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71章

穿成炮灰太子之后 一捧秋凉 5147 2024-01-05 10:05:56

宁楚卿被宁修云一句话惊得浑浑噩噩,走的时候脚步都发虚,好似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宁修云觉得有些好笑,宁楚卿的反应好像是……恐同?

大启男风盛行,哪个城池都有馆,在富贵人家纳男妾也是常有的事,宁修云来到这里这么久,还是第一次见到反应这么大的人。

他跟着将军府的家仆到了东偏院,这边应当是一直作为客房使用,环境很是干净雅致,宁修云进门的时候,简寻已经将行李放好,刚从屋子里走出来。

两人从车队离开之前,宁修云就知道此行不会持续太久,所以带着的行李也不多,除了银钱便是轻便的衣物,简寻只稍稍整理了一下,也没费多大功夫。

见到宁修云进来,简寻几步走上前,打量了一下对方的神情,看出了些许疲惫,关切道:“殿下,要不要先去休息?”

宁修云的确觉得身体沉重,脖颈还有些僵硬发酸,应当是路上在简寻身上靠着,维持同一个姿势太久所致。

他打了个哈欠,说:“不必了。来的路上睡了太久,这会儿只想醒醒神。”

一听他提起这个,简寻立刻不劝了,回想起马车里的经历他耳侧退下的热意都有了死灰复燃的趋势。

宁修云揶揄地看他一眼,跟领路的家仆说道:“有围棋吗?”

家仆立刻应道:“有。二位稍等,我这就去取。”

宁修云招呼简寻到院中的石桌边上坐下,说:“你败了多少次了?不知道这次有没有赢我的机会。”

简寻惭愧道:“殿下棋艺精湛,非常人所能敌。”

这种拍马屁的话宁修云听过太多了,但从简寻嘴里说出来,就莫名让宁修云觉得舒心。

然而意外的是,两人不但等来了围棋,还等来了将军夫人孟氏。

孟氏带着几个下人抬了一方白玉棋盘过来。

孟氏穿着一身十分郑重的棕色锦衣,她很年轻,未施粉黛,长相只能算是清秀,但眉宇间的沉稳甚至胜过宁楚卿这个大将军。

她向坐在石桌边的宁修云见礼,语带歉意地说:“太子殿下万安,今日是将军考虑不周,将军粗枝大叶,常年待在军营不曾在礼仪上上心,殿下身份尊贵,怎能让殿下屈居一个小小偏院。我着人收拾了另一处宅邸,还请殿下移步。这里是代将军道歉的歉礼,还望殿下收下。”

孟氏一招手,下人便将那方白玉棋盘拿了上来,单看那棋盘莹润的外表就知道价值不菲。

另有一人打开一个小盒子,里面装了一份地契,孟氏解释说:“这是那座宅邸的地契,也一同交予殿下。”

宁修云倒是没想到还有这种展开,这位将军夫人对待他的态度十分谨慎,礼数周全得甚至有些过了头。

孟氏应该是从宁楚卿那里听说了他的事之后立刻赶了过来,宁楚卿的确如孟氏所说不懂这些礼制,太子南巡但凡到一城,都要由郡守安排一出临时府邸,住一个将军府的偏院确实不合规矩,把将军府整个让给太子居住还差不多。

边上的简寻也是一愣。

不仅是宁楚卿没反应过来这一点,因为太子许久不在他面前表现出上位者的气势,他都隐约要忘记,这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未来储君,合该是被人恭敬对待,受万人敬仰的。

宁修云撑着下巴,对那棋盘还算感兴趣,至于地契,太过贵重,“嫂嫂有心了,棋盘孤就收下了,不过那地契就算了,孤不会在南疆耽搁太久。”

孟氏皱了皱眉,又行一礼,“殿下,臣妇将这两样东西相赠,一是谢殿下救命之恩,二是有求于殿下,殿下可否听臣妇一言?”

宁修云点头:“嫂嫂请说。”

孟氏道:“殿下应该知道了,喧儿一直有体弱之症,能请到的名医都已经给喧儿看过,都说很难治愈。听闻殿下离开国都时,有宫中最好的太医随行,不知道可否为喧儿诊治一番?”

宁修云应了:“小事一桩,孤很喜欢喧儿,自然希望喧儿健健康康的。”

简寻瞥了他一眼,有些疑惑对方怎么这个时候在孟氏面前说了实话。

他再转头看孟氏,心中的疑惑加重了几分。

宁喧得了太子的喜爱,本该是件好事,孟氏的脸色怎么好像难看了几分?

孟氏垂在衣袖中的手攥紧了,她道:“喧儿愚笨,能得殿下赏识是喧儿的福气。”

宁修云沉吟一声,问:“孤倒是觉得喧儿十分伶俐,应该已经开蒙了吧?不知道嫂嫂希望喧儿从文还是像五哥一样习武?”

孟氏猛然抬头,原本规规矩矩垂落的视线也落到了太子脸上,她心知此举有些冒犯,但还是说:“喧儿还小,他想做什么,臣妇希望喧儿自己做选择。”

宁修云没什么反应,只笑道:“当然,这是应该的。”

孟氏闻言,攥紧的手终于松了松,她吁出一口气,问:“多谢殿下,还请殿下移步外宅。”

“好。”宁修云点头,让简寻把他们那少到可怜的行李带上。

孟氏将两人送到了将军府门口,她给太子准备的宅邸离这里不远,宁修云拒绝了马车,和简寻一起慢悠悠地步行前去。

孟氏站在原地,看着一黑一白的两道背影,宛若一对璧人。

那黑衣男子不知道说了些什么,太子用手中折扇亲昵地敲了他的额头,两人之间的相处,甚至比她与宁楚卿之间都更融洽些。

她和宁楚卿不一样,宁楚卿几乎没有察言观色的能力,只在行军打仗的事有着近乎恐怖的洞察力。

在听宁楚卿转述了那句让他震惊半天的话时,孟氏便觉得有几分古怪。

后又听说太子那般看重喧儿,甚至屈尊抱着那孩子,不眠不休地守着生病的宁喧时,孟氏心中警铃大作。

若是太子所言非虚,太子岂非……此生无后?一个未来储君,怎可没有后嗣?

*

宁修云带着简寻去了孟氏准备的宅邸,从格局到装潢都和镇远将军府十分相似,两人理所当然地入住了主院。

简寻想避嫌都不行,太子如今身边只有他一个亲卫,他只能寸步不离地跟着。

等他把行李放好,宁修云已经让人将棋盘放在了石桌上,大启南部的宅邸在格局上都有相似之处,除了小桥流水、抄手游廊,也特别喜欢在院子的老树下放一石桌,夏季乘凉。

宁修云坐在一侧,用手把玩着一颗云子。

简寻知道对面的位置是留给自己的,他坐到石凳上,却听宁修云若有所思地问:“简寻,你想进南疆军吗?”

简寻一愣,在恭维和诚实作答之间选择了后者:“想。”

他似乎还没有在宁修云面前说过谎。

“哦——”宁修云拖着长音应了一声,调笑道:“你嫌弃我。”

他故作神伤:“也是,我这种不会武的普通人,遇袭的时候帮不上忙,只能给你拖后腿罢了。”

简寻紧张地抿唇,正色道:“并非如此,殿下身份贵重,保护殿下是我的荣幸。”

宁修云勾唇轻笑,不知道有没有相信,他随手在石桌上轻抚了一下,触手生凉,这石桌的料子似乎有些不同寻常。

宁修云讶异地一挑眉,“看样子将军府比我想象的还要富裕。”

初入府时他见府中的装潢普通,至少没有江城世家的宅邸气派,还以为宁楚卿把他那些俸禄都用在了战场上,没想到只是低调奢华,把财不外露做到了极致。

简寻也摸了摸石桌桌面,了然道:“这是蜀地特有的一种矿石,深山开采,的确来之不易,一块少说要一两金。不过对将军府来说只能算是寻常物件。”

宁修云不解地看他,表情疑惑,眼神明晃晃就是在问:这是为何?

见宁修云好像并不了解南疆,简寻开口解释道:“殿下大概不知道,镇远将军的妻子孟帆,出自孟家,孟家世代行商,富可敌国,而孟帆正是孟家大房的嫡长女,孟家大房只有孟帆一个子嗣,大房的八成家业都交给了孟帆。所以,将军府算是南疆家底最厚的了。”

这其中还牵涉了一件有趣的往事,和宁楚卿的过往有关。

简寻见宁修云很感兴趣,便把他当年到南疆来时听说的那些传闻说与他听。

宁修云根据简寻的叙述,大致还原了宁楚卿前些年的经历。

原来,宁楚卿自幼在南疆战场上拼杀,十四岁时成了军中小将,十七岁得了镇远将军的名号,彻底掌握南疆兵权,他的外祖徐将军就此隐退,将南疆交给了这个少年。

然而一国边境哪里是那么好守的,南疆之外是蛮族各部,以及各自独立的土司部落,这些

人虽然势力都不算强,但都有一颗冲破南疆关卡入主中原的心。

南疆战场也是一年到头都不消停,打了这个来那个,大启只有一个南疆军,敌人却有十几个,被迫进行车轮战,想守住南疆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

宁楚卿确实是个将才,在行军打仗上的才能甚至比他外祖徐将军更胜一筹。

然而刚刚受封的宁楚卿就遇到了一个大难题,那年江水泛滥汛期提前,没能防住洪灾,整个南疆在河流下游的田地尽数被淹,不少地方还闹出了饥荒。

宁楚卿本就为此头痛不已,没想到当时的几个土司部落互相合作,在这个紧要关头向南疆军发起了攻势。

行军打仗粮草最为重要,南疆虽然也有存粮,但南疆这边四季潮湿,粮食存放不久,几乎几个月就要换新一次,所以存粮不会太多,免得浪费。

南疆平原不少,若没有洪灾,每年的粮食产量供给当地百姓和南疆军绰绰有余,甚至还能向外输出不少,可偏偏那时田地被淹,没有收成,宁楚卿几乎是腹背受敌。

他往国都上了奏折,嘉兴帝从来不会在这方面含糊,立刻拨了银钱和粮草下来,可惜的是,上有政令,下边也有一堆蛀虫,国都运来的银钱粮草被层层盘剥,本就剩的不多,等送到江城时,直接被江城世家合谋扣下大半,成功送到南疆的寥寥无几。

宁楚卿哪能忍得下这口气,当即带着人去到江城和江家讨要粮饷,江家像饿狼一样咬了食物就不肯松口,宁楚卿直接让手下的人明抢,江城血流成河,这部分物资给垂死的南疆续上了一口气。

然而没想到的是,江家反咬一口,将宁楚卿的举动打成搜刮民脂民膏,弹劾镇远将军失职之罪。

嘉兴帝虽然并未真的治宁楚卿的罪,却派了内侍到南疆来,明里暗里告诉宁楚卿不要和江家起冲突,逼迫宁楚卿上门道歉。

宁楚卿忍了,但道歉一事免谈,结果江家不依不饶,要将家中一个庶出儿子嫁与宁楚卿为妻,只要宁楚卿应了,并且从此不再纳妾,江家会与江城各个世家一起,给南疆捐粮,让南疆能够度过难关。

此事简直荒谬至极,宁楚卿直接当做不知道,再次向国都去奏折要粮。

结果粮没要到,只等来嘉兴帝一句“要以大局为重”。

狗屁的以大局为重。

嘉兴帝逼着宁楚卿娶男妻,并且要求一生一世一双人,这摆明了就是不想让宁楚卿留下后代,他一直觉得宁楚卿是个隐患,等宁楚卿死后,南疆军权会交给嘉兴帝更信任的武将。

宁楚卿不愿被嘉兴帝牵着鼻子走,但南疆局势刻不容缓,他不能为一己之身弃南疆百姓于不顾。

宁楚卿被江家庶子找上门来,在南疆主城的大街上,对方直言若是宁楚卿不娶他,南疆百姓便会因此妄死。

只差一点点,宁楚卿就要妥协了,但当日两队人马对峙,挡在了路中间,当时的孟家大小姐孟帆刚好在南疆巡视孟家产业,她在马车里听到了江家庶子的狂妄之言,当即下车嘲笑了那人一番。

并和宁楚卿自报家门,说娶一个酒囊饭袋,不如娶她,若宁楚卿愿意,孟家将鼎力相助,为宁楚卿守住南疆。

宁楚卿进退两难,他知道孟家大房只有孟帆一个女儿,孟家必然是要招赘的,他不愿耽误孟帆,也是真的不想娶一个草包。

“将军当时主动提出入赘,但孟帆拒绝了,让将军打了胜仗再正经下聘来娶她。后来,有孟家襄助,将军得胜归来,孟家十里红妆送嫡长女出嫁,连带着大房八成的家业都到了镇远将军府,此后南疆军再未缺衣少粮过,南疆也彻底安稳下来。”

宁修云了然。

原来如此,原书里宁楚卿一登场就已经是南疆说一不二的掌权者,并未多提及他的过往,对他的妻子孟氏也没有着墨太多,因而宁修云并不知道这些。

但实际上却是,宁楚卿能有源源不断的军饷让南疆成为一块铁板,少不了妻子的帮助。

怪不得宁楚卿好像对断袖之癖有些忌讳,原来是有这么一桩旧事在。

宁修云摸了摸下巴,抬眼看向简寻,“知道得那么清楚,莫非你亲眼所见?”

简寻点了点头,说:“那年我随师傅在南疆历练,还偷偷上过前线。”

“胆子不小。”宁修云笑骂道。

比起宁楚卿的往事,宁修云明显对简寻的曾经更感兴趣,“听起来很有意思,说说吧,我想听。”

简寻其实觉得乏善可陈,但宁修云想听,他便从到南疆的时间点开始说起。

他的南疆之行很单调,跟师傅学武,跟师傅偷偷上前线杀敌,那是他第一次杀人,佩刀上第一次沾满血迹时他没忍住吐了出来,还被师傅嘲笑是胆小鬼。

简寻渐渐杀出了血性,在南疆战场养成了狠辣致命的出招和绝不手软的铁石心肠。

……

两人一边下棋一边聊天,基本上是简寻在说,宁修云在听,简寻这辈子第一次向他人说起当年在南疆的经历,几次想停,但一看宁修云专注聆听的神情,简寻又鬼使神差地继续了。

好在简寻说无可说之前,宁楚卿来了。

这人换了一身干净的蓝色劲装,手里提着一个巨大的食盒,健步如飞地进入正院。

见两人在院中相谈甚欢,他脚步一顿,觉得自己似乎来得不是时候。

简寻却在心中松了口气,朝他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

宁楚卿挠了挠头,俯身行礼,随后道:“今日并非有意冒犯殿下,好在有夫人提醒,还请殿下莫要见怪。”

宁修云撑着下巴,摆了摆手,“五哥不必在意这些小事。”

“多谢殿下。”宁楚卿松了口气,把食盒放下,说明了来意。

宁楚卿是来送晚膳的,这边的宅子虽然一直有清扫,但已经许久不住人了,厨房久未开火。

原本送饭应该是府中下人做的事,但他夫人让他借此机会向太子道歉。

宁楚卿觉得有理,便亲自来了。

这个时间点用晚膳还是稍早了些,宁修云让简寻从屋里拿了一把椅子出来,宁楚卿在石桌边坐下。

宁楚卿看看自己的木头椅子,再看看宁修云和简寻的石凳,再次觉得自己来得不合时宜。

宁修云抬手落下一子,道:“五哥其实不必对我有戒心,我只是前来巡视,车队里拘束多,便带着人先走一步,五哥应该不介意吧?”

宁楚卿睁着眼睛说瞎话:“怎会?你我是兄弟,我自然不会在意此事。”

宁修云轻笑一声,明显没有相信,两人关系不算僵硬,但也着实没到可以交心的地步。

宁楚卿沉默片刻,主动问道:“国师有批命,让殿下不可以真面目示人,殿下为何……”

他没把话说完,但宁修云明白他的意思。

宁修云轻叹一声,“今上信命,我不信,事在人为,说不定连这些玄妙之道也能算在其中呢。”

宁楚卿嘴唇缓慢抿成一条直线,听出了宁修云话里有话。太子是不是也知道嘉兴帝为了平息当年“断子绝孙”的谣言做了什么荒唐事?

他自小便知道自己的身世有异,但母妃并未和他说过自己的生父是谁,如今见太子和自己长相相似,他长久以来的认知快要崩塌了。

他不是嘉兴帝亲子,却长得和嘉兴帝唯一的血脉有几分相似?这天下还有这样的巧合?

宁楚卿顿时有些坐立不安,问:“殿下是否已经参透此道?”

宁修云点了点头,说:“五哥大概修书一封,便可知道真相,但或许你已经等不了那么久了吧。”

从初次见面开始,宁修云就在这位大将军身上感受到了一种焦躁,是遭遇意外后事情超出自己想象的忧虑。

宁楚卿双手环胸,皱眉道:“殿下可以直言。”

安静思考棋路的简寻终于发现气氛有些不对,左右看看,觉得自己是个局外人,完全不明白这兄弟俩在打什么哑谜。

宁修云沉吟一声,指了指对面的简寻,道:“我想让简寻入南疆军历练一番。”

简寻一惊,手里的棋子差点掉了,没想到他会在此时提出这个要求,这与其说是请求,不如说是挑衅吧?

果然,宁楚卿身上的气势陡然一变,目光冷厉,一时间气氛剑拔弩张,“理由呢?”

在宁修云说出这句话之前,宁楚卿都表现得很友善,但甫一提及南疆军,宁楚卿立刻变了态度。

太子想将自己的亲卫送入南疆军,是真的想历练一番,还是……看上了南疆兵权?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