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1章 重生

我见美人如名将 羽漱临风 3189 2024-01-05 10:27:32

“徐应白……”

“徐应白!!!”

凄厉痛苦的哭喊声在耳边骤然炸开。

徐应白模糊的意识被这声声泣血的呼唤拉回来,他目光逐渐清明,映入眼帘的是大片大片的火光,炽热的火焰烧上梁木,难以支撑的横梁轰隆一声砸在了地板上!

冲天火光下,一个身着斑驳白衣的的人背对着他跪下来,挺直的脊背逐渐弯下来。

火舌燎上他的衣衫,他却毫不在意,只是攥紧了手中的一样东西,而后深深吻了下去。

“你等等我……我来寻你……”

话音落下,他缓缓倒下,徐应白下意识伸手想要拉住他,手却穿过了他的身躯,徐应白一愣,繁盛的火光在此时扑面而来,迅烈的火焰瞬间将他们吞没!

西北官道黄沙遍野,士兵列队而行,一辆马车晃晃悠悠坠在中军中缓慢行进着。

马车内,徐应白猛地睁开眼睛,扶着马车内的桌案起身。动作之间,他身上披着的浅灰大氅连带着桌上的纸笔一同被扫落在地。

被烈焰灼烧的惊惧慢慢消了下去。

那个人……是谁?

刚才……是一场梦吗?

还是说,是人死之前走马观花的幻觉?

他急促地呼吸着,马车内的景象映在他眼底,胸中忽然传来一阵钝痛,他剧烈地咳嗽起来。

疼痛告诉徐应白,至少他现在不是在做梦。

我这是死哪去了?徐应白心中想,阎王府还是三清庙?

南渡前那不成器的皇帝和肃王勾结,在渡江之后设局杀他,万箭齐发,无处可躲。

中箭时清晰而又凛冽到几乎失去意识的疼痛不是假的,他在那一瞬间几乎就要晕死过去

中箭之后又落入滔滔江水之中,徐应白不觉得在这样的情形下,自己还能活过来。

中箭落江……能找回尸体都是三清保佑了!

徐应白叹息之余,又是深深的愤怒!

他从未有不臣之心,也尽心辅佐魏璋!可魏璋却要他的命!

甚至等不及鸟尽弓藏,就要他万箭穿心而死!

岂有此理!!!

纸笔掉落的声响惊动了在马车另一边睡着的谢静微,他嘟嚷道:“……师父醒了?”

徐应白循声看过去,马车角落里,穿着灰色道袍,戴着道帽的小道童揉了揉眼睛。

徐应白手指不自觉在桌子上敲了两下,试探叫道:“……静微?”

这一声把谢静微给叫愣了。

师父何时用这种不确定的语气叫过自己的名字?

谢静微鼓着腮帮子,眉头皱得死紧,伸手过去探徐应白的额头:“呜呜呜呜师父莫不是睡傻了,把弟子忘掉了哇?”

徐应白没躲,谢静微肉乎乎的小手抚上他的额头,他的眼神落在被扫落在地的纸张上。

信纸上的字迹十分眼熟,遒劲有力,吏部侍郎梅永,晋朝如今的书画大家,也曾称赞过这字千金难求。

这是徐应白自己的字迹。

落款是开明元年八月初六,字迹尚新,大约是昨天清醒时写的。

竟是自己死前一年……

这是……死回来了?徐应白有些震惊。

而且明明只隔着一年时间,他却有了恍如隔世之感,感觉过去了很多年。

仿佛午夜梦回,惊觉大梦一场。

也或许是生死让时间显得有些漫长了。

徐应白学道,师父玄清子常在他耳边念叨什么清静无为,顺其自然,轮回缘法……但真遇见了重生这等匪夷所思的事情,徐应白一时之间也难以全盘接受。

世人皆言人死不能复生,而徐应白此刻看着纸张上尚新的字迹,第一次怀疑了这句话的真假。

即便真有轮回道,为什么他不是转生成一个婴孩,反而回到了死前一年?

徐应白捡起自己灰色的大氅,洁白如玉的手修长漂亮,还未像一年后那样虚弱无力,前世被送走的谢静微还在他的身旁叽叽喳喳,话多得有些聒噪。

干燥的风吹开车帘,徐应白浅淡的唇有些起皮,伴随着一点轻微的撕裂痛感。

一切都是那样的真实且熟悉,没有一样是假的。

缓了快半刻钟,徐应白勉强接受了自己不仅没死还活回来的事情。

真是……造化弄人啊。

他又捡起掉落在地上的信纸,上面是自己亲笔写下的战报,马车吱吱呀呀的行进,谢静微扶正自己的帽子,哭丧着脸继续叫:“师父……”

徐应白沉沉舒了口气。

前世记忆翻涌而上,开明元年四月,乌厥进犯,肃州州牧杨世清对气势汹汹的乌厥丝毫不抵抗,宁王又称病不上战场。嘉峪关告急。无奈之下,徐应白自请前往嘉峪关,任主帅,用近四月时间击退乌厥部族。

开明元年七月末,圣旨到来,强硬地要他班师回朝。

此时,他正在回长安的路上。

徐应白伸手揉了揉静微的脸,十一岁的谢静微眼角还挂着泪。

这是死后再醒来见到的第一位故人,又是自己的小弟子,性情一向淡漠,不善言辞的徐应白难得耐心地哄道:“好了,别哭了,师父没有忘了你。”

谢静微闻言瞪大眼睛,惊疑不定:“师父你是不是不被鬼上身了!”

徐应白虽然惯着谢静微,但毕竟性子淡,平日里很少这样哄谢静微。谢静微眼睛瞪成了铜铃。

徐应白嘴角抽了抽,屈起手指不轻不重地敲了一下谢静微的脑袋。

谢静微吃痛,用手捂着脑袋,语气却欢欣雀跃:“是真的师父!”

傻孩子。

徐应白心中叹道,不知前世自己死后,这小不点怎么样了。

马车内散有浅淡而极为清苦的药草味,徐应白手指敲着桌面:“我昨日犯病了。”

谢静微听见这话瘪了嘴又要哭,徐应白浅浅看过去一眼,他就止住了哭腔:“是,师父昨日疼晕过去了。”

说完委委屈屈补了一句:“吓死弟子了。”

徐应白摩挲了一下手里的纸张,安抚地摸了摸谢静微的脑袋,把他歪歪扭扭的道帽扶正了。

徐应白自知自己犯病的时候吓人,但疼晕过去还是少见。

这次该是把谢静微吓得不轻。

大军是在七月廿七接到圣旨从嘉峪关回长安,如今走了近十日,徐应白掀开马车的帘子,帘外已经不是苍茫的大漠草原,已然能看到一些郁郁葱葱的草木。

此次随大军出征的兵部职方司官员曹树骑马跟在马车后面,眼见马车帘子被掀开,连忙一挥马鞭上前,弯下身问:“太尉有何吩咐?”

徐应白打量了一下面前的青年,青年约摸三十岁出头,身上穿着甲胄,身形还算健硕,眉目也疏朗,左眉中心有颗大大的黑色痦子。

这标志性的痦子让徐应白想起来面前这人是自己当年点的随军将领,曹树。

他按了按眉心,心说这也没隔多久,怎么忘了这么多事情。

曹树那边还等着徐应白说话,没过多久,徐应白淡漠平静地声音响在他耳边:“无事。”

曹树闻言松了一口气。

而后又急急补充道:“若太尉有事,尽可叫下官!”

他话音一落,那帘子就放下来了,曹树只见那一闪而过的苍白下颔微不可察地点了一点。

曹树紧张的脊背放松下来,他完全不敢怠慢这位年纪轻经的太尉大人。

若是在四个月前,他或许还会对徐应白嗤之以鼻,一介文官,因学道而被先帝看重任为顾命大臣,虽素有才名,也政绩斐然,百姓敬爱,百官敬佩,但过于自信了,竟也不自量力地自请前往嘉峪关抵御乌厥?

乌厥骑兵之骁勇,连能谋善战,打了半辈子仗,拥有整个大晋最优秀的骑兵的宁王都称病说不能前往抵御乌厥,这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有何自信自请前往边关!

可是四月以来他同徐应白一同抵抗乌厥入侵,这个年轻人坚定的心志与遣兵调将的能力让他惊叹不已。

不过其下手快准狠,斩杀叛军的凌厉也让人心惊。

曹树感叹,难怪此人会被点为现今陛下顾命大臣,果非池中物也!

当为冲天而上的蛟龙!

而此刻“蛟龙”本人并不知道曹树心中对他的赞叹,他正靠着手掌,微微闭着眼,一副快要睡过去的模样。

按照这路程,行到长安还要十几日,徐应白打定主意要好好休息,顺便琢磨一下接下来该怎么办。

前世回长安后不久,乌厥就再犯边境,他本想再度请命前往嘉峪关,晋灵帝魏璋却声嘶力竭地说要南渡,他力谏未果,跪在宣政殿那一整晚要陛下收回成命,也没换来晋灵帝的回心转意。

只能着手准备南渡,想着把皇帝送过去,他再渡江回到中原平乱,没成想竟然在刚刚启程回长安时,就被肃王府那一群弓箭兵给射成了刺猬……

真是……功未立,身先陨,死得那叫一个惨烈,尸体估计全喂了鱼。

徐应白支着脑袋,手里的毛笔吸满墨汁,墨水滴落在信纸上,正将“陛下”二字给糊了个严实。

想来此时魏璋也快与肃王魏景明暗度陈仓了。

徐应白前世忙得没空管魏璋干什么,这昏庸皇帝除了花天酒地就会炼丹嗑药,除了年纪尚轻折腾不死以外没什么可以称赞的点,放几个能干的大臣守着,还堪堪能挣个守成之君的名声。

他也就没防着魏璋。

却不想魏璋居然悄悄去联系肃王!

真是……徐应白想了一会儿,给远在长安花天酒地的魏璋安了个恰如其分的评价——愚蠢至极。

忠臣不近,反而朝令夕改去投靠野心勃勃的藩王。

肃王那样虎狼之人,魏璋与之谋划,无异于与虎谋皮,肃王得了个皇帝,岂不是扯了面大旗,挟天子以令诸侯!

徐应白把桌案上的地图拿过来,草草看了一眼,心下已经有了计较。

既然魏璋非要南渡去给人当孙子,那就让他去。

不仅让他去,还要送他份大礼。

徐应白冷漠的目光扫过长安二字。

谢静微看见自家师父那淡漠的神情,冷峻的目光,不由得一抖,想着又是哪位大爷要倒霉了。

总不会是发现自己没专心练字吧!

他正瑟缩着,头又被轻敲了一下,师父那要命的嗓音在他耳畔响起:“你躲什么?坐直。”

谢静微神情一凛,挺直了小身板,老老实实道:“我害怕。”

“咳咳……”

徐应白病没好,忍不住咳嗽了一下,谢静微着急忙慌凑过去给他拍后背顺气。

徐应白边咳嗽边问:“咳咳……怕,你怕什么?”

谢静微一边拍一边理所当然:“怕师父啊!”

徐应白:“……为师有什么好怕的?”

谢静微:“怕师父罚弟子抄书嘛。”

徐应白:“…………”

他哑然失笑,伸出手,教训般地轻轻敲了一下谢静微的脑袋。

--------------------

作者有话要说:

注:历史上类似“灵”“幽”“高祖”等都是后人给过世帝王起的谥号,这里是为了方便称呼才直接这样写的,为免误会,在此备注。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