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一百二十二章

林珩 来自远方 3273 2024-02-08 15:11:36

蔡国都城,青州。

连续数日大雨,河流水位暴涨,冲垮悬桥漫过河岸,卷走停泊的木筏和小船。

水流激荡,船只在水中摇晃,陷入湍急的漩涡,一头翘起,一头下陷。一阵急流袭来,伴随着刺耳的吱嘎声,一艘木筏当场被冲散,变得四分五裂。

河对面走来一支队伍,多达数百人,都是遇到洪灾的乡邑村人。

暴雨中房屋坍塌,田地被淹没,他们为求一条活路,只能扶老携幼涌向青州城。

队伍沿河西行,透过朦胧的雨幕望见前方矗立的雄城,来不及发出欢呼,就被风中传来的号角和鼓声惊住。

“黑旗,好多的黑旗!”

“是晋?”

“天要亡蔡不成?!”

满怀希望赶来青州城,却遭受迎头一击,强撑一路的坚持被压垮,绝望瞬间涌上心头。

天空中乌云密布,所有人被阴霾笼罩,呆滞地站在雨中,许久一动不动,变得失魂落魄。

雷声炸响,战鼓声持续不断,与雷鸣争锋。

青州城下,公子原率新军列阵,摆出攻城的架势。

鼓声隆隆,号角阵阵,军阵中戈矛林立,数千甲士伫立在雨中,一身黑甲被雨水冲刷,泛起森冷的寒光,愈显杀气腾腾。

军中将校手持令旗,在阵前策马奔驰,传达公子原的命令。

“分!”

声音穿过雨幕,大军似潮水分开,现出数条笔直的通道。

鞭声响起,青牛和驽马拖拽大车出现。车上高高隆起,蒙布掀开,竟是数十架抛石器和巨弩。

“哞——”

长鞭甩出鞭花,强壮的青牛发出叫声,头顶一对巨大的弯角,镰刀一般,在雨中闪烁寒光。

五十辆大车行至阵前,迅速一字排开。

军仆挽紧缰绳避免牛马受惊,陆续在地面砸下木锥,从后方抵住车轮,不使大车偏移位置。

步甲三五人一组,或将石块装入抛石器,时刻准备抡起重锤;或合力拉开绞弦,将箭矢架上巨弩。

这一幕清晰印入守军眼中,城头出现混乱,甲长极力弹压却收效甚微,不得不向上官求助。

“再不想想办法,城头就要乱了!”

在蔡军的恐慌中,晋军的号角告一段落,鼓声也暂时停顿。

大军中行出两部战车,打头一辆由四马牵引,车身漆成玄色,两侧的车轮既高且宽,轮轴外凸铜刺,在行进间转动,战时能撕裂马腿。

车上之人未着甲,穿着象征晋国宗室的黑袍,头戴玉冠,腰束玉带,手按一柄宝剑。仰望城头时,下颌紧绷,双眼凝聚霜色。

在他右侧,蔡欢站在伞车上,宫裙华贵,乌发堆云。发髻上没有太多装饰,只有一支古朴的金钗,钗头铸成兽首,象征蔡氏图腾。

见蔡欢出现,城头混乱意外平息,众人目光凝聚,陷入死一般地寂静。

上大夫百里争刚刚登上城墙,目睹这一场景,当即眉心紧皱,面沉似水。

蔡的国力不如晋,乃是不争的事实。实力悬殊不可怕,怕的是丧失斗志,连奋起抵抗的勇气都没有。

百里争快步穿过城头,来到女墙前,手按墙壁探头向下望,公子原和蔡欢的身影闯入眼帘,异常醒目。

他没有向公子原出言,而是拔高声音质问蔡欢:“欢女,你出身蔡氏,为何引晋人攻蔡?!”

蔡欢仰头望向高处,看清百里争的身影,气势丝毫不弱:“国有奸佞,狡言欺君,暗伏死士刺杀晋侯,欲坏蔡四百年国祚。我为蔡氏女,国君妹,当助兄长铲除佞臣,抓获真凶,给晋国一个交代。”

这番话出口,百里争便知糟糕,暗道一声不好。

果不其然,随着最后一个字落地,守军顿生哗然。

林珩遇刺非同小可,纵然毫发未伤,蔡国也脱不开干系。蔡欢代蔡侯入贡,专为两国结好,实是肩负重任。怎料事情发生,上至蔡侯下至满朝文武,众口一词将罪过推给她,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氏族对她早有不满,趁机派人在国内散播流言,声称晋灭郑后,蔡欢心怀怨恨,花言巧语欺骗蔡侯,借入贡行刺杀一事。

其言之凿凿,说得有模有样,流言甚嚣尘上。蔡侯听之任之,非但没有阻拦,反而暗地里推波助澜。

时至今日,蔡人皆以为蔡欢谋刺晋侯,对她心有怨恨。

不想晋国大兵压境,她同公子原一并出现,一席话打破氏族谎言,揭穿事情真相。

“不是欢女所为?”

“朝中有奸佞狡言欺君?”

“是谁?”

青州城被围,城中本就人心惶惶。蔡欢的出现无疑是火上浇油,一番话动摇人心,令百里争冒出冷汗。

他按住佩剑,紧咬后槽牙,试图挽回局面:“欢女,你休要信口雌黄!”

“是不是胡说,你我心知肚明。”蔡欢言辞激烈,与百里争针锋相对,“如非主谋另有其人,晋侯岂会容我?我的首级早被砍下,挂上肃州城墙。晋侯不惧上京,礼令行刺一样斩首,区区蔡国他岂能看在眼里。不过是看我无辜,让我回国抓出奸佞,肃清蔡国朝堂!”

城头一片哗然。

相比百里争的言词苍白,蔡欢有理有据,逻辑缜密,更容易取信于人。

事实正如她所言,以晋侯的霸道严酷,不是主谋另有其人,她根本走不出晋侯宫,早就血溅三尺,首级挂上城墙。

“真不是她?”

“人在朝堂……”

“莫非?”

众人的目光聚集过来,针一般扎在百里争身上,使他脸色铁青,牙齿咬得咯吱作响。

蔡欢乘胜追击,言词如刀,给城内氏族和蔡侯致命一击:“若不是做贼心虚,晋侯遣使为何会被扣押,进出不得自由?无非是被当面质问,知晓真相瞒不住,变得恼羞成怒。殊不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做过必要留下痕迹,奸佞势必受到严惩!”

蔡欢骂得畅快淋漓,不给蔡侯和氏族半分颜面,彻底撕破脸。

百里争怒不可遏,却对她所言无力反驳。刺杀晋侯能坚决不认,扣押晋国使臣无法否认。陶荣就在宫内,蔡侯派人日夜看守,宫廷内外人尽皆知。

事实如此,他仍要极力辩解,不能让晋师出有名。

“晋使现在宫内,君上设飨宴款待,美酒美食更有美人,其乐不思归国,怎能妄言扣押!”

“我今日算是见识到什么是妄口巴舌,睁着眼睛说瞎话。”蔡欢冷笑一声,手指城头的百里争,痛斥道:“枉你身为百里氏,这般厚颜无耻,简直令祖宗蒙羞!”

“恶毒妇人!”百里争勃然大怒,失态破口大骂。

“虚伪老贼,无耻之尤!”蔡欢比他的骂声更加响亮,不仅是旗鼓相当,分明是压他一头。

卢成站在蔡欢车后,举起一根怪模怪样的管子。此物号称百里眼,晋君赠于他,第一次使用就令他惊为天人,奉为至宝。

众人被蔡欢和百里争的对峙吸引注意力,没留意他的存在。唯有公子原侧头看他一眼,目光在百里眼上短暂停留,片刻后移开。

对骂仍在继续,蔡欢越骂越是畅快,整个人斗志昂扬,意气风发。百里争脸色铁青,额角鼓起青筋,渐渐变得无力。

不知何时,雨势开始变小,直至完全停歇。

天空仍是乌云密布,暗沉沉不见日光。

振翅声传来,一只信鸟飞过云端,在空中盘旋两周,似在搜寻目标。

大军中突起哨音,一名貌不惊人的军仆举起右臂,信鸟锁定位置,快速向下飞落。

信鸟腿上绑有木管,军仆利落解下,送至公子原车前。

木管上刻有玄鸟纹,打开木塞,里面是手指长的绢布,上面只有一行字:蔡不放人,破城。

字体遒劲有力,锋利犹如刀剑。乍然入目,似有杀气迎面袭来。

公子原卷起绢布,随手收入袖中,示意蔡欢稍停,仰望城头首度出声:“蔡行刺我国国君在先,扣押我国使臣在后,胆大妄为,无礼之极。今日必须放归我国使臣,随行不少一人。交出行刺主谋,蔡侯随我往丰地见君上,自陈罪过。”

“不遵礼,不循法,无凭无据肆意妄为,晋侯不惧上京问罪?”百里争试图最后挣扎。

“蔡无礼在先,晋不过是以牙还牙。况我国国君得天子册封,为侯伯,诸侯之首,能代天子出征伐。蔡侯不服才是违背礼法,不敬天子。”公子原手按佩剑,言辞犀利,令百里争哑口无言。

堂堂晋国公子,率威武之师。纵然不及晋君,气势也能碾压。

“半个时辰为限,不开城门,不交人,我便率军攻城。”说话间,公子原拔出佩剑,手指青州城,大声道,“君上有旨,蔡侯不放人,破城!”

“战!”

晋军齐声大喝,戈矛斜指带起劲风,尖端闪烁寒光。刀剑出鞘敲击盾牌,声声震耳。

巨弩全部拉满,抛石器拉至极限,只需扳动机关,敲下重锤,霎时就会飞矢漫天,石落如雨。

公子原的威胁不似作假,城头众人皆是面色如土,心提到嗓子眼。

“百里大夫,事关重大,需交君上决断。”

百里争转过身,看清众人脸上的表情,无需猜就知他们心中想法。他感到灰心丧气,却也无计可施,只能长叹一声,道:“去禀君上。”

“诺!”

甲士火速奔下城头,策马飞驰城内。唯恐动作稍慢拖延时间,晋军突然攻城。

此时的蔡侯宫内,陶荣推开木窗,看到窗外飞来的小鸟,忽然间笑了。

他转过身,对守在室内的忠仆道:“我将出城,蔡侯定会宣召,取我佩剑来。”

“诺。”忠仆虽有疑惑,动作丝毫不慢,迅速取来佩剑,为陶荣整理衣带。

刚刚准备妥当,门外就传来脚步声。

下一刻房门推开,几名侍人站在门外,脸色惶急,一扫之前的盛气凌人,变得恭顺异常:“陶使君,君上召见,请移步。”

他们毕恭毕敬,甚至诚惶诚恐。

陶荣迈步走出房门,多日来首次站在廊下,看一眼黑沉沉的天空,突然道:“我国大军现在城外?”

侍人悚然一惊,无需开口已给出答案。

陶荣朗声大笑,笑声中充满快意。

终于笑够了,他才开口道:“引路,我去见蔡侯。”

侍人们不敢多言,只能战战兢兢低下头,将陶荣带去大殿。

在他跨入殿门,看向上首的蔡侯时,天空中又起雷声,闪电爬过云层,暴雨倾盆而下。

青州城被雨水笼罩,城外大军如盘踞的凶兽,随时将扑咬上来,展开血腥杀戮。

同一时间,晋国丰地迎来一支千人车队。

雨过天晴,空气中弥漫着水汽。

雾气缭绕,飘浮过大地,为万物覆上一层轻纱。

号角声传来,响彻原野。

地平线处扬起黑旗,隆隆的马蹄声震颤大地。

丰地官员在城头眺望,看清风中的旗帜,立即命人擂鼓:“君驾抵达!”

鼓声震荡开来,赶来会盟的诸国国君闻讯,纷纷从营地走出,摆出仪仗迎接晋国国君。

马蹄声越来越近,似滚雷涌动。

数百匹战马驰过平原,马上骑士手擎玄鸟旗,乌底金纹,在风中撕扯,猎猎作响。

骑士之后,一驾玄车闯入众人眼帘。

铜铸的车伞下,衮服冕冠的少年按剑而立。

距离尚远,看不清他的面容,袭来的煞气却令人胆寒,好似冰霜包裹的猛兽,令人望而生畏。

晋国之主,一战灭郑,天子册封的侯伯。

众人眺望驰来的玄车,现实同传言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顿时心头发沉。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