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九章 空袭警报

鬼吹灯 天下霸唱 3567 2024-02-19 17:51:08

我和胖子正想起身去追那团黑影,忽听防空洞内传来刺耳的空袭警报。通道内十分拢音,凄厉的长鸣仿佛引得千山万壑同声皆应,使人惊心动魄。

众人皆是一惊,遗弃多年的青溪防空洞隧道内,怎会有防空警报响起?难道是失踪的封团长所为?胖子骂了句:“那团长属兔子的,怎么跑得这么快?”幺妹儿道:“不是人,谁有那么快的身手?我看像是巴山里的猴儿……”

刚才的一幕发生得实在太快,隧道里有许多天窗般的裂缝,不少光线漏下,虽然不是到处漆黑一团,但光影朦胧,根本没看清楚那团黑影是人是猴,此时听那防空警报响得古怪,正犹豫是否要过去看看。

突然见孙教授跳起身来,直奔着隧道深处跑去,他边跑边喊着封团长的名字,我和Shirley杨想伸手扯住他,但都落了空。我叫道:“孙九爷,你疯了?”撒开脚步,也从后赶着孙教授追了上去,同时招呼其余几个人都尽快跟上。

众人沿着隧道奔出数十米,到了一处巨大的拱形水泥门洞前,前边的孙九爷冷不丁停下了脚步,一阵阵的防空警报声,都是从刷有“备战、备荒”标语的墙根处发出,那里是光线照不到的死角,角落里有什么东西窸窸窣窣地在动个不停,似乎在摇动一部手摇式防空警报器。

我趁孙教授停下脚步的时候将他一把抓住,同时举起狼眼手电筒,打开光束向漆黑的角落里照将过去。角落里的东西感到光线变化,当即抬起头来,竟是毛茸茸一张山鬼般的奇异脸孔,蓝靛般的目光如炬如烛。

那山鬼般的怪物当时就被狼眼的强光晃了眼睛,一声惊慌的怪啸中,扔下手中摆弄的手摇式防空警报器,响彻洞宇的空袭警报立刻停了下来。只见它抬起手来,挡住眼睛遮蔽刺目的光线,手上满是皱皮黑毛和极长的指甲,绝不是人类的手臂。

此时Shirley杨、幺妹儿、胖子等人也先后赶至。胖子见状立刻举起连珠快弩想要将其射杀,孙九爷忙推开他的弩匣,气喘吁吁地道:“別……千万别放箭,老封……是……是老封……”

幺妹儿不晓得孙教授所说的老封是谁,往前一看,不禁奇道:“啷儿个会是老封?这是山里常常都有的巴山猿狖,山里人谁没见过?”

那角落中的巴山猿狖和常人身高接近,趁着众人不前之际,捂着被狼眼光线暂时灼伤的眼睛,闪进了水泥门洞后的黑暗之中,哀啸声瞬间已在百步开外,此时即便是连珠快弩也追它不上了。

我怕孙教授再发疯般去追那巴山猿狖,哪敢松手,仍然抓着他的胳膊,问道:“孙九爷,你是眼花了还是失心了?连人和猿狖都分不清?你没看清楚吗?哪里是什么封团长?”

孙教授顿足道:“你当我和老陈一样经不住打击说疯就疯?那明明是封团长养的猿狖,当初在劳改农场时我就见过它。这厮是个鬼机灵的老贼,它虽不在主人身边,但总是到处偷东西,趁人不备的时候就给老封送来,什么烟酒糖茶鸡蛋水果……没它偷不来的,当时我也跟着沾了不少的光。”

Shirley杨对孙九爷说:“教授,您能确定吗?巴山猿狖在深山老林中所在皆有,天底下并非仅有封团长驯养的那一只。”

孙教授说:“虽然老眼昏花了,可绝不会看错,为什么呢?因为那老猿狖脖子上挂了个金牌,我一眼就看到了。以前封团长被下放劳改,不允许带什么私人物品。他有一块祖上传下来的观山太保腰牌,乃是明太祖御赐之物,当时被发现了肯定要没收。封团长舍不得此物,就挂在猿狖颈上,他潜逃回来之时,肯定也将猿狖带回来了。”

我说:“看来封团长也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如果真能活到今时今日,我真想要去会会此人。”

胖子捡起地上的手摇式防空警报器,说这东西现在可是个稀罕物儿,潘家园有专门收的,也不知道那猿狖是从哪偷来耍弄的,扔在这可惜了,说罢顺手塞进包里,又说:“既然它能通人性,咱不如赶上去活捉了那巴山猿狖,逼着它给皇军带路扫荡地仙村。这家伙肯定喜欢吃糖,皇军这里美国巧克力大大的有,还发愁什么找不到古墓入口?”

(图1:猿狖)

【角落里的东西感到光线变化,当即抬起头来,竟是毛茸茸一张山鬼般的奇异脸孔,蓝靛般的目光如炬如烛。

只见它抬起手来,挡住眼睛遮蔽刺目的光线,手上满是皱皮黑毛和极长的指甲。

猿狖泛指猿猴,是古书上说的一种长尾猿。】

孙教授道:“巴山猿狖虽然机灵,却毕竟是兽类,指望它带路是不可能的,但可以跟着它的踪迹,说不定就能找到老封和地仙村古墓。”

我点头道:“就这么着了。猪头小队长王胖子,你不是想当太君吗?你的就给我们在前边开路的干活,赶紧出发。”

众人担心巴山猿狖逃得远了无法追踪,当即不敢耽搁,顺着隧道一路追了过去。这条隧道贯穿青溪镇以西的整座大山,地面铺设有运送土石的轨道,周围大量的矿洞矿道将山都挖空了,防空洞和正规的隧道仅是其中一小部分,里面地形复杂,岔路众多,在漆黑漫长的隧道中走了几公里远,都不见那只巴山猿狖的踪影,不知道它逃到哪里去了。

目前看来,欲访地仙仍是应该先找乌羊,而不能跟着巴山猿狖在迷宫般的隧道中乱转,我们只好继续向防空隧道的尽头走。那里接近一片纵横交错的峡谷,是巫盐矿脉所不及之处,也是我们最初计划要去探察的区域。

抵达隧道的尽头时,只见隧道侧面皆已坍塌,露出很大一个山洞。洞中都是碎土砖石,看砖色都是古砖,里面尚有被刨出一半的乌羊石兽,在洞窟土层中半隐半露,粗略一看,为数也是不少。

我对其余几人说,这可能就是工程接近尾声时塌方露出来的。这防空洞是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其实像这种满是古时无规则矿坑的大山里,崩塌渗漏的情况很严重,根本不能修建什么人防设施,人不被活埋在里面就不错了,哪还能指望起到三防的作用。

孙教授抓着手电筒钻进塌方露出的洞窟里看了看:“这是个人俑殉葬坑?可也不像……”随即发现还有凿刻了一半的乌羊石兽和大批石料,便猜测很可能是个古时候雕刻制造石兽的地方,洞窟内部有七八间民房大小,裸露的岩层表面平滑坚硬,岩脉十分特殊。雕刻乌羊石兽所用的石材,都是就地开采,此外并无任何特别的事物,但这个岩洞没有巫盐矿脉,倘若不是工程隧道延伸至此,也绝不会暴露出来。

Shirley杨发觉到山壁上有凉风流动,似有微隙通向外界,铲去墙上泥土,露出一面不太严密的砖墙,用手轻轻一推,砖墙便轰然倒落。外边有一大片亮光洒了进来,我探身出去一看,见洞口正是开在山腰处,洞前有一段陡峭的石道,蜿蜒曲折通到山谷底部,在此处却看不到谷底的情形。

对面是一大片倚天接地的峭壁,壁立千仞,云烟缥缈,数十条雨后形成的瀑布,从山内奔涌而出,自绝壁缝隙间直贯谷底。由于山壁奇高,倾泻出来的水流,如同一道道直上直下的银线,凌空坠在苍郁的险崖古壁之间,蔚为壮观。

峡谷两侧的绝壁上,都凿有凹在山体中的鸟道,纵横回转,密如蛛网,不知都通到哪里。乌羊石兽洞口下的一段,仅属其中微不足道的一段。我问幺妹儿这条峡谷是什么地方,幺妹儿说是棺材峡。此地到处是悬棺,很久以前就有“挂棺趋吉、落木为祥”之古风,不过那已经是很多代很多代以前的风俗了,附近许多峡谷里都有悬棺,但棺材峡就是因为悬棺众多,才得此名。

我心想地仙村古墓的传说,都不曾提到悬棺挂壁之事,观山太保应该不会选这种风吹雨淋的暴露之地为阴宅,便又问幺妹儿,峡底有些什么,有没有人下去过。

幺妹儿摇了摇头,表示说不清楚,因为当地人大多知道,棺材峡不是仅指一道峡,而是十几条深峡险谷纵横交错在一处,从高处俯瞰,地形就如同是个“巫”字,也称“小巫峡”。其中大部分崖壁上,都有古人凿出的悬空栈道,不过因为年代太古老了,这些栈道都已变为迷途,许多地方走到一半就断绝无路了,而且外边没有道路能进来,即便是当地山民,也很少有人知晓路径,因为除了道路艰险,棺材峡中更是悬棺密布,都藏着死人枯骨,谁个没事做要来这里?以前听老人们说过这样一句话:“棺材峡,一线天,十个见了九个愁。”

孙九爷说:“这就对了。现在的当地人已不知悬山的古栈道和嵌山鸟道的区别,其实棺材峡古道是嵌入绝壁内部的,隔一段有个浅洞,都如鸟居巢穴一般,那句‘鸟道纵横,百步九回’之语,肯定是指这片纵横交错的鸟道。百步鸟道应该是其中的一段,只要想办法找到这段路,就离地仙古墓的入口不远了。”

Shirley杨望了一阵说:“高耸的悬崖绝壁落差不下千米,壁间鸟道错综复杂,可谓百转千回,而且山势嵯峨朦胧,周遭云雾封锁,如何判断哪一段才是百步九回之处?”

我见棺材峡确实形势不凡,一千多米的落差是什么概念?相当于把几座数十层的摩天大楼码在一起,而且每条峡谷绵延环绕,山中云雾升腾,激流翻滚,气象神秘万千,恢弘壮阔,观之不足,看之有余。

我平生所见森严险峻之地,都比不上此处,即使在这棺材峡里藏上十万大军,也绝对无迹可寻,如果地仙古墓造在其中,外人不知其中的底细和秘密,怕是连神仙都找它不到。

我对众人说,要想在此地搜山寻龙、分金定穴,恐怕是难于上青天,还是要想办法先找“百步鸟道”。如今看来,封团长留下的几句暗示多有对应之处,咱们现在位于棺材峡外围,等进去了看看情形再做计较,随机应变就是。

胖子一听大概是要上这千仞鸟道,往上瞧目为之眩,向下看眼为之晕,太高太险了,当即就打退堂鼓,找借口说观山太保肯定不在棺材峡,还是退回青溪防空洞抓猴带路,才是上策。

我使出激将之法,拍了拍胖子的草包肚子,问他最近是不是贪图享受变得没胆子了。棺材峡这地方确实是“任凭盖世英雄,也该胆丧心寒”的奇险绝险之处,但若非如此,地仙村古墓也不可能保留到今天都没被人盗了,里面埋的墓主,正是当年观山盗墓的巨寇,其中所藏金珠宝玉之多,几乎可以说是不计其数,你王司令再不尽快前去接收,早晚都会成别人的囊中之物。

胖子被我的话触中了心怀,听到“金珠宝玉”这个词,更是眼中放光、心里动火,咬牙切齿地下了半天决心,发狠话说:“今儿个就让你们瞧瞧,胖爷我还没退休呢!胖爷我他妈就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要是没那种任凭风浪急、稳坐钓鱼台的胆识气魄,也不配干这倒斗的事业了。”

众人便将周身上下收拾得紧凑利落了,见此处离峡底较近,而且这段绝险的鸟道仅通峡底,只好从近乎垂直的峭壁鸟道中下行。就此沿路走去,发现古壁间尽是很原始的岩画,大概都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我们在鸟道里接连看了几处,不禁面面相觑,在那些岩画饱受风雨剥蚀的古老残迹中,都描绘着一幕幕地狱般的场面。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