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238章 七二 万象敛光(三)

望阙台 谢一淮 3587 2024-01-21 11:06:25

赵敛将殿前司和步军司安排妥当了,在很晚才回家。

他走到韶园门口那片小树林,透着中秋圆月观林中叶影。八月十五,又是八月十五。他永远不能忘八月十五惨淡的月光,也永远不能释怀他家在中秋遭的罪。

又是一年中秋,风雨在即,胜负还未可知。赵敛并没有全然的把握,不知道政/变能不能平,也不知道太子能不能顺利登基。倘若不成,怎么办呢?他必须要把后路想好。

他想把谢承瑢藏起来,藏到一个谁都找不到的地方。如此,他也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他也没打算把这件事告诉谢承瑢,如果谢承瑢问了,他也不会像往常一样和他说。

赵敛躲在竹林里纳凉,分明天已经冷了,可他还是感觉燥热。他听竹叶声,偶有麻雀低语。

把阿昭骗出珗州,崔伯钧就找不到他了。赵敛想。

他刚想好了一套说辞、刚准备站起来回家,迎面就撞上了站在他身后的谢承瑢。

“昭昭?”赵敛一屁股没坐起来,窝在草地里,没头脑地笑笑,“你怎么在这儿?你要吓死我了。”

“吓死你了,你胆子怎么这么小啊。”谢承瑢伸手搀他起来,随手给他把身上的灰土都掸掉了,“才来没多久,是你木头,听不见我的脚步声。”

赵敛有些呆呆的,望着谢承瑢看好久,后来才问:“外面这么冷,你怎么出来了。”

“不冷。”谢承瑢用手捧住赵敛的手,捂在一起,“热吧?”

“热。”

赵敛也蹭着他的热,很快四只手就都热了。

“今天是中秋,你这么迟才回来,我很担心。”谢承瑢说。

赵敛有些内疚:“对不起,朝里面有些事很忙,下一回我就早回来了。”

他正要把谢承瑢的手拉起来亲吻,却听谢承瑢问:“下一回,明年中秋也要如此?”

“明年……”赵敛摇头,“明年中秋,我们就不在珗州了,我就不会晚归了。”

谢承瑢颇有些无奈,他仰头吹了一会儿风,说:“二哥还想赏月,我们就坐在这儿赏一会儿吧。”

月亮没什么好赏,年年都差不多。赵敛不喜欢赏月,谢承瑢也不喜欢赏月,但他们都老老实实地坐在草地里赏,赏到风把眼睛都挠涩了。

赵敛低下脸,埋到谢承瑢颈窝里,含糊着说:“我有个姑母,住在……住在西京。”

“嗯,怎么了?”

“今天上午有人来和我说,她身子不好,可能没几天了。我表哥写信给我,问我能不能回去瞧瞧。我……”赵敛心虚地搓谢承瑢的手心,“我不是因为朝里忙么,没空过去。你代我去,也是一样的。”

谢承瑢说:“我从来没听说你有什么姑母啊。你亲姑母?”

赵敛支支吾吾说:“是,因为以前不常走,但确实是我……爹爹的,妹妹。”

“哦,”谢承瑢反抓住赵敛的手,“你为什么连骗人都不会啊?”

“我没骗你,我是真的有姑母。”赵敛抬起头来,一见到谢承瑢的眼睛,又心虚地笑了,“信我,我怎么会骗你?我从来不骗你的。”

谢承瑢就看着赵敛胡诌,嘴上不说破,其实眼神已经拆穿他了。

赵敛果然装不下去了,赖皮说:“哎呀,我真没骗你,阿昭,我真有个姑母。”

“你是不是想让我去舒州?”

赵敛“嗯”了一声,又猴着谢承瑢:“我不是要你离了我,我会来找你的。明早我叫阿福准备车马,你早些走,早些去见我……姑母。”

谢承瑢没说话,抬头看了一会儿月亮。

“你怎么不回我?”

“你都已经把事情都安排好了,要我怎么说呢?”谢承瑢笑笑,“我听你的,你要我走,我今晚就能走。”

“我不是要你走。”赵敛不安道,“因为……”他还在找借口,可是他没有任何道理要把谢承瑢送到西京去。

他又在抠谢承瑢的指环了,“我很快就会来接你,到时候我们再去建康。我就不送你了,明儿我一大早还得去上朝,所以……”

“我们能再见吧。”谢承瑢问。

赵敛神情有些恍惚,他目光飘过谢承瑢的眼,一会儿转到月亮,一会儿转到地上的泥巴。

“会见,怎么会不见?”

“我再也不相信你说话了。”谢承瑢甩开他的手,责怪道,“从珗州走到均州要六年,这一回到舒州,要几年?一年够不够,十年够不够,一辈子够不够?你说的真心,就是你在最紧要关头把我送走?”

赵敛以为他生气了,不敢再继续说了。

谢承瑢叹了一口气:“一年不够,十年不够,一辈子也不够。你总说再见再见,可其实当你要同我说‘再见’时,你已经做好了再也不见的准备了。对吗?”

赵敛愣了半晌,笑说:“没有,我怎么舍得和你再也不见。”

“那你叫我去舒州,我一个人都不认识,你就要把我赶走了?你哪来的姑母啊,你爹爹都没什么兄弟姐妹,你哪里来的姑母?”谢承瑢低头抚摸赵敛手上的指环,“二哥,这一回,你还要我等你几年。”

“我不要你等我。”赵敛愧疚地说,“我哪回都不要你等我。”

“那你就让我在家里,我不会走的。不论是天要塌下来,还是地要陷进去,又或许是什么兵荒马乱,我都不会离开你的。”谢承瑢闭上眼,回忆说,“你记得你以前和我说过的话吗?”

“什么?”

“你说,生同衾,死同穴。”谢承瑢展开手,摸着手心还没有消失的刀茧,“我以前很少练刀,只有心神不宁的时候才会练。我烦了,我闷了,我百思不得其解了,都会练刀。在遇见你之前,我练刀,只是为了练刀。在遇见你之后,我所有的烦恼、忧愁,好像都是为了你。我为了你而练刀。”

赵敛歪着头,也摸谢承瑢的茧子。

“后来你走了,我还在想,我为什么要拿刀。我在秦州拿刀,是为了活着,如果我不拿起刀,就会有人来杀我。”谢承瑢痛苦地捂面,“后来在秦州、延州,是为了大周拿刀,如果我松懈了,西北就完了。再后来,我就‘死’了。死了,就再也不用拿刀了,再也不用为了别人而活了。可是,到如今,我还是得拿刀。”他望向赵敛,“因为我想你能活着,你不辜负我,我也不辜负你。”

“你知道了。”赵敛擦谢承瑢的眼角,“小六告诉你的?还是谢有棠?”

谢承瑢不答,继续说:“我知道这人间的罪恶,不是你我能够平息的,我知道改朝换代的混乱,不是你一个人就能扭转的。我又怎么能丢下你,让你孤军奋战呢?我深知孤军奋战的痛苦,我不想你也这样。你把我赶去舒州,我们都见不着了,那算不算是孤军奋战了。”

“算。”赵敛的手指扣住谢承瑢的手指,“我只是害怕,我怕你有什么事,我顾不到你。昭昭,我好像没有你就不行了。”

谢承瑢说:“你为了我瞻前顾后,你为了我左怕右怕。这回有我陪着你,你还会害怕吗?”

“我还是害怕。”赵敛吭哧一声,“我真的好害怕。”

“胆小鬼。”

“胆小鬼、胆小鬼。”赵敛伸手环住他,嘴里还在念“胆小鬼”。他圈紧谢承瑢的腰,哝哝说,“我就是胆小鬼,我好怕死。”

谢承瑢安慰他,搂着他的肩膀继续看月亮。中秋之夜,没有哪一日的月亮比这个还要圆了。

“明年中秋,我们还能一起看月亮吧?”他问。

赵敛点头:“三十年后的中秋,八十年后的中秋,我们还是能一起看。”

谢承瑢说:“等一百年后,我们俩都死了,还能一起躺在棺材里头看。就在同一个棺材里面。”

他的手心已经热得微微冒汗了,可赵敛依然没有放开他。不知道看了多久的月亮,反正等云把月亮遮住了,他们就回家去了。

衣摆擦过最末端的竹叶,手指揉过无数遍金色的指环。赵敛踩着谢承瑢斑驳的影子,拉着他滚烫的手。

“我在宫里面等你。”谢承瑢说,“你从外面来,我们再见。”

赵敛同意了,却还是说:“那你穿着我的甲衣去,不要受伤。”

“我做小兵,怎么穿着你的甲衣?你不要担心我,我把崔伯钧擒了来见你啊。”

赵敛笑了,倚着谢承瑢继续走:“我要你来见我,其他人我都不想见。”

谢承瑢眯起眼笑:“二哥,你真是小孩。”

赵敛不听,更贴着他:“离了你,我就要死掉了。”

“明天一早我就跟着小六去北武门,就不跟你一阵起床了。”谢承瑢用手捏着赵敛的脸,“你乖乖的,回来我给你赏啊。”

“什么赏?”

“什么赏都可以。”

赵敛想了又想,说:“我要你好好地回来,不要丢下我。”

*

谢承瑢一早就被纪鸿舟安排进了殿前司御龙左直,就守在北武门内。

赵敛很早就点了一批兵将,他们没听到什么风声,不能出营,就在步军司等着。至于皇宫,依旧还是上朝,不过崔伯钧和曹规全都没有来。

罢免了崔伯钧的兵权,辛明彰又说嘉王李元澜日日听信小人谗言,或有异心,想要其往西京舒州居住。因为李元澜本人并不在场,嘉王党的重臣也不在,所以早朝上没什么人反对。

方才下了朝,辛明彰至崇政殿批阅奏疏,不论内侍大臣皆不见。门外韦霜华派人来叫她,说是官家醒了,她也如同听不见,一心处理朝政。

韦霜华没办法,他亦不能离开福宁殿,就只好陪在李祐寅身侧。

到了下午,外面突然开始下雨。起初雨小,尚能听雨,后来逐渐大起来,连外面宫人的脚步声都听不到了。

李祐寅时而昏迷,时而清醒。他醒的时候,正好是雨大的时候,狂风暴雨卷叶而来,风打在窗户上,像是什么人在猛地敲。

“下雨了……”他气若游丝地说。

韦霜华有些惊喜,忙不迭问:“官家醒了?臣叫他们送药进来。”

李祐寅摇手,说:“不要送药了……皇后,来过没有?”

“没有。”韦霜华气馁说,“臣叫人去喊殿下了,但殿下一直未来,也许是前朝有事在忙吧。”

“你亲自去,传我的话……叫她过来,我有事情要问她。”

“是。”

韦霜华放下帷幔,三步一回头地出门去。

大雨滂沱,暮色降临,宫城外围了两队人马,分别送北武门两侧来。带头的是擒虎左右厢都指挥使廖通,他正坐在马上叫门:“皇城司诸官人,请开门放行!”

皇城司的兵在城门下看,问:“廖将军何故带兵前来?”

廖通说:“换防而已!”

楼上禁军摸不着头脑:“下午不是才换过?怎么是擒虎军的来换?”

“陛下有诏,以擒虎军代左直守宫城,请官人开门。”

禁军不知真相,即刻叫人去喊勾当皇城司的刘梦恩。刘梦恩上楼来,在雨夜中极目远眺,问:“是廖将军?”

廖通回:“是下官。”

刘梦恩说:“官家是有诏书,今夜雨大,有乱党密谋造反,所以换擒虎军的来替御龙左直。开门便是。”

“开门?”皇城司的禁军惊愕说,“官家并没有将此命令传到皇城司。”

“你照做就是,下去开门。”

禁军并不理睬,反而坚定说:“若有诏书,请遣人拿上来,下官看过即可放行。不然,任何带兵带刀者,皆不得入内!”

暴雨中,头盔下,廖通那双眼带着狠戾的杀气。他并没有离去,而是直接拿过身后弓箭兵的弓,对着楼上的禁军射去。

长箭破雨,刺穿守门皇城司禁军的胸膛,而暴雨如鼓,一声雷劈过,完全遮掩住尸体坠城的声音。楼上别的禁军见之大惊,即刻大喊“有人造反”,也被廖通射下来。

“开门!”

刘梦恩斜眼,瞥着边上吓得发抖、不知所措的禁军说:“还不开门?这可是陛下诏令。”

雷雨声中,北武门的宫门缓缓开启,廖通拿枪高呼:“杀!”便带兵冲入城中。

廖通之后,崔伯钧和李元澜皆服甲衣待之。

“三大王,过了今日,就要做官家了。”崔伯钧说。

李元澜笑笑:“进宫救驾。”

【作者有话说】

简单说一下造反前小崔做的事:1、转移家属,把曹规全、廖通等人的所有家属半日内全部送出城。2、一早就研究好了皇宫的地图,选了兵将、排了阵,制定了一系列的造反计划。3、策反了御龙直大部分直接带兵的中级将领,除了谢有棠,因为小崔察觉到了谢有棠不好那个。4、和皇城司老大刘梦恩勾结好了,里应外合,直接开宫门。5、造反前以李祐寅的名义圈禁了三衙高级将领、中级将领的家属。6、以“清君侧”的名义造反,还写了檄文,表明自己造反是正义的。7.其它。

另外,造反这件事李元澜也有煽动,因为视角原因我没有写明~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