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59章 红薯大丰收 让他整一条出路

独宠夫郎 不曾阿 5609 2023-12-21 20:00:51

上辈子黎荞上学时, 曾听一位历史老师说过,古代史其实是战乱史,是灾害史。

因为地大物博, 南北、东西差异过大,所以在这片土地上,每年不是东边有天灾就是西边有人祸,不是北边有敌侵就是南边有起义。

总之,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 每年总是会出一些事情。

战乱的话,基本上都属于人祸。

要么是野心家搞事, 要么是贪官污吏让百姓日子过不下去, 百姓忍无可忍,这才揭竿而起。

天灾,数来数去, 手指头加上脚指头, 差不多能数清楚。

旱灾,水灾, 蝗灾,地震,瘟疫、雪灾……

黎荞看着纸上这些五花八门的灾害, 心情复杂, 普通小百姓活着不容易啊。

幸好他穿越的这个世界有玉米红薯土豆这些高产的杂粮, 不然的话,百姓的日子会更苦。

叹了口气, 他提笔开始写应对的措施。

上辈子末世来临后, 整个人类社会很快回归到了农耕社会, 而且气候多变, 各种自然灾害频发,所以,在救灾这一块,他有着丰富的经验。

其实说到底,就是物资和钱。

黎荞提笔,但沾了墨汁的毛笔刚接触到桌子上的麻纸,他脑中突然想到了两道策论题的条件:

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法。

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若当地官府比较穷,没有物资没有钱,那该怎么救灾?

就像是平城,之前交夏税,县衙的衙役推过来的板车很是破旧,一看便知道使用了多年。

当时他还有些惊讶,特意找庄丰收询问了几句,庄丰收告诉他,那几辆板车的确使用很多年了,平城财政上想来是没有多少钱的,因为历任的县太爷都挺清廉,收取赋税时也没巧立名目多收。

所以,万一碰到当地官府没钱,那该怎么救灾?

……

学习的时间总是短暂的,等黎荞的思绪从救灾中回来时,室内已经变得昏暗。

外边的院子里传来低低的说话声。

“浅哥儿,你就跟着我识字嘛,你看你的浅字竟然有这么多笔,写在纸上要费不少墨水,这说明什么,说明你的名字值钱。”

“我的名字大山若是值五文钱,那你的名字最起码值五十文钱。”

“你若是学会写你的名字,那等于小叔少掏了五十文钱,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黎荞:“……”

郑浅浅来了?

很快,郑浅浅的声音响起,也小小的,要不是他是异能者听力好,那还真听不清楚。

“哼,是有那么一点道理。但我不想跟着你学,我就算是学,那也是跟着竹哥学。”

“竹叔忙,他得做点心呢,还得教小姑。我没那么忙,而且我已经教了二山、小山、小兰,我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黎大山使劲推销他自己。

“你弟弟妹妹也开始学认字了?”郑浅浅惊讶。

“可不是,他们多认一个字,那小叔就等于少掏一个字的钱,这样一分摊,小叔读书就显得没那么贵了。”

“那他们现在认多少字了?”郑浅浅好奇的问。

“额……咳,最近忙着收红薯,他们没时间学,目前只认识从一到十的这几个数。”

黎大山的声音多了一丝丝的虚,但很快又道:“别看少,但好歹也是钱啊。一个数字一文钱,他们仨一个人学十个数,那算下来就是三十文钱呢。”

“……你说的有理,但我还是想跟着竹哥学。”

郑浅浅想法不改。

这时,脚步声响起,像是陶竹从厨房出来了。

“浅哥儿,我把石榴切开了,你们仨尝一尝。”

“我不吃了,我在家吃好几个了,让黎大山和春桃姐吃。还有荞哥,竹哥,要不你给荞哥送一个?”

郑浅浅道。

“嗯……算了,还是等他出来吧,天快黑了,他也该出来了。”陶竹抬头看了看天色,摇头。

他说着低头拿起一块石榴开始剥籽。

“哇,荞哥好厉害啊,能静下心读书。”郑浅浅低低的声音里满是佩服。

陶竹闻言,脸上露出一个浅笑:“可不是,他若是想做什么事,那就能全身心的投入进去,他最厉害了。”

“竹哥,你笑的好骄傲哦。”

“小叔那么厉害,竹叔当然要骄傲,今天中午小叔教我们做红薯干,等做好了我给你送过去,你就跟着我识字嘛。”

黎大山还在纠缠郑浅浅,想给郑浅浅当老师。

郑浅浅自是不肯,想让陶竹教他识字。

于是,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听的黎荞不由翘起了嘴角。

年轻就是好啊!

他站起身来。

先是伸了个懒腰,屁股倒是不疼,因为陶竹给他缝了一个很舒适的坐垫。

但坐的太久,肩膀有些疼,他活动了一下手脚,这才打开门走了出去。

陶竹的注意力一直放在堂屋,天快黑了,黎荞应该要出来了,此时真的瞧见了黎荞,他立马从小板凳上站了起来:“累不累?浅哥儿送过来一筐石榴,还挺甜的,快过来尝一尝。”

郑浅浅此时也看到了黎荞,也忙道:“荞哥,快来吃石榴,不然就要被黎大山吃完了!”

“我没有!”黎大山立马喊冤:“我给小叔留了的!”

“好,我尝一个。”

黎荞笑眯眯的开了口。

这个世界交通不便利,外地的水果运送不到平城,也没有反季节这种技术,所以黎荞自打穿越,吃的水果挺少。

郑浅浅家种的有石榴树,眼下到了石榴成熟的季节,他要多吃几个,不然到了冬天,那更没得吃了。

“浅哥儿拿过来的石榴又大又红,挺甜的,就是生有虫子。”陶竹道。

“无妨。”石榴上有虫子太正常了,黎荞不在意。

等他在桌子旁坐下,陶竹将一小碗剥好的石榴籽放到了他跟前,碗里还放了一个勺子:“吃吧。”

“谢谢竹哥儿,竹哥儿真好。”黎荞先是道了谢,然后拿起勺子开吃。

陶竹轻轻笑了一下,拿起另外一个石榴,继续剥籽。

郑浅浅瞧着这一幕,斜了黎大山一眼:“黎大山,你快去找能给你剥石榴籽的夫郎。”

“……我不要我的夫郎给我剥,我给我夫郎剥。”黎大山赶紧道。

“哼。”郑浅浅又赏给他一个白眼,然后才对着陶竹道:“竹哥,不知道你家的红薯咋样,反正今年我家的红薯大丰收,我爹说这个冬天得多吃红薯,不然肯定要放坏了。”

他说着叹气:“我不爱吃红薯。”

“我也不爱,咱们俩在吃饭上绝对能吃到一起。”黎大山插话。

郑浅浅不理他,还是对陶竹道:“你家的红薯还没成熟,我让我爹送过来几麻袋吧?你和荞哥帮忙吃一点儿。”

“大山下午才用牛车拉过来三麻袋,现在我家不缺红薯。”陶竹摇头。

“那过些天交秋税,我家交红薯好了。”郑浅浅小脸蛋皱起。

他真的不爱吃红薯。

“那等修路的时候,大家伙儿吃的肯定都是红薯了。”

陶竹道。

夏税必须得交小麦,但秋税没那么多规定,凡是杂粮,都可以上交。

有的人家种的玉米多,那就交玉米。

有的人家种的红薯多,那就交红薯。

交了秋税之后,马上就要服徭役。

三柳村这边的徭役是修路挖河,每家出一个男丁,男丁自带一半的干粮,官府也会提供一些饭食。

官府提供的饭食,就是从当年秋税所收的粮食中出,秋税收的红薯多,那到时候官府提供的饭食肯定是红薯。

玉米、小米、高粱这些杂粮放个一年两年不成问题,但红薯不行。

一般情况下,红薯若是放在地窖中,那可以保存三到六个月,但若是超过这个时间,那就会坏掉,所以必须得抓紧时间吃掉。

至于切开直接晒成红薯干,人家官府才没那个功夫呢。

官府只会想办法早些把红薯吃掉。

“是这样的,不过我就不用吃了,我家每年的徭役都是交钱的。”

郑浅浅道。

交钱就可以不用服徭役,一个人五百文,这个钱郑家出得起。

从前的陶家出不起,再加上陶竹长的像是男子,所以从陶竹十四岁开始,陶家服徭役都是他去。

“今年我家也交钱。”陶竹道。

“但你家肯定也要交粮食的,不如你们也交红薯吧,我把我家的红薯便宜卖给你和荞哥,你们帮着消耗一下。”

郑浅浅还是想把自家的红薯往外推。

他家不缺吃的,每年种的红薯都是留着自家吃,但今年红薯长的好,亩产量比去年高了三分之一,于是他家的红薯就多了。

最近这几日,他家顿顿都有红薯,他不爱吃红薯,他想把家里的红薯处理掉。

“黎荞,你看?”陶竹扭头看向黎荞,征求黎荞的意见。

“你做主便好,小事。”黎荞咽下口中甜滋滋的石榴,这真的是小事。

“那就买浅哥儿家的红薯。”陶竹道。

“好哇!我这就回家告诉我爹。”郑浅浅很高兴。

“吃了晚饭再回去吧,今天黎荞回来时捞了些小鱼,待会炸一下,再配上黎荞调制的烧烤料,味道肯定好。”

陶竹想留郑浅浅吃晚饭。

“好!”郑浅浅想也不想的点头。

反正今天家里的活儿干完了,他就多留一会儿。

咳,最近家里的生意越来越好,他每天要干不少活,每日也就黎大山去他家买肉时能看到这大傻子。

好不容易来他竹哥家一趟,他就多待片刻。

陶竹要买郑浅浅家的红薯,郑家第二天就把红薯送来了,今年红薯大丰收,但物以稀为贵,所以今年红薯的价格肯定比不上去年的。

和玉米一样,平城这边几乎家家户户都种红薯,乡下种的多,县城里不种红薯的人消耗的少,又运送不出去,再加上红薯比玉米高产,所以红薯的价格一直都比玉米低,是两文钱一斤。

陶竹也没让郑家降价,以两文钱一斤的价格买了一千五百斤。

之所以买这么多,是因为杂粮比小麦的产量要高,所以秋税收的杂粮数目比夏税的小麦要多一些。

除了交税,陶竹还想做点红薯干。

虽然还没把黎荞做的软糯红薯干吃到嘴巴里,但他相信黎荞。

现在家里花销多,虽然挣的也多,但其实他和黎荞根本没积蓄。

而且现在每日到下午三四点时,他和黎大山黎春桃就能把所有点心做完,正事忙完,余下的时间就是他自己的。

他要么洗衣服,要么做家务,要么识字,但衣服不可能天天洗,家务他很快就能做完,识字的话,他不考科举,不用跟黎荞似的那般刻苦。

搁以前他还能和黎荞腻在一起,但现在黎荞专心读书,于是他就想找点事做,看能不能把红薯干也发展成小生意。

对于陶竹的想法,黎荞自然是大力支持。

软糯的红薯干若是做不好,那不仅粘牙,还很难嚼,但他做的肯定没这些个缺点。

他做的红薯干带着一丝丝劲道,但绝对不难嚼,老少皆宜。若是拿出去卖,绝对卖得出去。

最近天气好,晒红薯干很方便,若入了冬,天气阴沉,那就不适合做红薯干了。

黎荞让陶竹趁着天气不错多做些。

“多做的话,万一一时间卖不完,那不就砸咱们手里了。”陶竹有些犹豫。

“放心,这种红薯干能放很长时间,一日卖不完,那就慢慢卖。”黎荞道。

“好!”

有了黎荞此话,陶竹自是放开手脚。

这日傍晚,黎荞如同往常那般,等天色暗了就停止读书,他从房间里出来,准备帮陶竹三人做红薯干。

这时,院子门口出现了一人,黎荞定睛看去,看清楚来人的模样,他有些意外。

竟是朱家村的朱村长。

朱村长左手拎着两只鸡,右手拎着两只鸭,笑容灿烂中带着一丝丝的讨好:

他有事求黎荞。

望月楼的玉米生意火爆,照着这个架势,等不到明年玉米成熟,那望月楼就能把三柳村家家户户的玉米消耗完。

三柳村没玉米了,那望月楼肯定要买别家的玉米。

他来找黎荞,希望黎荞把这个给望月楼供货的机会给他们村子。

黎荞家的三亩田地在他朱家村,而且黎荞也相中了那十亩特等田,今后黎荞买田地,肯定还找他。

所以,只要黎荞肯把给望月楼供货的名额给朱家村,那今后朱家村的村人,每个月都会抽出五天的时间给黎荞免费干活。

朱家村虽然只有二十多户人家,但若是每户抽出一人免费给黎荞干五天活,那其实也能做不少事儿的。

就比如说黎荞今年种的玉米和红薯,二十多个人五天时间不仅能把那点玉米和红薯全部收完,还能种下冬小麦。

黎荞没想到朱村长是为了此事找他,略一思忖,他点头答应了下来。

朱村长态度好,开出来的条件也好,他没理由拒绝。

不过,他得先找王掌柜确认一下,看望月楼能不能在明年玉米成熟前把三柳村的玉米消耗完。

恰好黎荞第二日要去县城取被当做下水管道的铁管子,于是黎荞特意去了趟望月楼。

他还带上了陶竹做的红薯干。

王掌柜看到黎荞,很高兴。

提起玉米的生意,那就更高兴了。

“上次学正家的小公子沈画,突然来买了百份玉米汁和玉米烙,好家伙,把整个望月楼给忙的,我都去撸起袖子去摇那个绞肉器了。”

“忙完之后才知道,原来是沈画他表哥带着友人来平城玩,所以沈画才买了那么多份。”

“玉米汁和玉米烙的味道自是不必说,昨日望月楼来了几个富家小哥儿,他们都是府城的,专门为品尝烤肠青团玉米汁玉米烙而来。”

王掌柜笑的合不拢嘴,竟然有府城的客人专程过来品尝美食。

生意已经做到府城啦!

黎荞听完这话,也忍不住笑。

很好。

看来到明年玉米成熟前,望月楼绝对能消耗完三柳村的玉米。

他又说起了红薯干。

王掌柜尝了红薯干,很满意,味道不错,可以丰富他望月楼的菜单。

他望月楼的新鲜吃食越多,那吸引的人也就越多。

黎荞从望月楼出来,又去了书铺。

当今圣上想让考生结合某一地的实际情况解决各种天灾人祸,以黎荞的思维而言,只要有钱有物资,那很多事都不是事儿。

但万一地方财政没钱呢。

就如同平城这般。

所以,他想了解一下大盛各地的情况,好提前想应对之策。

在古代,普通百姓接触不到详细的疆域图,他想了解各地的情况,只能看那些方志和各种游记,从这些书籍中窥得外面广袤的天地。

这类书籍没有手抄本,只有刊本。

于是,从书铺出来时,他手中多了三本书,钱袋子里的银子少了足足十两。

唉。

读书太费钱了!

买完书,他去了铁匠铺,铁管子已经打好了,把铁管子搬上牛车,回村。

到家时依旧是中午。

饭桌上,黎荞如同往常那般,说了他去县城的情况,陶竹也说了家里的事情。

“今天秀英婶儿过来挑水时,问咱们收不收红薯。今年雨水多,红薯大丰收,秀英婶儿家种了不少红薯,就算是交了秋税也能剩下不少。”

“她家里人少,怕吃不完坏掉,又看咱们在做红薯干,便问了我一句。”

“不过,她强调说不收也没关系,她就是随意问问,可不能因为她多嘴的这一句影响到你读书。”

黎荞听罢,点头道:“这怎么可能会影响到我读书,这种小事,你做主就好了。”

“好,等家里的红薯用完,那就买秀英婶儿家的。”

陶竹点头。

他说着给黎荞夹了个炸的茄子块,现在天气冷了,茄子秧也不结茄子了,想再吃茄子,得等明年了。

黎荞夹起茄子块,在辣椒油里蘸了一下,正准备送入口中,余光瞥见黎大山竟是一脸苦大仇深的盯着他手里的卤面碗,他不由好奇:“大山,你怎么不吃饭?”

搁之前,黎大山两三口就能吃完一碗卤面,可现在竟然只是盯着?

“额……”

黎大山听到他这话,把手里的碗放下,挠头道:“小叔,有个事儿我不知道该不该说。”

“你都这样了,那就直接说。”黎荞一边嚼茄子一边道。

“……就是红薯的事儿。”

“红薯能有什么事?”

“有大事呢。”反正已经说出口了,黎大山也不纠结了,直接道:“昨天是我姥姥的生辰,我娘回去走亲戚。我舅舅想让我娘来找你,看小叔你能不能多消耗一些红薯,他家的红薯也大丰收,若是吃不完,那就要坏掉了。”

“……你舅舅?”

黎荞有些惊讶。

“是,我舅舅。小叔,你不知道,现在你可有名了。”

其实,之前他小叔也很有名,乡下大新闻少,惹来赌坊的打手要剁腿,这种事少见,三柳村的人走亲戚时把这事当做饭桌上的谈资,这一谈,他小叔就在十里八村扬名了。

但这话可不能说,毕竟都是过去的事儿了。

于是,黎大山接着又道:“你给咱们村谈玉米生意的事,咱们村的村人走亲戚时忍不住宣扬,可把外村的人给羡慕坏了。”

“外村的人因此记住你了。现在红薯大丰收,我舅舅怕红薯白白放坏,毕竟也是好不容易才种出来的,于是就趁着我娘回去走亲戚问起了我娘。”

“原来如此。”黎荞点头。

今年风调雨顺,不只是三柳村的红薯大丰收,周边村子的红薯也大丰收。

但红薯不似玉米,红薯有保质期,所以很多人急了,怕辛苦种出来的粮食坏掉,所以就想找他?

“不是可以直接切成片,晒成红薯干么?”黎荞问。

这种红薯干和他家目前所做的软糯红薯干不一样,这种红薯干只需要把新鲜红薯切成薄片,然后晒干,那就能保存一两年。

在末世的时候,这种红薯干是很多人的主粮,他也吃过不少。

不好吃,但能吃饱。

“咳咳,之前乡亲们是这样处理吃不完的红薯的,但这不是有玉米在前嘛,所以我舅舅就想让小叔你变废为宝。毕竟那种红薯干很多人不愿意吃,只能拿来喂猪。”

“但红薯若是经了你的手,那说不定就能挣不少钱了。”

黎大山挠头,很不好意思。

这要求很过分,所以他娘不打算告诉给他小叔。

但现在既然有乡亲找上他小叔说起红薯了,当然,王秀英很克制,只是想卖她家的红薯。

但架不住盯着他小叔的人多,他觉得早晚还会有人找上他小叔,所以他还是告诉给他小叔吧,好让他小叔知道目前的情况。

不是只有三柳村的乡亲盼着他能给红薯整一条出路,其他村子的人也盼着呢。

黎荞:“……”

原来如此。

怪不得黎大山这小子吞吞吐吐的。

“这要求太过分了,黎荞又不欠别人的。”陶竹生气了,眉心紧紧皱起。

这不是强人所难么。

那么多红薯呢,不只是三柳村,还有朱家村,黎荞怎么可能消耗掉。

现在他家做的这种软糯红薯干虽然不错,但望月楼可吃不下这么多红薯干。

明明可以晒成那种白色的红薯干,何必来为难黎荞。

他男人扛起这个小家已经很难了,可扛不起这十里八村!

“黎荞,你就当没听到,别把这事揽在你身上。”他抓起黎荞的手,语气中除了生气,还有心疼。

*

作者有话要说:

黎荞被十里八村寄予厚望……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