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58章

木兰从军 若然晴空 2697 2024-04-19 15:33:25

木兰把自己携带的所有包裹都翻了一遍, 什么都没找到,她一时有些茫然,如果是弄丢了, 怎么又把霍去病的东西掺进来的?要是没丢, 那她的袋子又在哪?

木兰确实认识这是霍去病的东西,别的不说,光是桃脯和糖块就能叫人分辨主人家身份了, 更别提还有那么多的金饼, 除了新将,谁家将军在外打仗会携带这么多钱财?

头疼片刻, 木兰把袋子系好,决定先解决眼下的问题, 她找了一件干净衣裳裁剪成月事带,准备找个地方烧些草木灰,忽然闻见些烟气, 走了不多远就看到陈大陈二用石块垒砌小灶,这两兄弟围着小灶在烧火。

她刚一靠近,问了句干什么呢,陈二就啪嗒啪嗒地拍火,把火扑灭, 拉着陈大跪在地上, 小心地道:“将军,我们肚子饿, 想熬点热粥喝。”

木兰起初奇怪, 但听了这话也觉得合理, 毕竟夜里啃干粮就凉水是有些难受,人有时候在夜里就是想吃点热乎的。

她点点头, 说道:“你们继续烧火,我去看看营地。”

陈二还冷静地关心道:“将军不带些亲兵吗?”

木兰摆摆手,军营里能有什么麻烦,她这会儿其实一只手就提着些找到的干草,还拎着装了新月事带的羊皮袋子,她只要避着些人就可以了,毕竟夜里巡逻军营,只有她问别人为什么没睡的份儿。

直到木兰的身影消失,陈大一屁股坐在地上,后怕得哭了起来。

陈二也吓得不轻,但还是拍拍姐姐的脊背安慰道:“将军走了,没事了,我们多烧点灰,争取连下次的都准备好。”

陈大从哭泣变成抽噎,“都是我不好,我的信期不准……”明明是大半个月前刚来过的,可夜里惊醒,轻轻一摸满手是血,竟是信期突至了。

陈二坚定地摇摇头,两人很快互相抚平心情,继续烧起火来。

木兰找了个避风口,烧草木灰烧到一半,忽然有斥候连夜归营,称在距定襄四百里处发现大军踪迹,斥候小队跟了一天一夜,确认这是右贤王本部精锐兵力,因此急忙来报。

木兰此时月事带是空的,草木灰也没来得及收拢,总有种信期将至的预感,但听了斥候的奏报,她立即忘记这事。

斥候称对方人数在五万左右,她如今分散兵员四路,一时无法聚齐,自身所带军队八千人,此时撤退并没有带回很详细的信息,犹豫片刻,木兰道:“先派斥候折返向大军报讯,再传令其他三路军尽快汇合,既然人数差距不大,那就没有逃跑的必要了。”

木兰坐在军帐里一项项传令,很快就到了天亮,她将八千兵马聚齐,抛弃了大部分辎重以确保军队的机动性,抛弃辎重之前,大家都吃了一顿好的,做好了迎战的准备,然后……全军找了一处峡谷抱团,一边等三路军汇合,一边等大军到来。

这处峡谷还处于匈奴精锐前往定襄的必经之路,木兰的三路军离得最近的只有二百里左右,最远的也就六百里,而身后的大军也很近,卫青那边接到消息,立刻命令急行军赶往峡谷,大约是打着劫掠的主意,匈奴精锐行军速度是真不快。木兰这里汇合了两路军共计两万三千兵员,卫青派遣来的先行部队也已经赶至,斥候那边来报,称匈奴军距此二百多里,因天色晚了,还就地扎营准备休息。

先行部队不是探路的赵信领兵,而是李广父子,他们带着一万五千的兵马在前方急行军,李广跑马在前,一日跟丢三波亲兵,他自己都坐着和木兰吃了一顿干巴巴的干粮粥了,李敢才气喘吁吁地赶到,之后陆陆续续的兵马像累死鬼一样扑着爬着进了峡谷,可见这老将军是真不会带兵。

木兰在前夜终于赶制好了月事带,今日是月事第二天,她不大乐意动弹,一动就要流血,脸色也不好。

偏偏今日接二连三有人来汇合,第一批是赵破奴,第二批是周武,第三批李广李敢,汇合人数三万八千人,军营里顿时乱哄哄的,她也不能去休息,因为李广带来一个消息,卫将军连夜行军,大部队就在后面,预计再有一两个时辰就能赶到。

这会儿刚刚入夜,再有一两个时辰和大部队汇合,木兰不由打了个哈欠,她起初还和李广聊着天,聊着聊着就趴在了桌案上,李广正说得高兴呢,被李敢拉了拉袖子,这才发现木兰睡熟了,老将军眉头拧起,习惯性地想教训两句,但很快就闭上了嘴巴。

少年眼下大片都是乌青,脸色很不好,看起来实在疲惫极了。

李广摆摆手,把众人都往外轰,他也往外走,毕竟还有些时间嘛,让年轻人睡一觉又没什么。李敢落在最后面,他半弯腰,歪头看了一眼木兰苍白的脸色,把自己的披风解下来,轻手轻脚地盖在她身上了。

木兰这一觉睡得很安稳,等到深夜时分,后方大部分赶至,外头传来几位将军说话的声响,木兰渐渐清醒了,李广本来还准备叫醒她,一进来就看到木兰揉眼睛,心想小将军倒也有些警觉性。

大帐很快挤进好几位将军,大家分次序而坐,因为都是急行军赶来的,诸将看着都灰头土脸的,木兰反而显得比较干净。

营帐里点了烛台,火光倒映在营帘上,将军们的影子都显得庞大无比,仿佛即将吞噬匈奴的暗影。

卫青带着大军休整了好些时日,这会儿连夜奔袭过来,士卒只是看着累,但没有消耗很大的精力,他准备在这里稍歇片刻,以逸待劳。

木兰还担心霍去病会持不同意见,毕竟他们在转战匈奴腹地的时候,遇到这样的情况从来没有以逸待劳的时候,霍去病总是想要趁夜奔袭,杀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但霍去病并没有开口,带十几万人的大军和带几万兵马是完全不同的作战方式,他看得出来舅舅的想法没有任何错漏,自然也不会开口。

卫青说完大致作战意图,又分配了一下作战任务,李广与木兰两军合并充作先锋,也加上了霍去病那五千人,算作三军合一,这三军组成军中最强势的一支臂膀,而赵信由领兵带路的将领改为防守后营辎重,这不是不信任,反而是信任极了。

随后骑将军公孙贺与公孙敖带兵护卫左翼,其余将军合兵守卫右侧,同时战时如有必要,左右翼变阵合拢,就是一个大包围圈。

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三叉戟式的阵型,适用于人数占很大优势的战事,整体是这么个模样:ψ。

画成阵型图则是这样:

右贤王精锐

↓↓↓↓

↑↑↑↑↑↑↑

↑↑↑↑↑↑↑

公 木兰 诸

孙 联军 将

====

赵信后营

如今的右贤王势力不如罗姑比,他的精锐部队是他从王庭带过来的直属部下,而右贤王封地上的军队大多属于老右贤王罗姑比的遗民,一旦精锐被歼灭,剩下的军队战力会变得很低,而这支精锐部队出来劫掠大汉也是因为新右贤王想要显威,使军心尽快安定。

夜间将士休整,木兰因为睡了一觉反而不大困,她看见霍去病,就给他使了个眼色,两人很快出了大帐,木兰把霍去病带到战马前,把羊皮袋子还给了他,挠挠头说道:“我也不知道这袋子怎么到我这里的,但应该是你的东西。”

别的将军也不会带桃脯和糖块吧?

她不提这个霍去病都想不起来,那日送别回去之后,没多久他就发现袋子不对,因为他的袋子很重,上头是小食下面是金饼,哪是一袋子布条和草木灰的分量可以比的,他倒没猜出来是木兰的东西,在住处找了很久也没找到自己的袋子,以为丢了,心情郁郁了好久。

这会儿失而复得,霍去病的眼睛都亮了,他接过袋子,忽然想到了什么,奇怪地道:“是不是亲兵整理的时候放错了袋子?我那里有一袋草木灰,底下是些布条……”

木兰干巴巴地道:“草木灰止血,布条包扎。”

霍去病恍然大悟,他那天找不到袋子有些难受,但看着那袋子草木灰和布条摆放得整整齐齐,应该是很用心准备的东西,所以也没丢弃,他很快就去找了回来,和木兰完成了交换,就在木兰松了口气的时候,霍去病道:“木兰,能不能把这个给舅舅看看?”

木兰的眼睛一下子变得圆圆的,很惊骇地看着霍去病。

霍去病认真地道:“士卒受伤一般都是绑布条,止血的药很珍贵,有时候也用草木灰止血,但是很难清理,我看那个布条里可以塞草木灰,这样又能包扎伤口,又可以止血,我想让舅舅看看,让全军都学习一下这样的包扎手艺。”

木兰觉得自己脑子嗡嗡的,听了一会儿霍去病的话,她僵硬许久,终于点点头。

啊,好吧,要是可以用在伤兵身上,就不该藏着掖着了。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