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115章 坚壁 第三十五

丞相是位疯美人[重生] 小清椒 3242 2023-12-29 11:03:19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陛下这一觉直接睡去了日上三竿。

迷迷糊糊地睁开眼时, 脑袋里不仅空空荡荡,周围一圈还疼得简直要命嗜酒宿醉的下场。

初春的阳光金灿灿的,带着恰到好处的暖意, 不似冬日那么空洞,透过圆窗窗格, 丝丝缕缕地落在地上。

元彻坐起身, 抬手锤了锤自己的脑袋, 似乎觉得没用, 又左右甩了甩。

结果疼痛没甩走,倒想起一些零碎的画面:昨晚回京,自己先去翻了相府的墙, 然后怎么?哦对,见到黑漆漆的相府后, 隐约明白师父还是去了, 掉头去皇城,果不其然, 一进太庙就证实了猜测。

那再然后呢?总不可能直接从太庙飘回来的吧?

元彻继续冥思苦想,烈得发辣发苦的味道还残留在喉咙里,那是他喝的酒,他在一气之下无处发泄, 喝了好多,还絮絮叨叨地说了很多心里话, 该说的不该说的,配合着一会儿笑一会儿又哭的表情,比那唱戏的还要生动丰富。

“……”元彻心道, “下次注意。”

亏得当时身边只跟了一个兀颜, 待会儿就去威胁这小子, 警告他不准传出去,不然就胖揍到失忆,元彻如是想着,抓过一旁的衣服穿起来,刚伸进只手去衣袖,狼崽子的鼻子就灵敏地闻到衣服上即将消散的冷香。

这是丞相大人身上独有的香味!

模糊的画面里骤然多了一个人影,听他喊陪他闹,还把他从太庙一路送回来,守在床边,抱着他,最后不知为何,后半夜的气氛变得十分压抑,对方心情似乎不太好。

元彻不敢想了,汗如雨下,两下三下系了衣带,跑出寝殿打开门。

正巧,沈之屿也刚准备推门进来。

一只肉嘟嘟的麻雀落在屋檐,两人对视片刻,沈之屿看见元彻的衣带在奔跑间散开,整个胸腹都露在外面,皱眉道:“不像话。”

元彻低头一看,连忙重新系,此次打好结后还扯了扯,确保不会再掉。

蹲在麻雀身后的兀颜和另一位亲卫看热闹不嫌事儿大。

“前辈,我们滚了一晚上了,还有滚多久啊?”亲卫问,“这位置离陛下太远了,万一有什么事,都没法及时赶到。”

兀颜叼着根草,轻笑一声:“皇城大内,能有什么事儿?目测得滚到丞相大人出来为止。”

亲卫:“啊?为什么?”

兀颜:“自己看啊,这不又进去了吗?”

亲卫第一时间没听明白,随后,整张脸都红了。

麻雀扭头一瞧,觉得后面这俩猥琐至极,简直没脸看,怕被同流合污,挥动翅膀拖着肥肉扑哧扑哧地飞走了。

“醒了多久了?”沈之屿将手上的醒酒汤放在桌上,“待会儿,再凉一凉,还有些……烫。”

话音未落,元彻已经端起来了,皮糙肉厚的手只觉得有些热,但不至于烫,一口闷下后,衣袖横抹过嘴:“没多久,一炷香不到。”

沈之屿:“……”

丞相大人默默将已经拿出一角的帕子放了回去。

元彻没注意到这些细节,他悄悄地窥探着沈之屿的神色,又觉得记忆里那副伤心的样子和现在不符。

难道是自己睡糊涂了,根本没有发生什么,是自己做的梦?

既然如此……

“知道自己昨天做了什么吗?”

陛下一口气还没完全落下去,顿时又提回嗓子眼,不小心咬到了舌头,一句话断成三大块:“做了,什么,啊?”

“您几乎吃掉了全部供果不说,”沈之屿想起今早的那一堆烂摊子就忍不住扶额,“后面还拿起扫帚背在身后当枪使,指挥诸位老将军打仗。”

至于敌人,则是立在大门口的那两根顶天立地的柱子。

两人思维根本不在一处。

“哦,就这啊,吓死了,朕还以为多大……改,绝对改!今天就改!”

新帝陛下一大美德,能屈能伸,改口比翻书还快,特别是在丞相大人面前,元彻挠挠头,笑道:“没事儿,他们不会介意的,大人你是不知道朕的父王,他还要没脸没皮,记得小时候有次,大晚上的,朕都在师父家里睡着了,他一身酒气地跑进来,把朕拧了出去吊在树上,美其名曰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就当报复回来了。”

沈之屿额角跳得更凶了:“那可真棒,需要表扬你们一脉传承吗?”

“嘿嘿,不表扬,不表扬,后来父王被其他人追着骂了十圈跑马场呢。”元彻凑过去牵人,把自己的五指插\\进对方五指中,微微握紧,摆出一个十指相扣的动作,随后笑叹道,“师父他,哎,他是真的狠心,都不肯见最后一面。”

听他这么说,沈之屿略收敛神色:“太傅很爱你。”

“嗯,朕知道。”

陛下既不插科打诨也不提刀砍人时,是一尊当之无愧的美男子,身上少年气极强,极少会出现颓靡和一蹶不振,他好像总是那么有力量和精气神,伤心的时候就伤心,伤心过了,继续向前看当然,昨夜除外。

沈之屿在昨夜将那个秘密悄悄埋葬了,就当是一场大梦,

元彻心神稍定后,问道:“师兄那边说了吗?还有那个楚王现在在哪儿?朕昨晚喝高了,回来尽顾着撒野。”

“耶律将军那边已经通知,至于楚王。”沈之屿并指为刃,在自己咽喉上轻轻划了一下,“一共三十六刀。”

有些事情沈之屿能帮元彻直接办了,有些事情却不行。

紧接着,丞相大人话音一转:“陛下,李氏藩王死的死,降的降,俨然不能再成气候,当下大势所趋民心所向皆为利于你,臣以为,应趁此机会昭告天下,改国号,将前朝与你之间划分清界限,不能再继续浑浑噩噩地糊弄在一起。”

元彻一愣:“这种事有些费时间和人力,一定要吗?”

“一定要。”沈之屿不容置疑,“此事并非凡俗礼节。”

两年前,元彻钻了黄巾叛贼的空子,轻松入主皇城,摁着半推半就的百官们的脑袋称了帝。

因此,他一直被李氏皇族骂做蛮夷皇帝,偷盗贼。

对于这种“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事情,百姓们念着元彻好的时候,自然是无所谓的前朝都颓成那样子了,只要人不傻,都明白得跟着元彻才能活下去有饭吃可十年,二十年,或者百年后呢?

人是会随着时间忘却伤疤的,当他们吃饱喝足,过惯了不用殚精竭虑的生活后,还会始终如一吗?

万一有个不知从哪儿冒出的李姓旁系子孙,集结一批军,拿着所谓的族谱扬言要讨伐元彻,说他名不正言不顺,要夺回家业呢?

元彻一个当皇帝的,不可能每天放着正事不做,专门去盯着全天下今天有没有人造反,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断了这类人的后路,从根部掐断念想。

想要复辟?

门都没有,你们家早退出棋局了,不服输的话,去地下找家里人哭吧。

元彻听完,好半响没吭声。

沈之屿也没急着再打扰他,让他自己慢慢权衡,他是皇帝,听取臣子的意见固然重要,但还得学会自己思考和拿捏。

一旁的香火已经燃掉一指宽的距离,沈之屿有些渴了,起身想给自己倒杯茶,手还没碰着茶壶,茶壶就给揪着壶嘴拿走了,元彻拿出一瓶牛乳,哐当放在桌上:“喝这个。”

沈之屿:“?”

从哪儿拿出来的?

“不喜欢吗?”元彻拉开手边的抽屉,只见先是一排牛乳罐子放在其中,后面则是一些花果茶,元彻弯腰下去翻了翻,拿出一包抖进一个干净茶壶里,“那泡这个吧,这个可以喝。”

天气已经回暖,再捧着茶杯就有些烫手了。

沈之屿端着茶碟,两指拿着茶盖顶,缓缓滑着浮沫。

这是元彻一个非常喜欢看的场景,氤氲的白气向上升腾,每至这时,丞相大人的眼睫上就会凝起一两滴非常细小的水珠,得细看才能发觉,还得快,否则一眨眼就没了。

有种岁月尽好的感觉,

“在看什么?”

沈之屿一抬头,就发现了元彻那专注的目光。

“看你好看,这果茶味道如何,好喝吗?”

元彻撑着下巴,毫不避讳。

竟还嘴贫上了。

“好不好喝,陛下自己试试不就知道了?”沈之屿把茶盏放回桌上,推回陛下凑过来的脸,“别慌,方才所说之事想好了吗?”

“想好了,确实挺需要的。”元彻不依不饶,既然脸凑不过去,干脆把整个人凑过去,将下巴垫在沈之屿的肩膀上。

唯一的麻烦大概就是诏书,谁来写?内阁那群人好像还没这本事。

登基诏书,并不是随便写几句好听的话那么简单,还得经得起推敲,字字拿捏到位,总而言之,是门大学问。

沈之屿之前写过一次,当时情况特殊,元彻一气之下给撕了,陛下总在那么一些奇奇怪怪的地方脸皮薄,不好意思再讨第二封。

沈之屿何其敏锐,一眼就将他心中的小心思看了个透,拍了拍他的肩膀让他起来:“走,去相府。”

“现在?”元彻嘴上奇道,但还是立马叫亲卫套了车。

还是那个位置,相府书房最里侧的书架上,沈之屿拿开几本挡在前面的书卷,取出木箱子,打开,里面是一卷全新的诏书,只需落下章便可使用了。

元彻惊呆了,如珍宝般小心翼翼地捧着:“什么时候写的?”

就算写过一遍有经验,没个一个来月也拿不下这样一封卷轴,且在元彻的记忆中,沈之屿这一年多来好像没有空蹲在家里写诏书玩。

“一直都有。”沈之屿道,“其实当初带你来,就是给你看看位置,知道你极有可能不会接受原先的那一封,想着若我万一……你再找来的话就能看见这一封。”

元彻把诏书放去一旁。

下一刻,一把拉过人抱紧。

木盒落在了地上,发出哐当一声,里面是空的,没其他东西了。

“你这只……机关算尽的狐狸,朕真的,到底是几世修来的福气,才能入你的眼啊。”

翌日,内阁收到消息,马不停蹄地着手准备,前前后后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来布置这件事。

四月中旬,元彻携文武百官在天坛祭天,改国号“楚”为“辰”,寓意蓬勃向上之势。

诏书打开,人人都称叹里面的字句,先不说其文采让人望其项背,内容简直像是为这位大辰的开国帝王量身写就,谁要是敢站出来说一句不对付的话,光那封诏书就能把嘴给你堵得哑巴吃黄连。

众人心里明了:新帝的站起绝非偶然,除去陛下自身优秀,还有一股他们看不见的势力在后面推动。

受命于天,既受用昌。

这一天天气很好,万里无云,日头也不会过于晒人,祭天如安排从日出持续到日落,中途没出半点差错。

沈之屿没能和百官站在一起,但他在兀颜等亲卫的陪伴下,站在一个视线角度不错的山头,全程目睹了这一切,

最后时刻,编钟声响起,百官跪拜新帝,沈之屿也在这遥远之处跟着一起拱手屈膝。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作者有话说:

下章开始最后一个副本=w=

明天捉虫,红包已发,注意查收~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