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46章

炮灰他只想读书[科举] 春江阔 4201 2023-12-31 09:10:31

府试之后的宴会放在知府的府衙中, 看起来比青川县的高档一些。

可再奢华,比起现代用科技所堆砌而成的各种晚会,又显得平平——最多只能让宁颂发出一种“原来古代也有类似的东西”的感慨。

这让暗中想要看他这个来自于乡下的案首的笑话的人大跌眼镜。

对于宁颂来说, 宴会着实没什么意思。

纵然是菜品更好一些, 参加的人身份地位高一些, 除此之外, 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

尤其当他发现,府城里的人同青川县的人一样, 在寒暄时用着相同的社交辞令时。

不一会儿, 见仿佛是完成了任务, 方才还在宴会上的府尊大人悄悄离开, 宁颂便开始光明正大地摆烂。

“府尊貌似是被学政大人叫走的。”心明眼亮的同窗同宁颂说道。

“学政大人身边, 还有一位相貌俊朗的大人。”

同窗说起“相貌俊朗”时, 宁颂能清晰地看到对方眼神中的赞叹。

那是一种对于美的赞赏。

这让宁颂颇为好奇。

宴会仍然在进行,可惜同窗口中那位长得好看的大人始终没有再出现, 这个念头就被宁颂抛到了脑后。

到底是公众场合, 宁颂纵然偷偷摆烂,可给自己放了一会儿假后,仍然不得不回到宴会中。

好在来了一个有趣的人。

一位临州府职责是税收的人找到了宁颂,同他聊一些农田税收上的问题。对方是看了他的策论, 对此产生了好奇。

“我今日也是为了你而来的。”这位府衙的官员笑呵呵地说。

这一句“为你而来”的话彻底俘获了宁颂的心, 更何况这位官员所提出的话题都相当有见地。

于是, 接下来的时间,宁颂都在与这位官员的聊天中渡过。

两人聊到关键之处时,还找了纸和笔来写写画画, 等到宴席结束时,双方已经建立起了一定的友谊。

“改天再聊。”

两人互通姓名, 宁颂知道了这位新朋友姓秦,是临州府的一名通判。

“接下来你好好考试。”秦大人笑眯眯地说。

在府试之后,还有一次院试呢。

“不过院试也不必太过担心,学政大人很喜欢你。”秦大人这话说得宁颂很摸不着头脑。

宴会结束,人群散去。

回家的路上学子们同路,几个临州的学子望向宁颂的眼神极为复杂。

在道别时,对方犹犹豫豫,但最终仍然客客气气地对他说了再见。

“他们又怎么了?”

宁颂不是很懂。

“心情复杂呗。”由于一开始关系闹得很僵,因此在旁人倒霉时,同窗从来不惮于幸灾乐祸。

经过同窗的解释,宁颂才知道宴会上还有他所不知晓的剧情。

原来,也不知道是哪位喝高了,透露了之前府试中考官们改卷中的一些内幕。

在策论方面,对于第一是谁其实几位考官还有一些争执。最后宁颂这一篇,是学政大人力排众议,点了第一。

“学政?”

宁颂又想起了在考试入场时,对方那个意味不明的笑容。

不过,比起这等考试内幕,宁颂更好奇于学政大人是怎么能够力排众议的。

“主考官不是府尊大人吗?”

“你不知道?!”同窗又一次大惊小怪。

“怎么?”

“学政大人不光是临州府的学政,还暂代了东省学政一职。”

也就是说,这位陆大人目前是东省等级最高的学官,掌全省的学校政令,同时也负责岁、科考试。

当然,比起学政一职,这位陆大人让人称道的,还有他那显赫的出身。

“据说他的母亲是宗室的郡主,祖父曾经是正二品的礼部尚书。”

而陆姓本身也是一个显赫的家族。

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出身,因此几乎所有人都默认朝廷不派正式的东省学政,是在为陆大人铺路。

“……原来如此。”

宁颂听了一耳官场八卦,不由得叹为观止。

府试结束,距离院试开始还有一小段时间。在这个时间间隙里,郑夫子没有再押着学子们读书,而是给他们放了假,让他们去玩。

“劳逸结合,都去吧。”

这一次府试私塾前来考试的几个人很幸运,除了第一场有人考过之外,其他两场都没有刷人。

郑夫子看着这几个学子,如同在看自己的儿子。

“之后再加把劲,现在先玩吧!”

年轻人哪有不爱玩的,虽说用心读书,可临州有什么好玩的,早在来之前就打探好了。

郑夫子给他们放了三日假,几人在头一天就商量好了。

第一天去爬山,第二日逛寺庙,第三日就在城内找个地方听戏。

“你去不去?”宁颂问神出鬼没的储玉。

“去吧。”

储玉犹豫了一下说道。

出门玩耍就是最让人开心的事,宁颂同几个同窗一起,恍然间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学生时代。

从青川县来的几个人都没有什么钱,因此除了雇佣了一辆马车,带着他们去山边之外,其他时间全都是穷游。

临州的山不高,同时也没有怎么开发,几个人都是同游客一起,顺着被踩出来的小径,靠着拉着树干借力而往上爬。

爬到山顶时,正是阳光最好之时。

望着临州府鳞次栉比的房屋,几个人都有一种居高望远的舒畅。

“只愿下次我们几个一起来爬山时,已经是考过了院试。”

宁颂听懂了对方的言外之意。

若是考过了院试,成为了秀才,到时候选择府学读书,等到休沐的时候,自然可以随意来登山。

他的同窗说是休息,实际上心中想的还是自己的未来和前程。

“好。”

在明亮的天光下,这种年轻人对于未来的憧憬也显得格外可爱。

放假的第一日爬了一整天山,回去的当晚腿脚已经有些酸痛,奈何同窗们玩心未减,第二日拖着腿也要出门。

他们要去的是临州郊区的慈觉寺。

这寺庙是一座古寺,据说前朝就有,以抽签灵验而著称。不过,宁颂的这些同窗们倒不是为了去抽签,而是去拜佛。

“若不拜一拜,我这心里不安。”

宁颂听完,忍不住吐槽:“平日里也没见你们去上香。”

“那不一样。”同窗理直气壮地道,“我们这不是要考试了吗?”

起码要求个平安顺利。

怀着这样的念头,宁颂与同窗们“身残志坚”地到了慈觉寺,奈何还没能进门,就被门口的小沙弥拦住了。

“抱歉,几位施主,今日寺内不接待访客,诸位请过几日再来。”

宁颂几人面面相觑。

假期有限,更何况来一趟不容易,何况,听小沙弥的说法,这寺庙看似是连续几日都不迎客。

同窗试图从小沙弥这里打探具体原因,但小沙弥嘴紧,什么都不愿意说。

几人从门口退出来,远远地看着寺门。

“怎么办?”有人问。

出行不易,何况他们是真的想进去拜拜。

“我去找个人问问。”一名同窗想办法,去了寺外一处卖饮子的摊点上打探,不一会儿就回来了。

“没戏。”他说,“是临王府的女眷在,昨日就封了寺。”

在说话时,又有游客在门口被小沙弥挡住了,双方没忍住吵了起来。

“现在怎么办?”

若是包了慈觉寺的是旁人,或许还有一点儿让他们进去的可能,可若是临王府的,那大概是一点儿余地都没有了。

“走吧。”宁颂说道,“先去城内逛。”

如果不行,明日再商量明日的行程。

几人垂头丧气,准备打道回府,一旁自始至终没有说话的储玉犹豫片刻,将人拦住了。

“我去问问。”

问什么?

宁颂还未来得及询问,就见储玉朝着小沙弥的方向走去。

两人不知道说了什么,小沙弥进了寺内一趟,紧接着储玉就回来了。

“能进去了。”

宁颂:“?”

其他同窗:“??”

小沙弥开了门让宁颂等一行人进去,因为临王府前来的人都是女眷,因此宁颂等人只能在部分区域活动。

可即便是这样,也很好了。

因为这一番波折,导致同窗们在回程时,一路上都在盯储玉——

储玉平日里神出鬼没,加上性格冷然,彼此之间没说过几句话,不好直接去问。

几个人里,唯一一个同储玉关系好的,是宁颂。

同窗们疯狂给宁颂使眼色。

宁颂虽然对此也非常好奇,但不愿意当着别人的面问好友的隐私,从头到位装死,一直装到了回住处解散后。

这时候,他才有时间问。

“我之前认了个亲戚。”储玉解释道。

“然后?”

“然后是临王府的人。”

解释完这几句,储玉就不说话了,任凭宁颂怎么追问都一言不发。

“……行吧。”宁颂选择先相信。

痛痛快快地玩了两日,第三日时,几个人实在是玩不动了,在城内找了家茶坊听戏。

年轻人没有什么耐心,听了一会儿,注意力就转移了。

最终,几个人打算出去睡觉。

“明日就要继续开始学习了。”一想到这个,纵然有一点儿好心情也全都破坏了。

一日无话,三天的小假期就这样结束了。

翌日清晨,郑夫子如同那最为守时的闹钟一般出现了,带给了他们新的参考资料。

“喏。”

都是宁颂没见过的。

其中一本,是府试第一场考过的那个题目的出处。

“既然都知道了哪里有欠缺,肯定是要补上的。”郑夫子说得理所应当。

“若是再出了类似的题目,你们还是不会,那该怎么办?”

对于郑夫子的逻辑,学子们老老实实地接受了,抱着新找来的资料到一旁去背诵。

唯独宁颂拉住了郑夫子:“您从哪里找的书?”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这里是临州,而不是青川县。

“我府学里有个曾经的同窗。”

郑夫子轻描淡写道。

他没有说的是,他与那位曾经的同窗关系相当一般,这一回去借书,是厚着脸皮主动去联系的。

好在借书最终靠的也不是关系。

“是学政大人提前打了招呼,说是这些书都能借给你们。”

但借了,是要还的。

好不容易从府学里借出来一些资料,郑夫子不傻,学子们也不傻,在拿到书之后开始疯狂抄写。

原书还回去之后,这些他们是可以带回去的。

这些手抄本无论是留在私塾,还是自己再抄写,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这里的“财富”不光是描述意义上的财富,更是能卖掉书真金白银赚钱的意思。

“学政大人真不错。”

学子得了实惠,忍不住赞美这位肯做事、有仁心的学官。

白日里抄书、读书、学习,晚上挑着灯练字,宁颂在府城里的时间过得飞快。

直到即将要院试报名时,宁颂仍然有一种回不过神来的感觉。

“要加油哦。”

报名的时候,考院的书吏认出了宁颂,在走完程序之后对他说道。

书吏笑眯眯地看着这位年轻的案首,若是院试也能考第一,那将会成为临川目前唯一一个连中“小三元”的学子。

之前连中三元的考生,目前已经是朝廷的封疆大吏了。

“谢谢。”

正是因为有这一个噱头在,在院试即将来临之际,不少人专门来同宁颂送礼,然后小心翼翼地打听他的看法。

“能不能考第一,不是我决定的。”对于这个问题,宁颂哭笑不得。

为了防止自己再被打扰,宁颂干脆闭门谢客,打算在院试之前都不再出门了。

只不过,这门禁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就被一个不速之客打断了。

“颂哥儿。”

许久不见的齐景瑜扒着门缝,笑嘻嘻地同宁颂打招呼。

“你回来了?”宁颂高兴地起身,将人迎了进来。

白鹿书院也在临州,在来之前,宁颂就在信里与齐景瑜约定了要见面。

奈何在宁颂到达之前,齐景瑜因为家里的事去了京城,因此两人一直未能谋面。

“京城的事情忙完了,就赶回来了。”

“你长高了——你的变化也太大了!”

齐景瑜打量自己的朋友,忍不住感慨。

上一回见面时,宁颂虽然也表现亮眼,可看上去神情紧绷,整个人如同一把紧绷的弓。

可这一回就不同了。

或许是两次案首带来的成就感,亦或者是达到了内心的平衡,宁颂此时的状态全然不同。

自信,松弛。

就好像没有什么能够阻碍他一样。

有了这样的精神状态,与之匹配的是宁颂的模样也产生了变化。

之前极瘦的脸颊上微微长了些肉,显得更为健康,一双如同漆黑的眼眸如同星子,给人一种如沐春风之感。

真是一个让人忍不住喜欢的人。

“嗯……你也胖了。”对于好友的赞美,宁颂礼尚往来。

他一点儿没说错,比起一次见面,齐景瑜胖了一大圈。

“可别说了。”

去了京城,齐景瑜被父亲那边一大家子人恶心,疯狂吃东西完全是为了报复。

两人热热闹闹地说了一通,虽然许久未见,只是书信交流,可两个人见了面,却没有丝毫的陌生感。

话题很快说到了即将到来的院试,齐景瑜抽空专门来一趟,为的就是同宁颂说一说院试的事情。

“好好答就好了,心态最重要。”

院试与前两场考试并不不同,成绩的好坏更在于发挥,许多人院试折戟就是因为紧张。

“我知道。”

还好宁颂没有强迫症。

他明白,若是侥幸能拿案首,那是天时地利人和,若拿不到,那也是旁人技高一筹。

参加院试的学子不只是临州一个州府,与他竞争的学子更多。

“到时候考完再约你玩。”齐景瑜在说完话之后,撤了。

晚上,久未谋面的东家追着齐景瑜来了。

“怎么了?”

宁颂被这猫爪老鼠一样的游戏弄蒙了。

“别说了,一个个都不省心。”

原来,前不久是白鹿书院院长的寿辰,可几个徒弟都状况百出。

大师兄凌恒一声不吭地回了京城,与皇上硬杠,以一己之力将驸马关在了大牢里,逼的皇上将他赶出京来。

师弟齐景瑜有学有样,跟着回了京城,因为父亲续娶的继母作祟而大闹了一通。

白鹿书院的院长无奈,请东家帮他抓两人回去。

宁颂听天书一样听了一耳朵八卦,最终,在东家的话语中抓到了重点。

“凌状元,他回来了?”

“对。”东家点点头,“如果顺利的话,你可能过一阵子就会见到他。”

“他是院试的考官之一,暂任东省的按察使。”

宁颂琢磨了一下官制,不由得暗自咂舌。

这位凌状元,年纪轻轻,便已经是朝廷的正三品大员。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