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97章

木兰从军 若然晴空 2993 2024-04-19 15:33:25

左贤王连丢精锐, 如今已经只想逃命,他们最先丢弃的是疲惫不堪的老人,这些老人身上除了衣裳没有半点家财, 见到汉军只是坐地等死, 木兰仔细看过这些人没有携带任何兵刃,带着大军从这些人身边经过。

再追三五百里左右,被丢弃的就是女人, 从上了年纪的老妇逐渐到年轻的女奴, 有的手里还抱着孩子,这些人就更没有什么攻击性, 还跪着嚎哭着向汉军讨食,匆忙奔逃的左贤王将辎重都集中起来供应骑兵使用, 被放弃的老人女人和孩子基本上都是饿了很久的,多走几步路都站不稳当。

木兰抿着唇没有下达任何军令,仍旧沉默着继续带兵追击, 渡过弓卢河之后,渐渐地入眼所见不再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而是高耸连绵的山脉和宽阔起伏的河谷,骑兵的速度因此减缓,路上已经能够陆陆续续捡到一些年轻的俘虏。

霍去病一条伤口养了二十几天, 木兰亲眼看着那伤口长成结疤, 最后在小臂上留了一条细长的疤痕,这才松了一口气, 霍去病在后营休养的这段时间, 脸上长了些肉, 看着终于没了那副骷髅样子,其实这些天木兰感觉自己带兵挺顺心的, 但到底同为主将,这兵又不能不给霍去病带。

接霍去病回军营的那天晚上,木兰难得有些不舍,霍去病却很高兴,他在后营憋了太久了,每天盼着木兰来看他,也盼着伤口长好,最后看谁都觉得不顺眼,总觉得这后营就不应该带。每天开个驴车跟着大军后头多累赘啊,左贤王逃跑直往后面扔牛羊,取食于敌不是刚刚好?

韩说还不知道自己饭碗差点被霍去病掀掉,他看霍去病也不大顺眼,一个男人整日盯着花将军不放,想来是和天子待久了染了那方面的毛病,花将军那样温柔和气的人就该娶个贤淑的名门贵女……王室之后最好。

晚间扎营的时候,汉军已经不像之前那么讲究的,有的忙活搭帐子,有的直接把帐子垫在身下躺着,秋高气爽时节,又不是夏日草原满天飞蚊虫。木兰坐在搭好的帐子附近生了堆火坐着吃饭,今日她打了一只大雁下来,亲兵拿去炖了一锅汤,木兰给霍去病留了只腿,自己没吃多少,只是喝了些汤,吃了两块肉。

飞鸟炖汤滋味很好,霍去病这几年连年征战,先是不蹴鞠了,后来不带庖厨了,到今年出征已经面不改色喝下士卒常备的干粮粥,身上虱子乱爬也不在意,这对旁人来说是应该的,换成霍去病,木兰就总觉得他吃了不少苦。

一顿饭的时间,木兰也缓过劲来了,简单和霍去病说了一下这些天的追击情况,其实她去看霍去病也会说些,但真正遇到战事的时候,她是没时间回去找后营的,所以她说好了每天去看他,其实也是隔三差五地去。

这二十几天以来,大军日行一百五十里,速度不算快,但绝对不慢,左贤王的先头部队也许比他们快上不少,但只要他还没有丢弃除了亲兵以外的一切辎重和部民,就永远也别想逃脱追击。

木兰回忆了一下,说道:“过弓卢河之后,抓了两个匈奴小王,他们是和部落一起被丢下的,其中青壮折损大半,愿意归降,还有些匈奴官员,这些人班师回朝的时候可以用来充门面……”

她陆陆续续地说着,姿态很随意地向后靠了一下,两只手撑在身后,半仰着看向夜空。

夜幕光彩,星子欲滴,秋风轻抚人面,连日来的阴云都仿佛消失在了夜色里。

木兰呼出一口气,看向身侧的霍去病,低声说道:“杀敌寻常事也,我只是有些怕见那些路旁被丢弃的匈奴人,他们一个个坐地等死,还有人死都不怕冲过来抱住马腿来乞食,这些妇孺老人,实在叫人难过。”

霍去病正色道,“怜他们就赏些食物,不在眼前死,会不会好些?”

他是真的不在意这些匈奴老弱的死活,深入草原千里,大量运输俘虏回汉境几乎不可能,有价值的俘虏只会是匈奴的权贵和官员,这些人被左贤王丢弃下来,没有给他们留任何吃食。汉军不可能拿自己的口粮来养活这些人,他们迟早饿死,换成霍去病带兵,他也许路过的时候就发个善心直接屠灭了他们,好过一点点等死。

但木兰拧着眉说难过,霍去病也只能想出这一句“不在眼前死”了,再多的怜悯也是不可能的。

木兰微微摇头,她不可能为了自己心里好过一些下这样的令,她有些羡慕霍去病,为将者没有太多怜悯之心,实在是件很好的事,她从前也没有这种多余的善良,这些日子大约是见得太多,一路行军也没有旁的事可做,想得就多。

如今军中明面上一天两餐,实际是三餐,晨起吃一顿热乎的赶路行军,过午全军暂歇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啃啃干粮饼子,到天快黑的时候停下扎营,吃完晚食入夜休憩,木兰感觉一天吃三顿刚刚好。

歇了有一会儿,高不识过来报了一下今日战马的折损,说是有两匹撅了蹄,一匹蹄子磨出血了不能再行军,木兰为这三匹战马叹了口气,军中一直在捡牛羊,粮草也不缺,一般也不会杀战马,可无法行军的战马留在草原上……也是如同那些匈奴人一样,很快就会死去。

霍去病皱眉,对高不识道:“以后这些情况记录成册即可,除非大规模折损,其他不必再报上来,还有那些沿途乞讨的匈奴人,传令军中不许有人赐食,违令者三日不得食。”

高不识连忙应诺,看了一眼花将军没有意见,领命而去。

木兰等高不识走了,才问道:“你怎么知道有人偷偷赐食了?”

霍去病一直在后营,大多时候坐着木兰给他搭的帐篷驴车,还真不知道这一路的情况,但他摇摇头,只道:“连你看着都难过,那些士卒经不起的。”

木兰轻轻叹气,她十三从军,今年二十三了,十年里有七八年都在打仗,就算没当成将军,熬也熬个千夫长出来了,这世上绝大多数人都没她心肠硬。

次日行军上路,先锋营在前,李广对沿途的匈奴老弱视若无睹,李敢咬着牙不看这些人,满眼只盯着自家老父的背影,昨日传了军令,实在没人敢在这样强度下的行军还敢犯三日不得食的惩罚,这是真的会要命的。

霍去病一骑在前,亲兵护从,压根不让匈奴人靠近,有冲过来的就地格杀,没过几日除了真的坐地等死的,还有求生欲望的匈奴人都开始远离汉军。

随后一路沿着弓卢水,大军接连追上了好几个匈奴部落,得到消息称左贤王带着几百个亲兵逃得无影无踪,如今还在带着人逃跑的是左谷蠡王,问了许多俘虏都说不知道左贤王去了哪里。

可以看得出来,左贤王的求生欲望是极强的,为此他直接放弃了自己的势力,而且他肯定是朝着不同方向逃走的,汉军要么四处寻他的踪迹,要么吃掉一直在追击的左贤王部残余势力,但凡单独完成一项,对大部分将领来说出征任务就算完成了。

换成霍去病一个人带兵,选也得选一项,最实惠的是吃下左贤王势力,带着几百个亲兵逃走的左贤王就是个名头罢了,想要逐名也可以选择去找左贤王,水源就那么多,左贤王总不会朝他们后面跑,带着几百号人也并不好藏。

但这是两人带兵,霍去病和木兰商议了一下,决定分兵而找,霍去病继续追击左贤王势力,木兰沿水源地去寻找左贤王,无论找不找得到,一个月后两军在距此四五百里的狼居胥山会合。

商议既定,木兰带五千骑兵,主力部队用来追击左贤王势力,其实她没准备带这么多,追左贤王加几百个亲兵,带千把人足够了,但霍去病坚持,毕竟带的人多不仅安全,也方便找寻踪迹。两军今日在河畔歇息一夜,到明天天亮分开行军。

李敢正在吃晚食,后营烙了一批新饼准备给那五千骑兵带上,大家一起忙活多做了不少,军营里都吃了一顿,李敢也吃上了新烙的饼。

后营辎重肯定是跟着主力部队的,但木兰一贯谨慎,除去替马上携带每人十几日的口粮之外,除此之外还数了几百头牛羊带上,路上可能还会捡点牛羊,这一个多月的消耗肯定是够的。

新烙的饼子不像放在后营很长时间的干粮饼子那么硬而且没味,新饼脆里还带着点香,而且越吃越香,李敢连吃了三个饼子,手里拿着第四个,一边啃一边喝水,不经意一瞥眼,看到霍去病钻进了木兰的营帐里。

李敢瞪大眼睛,呛得水从鼻子里往外冒,嘴里还有一口混杂着干粮碎渣的水就喷到坐在边上的路博德脸上去了。

路博德连忙让人打水来擦,他嫌得要命,边郡郡守山高皇帝远,还负责抗击匈奴,基本都是说一不二的硬脾气,这次的士卒也有很多是他带来的边郡募兵,也就是对李广比较尊重,不然他非得和这脑子不好的李敢干一架不可。

那边霍去病一进营帐就看到木兰在收拾东西,听见有人进来的动静,木兰头也不回就知道是谁,口中道:“李敢和先锋营留下,李老将军我要带着的,除此之外我还要个熟知路途的降将,高不识和复陆支我要带走一个……”

正说着,后背传来暖热,青年的气息贴在耳侧,木兰被从后面抱住,耳朵立刻不自觉红了起来。

深秋微寒,营帐里暖意融融。然后不多时,木兰把霍去病推出了帐子,这人碍手碍脚,实在耽误她收拾行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