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127章 阿伯方

摇滚之王[英美娱] 十三木 2807 2024-05-05 10:21:19

没有任何新闻报导。

威廉和迈克尔在瓦兰斯路生活了一周,除了第一天,威廉就没再遮掩过自己的长相。青鸟乐队声望正高,不可能没人认出他们的身份。

但是那条街的记者就像都死绝了一样。他们沉寂着,从始至终都没有透露过半点消息,更别提威廉他们与克雷兄弟的短暂接触。

威廉再次意识到克雷兄弟的势力之大,也意识到他曾经眼中的世界是多么浅薄。

他看似专注地观察着外界,实际上只是永远在自己狭小的安全区内打转。

“我理解你的意思。”

“你理解?”威廉一个鲤鱼打挺坐了起来,“你真的理解?保罗?我那天和约翰这么说,他可是把我好好嘲笑了一顿。”

威廉正待在保罗·麦卡特尼位于伦敦的新家,这座气派的住宅花了保罗几万英镑。保罗的新家位于卡文迪许大街,距离威廉的家不远,几乎是可以散步到达的距离。

因为这个原因,威廉开始频繁拜访这名披头士的贝斯手,他们的关系迅速拉近。

保罗替列侬说好话:“别往心里去,最近他的父亲找上了门,他正烦着呢。”

威廉知道这事,每次去拜访列侬他都对此抱怨不休。他的那个父亲在他的人生中几乎是全程失踪的状态,一度所有人都以为他死了。如果他的父亲靠谱,又怎么会让列侬一直被寄养在姨妈家中?

可现在列侬出了名,挣了钱,那男人却突然出现,甚至还自己发行了单曲,借着列侬的名声挣了不少钱。

“那个吸血鬼!”列侬总是这么咒骂。

威廉不好掺和他家里的事情,只能在列侬生气时带着自己的小教子去花园里玩。

列侬那边自己都焦头烂额,自然无暇顾及威廉的困惑。披头士的鼓手和吉他手又都成了家,搬到了郊区,威廉不便打扰。

“所以你就来找我了?你的朋友不是很多吗?”保罗无奈。

“我的朋友很多,但只有披头士做出了《橡胶灵魂》(Rubber Soul)这张专辑。”

“我一听到《想想你自己》(Think of yourself)里的那种法兹效果,就猜这张专辑的创作核心其实是你,对不对?”

保罗挑眉,他为威廉的敏锐而惊讶:“其实也不能这么说,比如《挪威的森林》(Norwegian wood)里面的西塔琴就是乔治的创意。”

这就是保罗,说话总是滴水不露,充分与人为善。

“总之,你们的这张专辑太棒了,我也想做这样的音乐。”威廉认真地说。

“你可是写出了《海妖》。”保罗提醒他,人们甚至因此盛赞威廉为“艺术家”。

“不太相同。”威廉抵着下巴思考,“在《海妖》中我只是将已有的知识进行组合,做出‘流行化的古典乐’。可是在《橡胶灵魂》上我看到了流行音乐本身成为艺术的可能。”

“那之中包含了一些我没有的东西,是一种鲜明的时代气息。拜托了保罗,请告诉我你是怎么做出这么棒的作品?”

当一名货真价实的天才给出真诚的赞美,总是让人心神荡漾。

保罗也不能免俗,他咳嗽了两声掩饰自己的高兴:“好吧,那就看看我能不能帮上你的忙。”

从那之后,威廉只要有空,就常常与保罗结伴出去闲逛。跟着保罗的脚步,一个陌生的伦敦城在他眼前徐徐展开。

他们一起去印地卡书店,读地下报纸,结识反主流文化的活跃分子巴里·迈尔斯,参加读诗集会。威廉在美国没见到那些垮掉派作家,却在英国认识了艾伦·金斯堡和威廉·巴勒斯。

除此之外,他们对所有流行的东西来者不拒。新上映的电影,爵士乐大师的演出,实验音乐……只要城里有什么新鲜事,保罗和威廉就打电话互相告知,然后兴冲冲地奔赴现场。

不过,在这一切流行文化中,威廉也发现有不安的旋律在渐渐抬头。心理学家提莫西·李瑞宣称使用LSD有利于人类精神成长,在他的鼓吹下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使用LSD。

西方青少年正在与传统渐行渐远,他们对政治充满倦怠,对外界毫无信心,只想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比起越南发生的让人心灰意冷的罪行,他们宁愿沉迷在光怪陆离的幻觉世界。

而在音乐圈子里,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这种药物,并且借此生产出各种充满迷幻色彩的音乐作品。

所有的一切都让威廉敏锐地感知到,旧的秩序正在崩溃,新的思潮正在涌现。他睁大眼睛注视着时代的巨变。青少年之间交谈的话题,名流的觥筹交错,怪异的电子乐,被烟雾笼罩的眼神。

他拼命思考。

这一次他的沉淀期很长,但他一点也没有着急。他有一种预感,当他再次开始写歌,笔下将会流出更加厚重的东西。

在这一年中爱德华支撑起了乐队的创作,他写出了一整张专辑《锡纸罐》。这张专辑延续了《星火》中的重型摇滚风格。

传统势力后知后觉地感受到了变化的社会思潮,他们开始做出各种软弱无力的尝试。就像是年迈的祖父试图和叛逆的孙子玩在一起。

1966年中旬,青鸟乐队收到一份邀请。只要他们点头,就能登上皇家大汇演的舞台。

皇家大汇演是英国每年年底都会举办的综艺盛会,这台晚会向全英国进行直播,是英国收视率极高的国民节目。

皇家大汇演最特殊的地方在于,英国皇室家庭的高级成员将会出席。这名所谓的“高级成员”其实一般指的就是在位的国王。

由于这是一台国王将会观礼的晚会,在演出人员的选择上自然要非常谨慎。它通常都会选一些不会惹人争议,稳扎稳打的表演者。

可是今年这台晚会居然向以叛逆著称的青鸟乐队发出了邀请,不得不说是他们“勉为其难”为了“亲近大众”而提供的“殊荣”。

“但是,怎么说呢。”理查德撇了下嘴,“我们实在没有拒绝的理由。”

毕竟皇家大汇演的曝光度是前所未有的,如果他们的演出效果不错,甚至可能一举打入保守人士的市场。

这样一个馅饼掉在头上,没有不吃的道理。

怀着这样的心态,青鸟乐队与主办方签下合同。他们预计将会在11月份登台演出。

这本来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他们已经演出过无数次,无论是怎样的舞台都能应对自如。而皇家大汇演年年都办,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庆典。这一切本来都该顺理成章,不会遇到任何问题。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

1966年10月20日,威尔士的一座煤渣山坍塌,掩埋了阿伯方村的彭特格拉斯小学,导致学校内的孩子被活活掩埋,死伤者不可计数。

面对这样的人间惨剧,女王不知出于何种考量,拒绝前往事故现场慰问灾民。直到民怨到达难以忽视的高度,她才在惨案发生8天后姗姗来迟。她身着红衣,没有掉一滴眼泪。

一边是无数死去的矿工家的孩子,一边是冷漠的女王。

一时间,民众对于王室的不满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

“这是人祸,不是天灾!”

“可以占用您一分钟时间吗?”

“我们正在筹划一起签名请愿!”

……

“谢谢,但是现在不方便。” 巴里·迈尔斯打发走了门外的年轻人。

他挂起“暂停营业”的牌子,关上了印地卡书店的大门。

“对不起,”他回头向两位客人致歉,“是阿伯方事件的抗议者,他们最近一直在附近活动。”

“对于阿伯方,人们都是怎么看的?”威廉问道。

因为听说印地卡书店进了一批新书,他和保罗一早就跑过来,没想到碰上了刚才那一幕。

巴里说:“有人把矛头指向政府,说这起矿难发生前几天就有人向官方报告矿山正在移动。再往前说,早就有人认为矿山存在隐患,呼吁不能再把它堆得更高了。但是这些呼声都没人理会,直到惨案发生。”

“但是工党恐怕不愿承担这个责任吧?”保罗挑眉。

巴里耸肩:“毕竟他们刚刚上台不久,这矿山也不是他们批准开采的。”

巴里从窗户往外看:“也有人把矛头指向王室,认为女王一开始根本没打算前往现场。后来在现场时她的冷漠表现也遭人诟病。”

威廉替伊丽莎白二世解释了一句:“王室对君主的要求就是从来不能公开表现出感情,所以即使她感到悲痛也必须压抑自己。”

巴里有点惊讶,但随后他恍然:“我忘了你和女王陛下交情不错。”

“我替她说话不是因为私交。”威廉辩解道。

“好吧,我对陛下倒是没有多大意见,既然你认识陛下本人,我当然相信你的说法。我这里有现场的照片,你们要看吗?”

不知道巴里有什么门路,他这里的许多照片正式发行的报纸上都找不到。威廉只是看了几张,就心痛得看不下去。和报纸上的数字不一样,图片有着巨大的冲击力,一百多条鲜活的生命,只能赤条条地排列在小小的坑穴里。他们都是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

那些请愿者说得没错:“阿伯方的一代人已经彻底毁了。”

这种伤痛会永远烙印在这个村庄每个家庭的心中。

回到家中,在温暖的橘色灯光下,威廉看到了爱德华的身影。

他紧紧贴着自己的哥哥坐下。

“怎么了?”爱德华关切地问。

威廉的眼睛盯着地板:“埃迪,我想去一趟阿伯方。”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