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64章 黎菽,过年 挂靠之人找到了

独宠夫郎 不曾阿 8912 2023-12-21 20:00:51

黎荞在脑中快速搜寻了黎菽的信息, 然后便和庄文一起去了前院。

前院,黎粮站在厨房门口,正和陶竹说话。

黎大山、黎春桃也从另外一个厨房出来了。

王小哑在水井旁洗碗碟, 他好奇的看着黎家人。

黎菽就站在黎粮身侧,她身后还站着俩孩子。

黎菽身为原身的三姐,比原身大十岁,今年二十八岁。

但此时她的背佝偻着,身上的衣服破旧而单薄, 黎荞眼神比普通人好,哪怕隔着十多米的距离, 也一眼看到她手上的冻疮和蜡黄带着明显皱纹的脸。

当然, 还有她那手脚都不知道该怎么放的拘谨。

在黎菽身后,稍微高一点女孩儿是她的大女儿,名叫宋招娣, 今年八岁。

个子低一点儿的小哥儿, 是她的儿子,名叫宋小草, 只有六岁。

宋招娣宋草儿两人身上的衣服比黎菽好不少,但黎荞一眼就认出来了,这姐弟俩身上穿的是黎小山的衣服。

昨天黎小山来玩时穿了, 左边口袋上有个三角形的补丁。

大大的棉衣穿在瘦弱的姐弟俩身上跟被子似的, 将他们大半个身子都裹了起来。

但大大的衣服遮掩不住他们脸蛋上的冻疮、淤青, 也遮不住他们的不安无措,姐弟俩紧紧挨着, 小手牵在一起。

“黎荞来了, 三姐, 咱们进厨房说话吧, 外面冷,别冻着你和孩子了。”

陶竹率先发现了黎荞,便招呼黎菽三人进厨房。

“小荞来了。哎,小荞,快来。”黎粮闻声对黎荞招了招手。

黎菽也看了过来,见黎荞果真如黎粮所说,一表人才,身姿挺拔,面带微笑,再没有从前见面的不耐和烦躁,她露出了笑,脸上的拘谨少了些。

“小荞果真是大变样了。”

“那可不!”黎粮一脸骄傲。

“三姐,快进屋子喝口热汤。”黎荞很快就来到了厨房门口,他笑眯眯又关切的招呼几个人都进厨房。

他这个热情的态度,让黎菽、宋招娣、宋小草三人身上的拘谨、不安、紧张等情绪消减了许多。

“好,好,进屋。”

黎菽一手拉着宋招娣一手拉着宋小草进了厨房。

庄文见状直接回家,他明日再来和黎荞探讨学问。

不过,黎荞让他等一等,然后用陶盆盛了几块大骨头给他,刚才他进院子时吸气的动作,黎荞可是看到了。

等庄文走了,陶竹先是捞出几根大骨头放到盘子里让宋招娣、宋小草姐弟俩啃,又盛了一盘子糯米藕、炸藕合,还让黎大山端来了几个青团。

他又点燃一把干柴,去加热小铁锅里的玉米汁。

厨房的大铁锅炖着肉,小铁锅里盛着中午未喝完的玉米汁。

“坐,都坐下。”黎荞示意黎菽、宋招娣、宋小草三人都在饭桌旁坐下。

“别让竹哥儿忙活了,刚才在大哥家里喝了糖水吃了点心,我们不饿不冷。”

黎菽有些不好意思,不想麻烦陶竹。

“也就是添把干柴的事儿。”

陶竹抬头,笑着看向了黎菽。

黎菽虽坐在板凳上,但只坐了一半,伸出手想去拉他起来。

而宋招娣、宋小草姐弟俩却是盯着桌子上的大骨头,悄悄咽口水。

瞧着这一幕,陶竹看向了黎荞。

黎荞用筷子夹起一根大骨头递给宋招娣,他笑眯眯的道:“招娣,我是你四舅舅,和旁边这个大舅舅一样,都是你娘的亲兄弟。”

“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你娘待我可好了,有什么好吃的都留给我,不舍得让我干一丁点的活儿。”

“现在我长大了,你还小,家里有什么好吃的,我这个当舅舅的肯定留给你。”

“快吃。”

宋招娣呆呆的看着眼前好看得跟她仿佛不是一个世界的四舅舅,藏在袖子里的小手动了动,但没去接那根大骨头。

黎菽有些心酸,开了口:“吃吧,你舅舅给的,尽管拿着。”

得了黎菽的允许,宋招娣这才伸出冻得通红的小手接过了骨头:“谢谢四舅舅。”

她小声道了谢,然后把骨头递给了她身边的宋小草。

“好孩子,来,你吃这根。”

黎荞赶紧又给她夹了一根肉骨头。

这时,宋小草也接过了姐姐递给他的骨头,他对宋招娣笑了一下,然后声音比宋招娣还低的对黎荞道:“谢谢四舅舅。”

“真乖。”

黎荞笑着夸了一句。

等俩孩子都啃上骨头了,他这才看向了黎菽:“三姐,你也吃,这大骨头是我和竹哥儿一起炖的,味道可好了。”

黎粮也劝:“吃吃吃,竹哥儿的手艺没话说。”

他先是递给了黎菽一根,然后他自己也拿一根啃了起来。

黎粮这副随意的做派,让黎菽心里的局促又消散了不少,她大哥没变,她四弟变得比从前通情达理,那她应该可以留下来吧……

等吃了肉骨头,喝了玉米汁,身上彻底暖和了,黎菽咬咬牙,正要开口,一旁的黎粮却是直接对黎荞道:“小荞啊!你三姐遇见王八蛋了,宋石头那个混蛋把小菽给休了,小菽走投无路,只能回来了。”

“要不让她娘仨住老房子里吧,咱们兄弟不缺她们娘仨那一口吃喝。”

黎荞闻言,不由叹息一声,果真如此。

按理说,女儿远嫁,只有女儿回来探望父母的份,没有父母跑那么远去探望女儿的。

但黎菽遇见了渣男,黎父黎母不放心,这几年每年都会去一次隔壁县,算是给黎菽撑腰。

但没想到黎父黎母刚走,那渣男竟是直接把黎菽给休了。

“三姐,你尽管安心住下,这里就是你的家,有我一口吃的,便不会让你和孩子饿肚子。”

他早将黎菽忐忑不安的样子看在了眼里,所以他没有丝毫犹豫,黎粮的话音落,便立马开口让黎菽安心。

在大盛,女子可以分到一亩田地。

当年黎菽出嫁时,并没有把这一亩地卖掉当嫁妆,而是将这一亩地留给了黎父黎母。

黎父黎母不在了之后,原身为了吃吃喝喝,就将黎菽这一亩地给卖了。

再者,从前黎菽没出嫁前待原身就和黎粮似的,溺爱到了极点。

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而言,他都得收留黎菽。

黎荞毫不犹豫的回答,的确让黎菽一下子就安了心,她眼眶红了起来:“我有手有脚的,什么活儿都能做,招娣和小草也勤快,我们不会拖累你和竹哥儿的。”

“三姐,你说这话就生分了,以我现在的能力,绝对养得起你们娘仨。”

黎荞说着从小板凳上起身:“咱们现在就去老房子那边,先安置下来,再来这边吃晚饭。”

冬天天短,就说会儿话的功夫,天色就暗了。

“好、好。”黎菽抹了下眼睛,神色激动。

她只是想求一个能遮身的地方,但回三柳村之前,她觉得她这个愿望并不容易实现。

这么多年因为离的远,所以与三柳村这边联系不紧密,她不知道黎粮这个大哥是不是还如从前一般。

就算是如从前,那黎粮家也没地方给她娘仨住,黎粮可是有四个孩子呢。

而且,黎粮还要贴补黎荞。

之前见面时黎荞年纪还小,对她这个没什么本事又疏远的三姐很嫌弃,说话时一脸的不耐烦。

更何况,她爹娘不在了之后,她过来参加葬礼,黎荞埋怨她害死了她爹娘……

所以,哪怕是黎荞家有空房子,但愿不愿意让她住还真是不一定。

可即便忐忑,她也只能带着俩孩子回三柳村。

除了这里,她无处可去。

万幸,从前那个不懂事、只知道玩和吃喝的小弟突然变好了,不仅成了家,还搞出这么大的生意。

果然,她爹娘说的是对的,她小弟从前只是贪玩,但脑子是聪明的,一旦收了心,那必定能让人刮目相看!

将黎菽、宋招娣、宋小草娘仨安置好,晚饭后又将这娘仨送回老房子,然后黎荞和陶竹才慢悠悠的回了新房子。

关门。

洗漱。

原本两人想要狠狠快乐一番的,但现在时候不早了,两人在淋浴间匆匆冲了个澡便回卧室了。

卧室的火炕已经暖呼呼的了,钻入被窝,黎荞舒服的不由四肢大张。

在被窝里打了个滚,看陶竹也坐进了被窝,他便伸出双手抱住了陶竹的腰。

嗅着陶竹身上与他一样的皂角味,他忍不住感叹:“冬天不能没有火炕,就像是黎荞不能没有陶竹。”

陶竹原本正在擦头发,闻言不由笑:“别躺着,起来,我给你擦擦头发。”

“不用,一会儿就干了。”

黎荞懒得动。

陶竹见状,便快速擦了自己的头发,然后从衣帽架上取了另外一条干布巾给他擦头发。

“头发如果不擦干,时间久了就会头痛的。”他一边擦一边道。

“竹哥儿真好~”

黎荞干脆在被窝里转了个方向,把脑袋放到了陶竹腿上,好方便陶竹的动作。

“没你好。你这样的弟弟,要是我也能有就好了。”陶竹想起从前被赖冬梅威胁的事儿,有些感慨。

“你有我这个相公就够了,要什么弟弟?”黎荞说着捏了捏他腰间的软肉。

“也是。”有些痒,陶竹忍不住笑了一下,但想到今天黎荞对宋招娣、宋小草的态度,他擦头发的动作慢了下来。

犹豫几秒钟,他问:“你是不是很喜欢小孩子?”

“不喜欢。”黎荞答的飞快。

“可你很喜欢招娣和小草。”陶竹抿起了唇,有些失落。

他和黎荞成亲半年,黎荞几乎是夜夜努力,但他的肚子毫无动静……

“招娣和小草是三姐的孩子,又很乖巧,我当然喜欢。但今日毕竟是第一次见面,感情不深,所以我待他们两个与其说是喜欢,不如说是心疼。”

“小孩子不该受那么多苦难。”

想到宋招娣和宋小草身上的伤痕,黎荞眉头皱了起来。

但他很快又道:“你不要多想,也不要急,孩子对我而言是责任。但我现在不想担这份责任,我也担不起这个责任。”

“况且,你年纪还小,不该过早的生孩子。”

“……我年纪小?大嫂在我这个年纪,大山都能满地跑了。”

黎荞总觉得他年纪小,他年纪不小啊。

而且,黎荞年纪比他更小!

“刚过了二十岁生辰,我觉得小。三年后你若还没怀上,那再考虑这个事儿。”

“你应该能察觉到,我和别的男人不一样,别的男人十个里有八个都希望能留后,但我无所谓。”

“孩子只能陪咱们走十几年,十几年后,孩子要成家,要有自己的小家庭。所以真正陪我一辈子的,是你。”

“咱们俩的开心最重要,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黎荞原本是侧躺着,脸颊对着陶竹的腰的,但他说完这话翻了个身,躺直了去看陶竹的脸。

陶竹:“……”

他想笑,嘴角控制不住的上翘。

这话真真切切说到他心坎上了,其实他现在也不想要孩子,他还没过够二人世界呢。

现在这人每日要读书,与他腻在一起的时间大大缩短,若是再有了孩子,以这人的责任心,每天肯定要抽出时间去陪孩子。

那分给他的时间就更少了。

苦了快二十年,如今只被这人宠了半年,他还没享受够这种甜。

既然这人也不想生孩子,那正好。

“想笑就笑,在我跟前还需要遮着?”瞧清楚陶竹的神色,黎荞伸出手捏他腰上的软肉。

痒意迅速弥漫开来,陶竹笑得身子倒在了被子上,黎荞干脆手脚并用的抱紧了他,然后滚入了被窝中。

今晚,又是快乐的一晚。

不过,顾忌着明日有诸多活计,而且还有黎菽在,所以黎荞没多闹,翌日,两人五点多钟就起来了。

洗漱之后,黎大山、黎春桃带着黎菽娘仨过来了。

怕黎菽拘谨,所以昨晚黎荞特意叮嘱黎大山和黎春桃,让他们俩这几日先去喊黎菽,与黎菽娘仨一起来新房子这边。

昨晚虽然换了个地方,但火炕太舒服了,再加上太疲累了,所以黎菽、宋招娣、宋小草三人并没有认床,很快就睡着了。

一夜好眠,来到新房子这边,看黎春桃要做早饭,黎菽两手各牵着一个孩子,问黎荞:“小荞,要不我去帮春桃做饭?”

“不用,让春桃自己做就成。你和招娣、小草来腌鸡蛋,别人送的鸡蛋太多了,一时间吃不完,得腌起来。”

黎荞也没和黎菽客气,连宋招娣宋小草的活计都给安排上了。

他越是客气,那黎菽心里就越不安。

唯有干活才能让黎菽娘仨心里安定。

果然,听了黎荞此话,黎菽响亮的哎了一声。

于是,黎荞领着黎菽三人去了放鸡蛋的房间。

这房间里足足有上千个鸡蛋,黎菽看的目瞪口呆,她第一次见这么多鸡蛋!

更关键的是,这么多鸡蛋不是买的,而是其他人送给她小弟的。

她小弟真的是出息了!

黎荞要腌两种鸡蛋,一种是咸鸡蛋,主要用来做蛋黄肉松馅的青团。

另外一种是五香鸡蛋,留着自家吃。

腌鸡蛋前需要把鸡蛋洗一遍,大冬天,井水冰凉,黎荞没有让俩孩子动手,由他和黎菽一起洗。

但宋招娣和宋小草闲不住,姐弟俩要么搬鸡蛋,要么端水,小小的人乖巧又勤快,更可贵的是,干活也稳重。

洗好足够的鸡蛋,黎春桃把早饭做好了,开动。

鸡蛋饼,粉条包子,白菜炒腊肉,凉拌大骨头肉,红薯面汤。

每种分量都很足,摆了满满一桌子。

黎菽瞧着这丰盛的早饭,惊讶又忐忑:“不是为了招待我们娘仨才做这么多吧?”

“当然不是!”黎大山快言快语:“三姑,你们放心吃,小叔家的伙食一向如此。而且早饭因为要清淡些,所以小姑没多做,中午才是真的丰盛呢。”

“那就好那就好。”

黎菽舒了口气。

千万别因为她们娘仨才搞这么多好吃的,不然她就吃不下去了。

不过,中午还能更丰盛?

这都俩个肉菜了,中午难不成要搞四个?

“三姐,你和孩子快吃,不然饭菜就凉了。”黎荞招呼黎菽赶紧吃饭,别只说话。

等所有人都开吃,他先是喝了口红薯面汤。

这红薯面汤就是面汤里加了红薯,是平城这边的特色,里面放了蔗糖,甜滋滋的,大早上喝一口,胃里暖呼呼的,食欲一下子就打开了。

他拿了个粉条包子,一边吃一边对黎菽道:“三姐,现在大山和春桃在我这边干活,一日是六十文的工钱,你从今天开始也在我这里干活,那我也给你开一日六十文的工钱,怎么样?”

“这……”

正啃包子的黎菽,愣了。

黎荞此话对她而言实在是突然。

她的小弟,要给她发工钱?

“我知道你现在大脑晕乎乎的,对前路也迷茫,但我不迷茫,所以你在我这里干一天的活,那就得给你开一日的工钱。我坑谁都不能坑你。”

“还有招娣和小草,俩童工,也得开工钱,一日三十文,怎么样?”

黎菽:“!”

虽然大脑还是晕晕的,但她条件反射般摇头:“不不不不不,他们俩太小,啥活儿都干不了,不用给他们俩工钱。”

“招娣和小草都是勤快的孩子,刚才腌鸡蛋时他们俩出了不少力,我是他们的舅舅,哪能让他们白干活。就这么定了。”

黎荞说着,扭头看向陶竹:“从今天开始,就给三姐、招娣、小草开工钱。”

黎大山、黎春桃的工钱都是日结,每日由陶竹负责。

陶竹笑着应下:“三姐,黎荞这个人虽然心好,但账一向算的分明,他和大哥也是这么算账的。你和俩孩子安心拿工钱。”

黎大山闻言,立马点头:“三姑,我小叔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亲兄弟明算账,你和他是亲姐弟,那他肯定也是明算账。”

他叭叭叭的将黎荞给了他家麦芽糖生意之后还还几十两银子甚至非得加上利息的事说了。

还提到之前黎荞卖鱼租用他家的板车非得给鱼当租金的事儿。

黎春桃也劝,之前她爹当这新房子的监工,念着黎荞挣钱不易,只愿意拿和其他工人一样的工钱。

结果黎荞面上应了,等房子盖好之后,却是塞给她一个大红包,说是庆祝新房子顺利竣工。

总之一句话,在黎荞这里,所有的账都算的清清楚楚,每一笔都不糊涂。

他想给的钱,最后都给了出去。

“这……”

黎菽嘴巴翕动了几下,却说不出更多的话。

她小弟如今的性子竟是这样的吗……

“三姐,就这么定了,快吃饭快吃饭,早饭后还得腌鸡蛋,咱们得快些,不然今天做不完这活儿,今日绝对还有人来送东西。”

黎荞又招呼黎菽别发愣,赶紧吃饭。

提到干活,黎菽不愣了,她晕乎乎的点头,然后继续吃饭。

低着头,她鼻子有些发酸。

这次她和俩孩子之所以能从隔壁县走到平城,是靠着上次她爹娘去探望她时塞给她的五十个铜板。

她把这铜板藏到了田地里,这才没被她婆婆搜出来。

若是没这五十个铜板,那她被休了之后,得带着俩孩子步行回平城。

大冬天的,路那么远,她们娘仨能不能成功回来,那还真不一定。

眼下她身上身无分文,前路无光,黎荞不但不再埋怨她害死了爹娘,还给她开那么高的工钱,她百感交集之下,真的无法控制眼中的泪。

嚼着口中带着肉沫的粉条包子,她吸了吸鼻子,把眼里的泪水憋回去。

她和俩孩子都吃上肉了,还马上要拿高工钱了,哭什么哭,这会儿应该笑才是!

黎菽的情绪变动,饭桌上的几个大人自然都看到了,但很明显黎菽不想被人安慰,于是他们便说起了其他事儿。

很快,早饭结束。

在腌鸡蛋之前,黎荞将黎菽身上的休书要了过来仔细查看。

按照大盛的律法,男人在婚姻中享有绝对的主动权,男人若是厌恶了自己的妻子,那不需要走任何法律程序,只需要写一封放妻书,便可以解除这段婚姻。

黎荞此时手里拿着的便是黎菽的前夫宋石头写的放妻书。

宋石头是一个木匠,当年他随他父亲来平城这边做工,结果刚进平城钱袋子就丢了,写有主家信息的纸条也丢了。

父子俩饿极了,恰好黎菽去县城打探几家私塾的情况,黎菽看他们父子俩可怜,便把自己的窝窝头给了他们。

黎菽长的很好看,与原身有几分相似,宋石头在那个处境下,对她一见钟情。

后来,宋石头找来了三柳村,非得娶黎菽为妻。当时他一张嘴巴好似抹了蜜,再加上他也有一门可以吃饭的手艺,最终,黎菽嫁去了隔壁县。

但黎菽先是生了宋招娣,又生了宋小草,没能为宋家生下儿子。

于是,黎菽和俩孩子在宋家的待遇急速下降。

后来就是宋石头找了村子里的寡妇,那寡妇给宋石头生了个大胖儿子,还要宋石头娶她。

宋石头答应了,于是黎菽就被休了。

眼下黎荞手中这张放妻书上,明确写了宋石头休妻的原因:

无后。

最后还有时下休书的标准句式:恐此后无凭,故立此约为证,今后各自婚嫁,永无瓜葛。

当然,因为宋石头不识字,所以这封放妻书是找人代写的,上面摁有宋石头的手印。

盯着无后这俩字看了几眼,黎荞将这张休书收了起来。

他没有还给黎菽,而是由他自己收着。

不过,宋石头忘恩负义,他想带上黎家的男人去宋家狠狠教训宋石头一顿,让宋石头一家子过不了这个年。

黎菽听了他这话,立马把脑袋摇的像是拨浪鼓一般,还摆着手:“别别别,别去。”

“三姐,他把你和孩子折腾成这样,你能忍,但我忍不了。大哥肯定也忍不了。”

黎荞一脸严肃。

“不是忍不忍的事儿,现在咱家的日子这般好,我怕他又反悔。”

黎菽指着黎荞身上崭新崭新的棉袍:“宋家人可精了,他们知道你从前是什么性子,现在你穿这样的衣服去,他们肯定会多想的。”

“你做出来的粉条在全县都有名,若他们跑来打探,那一下子就能知道你挣了不少钱。到时候他们贴上来,咱还得打发他们走。”

黎荞:“?”

他眸子睁大了几分。

看黎荞惊讶,黎菽叹气:“我当然恨他,但我更怕他趴上来吸血,我一文钱都不想给他。算了,反正以后没关系了,互不相扰吧。”

“……那你再想一想,只要你想揍他,那咱们黎家的男人随时都能去隔壁县。”

看黎菽打定主意了,黎荞只能这般道。

“好。”黎菽笑了起来。

有人撑腰,真好。

原本暗无天日的日子,突然就好的跟做梦一样。

如果真的是梦,那这梦就做的久一点儿吧,她要在梦里努力干活,好回报让她做美梦的小弟。

黎菽回来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村子。

若是搁从前,肯定会有人嘲笑黎菽这个弃妇。

但现在,满村只有羡慕的。

虽然被休了,但黎菽这是掉入福窝里了,就黎荞家的日子,地主家都比不过。

现在多少人想和黎荞扯上关系却没有门路,可黎菽一回来就直接住进了黎荞的老房子,而且娘仨都拿上了工钱。

每天大鱼大肉的吃着,连俩孩子一日都能拿三十文的工钱,这谁不羡慕?

若是被休弃就能有这待遇,那不少女人或者是夫郎都愿意被休掉呢。

腊月二十九,王秀英一大早便来黎荞家打水了。

新房子这边有水井,但老房子那边没有,于是王秀英打水这个活儿依旧做着。

并且还比从前轻松,她只需要来新房子这边拎水即可。

她瞧见蹲在水井旁淘洗糯米的黎菽,忍不住道:“小菽啊,我估摸着很快就有人登门给你说媒了,但要我说,没男人才好呢。”

“我之所以没再嫁,就是不想再伺候男人了。一个人累是累点儿,但我自己当家做主。”

她力气大,干活麻溜,就算是带着孩子改嫁也有男人愿意娶。

但她却是不想再嫁。

一个人它不香么?

黎菽:“……”

她被这话给惊着了。

这么快就有人给她说媒了?

而且,王秀英竟是这么想的?

厨房里,黎荞正在和陶竹一起做肉松。

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他家的点心明日再卖一日就暂时不卖了。

他现在不缺银子,大过年的,他不想天天做点心。

但他家的点心实在是太火爆了,特别是到了年关,家家户户都舍得花钱,大户人家要多买些留作过年用,一些平日里不舍得买点心的小户人家咬咬牙狠狠心,愿意买上半斤一斤的尝尝鲜。

于是他家的点心就更供不应求了。

食客们催王掌柜,王掌柜就催他,大过年的,就满足食客们一次呗。

黎荞再次没扛住“大过年的”这四个字,于是他此时待在厨房和陶竹一起做肉松。

他听到王秀英和黎菽的对话,惊讶的挑了下眉。

他之前还以为王秀英是对她亡夫痴心绝对舍不得改嫁,谁知竟是这个缘由!

“秀英婶是活明白了。”他对陶竹道。

陶竹点头:“可不是,现在多自在。”

不过,竟然有人想要给黎菽说媒么?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活法,王秀英是这样的想法,但不代表黎菽也这样想的。

所以,陶竹特意抽了个空,专门和黎菽谈了这个问题。

只要有合适的,那黎菽该嫁人就嫁人,他和黎荞绝对支持。

黎菽听了这话很是感动,但成亲,她暂时没兴趣。

她现在带着孩子吃好喝好,每日除了做黎荞安排的活计,余下的啥事都不用管。

如同王秀英所说,这种日子太爽了。

要知道她之前在宋家时,不仅要忙活田地里的活计,还得伺候一家子吃喝!

她又不是受虐狂,对伺候人没兴趣,她现在真没成亲的念头!

况且,此时给她说媒,看上的肯定是黎荞不是她,这种人心思不纯,她不给黎荞添麻烦。

黎菽这般想法,陶竹对她自是更好了,能为黎荞考虑,便是与他同一个阵线的。

大年三十这日,小五来的挺早,而且他还带来了一个挺特殊的物件:

江知县种的两盆蒜苗。

大冬天想吃绿叶蔬菜不容易,更何况这是江知县亲自种的,黎荞惊讶之后,立马准备回礼。

江知县明确说了,这是感谢他带平城百姓一起挣钱,所以他不用特意跑县衙回礼。

江知县说不用回礼,但哪能真的不回礼。

郑家的腊肉做好了,因为数量不多,所以郑家没有出售,全部留着自家吃。

郑家给他送了几十斤,他便给把这腊肉当做回礼,当然,还要加上他家的点心。

为了过年,他又做了好几种新点心,都是平城没有的,绝对拿得出手。

拜托小五将他的年礼带给江知县,临走之前,他又塞给小五一个红包和一份年礼。

小五兢兢业业搬运吃食,大冬天的除非下雪封路,不然不管多冷,每日都会过来。

他能靠着点心挣出如今的家业,小五功不可没。

小五万万没想到黎荞竟还会给他准备红包和年礼,抓着沉甸甸的钱袋子,抱着沉甸甸的点心匣子,他激动的眼睛都红了。

他在黎荞这里吃吃喝喝,这是多少人都羡慕的待遇,一点儿都不辛苦。

但黎荞竟是没忘了他,就凭这份心意,他这辈子都祝福黎荞永永远远发大财!

到了下午,家家户户都把年货准备好了。

按照惯例,腊月三十的下午是包饺子和闲玩的时间,黎荞家也是如此,今年他家人多,饺子得多包一些。

因为按照平城这边的习俗,大年初一是不能干活的,他们得包够今晚和明天早上所需的饺子。

饺子分为两种馅,一种是猪肉白菜的,一种是豆腐木耳胡萝卜的。

黎大山一边包饺子,一边和宋招娣、宋小草说话。

经过这几日的相处,他已经和宋招娣、宋小草混熟了,俩孩子也不像刚来时那般拘谨了。

“招娣,小草,要不你们俩跟着我学识字吧,我教学经验可丰富了,你们二山、小山表哥,现在已经认识十几个字了,全都是我教的!”

“你们多学几个字,那小叔读书就没那么贵了。”

这段时日,他亲眼看黎荞在读书上花了上百两银子,他心疼的不得了。

眼下突然多了一个表妹一个表弟,他迫不及待的想让他们分担黎荞的读书费用。

黎荞闻言忍不住笑:“招娣,小草,虽然你们大山表哥的水平不咋样,但也的确能教你们,你们若是想学,那过年这几日就跟着他学。”

宋招娣听了这话,立马点了点小脑袋:“好,我和弟弟学。”

她娘说了,一定要听四舅舅的话。

现在四舅舅让他们学,那一定要学。

于是,大年初一的下午,当庄文来找黎荞探讨学问时,被黎荞家浓郁的学习氛围给惊着了。

不仅宋招娣、宋小草、黎二山、黎小山、黎小兰拿着树枝在地上写字,甚至黎春生家的黎夏和黎东也在拿着树枝写字。

当然,郑浅浅也在。

不过,郑浅浅和黎春桃凑在一起,拿着毛笔趴在饭桌上写大字。

至于黎荞,则是拿着一本字帖,正向陶竹传授他的练字心得。

他是初学者,陶竹也是初学者。

但他现在的写字水平比陶竹高一点儿,可以当一下陶竹的夫子。

初学者练习写字,不一定非得拿着毛笔临摹字帖,也可以先搞清楚字的结构,比如说陶这个字,是由“阝”和“匋”两部分组成。

写的时候,这两部分得写成一般大,要先写“阝”。

如这般搞清楚每个字的结构,下笔的时候心里就有成算。

“瞧见你家这场景,我这个当哥哥的实在是惭愧。”

庄文忍不住道。

他读了三十年书,但他庄家可从没有这种浓郁的学习氛围!

黎荞闻言笑了笑:“我家是太穷了,大家为了分担我的读书费用,这才要识字的。”

“你家现在可不穷了,是咱村首富。”

“不不不,和文哥你家比起来,我家的底子太薄了,现在我家只有三亩田地呢。”

黎荞不认首富这称呼。

“就算现在不是,那今年肯定能是。瞧瞧咱村这个做粉条的氛围,你距离首富还远么?”

庄文笑道。

红薯作坊那边,一直到昨天下午六点才停工。

在红薯作坊里待了三个月的工人,终于能回家了。

但是,工人们不愿意多歇息,难得的挣钱机会,他们必须要抓住,所以从明日开始,红薯作坊又要开工了。

红薯作坊现在一日能做一千五百斤左右的粉条,一斤粉条若是按照五文钱算,那黎荞一日就能挣七千多文。

再加上他点心、烤肠的收入,一日就能挣二十多两银子,他距离首富还远么?

黎荞听着这话,心里的小算盘拨得噼里啪啦响。

的确,按照目前这个收入来说,他随便再搞点什么,那一年的收入就要超过一万两了。

而且,过了年,江知县的任期也快满了。

他必须得赶紧把这事办妥。

犹豫一番,又和陶竹商议一番,于是,大年初一这天晚上,当黎菽吃了晚饭准备带着宋招娣、宋小草回老房子那边时,黎荞叫住了她。

黎荞真的是不想和亲戚开这个口,毕竟商籍影响到下一代。

但交给其他人,他也的确是真放心不下。

而且黎菽目前属于无后,所以思来想去,他就找上黎菽了。

只要黎菽不再嫁人生子,那她即便是有宋招娣宋小草俩孩子,按照大盛律法,她依旧属于无后。

没有后人,那自然影响不到下一代。

再加上大盛不限制女子经商,女子可拥有自己的私产,因此一时间他真寻不到比黎菽更适合的人选了。

通过这几日的接触,他知道黎菽现在极其听他的话,一心为了他好,所以,他将商籍的坏处反反复复强调了多遍,好让黎菽回去后好好思考。

但黎菽听了他的话,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就点头了。

“我就算是嫁人,那也不生孩子了。我年纪大了,而且有招娣和小草就够了。”

“关系到你的生意,交给旁人我不放心,就交给我,我给你盯着。”

能真的给黎荞这个小弟做些什么,她太高兴了。

之前黎荞埋怨她害死了爹娘,其实她也是这么认为的,她不仅害死了爹娘,还害得她小弟没人照顾了。

现在她能为她小弟做这么重要的事,她可太开心了。

黎荞必须把这事儿交给她!

*

作者有话要说:

虽然有点晚,但今天是一万字!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