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80章 一日都不能懈怠 花银子,黎大山郑浅浅成亲

独宠夫郎 不曾阿 5531 2023-12-21 20:00:51

摆烂第一天。

黎荞回到家之后, 从屋子里搬出了一张竹床放到了后院的葡萄架子下。

前院后院都种了葡萄,农历四月底,葡萄叶子已经郁郁葱葱, 可以将头顶的太阳光全部挡住。

黎荞躺在竹床上,一条腿大喇喇伸着,另外一条腿随意曲着,他脑袋陷在软绵绵的枕头里,眸子半眯, 视线定格在陶竹身上。

陶竹坐在床边,面前放着一个一米来高的木架子, 木架子上摆着案板、碗、洗好的苹果。

他正在拿着刀子削苹果。

这是今年新上市的苹果, 昨日在县城买的,还不算彻底成熟,青青小小的, 闻着便觉得酸, 但苹果味也挺浓。

陶竹削完一个,切成小块, 盛入碗里,然后递给了黎荞。

“你喂我,想吃竹哥儿亲手喂的苹果。”

黎荞不想动。

今日气温正好, 刚才又吃的太饱, 这会儿他浑身懒洋洋的, 一根手指头都不想动。

陶竹见此,便拿着一根削得细细的小木棍, 扎了块苹果送到他嘴边。

张口, 将这块苹果含入口中。

只咀嚼了一口, 酸味立马在嘴巴里爆开, 他整张脸都皱了一下,顿时无比怀念上辈子那红通通又脆脆甜甜的大苹果。

“很难吃吗?”陶竹见状,也扎了一块送入口中。

很快,他整张脸也皱了起来。

的确是酸压过了甜。

黎荞忍不住笑了起来:“忍忍吧,这个季节也就吃这个了。明日我就让人种西瓜去。”

平城这边种西瓜的人极其少,舍得在自家田地里种西瓜的,都是家中田地比较多的地主。

眼下黎荞家不缺田地,这西瓜自然要安排上。

平城水果少,黎荞想吃水果,便盯上了西瓜。

西瓜好哇,不用跟果树一般得长个几年才能结果,而且个大,味甜,拿着勺子吃,怎一个爽字了得。

陶竹嗯了一声,将口中的苹果咽了下去,他又扎了一块送到了黎荞嘴边:“还是有甜味儿的,再来一块,消消油腻。”

黎荞听话的张开嘴巴,陶竹自己也吃了起来,两人分食了两个小苹果,陶竹洗去手上的果汁,也躺到了竹床上。

竹床有些窄,黎荞还躺在中间,他便侧着身子在黎荞身边躺了下来。

刚躺下,黎荞便长腿一抬,搭在了他身上。

他抬起眼皮,看向黎荞。

黎荞也看着他,眼珠子亮亮的,里面还盛着他的影子,心中一动,他忍不住抬起身子,对着黎荞的唇吻了过去。

两个人接了一个苹果味的吻。

等一吻结束,陶竹整个人已经躺在了黎荞怀里。

黎荞像是摆弄毛绒玩具那般,大半身子都压在他身上,修长的手指去摸他耳垂,等把耳垂摸的红红的,便凑上去亲一亲,唇落下来,他半边身子都麻了。

亲完耳垂又捏他脸颊,手指顺着他脸部的轮廓描绘,描绘完了,就亲一亲,亲的他脸颊发烫才罢休。

但这还不算完,黎荞脑袋在他颈窝里蹭来蹭去,跟离不开似的,黏糊极了,不一会儿就把他蹭出了火气。

陶竹脸颊变成了粉色,一双眸子也湿漉漉的,但他叫停黎荞的拱火行为,大白天的,随时都会有人来找,必须停下。

“没人会来找,大家都有眼色。”话是如此,但黎荞手上的动作停了下来,只是把他抱在怀里,抓着他比自己小一号的手,有一下没一下的摸着。

“那可不一定,你现在是童生了,已经拿了两个案首,明年这时候你就是秀才公了。”

“你现在可是全村的主心骨。”

陶竹语气有些骄傲。

这么优秀的人,是他男人!

“府试的案首,我虽写的真情实感,但也的确是投机取巧了。有些胜之不武。”

哪怕已经过了好几天,但提起此次的案首,黎荞还是有些心虚。

其实陶竹一开始也有些虚。

当晚黎荞给他复述完文章的内容,他担心知府大人会不喜这种公然的“拍马屁”文章,从而故意不给黎荞案首。

可谁知道知府大人很坦荡的给了。

既然给了,那就拿着呗。

反正这也是黎荞自己挣来的。

“别的考生都比不上你,你这个案首,名正言顺。”反握住黎荞的手,他语气里全是肯定。

“算了,这一次就这样吧。明年的院试,我要更努力一些。”

已经拿到府试的案首了,不纠结了,但是,这个案首必定让他明年的院试更受关注。

想到三史三传的内容,他有些躺不住了。

县试和府试的卷子比较简单,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四书五经展开,很少涉及到三史三传。

但院试不一样。

院试的出题范围很广,必然会出现三史三传的内容。

甭管是成长期还是末世,亦或者是在这个时空,他努力习惯了,不提起此次的案首还好,一提起来,他就想坐到书桌前充实自己好让明年的案首正大光明。

“……你等明天再努力。”

陶竹看他要坐起身来,赶紧手脚并用的缠在他身上:“知县大人让你多休息,你这是奉命休息。”

“嗯……”黎荞又躺了回去,不过,他开始掰着手指数日子。

“若无意外,明年的院试定在五月份,等结果出来时都六月了。而明年恰好有乡试。”

“乡试三年一次,我若是错过了明年,那得再等三年,三年太长了,我等不了。”

“所以,明年五月我参加院试,拿到秀才这一功名,然后八月参加乡试,若是顺利通过,那我就是举人了。”

“举人继续往上考,那后年二月就得出发去京城参加会试。”

“所有人都认为我会一路通过冲到殿试站到圣上跟前,若真是如此,那么后年四月或者是五月我就能见到圣上了。”

说到此处,黎荞抬手在陶竹的背上轻轻拍了拍:“怕吗?”

陶竹:“……”

他把缠在黎荞身上的手脚放了下去。

怕。

后年四五月份就要面圣。

时间紧,任务重!

黎荞如今只是掌握了四书五经,对于三史三传,他只是细致了读了一遍,背了一些重点内容。

而其他考上秀才的人,都是把三史三传给背下来的。

可三史三传那么厚,想要背下来,定然要花费不少时间。

距离面圣满打满算只剩下两年的时间,圣上对黎荞又保又抬,若黎荞站在圣上跟前时腹内空空,连最基本的四书五经三史三传都未掌握,那就太辜负圣上了。

黎荞是圣上一手抬起来的,他得对得起圣上的期待和抬举,不能丢了圣上的脸!

这么一想,他伸出手戳了戳黎荞的肩膀:“你去书房读书吧。”

“那你呢?”黎荞问他。

“我去烧水给你泡个浓茶,提神儿。”

“好。”黎荞点头,他现在的确需要一壶浓茶。

坐进熟悉的书房,翻开了厚厚的《史记》,他心里的焦灼一点点消了下去。

他很快就投入到厚厚的史书中。

陶竹去前院烧热水。

黎菽正打算进厨房做点心,瞧见他从后院出来,有些意外:“你咋没和小荞休息?”

“黎荞他在读书,我给他泡壶茶。”

“……今天不休息吗?”黎菽震惊。

“眼下距离院试只剩下一年的时间,他得比旁人更努力,这样才能考上秀才。”

陶竹道。

黎菽:“……”

她小弟努力起来真的让她害怕。

今日是回来的第二日啊,有必要这么拼么?

但是,她小弟既然这么做了,那肯定是对的。

于是她低头对她身旁的黎瑜宁黎瑜安姐弟俩说道:“你们两个可要向你们四舅舅看齐,今后好好干活,多识字。”

“好。”

黎瑜安黎瑜宁姐弟俩一起点头,小脸蛋上带着钦佩,他们四舅舅太刻苦了,这份毅力一般人真没有。

“瑜宁瑜安是小孩子,该玩就玩,三姐,别太拘着他们。”陶竹见状忍不住道。

“不小了,看看小兰,每天也都干不少活儿,而且他们俩还拿着工钱呢。”

黎菽不觉得自己对黎瑜宁黎瑜安的要求严格,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乡下的孩子都是这么长大的。

黎瑜宁也道:“竹舅舅,我和弟弟不玩,我们干活。”

玩有什么好玩的?一点意思都没有。

干活才有意思,不仅可以学点心的做法,还可以挣钱。不仅是为他们四舅舅挣钱,他们自己也能挣钱,这是多好的事儿!

她和弟弟要向四舅舅学习,发奋向上,好好挣钱!

陶竹:“……”

行吧。

他抬手摸了摸黎瑜宁和黎瑜安的小脑袋,然后进厨房烧水。

给黎荞泡了浓茶之后,他回卧室整理此次在府城买的东西。

除了给亲朋好友买的礼品外,他和黎荞也买了不少物件。

像是布料,虽然家里有圣上赏赐的,但是,瞧见漂亮的布匹,黎荞还是买了下来,让他做衣服。

还有吃的,黎荞买了些干鲍鱼,可贵了,小小的一个就要二两银子,今天先整理出来,明天炖来尝尝,看这传说中的鲍鱼是不是银子味儿的。

除了鲍鱼,黎荞还买了燕窝,也贵的要死。

当时他不太想让黎荞买,因为太贵了,可黎荞说吃这个对他身子好,非得买,而且还要上等的。

上等燕窝一斤得四十多两银子,黎荞一买就是三斤,于是一下子一百多两银子就没了。

明日他也要把这燕窝给炖上,看是不是也是银子味儿的。

除了吃的,还有黎荞读书所需的物件。

现在有钱了,而且身份不同了,黎荞的文房四宝也跟着上了档次。

之前黎荞用的笔墨纸砚都是本地产的,像是毛笔,都是兔毛笔,很便宜,二十来文一支。

还有纸张,平日里练字都是用的草纸,虽然也买了宣纸,但舍不得用,买一刀能用上半年。

至于墨和砚台,更是不讲究,全都是大路货,哪个畅销买哪个。

可现在,文房四宝成了真正的文房四宝,湖笔,端砚,宣纸,徽墨,全都安排上了。

而且黎荞不只是给自己安排上了,给他也安排上了。

今后他练字,也可以用上几两银子一支的毛笔了。

他又不考科举,而且他暂时也看不出二十文一支的毛笔和几两银子一支的毛笔有什么区别,但黎荞说有区别,让他好好揣摩,当然,揣摩不出也没关系,反正他们夫夫一体,用的东西要一样,不能一个贵一个便宜。

既然黎荞非要给他买,那他过几日就细细对比一下,不能辜负黎荞的一片心意……

等陶竹把在府城买的东西整理完,天黑了。

吃过晚饭,陶竹拉着黎荞在他的书桌前坐下。

书桌上放着的是蜡烛,而且还是五根,全方位把书桌给照的亮亮的。

“咱们这次去府城,一共花了五千一百三十七两银子。”

陶竹把账本摆在黎荞跟前。

大到价值几百两银子的鲍鱼,小到一顿菜钱,都记得清清楚楚。

黎荞随意扫了一眼:“还成,比我想的要少。”

在挂出不接客通知后的第一日,他和陶竹六个人去逛街,光是那一日就花了一千多两。

后来在徐瑛和沈画的带领下,一直在府城吃吃喝喝买买,最后此次府城之行一共花了五千两银子,这真的比他预料中的低。

“……”

陶竹被黎荞这轻描淡写的语气给搞无语了。

今天他记账时,甜蜜中是带着一点点心疼的,他没见过世面,出去一趟竟是要花掉这么多银子,他淡定不了。

可看黎荞,五千两银子连眼睛都不眨一下,果然是做大事的人。

黎荞看陶竹一脸无语,不由笑了:“当然,咱们居家过日子,还是要节俭一点的,毕竟咱们铺的摊子大,每日光是工钱就需要不少银子。”

“我也是这么想的,咱们两年后就要去京城,去府城一趟就花这么多,进京的话,那不得翻倍。”

陶竹也是这个意思。

他特意拉着黎荞看账本,就是想说这个。

府城的物价都已经让他震惊了,更何况是京城。

如果黎荞真留在京城,那得买院子,京城的房子肯定贵死了。

“一切听竹哥儿的!”

黎荞笑着去牵陶竹的手,拉他起身去淋浴间。

他明白陶竹的心思,虽然说他将来会很有钱,可目前这钱还没到他手里,以陶竹谨慎的性子,只要银子一日不到手,那提着的心就不能落地。

去年粉条赚的近七万两银子,买田地花了六千两,一亩上等田是三十两,二百亩就是六千两。

这一趟府城之行花了五千两。

修路也花了差不多二万两,他去府城之前,直接给了黎谷二万两银子,让他用来修路。

有了充足的银子,原本三米宽的路变成了四米宽,铺的土坯砖也很厚,所以即便有旁人捐的银子在,他也拿出了差不多二万两银子。

于是,夏天还没到,去年赚的近七万两银子就没了一半。

陶竹此时让节俭一点儿,实属正常,若是陶竹不提此事,那才是崩人设呢。

“好啦好啦,走走走,咱们去洗澡。至于银子,放宽心好了,圣上的小作文一出,整个大盛的商人都知道咱们这里有粉条。所以今年是河西府红薯大疯狂,咱们能挣的银子,少说也得有二十万两。”

黎荞一边推着陶竹往卧室门口走,一边伸出两根手指头在他眼前比划。

“二十万两?”

陶竹水眸瞬间睁的溜圆,不敢置信的盯着黎荞的手指。

“对,最少是这个数。知府大人保证了,凡是在河西府生产的粉条,每一斤咱们都能拿到半成的盈利,河西府一共五个县,一个平城是七万两,能有这七万两,是因为咱们知县大人有能力有魄力,将全县人组织起来把利益最大化了。”

“我不知道另外四个县城的知县是什么水平,所以往低处估计。而且,另外四个县的耕地面积是多少我也不太清楚,再加上也不知今年是否风调雨顺。”

“但不管怎么说,今年咱们肯定能挣二十万两银子。”

之前他还担心会有人泄露粉条方子,可现在圣上的小作文一出,就算是有人想卖,那也没人敢买。

除非是找他买。

外地商人没胆子偷着买粉条方子,这就保证了他的利益。

其他地方的人想吃粉条,只能买河西府的。

陶竹有些晕乎乎的,被二十万两这个数字给砸懵了,一直到洗了澡,与黎荞开始快乐,他跑远的思绪才回来。

二十万两。

二十万两!

他男人也忒厉害了些。

望着黎荞那张近在咫尺又汗津津的俊脸,他忍不住吻了上去,好喜欢这人,好喜欢好喜欢。

陶竹的热情,换来黎荞更为热情的回应,一夜过后,两人双双起晚了。

等他们起来时,太阳已经升的老高了,黎谷正在前院和黎大忠说着什么,黎粮和王桂花、郑屠户郑浅浅也在。

黎荞脸皮厚,一点都不害臊,笑眯眯的打招呼。

陶竹有些不好意思,身子藏在黎荞身后,轻声打了招呼之后赶紧进了厨房。

“你和竹哥儿先吃饭,早饭给你们放锅里了,还热乎着呢。”黎粮让黎荞和陶竹先吃饭。

其实一大堆人聚在这里是凑巧了,黎谷如今负责黎荞家的田地和庄稼,昨日吃晚饭时黎荞说今天要种西瓜,所以他便来了。

至于黎粮王桂花和郑屠户郑浅浅,则是来找黎荞商议黎大山和郑浅浅的亲事的。

黎大忠是来看新房子的家具的。

黎大忠家的新房子半个月前就盖好了,现在进行到装修阶段,因为黎荞家的家具美观又实用,他便过来看看。

黎荞端着碗玉米汁,倚在厨房的门框上,一边喝一边听众人说话。

等挨个说完了,他先给黎谷拿西瓜种子,还有西瓜的种植方法。

黎谷不会种西瓜,他得仔细教。

然后陶竹带着黎大忠去后院瞧家具。

黎荞则是说起了黎大山和郑浅浅的的亲事:“小两口还是盖新房子吧,两个人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有利于增进感情。”

“嘿嘿,好!还是小叔疼我。”

黎粮还未说什么,正在厨房里做点心的黎大山忍不住冒头大声应了下来,笑的见牙不见眼。

王桂花:“……”

罢了。

儿大不中留。

而她家的确拥挤了些,二山、小山年纪大了,还有小兰,再加上还要做麦芽糖,若真让浅哥儿住在家里,那太委屈他了。

“但不管咋说,还是先成亲,一边筹备亲事一边盖新房子,新房子最好也是跟我和竹哥儿这样的,到时候大山和浅哥儿住在后院,大哥大嫂你们住在前院。”

黎荞又道。

黎大山身为长子,要承担给爹娘养老的义务,所以院子还是盖成两进比较好。

王桂花闻言,视线在黎荞这大院子中扫了一圈,然后点了头:“行,就盖成这样的。”

虽然要花不少银子,但住起来舒服。

只是,盖这样的院子,家里所有的银子都得投进去,这么一来,亲事就得从简了。

她正要对郑屠户开口,而这时黎荞却是又道:“大嫂,之前在府城时我就和大山说了,他成亲我不送他礼物,我给他发红包。”

“他是我大侄子,这两年又帮了我不少忙,我这个当小叔的不能亏待他,我这就去给他拿银子。”

黎荞说着去后院打开钱箱子,从里面取了十张银票出来。

“这么多?!”

王桂花和黎粮都惊的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天呐,一千两!

郑屠户和郑浅浅也睁大了眼睛,不敢置信的盯着黎荞手里的银票。

因为陶竹给自己送了一套价值二百多两的头面,所以郑浅浅猜测黎荞给黎大山的红包应该是五百两。

可万万没想到,竟是一千两!

“这是我给我大侄子的,独此一份,其他任何人都没这个待遇,是补偿,是感谢,也是祝福,希望他今后他和浅哥儿恩爱甜蜜。”

黎荞笑着将银票搁到了王桂花跟前,让她收好。

王桂花:“……”

补偿,感谢,祝福,每一个理由都是那么的正当,让她拒绝都不知道该怎么拒绝。

厨房里的黎大山又冒头了,嘴巴张的能塞进去鸡蛋,但很快就感动的红了眼眶,呜呜呜,他小叔待他真好!

最终,王桂花收下了这一千两银子。

有了这一千两银子,黎大山和郑浅浅的亲事办的极其快,先是买宅基地,然后买建材,也不用特意画图纸,格局照着黎荞家的房子等比例缩小就行了。

等新房子动工之后,黎大山和郑浅浅的婚期也到了。

因为银子充足,所以婚宴档次很高,一半都是肉菜,鸡鸭鱼羊上了个遍。

全村人都去参加这场亲事了,外村的人想参加,但因为准备的桌子和饭菜不够,所以外村人只能围观。

黎大山嘴巴都要笑歪了,看着极其憨傻,二拜高堂的时候,还非得让黎荞上去和黎粮坐一起。

黎荞自是拒了,这傻小子当他大侄子就好,他不需要这么大的儿子。

黎大山和郑浅浅成亲之后,黎大忠和白柚的婚期也到了。

*

作者有话要说:

黎荞是卷王!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