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113章 翰林院 第一天上值当官儿

独宠夫郎 不曾阿 5280 2023-12-21 20:00:51

翰林院在内城, 身为官员储备库,在一众办公衙门里还算靠近皇宫。

翰林院的头头是翰林学士,正五品官职, 如今担任此官职的是开安三十一年的状元杜故勤。

杜故勤亦是出身农家,今年四十岁出头,不苟言笑,瞧着有些严肃。

之前黎荞去翰林院入职报到时,是由杜故勤给他办的手续批的假条, 黎荞对他的印象是话少,至于好不好相处, 那得等处了才能知道。

在大盛, 是两日一早朝,且只有五品官员才能上朝。

十日一大朝,大朝时七品以上官员都得上朝。

黎荞是从六品的编撰, 他平日里不需要上朝, 他每日只需要去翰林院上班就成了。

第一日上班,肯定不能迟到, 而且大盛有一套专门考核官员的制度,叫考勤法。

根据考勤法规定,不能无故迟到、缺勤, 不然都得扣俸禄, 而且累积到一定次数, 还会挨板子。

黎荞对扣工资和挨板子都不感兴趣,活了两辈子第一次去衙门里上班, 他和陶竹都有点兴奋, 两个人不到三点钟就起床了。

大盛官员的上班时间是卯时, 也就是早上五点。

黎荞家住城北, 乘坐牛车的话,得走上大半个时辰才能走到翰林院。

两个人两点多起床,肯定不会迟到。

两人起来时,黎大山郑浅浅黎二山黎夏已经做好早饭了。

因为是黎荞第一次上班,所以早饭挺丰盛,小笼包子,蒸饺,花卷,豆沙包,蔬菜饼,鸡蛋灌饼,南瓜粥,五谷豆浆,炖鸡,蒸排骨,凉拌时蔬,还有腌的小咸菜,摆了满满一桌子。

黎荞和陶竹进了厨房,瞧着这一桌子早饭,忍不住笑了。

“这是要摆早餐摊子么?”

“是让你吃的舒心,做官之旅顺顺利利!”

郑浅浅笑着道。

“好!”黎荞笑眯眯的点头,收下了这份祝福。

吃过丰盛的早饭,牵出牛车,出门。

黎荞和陶竹坐在车厢里,黎大山和郑浅浅赶车,黎小睿睡的正香,由黎夏照看。

黎荞家和沈画徐瑛家在一个巷子里,中间只隔了几户人家,牛车来到沈画徐瑛家门口,黎大山跳下牛车正要拍门,大门开了。

徐瑛出来了。

徐瑛已经上了四个月的班,早已经习惯,沈画不去送他上班,由沈家的车夫送他去。

这一点儿,同样把徐家人气的牙痒痒,徐瑛这是吃上沈家的软饭了,丢人!

但徐瑛不在意,他笑着和黎荞几人打了招呼,然后便坐上牛车出发——

大盛规定,只有五品以上的官员能乘坐马车上班,五品官以下只能乘坐牛车、驴车、骡子车。

于是沈画特意买了辆牛车。

两辆牛车一前一后出了巷子,庄文和孟月在另外一条巷子,再加上孟月也已经上了四个月的班,所以庄文和孟月结伴,黎荞和徐瑛不用特意去找他们。

牛车很快来到城北区域的主街,又转过一条小路,然后就来到了太平街。

这是贯通整个盛京的主街,能容得下十辆马车并行,这会儿是官员上班的高峰期,太平街上马车、牛车、驴车、骡子车络绎不绝,黎荞和徐瑛的牛车进入太平街,就像是小溪了汇入黄河,瞬间就被淹没了。

黎大山一开始还挺新鲜,不停的左看右看,不过,越往前走,遇见的马车越多。

这些马车不仅又高又大,赶车的车夫也穿着不俗。

这代表着马车内的都是五品以上的大官。

一个大官黎大山还不觉得有什么,但这么多大官聚一起,而且还无人说话,耳边只有车轮碾在石板上的声响,这让黎大山不由抓紧了手里的缰绳。

百官上值,气氛有点沉闷啊。

他身子不由靠向马车的车厢,车厢门没有关,他扭头看向黎荞。

这会儿天还黑着,大平街两边的灯笼亮度不足,他瞧不清黎荞的脸。

黎荞看到他的动作,主动往他身边挪了挪,低声问:“怎么了?”

黎荞声音一低,黎大山不由把声音压的更低:“小叔,咋没人说话啊?”

按照他的设想,这些官员互相都认识,见着对方的马车,肯定要打招呼啊,就跟村里似的。

可谁知道没人说话!

黎荞闻言笑了一下,解释道:“官员上值等于学生去私塾,若是没有大的野心,谁乐意天天起这么早去干活?大家伙儿此时要么沉思,要么补觉,不说话是正常的。”

打工人走在上班路上,谁乐意和身边人言笑晏晏?

“这样啊……”黎大山挠了挠头,原来如此!

他笑了起来:“现在村子里的小子,的确有好几个都不愿意去私塾。”

三柳村的大人看到黎荞和庄文都当了官儿,所以对读书的热情非常高。

但那些小孩子不明白当官的意义,特别是调皮不爱读书的孩子,他们每日被自家爹娘催着去私塾,那感觉犹如上刑一般。

“放宽心,这里是盛京,是天子脚下,治安良好,只要你不惹事,那无人敢随意挑事的。”

“再说了,你现在身份也不一般了,你是状元郎的大侄子!咱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儿,你小叔我官儿虽小,但名字却是在圣上跟前挂了号的。”

黎荞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眯眯的道。

黎大山一直都大大咧咧的,去府城时也不会跟庄泉周芸一般不敢出门,但现在来了盛京,一下子瞧见这么多大官儿,他终于有些胆怯了。

黎荞这话是给他说,也是给陶竹说。

虽然他官儿小,但他名气大。

只要他这边不惹事,那就不必怕事,因为皇宫里坐镇的盛平帝是明君!

陶竹听了这话,抱住了他的手臂,大半身子靠在他身上,轻声道:“说的对。不过你也放心,到了翰林院后安心干活,我和大山、浅哥儿去买些东西就回家。”

之前在京城里待了半年,他已经有些习惯京城这个从天上掉下一块砖头都能砸到三个贵人的地界了。

现在他也是贵人了,他是六品官夫郎呢!

“好。”

黎荞笑着点了点陶竹的鼻尖:“无聊了可以去找画哥儿。”

“嗯!”陶竹重重点头,又道:“等你快散值时,我们来接你。”

黎荞也重重点头:“好。”

说话间,牛车靠近了内城。

内城只有皇宫和各部门的衙门,所占区域相对整个盛京来说很小,而且入内城还要受检查,所以一大堆马车挤在了前面。

堵车了,黎荞便下了牛车,让陶竹带着黎大山、郑浅浅回去,他步行去翰林院。

徐瑛也让车夫回家,他也步行前往内城门口。

步行了大约一千多米,又在内城门口耽搁了一刻钟,黎荞和徐瑛这才进了内城。

户部身为六部中能和吏部抗衡的大热部门,其所在的衙门比翰林院还要靠近皇宫,不过翰林院在皇宫左边,户部在右边,所以进了内城后两人便分开了。

黎荞身穿崭新的六品官官服,在距离卯时还有一刻钟时,踏入了翰林院的大门。

进门,先去卯册上画卯,也就是打卡,然后黎荞前往他自己的办公室。

翰林院分为好几个部门,其中比较大的有三个。

一个是史馆,这是编书修史的,黎荞身为六品编撰,所在的就是这个部门。

还有一个起居注馆,这是负责写皇帝起居注的。

剩下的一个是庶常馆。

翰林院被称作是官员储备库,庶常馆则是翰林院的官员储备库。

每次殿试之后,圣上会挑一些看着不错但够不着修撰、编修、检讨等官职的进士进入庶常馆继续学习深造。

这些人叫做庶吉士。

庶吉士学成之后会有考试,若考试合格,那么就能成为翰林院的正式官员。

编书修史不是一人能完成的活计,所以翰林院的修撰有好几位,黎荞并没有独立办公室,他和另外两位修撰共用一个房间。

他到时房间里只有差役在打扫卫生,另外两位修撰还未到,他便拎着假条,去杜故勤的办公室销假。

黎荞到时,杜故勤已经在了。

恭恭敬敬的行了礼,他表明了来意,等销假手续办好,他又道:“大人,若无其他吩咐,下官就回去看书了。”

他之前入职报到时,杜故勤已经给他安排了活计,让他修前朝一朝的史书。

“去吧,先去藏书阁寻书,若是有不懂的,可以问一问你同屋的两位大人。”

杜故勤人虽不爱笑,但这并不代表他不懂人情世故。

黎荞也出身农家,而且早早就在圣上跟前挂了号,若无意外,黎荞入内阁是板上钉钉的事儿,翰林院只是他的跳板。

黎荞将来八成是自己上峰,所以杜故勤待他挺客气。

杜故勤客气,黎荞自然也恭敬,他道了谢,然后回自己的办公室。

回去时,同屋的两位大人已经到了,一个姓李,一个姓段,李大人是上次殿试的状元,段大人是从编修升上来的,不过在科举时也是探花。

黎荞:“……”

失敬失敬啊。

小小屋子,人才济济。

上辈子没能进入的top2,他这辈子算是混进来了。

李大人和段大人虽然也是状元和探花,但他们两人的名声远不如黎荞大,两人待黎荞也挺客气。

黎荞应该不会跟他们一般在翰林院待好几年还是小小修撰,他们的想法与杜故勤差不多。

上峰、同僚待自己都和气,于是黎荞挺自在。

先是看了一上午的书,中午时,差役拎着餐车过来发放午饭。

在衙门上班,午饭由朝廷提供。

黎荞品级不高,他的伙食标准是两菜一汤,而且味道也一般。

但他对吃的一向不挑,正大口大口吃着,辛知来了。

辛知与谷梁涵都是翰林院编修,干的也是修书的活儿,不过两人主要是负责校对。

辛知不需要回乡,他早早就来翰林院上班了。

他是来约黎荞下班后去喝酒的。

“早就想与你喝一杯了,你可不能拒绝。”辛知坐在黎荞的桌子旁,一脸严肃的盯着他。

“……我和我夫郎约好了,等散值之后他来接我。要不咱们改日再约?”

黎荞说着有些不好意思:“先说好,我不太会喝酒,到时候可能要扫你的兴。”

这话一出,换辛知无语了:“你又不是小孩子,怎么还得你夫郎亲自来接。”

“感情好呗。”黎荞笑眯眯的答。

“……”

辛知望着他,忍不住抬手搓了搓手臂,他和黎荞见面的次数不多,但每次都会被黎荞秀到!

“行,你有夫郎你甜蜜,你了不起,那咱们改日再约,你不想喝酒就不喝酒,让我想想不喝酒的话咱们应该去干什么。嗯……”看黎荞要开口,他立马道:“放心,一定会让你带上你夫郎!”

这下子黎荞笑了:“好,那你安排。”

辛知盯着他的笑脸,忍不住又搓了搓手臂,在没认识黎荞之前,他真没想到黎荞竟是这样的人。

而且,黎荞这甜蜜劲儿也根本不像是演的,这总是笑得甜蜜的跟灌了十斤蜂蜜的模样,怎么可能演得出来!

辛知很快走了,黎荞吃了饭就继续看书。

下午四点,下班。

走出内城,再往前走了几百米,他看到了陶竹。

他立马加快了脚步。

早上不到五点就进了内城,一直到现在,足足十一个小时,他想陶竹了。

而且在大盛当官儿不容易啊,虽然不费脑子,但是耗时!

上了回家的牛车,陶竹不等他坐稳便问:“今天怎么样?有没有大官儿欺负你?”

坐在车辕上的黎大山也很关心此事:“是啊,小叔,顺利么?”

黎荞被这话搞乐了:“放心,吃了你们准备的早饭,今天可顺利了,所有同僚都和和气气的。”

“那就好。”陶竹拍了拍心口,然后拉住了他的手。

“你是不是担心了一日?”黎荞问他。

“是啊。”陶竹点头:“你官儿小嘛,还年轻,话本里写的官场可黑暗了,还有很多坏的大官儿。”

自打识字,他也看了些话本小说。

话本小说里的坏官儿可太多了,今日黎荞去翰林院,他这一日都心神不宁,担心黎荞会被刁难,会被暗算,会被穿小鞋。

“放心放心。”黎荞握紧了他的手,心里暖呼呼的:“翰林院里面没大官儿,我遇见的上峰和同僚都很好。”

翰林院虽然是朝廷官员的储备库,但是,里面本身没有大官儿,凡是升了官的,就不再担任翰林院里的职位。

他现在虽然称不上是盛鸿跟前的红人,但翰林院里面最大的才是五品官,所以,就今日而言,迎接他的都是善意。

“那挺好。”陶竹放了心,说起了他今日的行程。

目送黎荞进了内城后,他和郑浅浅黎大山去了菜市场买菜,买完就回家了。

中午时沈画来了,他们和沈画一起吃的饭。

吃完午饭,他和郑浅浅一起帮沈画想衣服的新颖款式,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他就和黎大山过来了。

“很好。”

黎荞也放了心。

当官第一日,的确顺顺利利。

接下来几日,如同第一日那般,每天早上陶竹与黎大山送黎荞去上班,下午时再来接他下班。

黎荞每日的工作就是看书。

他得先熟悉一下前朝二百多年的史实,熟悉完了才能上手编纂。

中间经历了一次大朝会,他身为六品官,也要上朝。

但是,京官儿太多,而太极殿太小,从一品大员往后排,到他这个六品官时,他的位置只能在太极殿外的广场上。

在广场上站着,哪怕他耳朵好,也听不清殿内的话语。

于是他站了三个时辰,腿都站疼了。

他忍不住再次感叹,在大盛当官不容易啊。

不过,除了这一点儿,其他时刻他都是轻松的,每日虽然起的早,但不需要动脑子,到了翰林院就是看书,看到下班时间就回家。

同僚也和气,不仅同屋的李大人和段大人和气,其他包括侍读学士、侍讲学士这些比他大一二级的官员也和气。

所以,他小日子挺舒坦。

舒坦之下,他便又开始悄悄的见缝插针的修炼异能了。

虽然现在当了官,但异能才是他能踏实睡觉的根本。

七日很快过去,他可以休一日了。

休沐这日是八月十四,距离中秋节只差一日。

中秋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虽然远离故乡,但身边的亲朋也不少,中午,沈画徐瑛,庄家,孟家一帮人聚在黎荞家,热热闹闹的涮火锅,吃烧烤。

因为人太多,所以分了好几桌。

黎荞与庄文、徐瑛、孟月一桌,自打上次分别,他们四个还没好好聚过呢。

陶竹原本想和黎荞坐一起的,但沈画闻不得羊肉味,他便和沈画坐在一起,单独摆上铁板和锅子。

孟月面前摆着一盘子涮羊肉片,他一边拿着勺子往上面加芝麻酱一边道:“香死了,这个味儿只能在黎兄这里吃到,太想念了。”

黎荞闻言不由笑:“明天散了值,咱们还这样吃。”

“不不不,这样吃太奢侈了,我勒紧裤腰带还债呢。”

孟月摇头。

几家聚餐时,他都会带上些肉食蔬菜,这些肉食蔬菜不多,但对他而言也是一份支出。

“不是说了不急,你慢慢还。”徐瑛立马道。

“那还得买房子娶亲呢。”孟月哈哈笑:“我都老大不小了,我大哥大嫂催的厉害。”

他只比黎荞小几个月,妥妥的大龄青年。

“要不你看看一些富商人家?”黎荞道。

虽然说大盛官员的俸禄高,但孟月官职低,此时孟月的俸禄只能让他衣食无忧日日吃得起肉。

还债和买房,只靠着他的俸禄,真负担不起。

所以黎荞忍不住给他建议,想要还债,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娶富商人家的女儿或者是小哥儿。

“哪能让人家养着呢,男子汉大丈夫,可不能吃软饭。”孟月一边摇头一边看向徐瑛,补充道:“徐兄这种不算。”

徐瑛:“……”

他啧了一声:“反正画哥儿的软饭挺好吃的。要不你也找个能和你浓情蜜意的?这样就不算吃软饭了。”

“再看看吧,其实我也不是很急。”

孟月说着开始大口的吃盘子里的羊肉,羊肉鲜嫩,裹上芝麻酱之后滋味十足,他朝着黎荞竖起了大拇指:“好吃。”

黎荞笑了下,问他:“刑部怎么样?”

“还成。”孟月头也不抬的道。

他对身上这个职位挺满意的,不仅管一帮狱卒,还要管牢里的囚犯,一下子要管这么多人,对他这个农家子而言那是妥妥的飞升。

他长的人高马大,孔武有力,虽然年轻,但只要脸一板,瞅着还挺吓人。

因此,不管是囚犯,还是老油条的狱卒,在他跟前都还算听话。

他上峰待他一般般,但也没刁难,就是普通的上下级关系。

不过,最近有些奇怪,他上峰突然对他热络起来了,半个月之内,已经拉着他喝了三次酒。

他这个人性子直,圆滑不来,下值后还得应付上峰,太心累了。

不过这点儿心累不值得搬出来说道,上峰喊他一起喝酒,总比刁难他强。

黎荞看孟月专心对付羊肉,便问起了庄文:“文哥,你呢?”

“我都好,最近在忙着做便携家具。”

庄文在吃烤串,一边吃一边道。

他这个活儿轻松,就是把庄武做的那些家具在京城也做出来,虽然圣上没有跟牛乳点心、衣服那般给这些便携家具开铺子,但他很认真。

况且,他也不需要上手,他只需要画图和指点就成,具体的操作有专门的工匠负责。

而且,不管是同僚还是上级对他都挺和气。

徐瑛见此,主动道:“我也挺好,每日活儿虽然多,但不复杂。”

他这个职位不重要,所以整个饭银处人不多,才七个人,在户部也不受重视,他之前在饭银处待了四个月,除了饭银处的几个同僚,并没有认识多少人。

但最近去饭银处找他,与他交际的人多了起来。

不用想,这肯定是黎荞的功劳。

但今日大家都很开心,他还是再观察观察吧。

黎荞不知道徐瑛的想法,听了徐瑛此话,他忍不住感叹:“看来咱们的当官之旅都很顺利。”

再次给大盛这个世外桃源点赞,这叫他怎么不爱。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