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十七章 潮汐

鬼吹灯 天下霸唱 3343 2024-02-19 17:45:01

三叉戟本是由一艘古老的海柳船改造而成,虽经英国人改头换面,但船体中的主体部件,仍然皆是采用老船上的海柳。这伙准备船只野心勃勃的英国打捞队,共有七名成员,他们莫名其妙地集体死亡,事发地点就是三叉戟的底舱。

在出海前我也曾多方打探,但珊瑚庙岛的渔民商人,大多不知其中详情。这时忽听船老大阮黑提及此事,告诉我们船舱里确实有个小小的夹层,不过里面的东西,无论如何都不可以看,有人看了便会对此船不利,那批英国人就是这么死的。

我看了看明叔,见他也是一脸茫然,显然从没听说海船上有这般掌故,我便开始怀疑是阮黑危言耸听,更要去底舱查个明白。

阮黑又求Shirley杨帮忙劝说,他认识这艘海柳船的前任船主,前不久英国人改装这条船,他也曾受雇帮忙,所以知道一些不为人知的内幕。他赌咒发誓,这船底舱里确实藏着某种东西,不过看见了那个东西,对船上的成员有百害而无一利,要是当底舱夹层里的东西不存在,则会一切如常,对这船没有任何影响,绝不是危言耸听,这是用许多条人命换来的教训。

我见船老大阮黑发了毒誓,知道这些迷信的海狼如果发了重誓,就必然不会存心相欺,既然他说底舱里有不能惊动的东西,只要不影响我们的航程,也没必要去刻意破坏这些特殊的风俗和禁忌。

阮黑看我终于答应下来,这才松了口气,说:“等采了蛋回去之后,一定把这里面的秘密告诉给你们听,只有不坐这艘船的人才能知道,否则无意中在船上谈起此事,就要惹祸上门了,那时在茫茫大海上想逃都没地方可逃。”

我点头同意,不过转念一想,装神弄鬼这套说辞在我这儿不灵,等回去之后,我再知道这里面的原因还有什么用?早晚找个机会我先看明白了再说,被蒙在鼓里的事我可不做。

于是我不动声色,暂时把这件事搁下不提,跟其余的人一起动手。由于船上空间有限,那巨大的石椁,以及棺椁中间填充的木料只好再次沉入海中,只将最内层的石棺保留下来。众人把底舱里的物资装进石棺里,直到把它填满,这样舱内的空间就足够容纳石棺了,而且石棺里阴凉如水,把船舱里的许多西瓜放进去,可以起到很好的保鲜作用。

我们在底舱忙活的时候,趁阮黑上去驾船,我特意留心了一下那道夹层板,除了被彻底封死难以活动之外,实是瞧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刚把耳朵贴上听了听里面的动静,就被Shirley杨发现了我的举动,她过来一拍我的肩膀:“你练的什么功?”

我正全神贯注地倾听夹层中有无动静,脑子里想着到底有什么既不能说又不能看的东西,完全没有提防身后,被Shirley杨吓了一跳,赶紧对她指了这道夹层舱板:“我侦察侦察,你也过来听听,这里边好像有东西在动……”

Shirley杨并没有跟我一起进行侦察,她似乎有话要同我说,对我示意换个地方说话,我便跟她上到了后甲板。这时阮黑和明叔重新确认了航向,正在将船全速驶向珊瑚螺旋,三叉戟在海上乘风破浪,船后悬挂着的两口“潜水钟”,也随着船身摇摇晃晃。

海底的黑潮过后,大片海域都显得毫无生气,以前不时能在海面上看到的成群飞鱼也都不见了踪影,四周只有无边无际的海水汹涌,浩瀚无际。Shirley杨在甲板上眺望海天尽头,过了半晌才说:“陈教授是我父亲生前的好友,他的心愿就是我父亲的心愿,冒再大的风险我都不会在乎。不过南海真辽阔,珊瑚螺旋中的归墟更是诡秘莫测,我有些担心咱们能不能顺利找到秦王照骨镜,毕竟咱们的打捞队人又少船又小。”

我对她说:“这有什么可担心的,人少船小不算问题,咱们人虽少,却个个都有独当一面的本事,这叫兵贵在精而不在多。古代中国陈胜、吴广起义,开始的时候才有八九百人,他们向全世界发出了帝王将相宁有种乎的伟大呐喊,登高一呼揭竿而起,一度横扫天下,可是后来这支队伍为什么失败了呢?就因为他们的人越来越多,成了一伙乌合之众,失去了革命的纯洁性和团结的战斗力。咱们应该吸取农民起义失败的经验教训,就连咱们去沙漠时候的向导安力满老爷,都知道胡大的神谕是——世人唯有团结才会获胜。另外在吸收队员的时候也要格外慎重,宁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人少心齐,不怕不能成事。”

Shirley杨微笑道:“怎么你什么事都要引经据典呢?是不是这样显得特别有说服力?不过你说的确实有道理,同舟共济,就需要团结无间,互相信任是极重要的,你信得过船老大阮黑吗?”

我已料到她会有这么一问,但还是稍加沉吟,想了想才说:“只听说阮黑是越南籍华人,为了避难才流落海岛,他以往的经历我并不了解,他心里怎么想的我也不清楚。但本质是可以透过现象表现出来的,从这些天的接触来看,我觉得他……还算是位可以信赖的蛋民。我在山区插过队,还有在部队和做生意的时候,都接触了无数劳动人民,我相信我的眼力不会错。”

Shirley杨说:“那就太好了,既然能够信任他,就应该有容人之量,相信船老大也有他的理由,所以你就不应该再去窥探舱板后的东西,破坏这船上的规矩。虽然我也觉得很好奇,不过我想咱们还是更应当尊重船老大的建议,这叫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在Shirley杨的劝说下,我只好强行忍住好奇心,承诺不到万不得已,不会破坏这条禁忌。随后我们回到船舱,开始吃多铃烧的饭。船上一日三餐都是由她准备,不过船上的清水使用量有严格限制,所以使得饮食非常单调。我们借着吃饭的机会,把众人召集起来,商议了一下最重要的事情,为即将进入珊瑚螺旋作好准备。我们在海上自西向东,过了当前这道深不见底的海槽,海底的地势会突然耸起,以那条海底山脊的棱线为界,以东的海域就完全属于珊瑚螺旋了。那里好像是一片沉没的群岛,在四周深海的包围下,海底呈现出极大落差,螺旋内非常接近海面。

珊瑚螺旋分内外两层大珊瑚礁,范围很大,直径约有一百海里,其具体形状则完全无法探明。两层螺旋中间的区域下陷,都是密集的珊瑚森林和海沟,由于这一带海底两山环合,数万年海气凝聚,空中风暴雷暴常年不断,电子设备会时常失灵,海底又有鬼火幽灵之类的传说,所以数百年来,很少有人敢贸然进入。有些投机的探险者和打捞船冒死前往,也都有去无回,不知是因为迷失了航向,还是遇到了什么其他海难。有些蛋民为了生计下海采蛋,最多只敢到大螺旋外围的海底铁树丛里采蛋,从不敢越雷池半步,就连明叔和他舅公也未曾进去过。明叔的舅公就是在外螺旋做蛋民的时候,在水底遇到恶鱼送了命,尸首都不得回归故土。

载有秦王照骨镜的沉船,叫做玛丽仙奴号,是一艘私人的豪华游轮,属于南洋的一位富豪。此船在风暴中偏离航线,误入珊瑚螺旋触礁沉没,唯一幸存的船员描述玛丽仙奴号沉没之处,海底都被潜燃的火光照亮了,那情景好像是海底的水晶宫浮动隐现。

南海海底蕴藏着大量油气,地底还有活跃的火山时常喷发,但油气喷涌没有如此大的能量。珊瑚螺旋附近的海域也没有海底火山存在,只有风水中所说海气形成的龙火燃烧,再加上附近巨蚌壳中的月光明珠相映,才有可能把海底照得通明。不过这种奇观并非等闲能够见到,一个月中大概只有一两次机会。

在风水中将世间泥土山石分为九类,包括坟、址、祠、墟、盖等。墟域之地,阴气最盛,可纳日月星辰之精气,据说海底老蚌之珠能够应月,正是借得墟中阴精之气。从海底阴火和南珠这两大独一无二的线索来看,玛丽仙奴号必在珊瑚螺旋的海眼附近,进了珊瑚螺旋,只要寻得南龙在海底的余脉,就不难找到沉船和老蚌成群的海底森林。

我们这支打捞队现在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如何进入暗礁密集的珊瑚螺旋。进去之后,如果天气不好,怎么才能在没有罗盘的情况下辨认方向,这也是所有妄图染指南海这批巨大宝藏的探险家们所共同面临的最大障碍,如果无法克服,就只能望洋兴叹。

好在我们掌握着中国古代秘而不传的奇术,摸金校尉的风水秘术对南龙各条余脉有精确的论述。南龙虽起于峨眉山,最后从浙江入海,但在海中最大的一条余脉却延伸至南海的尽头。风水中所说的海气,有一部分关于潮汐运行的概念,若以现在的原理来看,实际上是指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而产生的海洋潮汐,是一种海水周期性的涨落现象,由于和天文现象有关,故此也名天文潮。涨海的现象虽然相同,但在时间上人为地作出一个区别,昼为潮,夜为汐。

月球和太阳由于距离地球的远近不同,月球的引潮力强于太阳两倍多,所以潮汐的大小和涨落时刻不是固定的,主要随着月球之运行变化。再加上各个海域地形深度,以及经纬度等因素的影响,除了每天升降两次的半日潮外,还有每天升降一次的全日潮、每天两次或一次混杂的混合潮,在铅直方向上表现为潮位升降,在水平位置上表现为潮流涨落。

在南龙尽头的珊瑚螺旋海域,由于海气紊乱,最常出现的是杂乱的混合潮,每月初一、十五前后则有大潮,玛丽仙奴号就是在满月时,遭遇了风暴潮与天文大潮并发的大海难,才被巨浪卷进了大船难以进入的珊瑚螺旋。

昨夜在海上遭遇了“上水龙”,险些舟覆船沉,不过这次航海运气还算不错,因为准备充分,即便有些波折也是有惊无险,没遇到什么太大的困难。又得了一口罕见的石镜古棺,识货之人无不振奋,此时调整航向沿着海槽边缘徘徊。一直航行到天快要亮了的时候,天空仍是黑云压顶,看不见日月星辰,海面上风高浪急,罗盘开始失灵,这正是抵达珊瑚螺旋的预兆。接到明叔在千里传音筒里发出的信息后,我和Shirley杨急忙到驾驶舱,取出一个事先准备好的木匣和一个黑色瓦罐,准备施展搬山填海中记载的秘术,只等待时机一到,就要借着早上潮水大涨,一举穿过珊瑚螺旋外围的暗礁群。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