟做梦一样。”

幸好他来了。

也幸好熬过了九天的考试。

若是三年后再来,他九成九考不中。

“表哥也乐的睡不着,精神贼好。”沈画说着看了徐瑛一眼,笑容里带着些许羞涩。

徐瑛深更半夜睡不着,非得说他是功臣,越说越精神,到后来就折腾他。

他现在浑身都酸软无力呢!

徐瑛大大方方的点头承认:“我有些意外,坐在考场上时,我实在是想不出其他的了,这才把画哥儿的衣服写了上去,谁知道竟是三十五名。”

虽说科举考试最重要的是策论文章,但是,他只写了布庄就能排在三十五名,这太出乎他的意料了。

放榜那日他盯着黄榜上的名字反反复复确认了好一会儿,唯恐是写错了。

“这个文章不好写的,徐兄你写的布庄若是好好发展,肯定能挣不少银子,就跟我和竹哥儿的牛乳点心一样。”

黎荞一边嚼五花肉一边道。

“传统的充盈国库的手段,史书上记载的有,历朝历代都在搞,那是前人的智慧结晶,是前人绞尽脑汁想出来的好主意,咱们想创新,难度太高了。”

“更何况,很多举子对大盛的制度一知半解,想创新也找不到明确的方向。在这种情况下,你能给出确切的挣钱法子,已经很了不得了。”

他听完庄文、徐瑛、孟月三人的成绩,先是为三人高兴,然后便是惊讶。

他当时下意识的说了一句没想到我们几个都考中进士了。

赵存看着他,叹了一句:

挣钱不易。

事后他细细品了品这四个字,他觉得庄文、徐瑛、孟月三人考中进士能解释得通。

圣上想充盈国库,想增加朝廷的财政收入,路子其实是很多的,比如说提高赋税,压榨百姓。

比如说卖官,分分钟让国库由干瘪变成鼓鼓囊囊。

但圣上是位明君,于是让国库充盈的路子一下子就狭窄了。

若是让黎荞正经回答这个问题,他脑子里首先出现的是各种改革,比如说两税法、王安石变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等措施。

这些措施大多是税改,是从土地上做文章。

而且得有权臣和杀伐果断的君王做支撑,不然的话,这些改革进行不下去。

改革必然会触犯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会得罪一大票人,所以,黎荞答卷的时候没想过改革制度。

他有捷径可以走。

但其他考生没有捷径。

再加上大盛已经实行盐专卖等前朝已有的措施,所以其他考生能想到的路子很少,可行的路子更少。

在这种情况下,庄文、徐瑛、孟月三人都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路子,再加上他们三人的基本功都扎实,因此他们三人考中进士完全说得过去。

“不不不,我不奢求能和牛乳点心相比,我现在担心的是……布庄的收入配不上我的三十五名。”

徐瑛听完黎荞的解释,还是有些底气不足。

“圣上雷厉风行,牛乳点心铺不仅已经开张,还火爆整个盛京,我担心圣上以同样的速度开布庄,若是布庄生意不好,那我这进士会不会被圣上收回去?”

徐瑛说着叹气。

这两天他高兴又心虚。

半夜睡不着不只是因为兴奋,还因为担忧。

黎荞听见他这话,忍不住笑:“怎么可能收回去,圣上金口玉言,黄榜在贡院门口贴着呢。而且你相信画哥儿,他设计的衣服真的好看。”

“……表哥,原来你在担心这个啊?”

沈画愣住。

他之前根本没往这方面想过。

但现在徐瑛一说,他慌了。

他设计的衣服再好看,那生意也比不上牛乳点心铺啊。

牛乳点心铺火爆得他走到哪里都能听到人们的谈论,除了不服气的举子想购买,盛京本地人也想尝一尝,那可是会元黎荞做出来的点心,吃了之后肯定能沾上黎荞的喜气儿。

他的衣服咋能搞出这种阵仗。

搞不出来的!

圣上若是对他表哥的布庄寄予厚望,那他的实力配不上这份厚望哇!

“别怕别怕。”黎荞见状,赶紧咽下嘴巴里的肉,出言安慰:“圣上怎会不知两者的区别,点心可以天天吃,但衣服不能天天买,不过,盛京有钱人多,只要你的衣服足够好看,那绝对能挣不少银子的。”

“真的么……”沈画害怕,声音都降了很多,身子不由自主靠着徐瑛,一脸可怜巴巴的看着黎荞。

徐瑛握住他的手,轻声道:“听黎兄的,相信你自己。”

徐瑛这会儿很自责。

他该在私底下和黎荞谈论此事的,现在他公开说出来,一下子就吓着画哥儿了。

“当然是真的,等布庄开张,我和竹哥儿一定去买!”黎荞点头。

陶竹也道:“我不仅自己买,我还给浅哥儿和柚哥买,他们肯定也喜欢。”

其他人见状,也纷纷出言安慰鼓励。

沈画听着这些话,又想到他之前逛街时的确被好几个人喊住询问他身上的衣服,于是担忧的情绪消散了不少。

“那我要和竹哥坐一起,我要沾沾你的喜气,你快把点心铺子的喜气传给我。”

他说着就要搬起凳子往陶竹身边挪。

“给你沾,随便沾。”陶竹笑了。

“现在盛京所有人都知道皇家点心铺了吧?”黎荞问道。

“当然了,超级火爆呢,圣上拿会试放榜为点心铺子做宣传,这力度,谁能不知道?”

沈画说着坐到了陶竹身旁,与陶竹紧紧挨着。

他原本想伸出手挽住陶竹的手臂的,但看黎荞正盯着他,他便嘿嘿一笑,只拿胳膊挨着陶竹的手臂。

“对啦,还有个喜事呢,放榜那日荞哥你和竹哥走了,但我们没走,我们看到陈德仁几个人了,他们几个都没考中,我狠狠笑话了他们一番,他们屁都不敢放一个,跑着走了。”

沈画想起此事,赶紧又道。

爽死他了!

黎荞闻言笑了一下:“圣上英明。而且辛公子也不搭理他们几个,此次之后,他们在盛京的举子中要成为笑话了。”

“可不是,现在你们都是进士了,是要当官的,以后再见面,他们得给你们行礼,嘻嘻!”

沈画很开心,已经忘记了刚才担忧,沉浸在打脸的爽感中。

黎荞对这几个小虾米没兴趣,谷梁涵此次排名第二,在他之后。

辛知排名第三,看来辛知的文章的确写砸了,就是不知道辛知写的到底是什么。

一帮人围着炉子吃吃喝喝,一直到下午才散。

庄文喝米酒都喝醉了,被庄泉背了回去。

院子里安静了下来,黎荞陶竹、黎二山黎夏收拾了桌椅碗筷,然后便一起去了书房。

过了会试,那就是进士。

殿试只是给这一百八十位新科进士定最终的排名,不会再有落榜这一情况,所以黎荞可以把这个喜讯告诉给远在三柳村的亲朋了。

这个月月初,韩家商队回京,将三柳村众人的信和家乡特产带了过来。

三柳村一切皆好,不管是红薯作坊还是点心、鸭货作坊,全都正常运转。

人也都很好,黎春桃和章田生已经成亲,章家在三柳村盖了新房子,两个人住在章家的新房子那边。

现在黎春桃每日依旧在黎荞家做点心,但章田生不再忙着打工挣钱,章田生开始专心读书。

章田生并不甘心止步于秀才,他想考举人。

小胖子黎睿已经会走了,也会喊人了,长的白白胖胖,特别招人喜欢。

剩下的便是家长里短,过了一年,长了一岁,已经有人登门给黎瑜宁说亲了。

黎春生夫妇也在给黎夏相看夫家。

当然,还有黎二山,黎粮王桂花也在给他相看媳妇/夫郎……

黎荞陶竹黎二山黎夏写完家书,翌日一大早,他们出门去采购。

韩家商队还没把粉条运完,过几日就要回平城,他们要再买些特产好让韩家商队带回去。

中间路过书铺,黎荞不忘进去买书。

殿试只考策论,不知道此次圣上会出什么题目,因此黎荞不能松懈,他得尽可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就这样,连着买了两日,终于把东西买齐了,黎荞这才专心读书。

但他不用再跟从前那般刻苦了。

因为他觉得此次的殿试题目应该和朝中大事有关,他与其闷在书房读书,不如多去拜访拜访赵大人。

赵存告诉他,是赵大人把他和陶竹送过去的点心献给了圣上,于是圣上没有调查,直接把会元给了他。

得好好感谢赵大人!

黎荞和陶竹亲手做了点心、鸭货、烤肠、丸子等吃食,两人趁着赵大人休沐,拎着这些去了赵府。

赵大人对黎荞很满意,黎荞没有辜负他的期望,眼下黎荞已经拿下了会元,距离□□只剩下一个状元。

但这个状元,有些不好拿。

殿试的主考官是圣上,圣上对黎荞自然是满意的,但谁知道此次圣上会出什么题。

既然猜不出来,那索性把最近朝堂上的事儿都讲给黎荞。

最近朝堂上唯一的大事是圣上要修大运河了。

但这个已经考过了,殿试不可能再考。

大盛已经多年没有战争了,至于天灾,最近大盛没有大的灾祸,就算是有,那黎荞也不惧,因为黎荞早就总结出了各种灾祸的救灾流程。

……

赵大人端起茶碗,轻轻抿了几口,他都说得口渴了,但殿试题目他还是没有头绪。

罢了,不猜了。

他把茶碗放下,笑着对黎荞道:“当日放榜之后,整个盛京的举子都不服气,都压着一口气等着皇家点心铺开张。”

“现在这些举子闭嘴了,甭管心里是否服气,反正嘴巴上不再嚷嚷了。”

“你这个会元,名副其实。”

当日会试放榜,即便赵存搬出了圣上,一帮举子心里头依旧压着邪火,天大的笑话,小小点心,如何能充盈国库?

如何可以?!

无人敢说圣上偏私,他们只能盯着皇家点心铺,若皇家点心铺的点心不能让他们满意,那绝对得、得……给他们一个说法!

总之这事不能这么算了。

不只是此届的举子这么想,围观看热闹的盛京百姓也觉得有些荒谬。

拿点心充盈国库?

这真不是在开玩笑么?

点心就算是再好吃,那也挣不了多少钱啊。

看黎荞自家的点心就知道了,黎荞是做点心发家的,但现在黎荞家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粉条和鸭货作坊。

现在黎荞写出这样的文章,圣上竟是给了他会元,这……

所以,当黎荞和陶竹在皇家点心铺教学时,整个盛京都在等着品尝他写的牛乳点心。

皇家点心铺开业那日,排队的人超级多,但皇家点心铺供的货少,因此只有少量的人尝到了会元试卷上所写的牛乳点心。

但凡是尝到的,都服了。

就这个味道,就这个火爆程度,谁能不服?

若是在大盛每一个府城都开一家皇家点心铺,那每年的总收入肯定能充盈国库。

赵大人想起这几日盛京里的舆论,心情极为舒畅。

这种以事实服人,用事实让人闭嘴的桥段虽不是他搞出来的,但黎荞是他看好的年轻人,他同样高兴。

“是学生运气好,刚和竹哥儿研究出了牛乳点心,便碰见了此次的会试。”

黎荞笑着道。

“运气有,但更多的是你能力强,能变废为宝。粉条和秋梨膏都可作证。”

赵大人不赞同黎荞的谦虚。

“这……那学生就借大人吉言,希望这份能力可以用在殿试上。”

黎荞没有继续谦虚。

赵大人今日说的,他都记在脑子里了,希望殿试的题目在这个范围内。

日子一天天往前走,三月底的时候,赵存来了隔壁徐瑛家。

圣上要筹备皇家布庄了,他命沈画先画五十张设计图,做五十套衣服出来。

沈画又高兴又担忧,跑来向黎荞求助。

但黎荞不会做衣服,他只能把他脑子里那些衣服画下来让沈画参考。

陶竹对此事挺上心的,每天忙完家务,便拿出毛笔在纸上写写画画。

很快,殿试来了。

殿试是在太极殿举行,天还未亮,一百八十位新科进士排着队入宫。

到了太极殿,圣上自然是不在的,只有几位主考官和披坚执锐的禁军。

黎荞座位在最前面,他第一个拿到了试卷。

瞧清楚试卷上的题目,他眉头立马皱出了疙瘩,这……

*

作者有话要说:

咳咳,我觉得庄文徐瑛孟月能中是解释的通的,后面会写本次考生都写了哪些法子,宝子们看个乐呵哈~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