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28章

炮灰他只想读书[科举] 春江阔 2860 2023-12-31 09:10:31

凌大人本尊宁颂当然是不认识的。

但这也不影响宁颂在听完郑夫子在介绍完凌状元后, 获得的亿点小小的履历震撼。

在得知这位凌状元只比自己大七岁,如今就已经是朝廷三品官员时,他陷入了沉默。

有时候人与人的差距, 比人与狗还要大。

撇开这来自于学霸的场外震撼, 郑夫子回来的第二日, 旬考的成绩终于出来了。

正如学子们自己所预测的那样, 考试成绩一片惨淡,就连甲班的学子也不例外。

在此其中, 宁颂的表现一骑绝尘。

郑夫子利用甲乙丙三等的方式进行评分, 宁颂的经义题因为写得太过简略郑夫子给了乙等, 试帖诗因为胡编乱造得了丙等。

除此之外, 第一题、第三题、第五题都是甲等。

综合下来, 是三甲一乙一丙的成绩。

如是放在往日旬考, 这成绩并不出挑——甲班几个苦读数十年,曾经有过若干次县试经历的猛人不乏拿到四甲或者全甲成绩的。

奈何这一次情况特殊。

在郑夫子有心打压下, 算学题全军覆没, 连带着许多甲班学子第三题第四题都没答好。

结果出来,甲班一片哀鸿遍野。

“这不公平。”

作为学堂里最知名的狗腿,李阁早在成绩出来的第一刻就开始抱怨——

他看了自己只有一个甲的成绩,再看周围普遍两个甲的情况, 便知道大事不妙。

可纵然如此, 宁颂的成绩出来, 仍然带来不小的震撼。

“算学题就算了,人家算学学得好是天赋,这策论题又是怎么回事呢?”

郑夫子是一个判卷相当严格的人, 就如同现代学生们考试语文大概率得不到满分一样,学子们的策论很少如此干脆利落的给甲等。

稍有例外, 便是每次县试前的两三次旬考,郑夫子会鼓励性地给甲。

……可这不是离县试的时间还远么?

“怎么回事,这一次储玉哥也不过是两个甲?”

正如之前所说,策论很少拿甲等,储玉当然也没有。他总成绩中的两个甲,分别来自于第一题和第二题。

一个是背诵题,一个是经义辨析题,都是他们这些老学子们的拿手项目。

除此之外,储玉策论得了乙,试帖诗和算学题都是丙。

这样的成绩拿到手,李阁本人也不好吹了。

思考了半天,李阁这个黄金至臻狗腿憋出了一句:“没事,老大,他的经义不如你。”

说完了这句,李阁就像是获得了更多灵感一样,继续道:“这不是好几道题咱们没学过么?等下次考试,就知道真章了!”

这次是特殊情况。

他们败在积累上。

“那万一下次考试,他的经义题也得了甲呢?”储玉问道。

若是宁颂的经义题成绩也提起来了,不论试帖诗,加起来总共就是四甲了。

那是储玉在书舍里待了两年只取得过一两次的好成绩。

“你别胡说。”

李阁被储玉问得没话说了,结结巴巴的反驳两句,最后干脆恼羞成怒。

“哪有这样灭自己志气,长他人威风的?”

储玉无语地看了李阁一眼。

他说的是事实。

事实上,也正如储玉所说,书舍与学堂之类的地方,除了极个别特殊情况的,人际关系大多数建立在考试成绩上。

不久之前,因为宁颂的无私,整理不少算学资料免费发放,许多人对其的态度已经有了融化的迹象。

这一次旬考成绩出来,就更是加快了这一现象的进程。

“原来人家是真的算学成绩好啊?”

先前,出于谨慎考虑,一些人就算拿到了算学的参考资料,仍然将信将疑搁置在一旁。

如今考试结果出来,之前那些疑心病重的学生翻找出来了之前的东西,如同减轻心里压力一般地尬夸。

“那当然,宁颂的算学水平,是白鹿书院的学子也认可的。”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不少人从书塾一些工作人员的口中得到了这一消息,顿时对于宁颂的水平更加认可了。

基于此,宁颂总算接到了第一份算学的辅导。

一个乙班的学生通过苏期找上门来,想让宁颂帮忙讲一讲具体的算学题目。

这位学生是早先拿到了免费辅导资料的那一批,奈何基础差,看着有些吃力,因此将注意打到了宁颂身上。

“若是你能再给我讲讲是怎么写策论的,就更好了。”

算学只是一个新的考题项目,学不学得好目前并不是最重要,但策论却是重点。

这位宁愿花钱的学子,也并不是只会花钱的冤大头。

能在私塾里上课的,都精明着呢。

然而,宁颂并不在意对方的小心思,甚至因为自己能够发觉出新的需求而感到高兴。

“当然没问题,只不过我的策论也只是刚刚开始学习,能讲的只有一点思路。”

想要写好策论,积累比别的都重要。

素材的积累也不是一日两日能够简简单单就做到的。

“那我当然晓得,就是想听听你是怎么想的。”

宁颂说话越是谨慎,这位来补习的乙班学生就越高兴——要是宁颂夸海口什么都一口答应,他自己才要担心呢。

双方都是聪明人,又商定好了前提,因此整个补习过程非常顺利。

下学之后,这位乙班的同学跟着宁颂到了他家,刘大娘帮忙支了个桌椅和板凳,宁颂就开始讲了。

他不知道这位乙班同学接下来还会不会来听第二节课,于是就直接将旬考的题目拿出来,给他逐字逐句的分析。

算学题除了讲考试那一道之外,还附带了知识点的讲解。

一下午讲完,乙班同学听得昏头昏脑,但也无法否认自己收获颇丰。

“我是觉得你比助教讲得还要好。”乙班同学评价道。

所谓助教,当然不是郑夫子那般擅长讲课的秀才,而是以往在学堂里上过学,考了童试,又性格很好,与郑夫子关系不错的大龄学生。

助教自己也要努力考试呢。

“过奖了,我只是比较知道怎么讲比较简单而已。”

关于谁比谁强的讨论,宁颂自然是不会接话的。

助教水平如何,也轮不到他这个学生来评价。

说来说去,他也只是靠着这短暂的时间间隙赚一点小钱罢了——等到郑夫子正式开始讲算学,他能够操作的空间就小了。

宁颂对自己的认知很冷静。

“厉害!”

乙班学子竖起了大拇指。

这位学子并没有如宁颂想的那般多,他只是觉得宁颂小小年纪很不容易——

怎么能这么厉害,又这么谦虚?

平日里他们问甲班学子一点问题,都要花好大的劲,不但要请客,还要赔笑脸。

相比之下,有宁颂这样一个选择实在是太好了。

宁颂并不知道自己的补习方式满足了怎样的需求,只是在这一次补习之后,这位乙班学子结了账,还又多给了两次钱。

“我先预定着,免得到时候挤不上了。”

这位乙班学生不差钱,但论经济条件,在书舍里也不是第一档。

“行,若是不成,我会退给你的。”

乙班学生挥挥手。

他又不傻,两次补课费能够与宁颂结个善缘,怎么可能让人退回来。

讲完了课,乙班学生挥挥手走了。刘大娘赶过来收桌子。

“他不留下吃饭?”

起先,刘大娘以为宁颂是带学生来家里来玩,等到在一旁偶然间听了几句,才知道宁颂是在做生意。

这宁颂的生意经,怎么就这么多呢?

卖花瓶能做,卖药能做,到了学堂,又能做学生们的生意。

只能说这生意脑袋是天生的。

“他急着回家,明日还要上课呢。”宁颂笑道,没有说真实的原因。

真实的原因,自然是这位乙班同学看出了他家境不好,担心自己留下吃饭,会占用宁家的口粮。

这位敢第一口吃螃蟹的乙班学生自然是一个很聪明的人。

宁颂的答案并没有让刘大娘在意,事实上,真正让刘大娘在意的,是宁颂今日的收获。

“三节课一共赚了五百文。”

宁颂将这五百文交到了刘大娘手中。

住到了西山村之后,刘大娘包揽了宁家三兄妹的吃穿住,不光是宁颂回了家就有热饭吃,就连宁淼与宁木也得到了很好的照顾。

交给刘大娘的钱里,不光是平日的生活费,还有多出来的报酬。

这也是宁颂的一点心意。

钱的事情上,自从刘大郎升职加薪之后,刘大娘本人就没有以往那般在意。

此时接过宁颂的钱,刘大娘随手揣在了兜里,注意力仍然还在补课上。

“……这讲课,这么赚钱啊?”

只讲三次,就有五百文。

这若是每一日都讲,不知道能赚多少。

算下来没有几年,岂不是县城里的房子也买得了?

宁颂被逗乐了,笑道:“哪有怎么好的事!”

这生意,短期时间做倒罢了,哪能长期一直做?他还要读书呢。

若是他不读书,倒也可以考虑干干这营生。可换句话讲,若他不读书了,没有了成绩作为保证,谁愿意信任他呢?

归根到底,还是学业第一。

宁颂心中想得很明白,然而现实却比他想象中的负责的多。

那位乙班学生原本就是个人缘好的,经过他的宣传,不少乙班学生看上了宁颂的培训班。

既然学堂里分甲乙班,谁不想弯道超车去甲班呢?

考试成绩能够与甲班学子一拼的宁颂,很快就成为了他们信任的对象。

与之相对的,宁颂的补课订单急剧上升。

就在他成为学堂中的红人,炽手可热时,终于有人忍不住,一状将他告到了郑夫子那里。

“读书就读书,怎么还能在学堂里做生意?”

岂不是挖郑夫子的墙脚吗?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