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29章 借刀 第二

丞相是位疯美人[重生] 小清椒 3125 2023-12-29 11:03:19

疼了多久了?

如何看待大楚被外族把持朝权?

这个问题很大胆, 也很直接。

自古帝王将相之事普通百姓避之不及,敢这样问,一是因为能看出厅下人的胆量, 直接叩问他们内心深处的想法与德行。

二是沈之屿笃定,就算传去元彻耳朵里, 元彻也不会生气。

肯定不会。

温子远:“诸位可讨论片刻。”

一阵低语后, 有一人拱手出列, 道:“大人, 草民以为,外族当权是脱离了纲常道理,这是比古往外戚世家干政、阉宦肆虐更加严峻的问题。”

他许是有些紧张, 说得满脸通红,将头埋得低:“因为外族带来的, 不仅仅只有政权的跌宕, 他们还会打破我们的礼法,杂糅我们的制度, 这看似无足轻重,但不出百年,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或许再也找不到半分他们该有的模样。”

话中的意思倒是有趣:

外族对大楚, 对皇族李氏,无疑不是奇耻大辱, 若是寻常的成王败寇朝代更替也就罢了,但上位者乃外族人,塔铁萨山脉将中原与北境千百年地隔绝着, 北境人的习性、样貌都和中原人有着天大的差异, 以农耕为本的中原人骨子里瞧不起他们, 认为靠着掠夺和侵\\犯存活的他们粗鄙、是没有驯化的野人。

温子远听得愣愣的,转头去找沈之屿征求看法。

沈之屿撑着下巴端坐一旁,眼睛藏在阴影里,白袍严谨地拢在了喉结下方位置,墨发散在后面,只有一缕被分了出来,扣上了一枚镶有红玛瑙的发扣,烛光下,玛瑙颜色和眼睑上朱砂痣相衬得恰到好处。

温子远看不出沈之屿的喜怒。

没人能靠沈之屿的表情窥探他的内心,先帝在位时,丞相大人下达的每一条指令,都会让人防不慎防,他是天生的弄权人。

“……哥?”温子远只能低声喊一句,“然后呢?”

沈之屿再次递了一张纸。

温子远接过来,问:“何为该有的模样?”

“回禀大人。”那人答道,“是我们拥有的区别于蛮夷人的……”

温子远直接打断了他的话,语气微厉:“你是想说,血脉?”

士庶之分是怎么形成的?

以四大家为首,如今的士族,只能说是胎运特别好的一批人,因为,他们能享受高官厚禄的原因并不来自于他们自己的功绩,而是开国之初追随高祖开疆拓土的祖辈。

可他们不想随着时间的流逝失去特权,于是,他们开始占有大量的土地,继而占有依附农,关起门来自己形成一套学术,靠蒙阴确保官职,标榜门第,甚至宁愿近亲也不肯与庶族通婚。

这个人口中的“华夷之辨”,与“士庶之分”又有何区别?

他如今是寒门,可若有一日,他得了机会爬上高位,还会初心不变吗?

沈之屿无声地笑了笑,早在此人第一句话脱口时便看透了他的心思。

“回大人,君臣和睦,朝政清白有序,文人提笔治天下,为百姓发声平冤,武将镇守边疆,保得江山高枕无忧,这才是该有的模样。”忽然,又有一人出列道,“大人,在草民看来,外族当权的关键,不在外族。”

温子远连忙追问:“哦?那在哪儿?”

“当权人是好是坏,是对是错,并非在于他姓甚名谁,而是在于他是否能为百姓某得一方安定和太平,古史三皇五帝皆为禅让,那时连勋爵贵族的概念都没有,更别说皇权了。”这人朗声道,“至于华夷之辨,两类文化的冲撞,必定是更优者取胜,中原礼法能弥久不衰千百年,自是有他的道理,我们不必畏惧融合。”

这话说得漂亮,在场不少人甚至下意识拍掌叫好。

沈之屿挑了挑眉。

温子远连连点头:“好,好,对了,我记得你刚刚说自己叫牛以庸?”

“正是草民。”

温子远接过第三页纸,纸上的问题是顺着牛以书的话问下去的。

“既然天下之势在于安定太平,那依诸位看,如今大楚拥有哪些势?又是哪一势能达到这一地步?”

说完,温子远自己都愣了愣,惊恐地看向沈之屿。

群雄逐鹿,问鼎中原,既然已经说出了天下该有能者居之,那么这位有能者是谁?

或者说,谁才是最终的胜利者?

厅下所有坐着的人纷纷站了起来,拱手皆道惶恐若说第一个问题,是询问元彻坐皇位的合理性,那么第二个问题,就是在问他们,元彻坐皇位的正确性。

这是他们敢妄议的吗?

有些东西没有放在面上说,不代表大家不知道,如今这个大楚,看似皇位是坐在了蛮夷人屁股底下,但是水面之下暗潮涌动的势力太多了,内有四大家还在把持着朝堂,外有蠢蠢欲动无时无刻不在紧盯着京城、企图趁它虚弱之时咬伤一口的藩王。

以及,还有民间流传着的,与帝王翻脸后转去扶持先帝遗孤的丞相大人。

谁都不是善类。

这四方势力在现在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皇帝需要前朝世家替自己打理朝政,藩王又碍于先帝遗孤不敢贸然进京。

但,平衡是暂时的,总有一天会被打破。

温子远自己都要哭了,鸡皮疙瘩从脚底直爬去头顶,可沈之屿不仅不搭理他,还要让他依言安抚着这群人。

他愁眉苦脸地念道:“无需惊慌,诸位被辟除在此的原因想必都是心知肚明的,本官说话自然也就直爽了些,不想弯弯绕绕。”

温子远自然是没能看出这句话中暗藏的机关:

沈之屿将客气与威胁拿捏的恰好好处,乍一听,是说不要想多啦我们都是直来直去的人谈谈而已,但实际上,他已经在警告,既然已经上了贼船,就老实一点,不要身在曹营心在汉。

果不其然,这一次,回答就众说纷纭了许多。

这群人分析得细致,先答了世家与民争利,是造成前朝腐\\败的罪魁祸首,万万不可再信任,又道藩王更是奸邪之辈,眼睁睁看着京城被黄巾贼侵\\略,若他们上了位,苦日子才是真的来了。

至于当今陛下和先帝遗孤,这还真的不好选择,论正统,定是先帝遗孤首当其冲,可这位殿下要人没人要兵没兵,只有一位大权已失的丞相大人,实在是难以翻身。

“其实。”牛以庸再次道,“草民以为,这势并非现在就能讨论出来,一位君主该所具备的,除了古往今来赞颂的贤德爱民外,还有太多,例如,一位仁君可能会带来盛世,也可能会因过于仁慈带来懦弱,以至皇权旁落,外敌入侵。”

“……”

后又陆陆续续说了一些,大多都是抛出问题让他们讨论,直到丑时,沈之屿终于问完了想要问的话,将人遣散。

温子远全程一直参与,却感觉问来问去都是这些东西,没什么大的区别,赶在沈之屿起离开拉住他,撒娇要求开小灶:“哥,这就完了吗?给我说说你想选谁呗?”

“不是我选。”沈之屿伸手在他脑袋上揉了揉,语气中透露着遮掩不住的病恹,“三日之内,回来寻你的,将他们的名字报给我今日辛苦了。”

温子远嘿嘿一声:“不辛苦。”

牛以庸和同僚们沿着回廊慢慢走出去,同僚们都在恭贺他,说这一次就属他表现最好,将问题答得最合温大人心思,今后定然会被提拔做官,在朝堂上舒展自己的鸿鹄之志。

有一些人甚至开起了玩笑,对着牛以庸拱手做辑,一口一个“大人”,让他“苟富贵勿相忘”。

牛以庸不算大,正是想要为人生拼出一番作为载入史册的年纪,他被捧得很开心,不知不觉间步子都轻快起来,像是喝醉了酒,连连道好。

直到走到岔路口,同僚们纷纷道别归家,一阵寒风挂来,将他刚燃起来的热血刮冷了。

他忽然觉得,今日之事,处处都藏着不对。

帝王察举征辟都仅限于对履历的查询以及词赋考察,若温大人真的是想要招募幕僚,需要问及这些吗?

温大人的声音听起来并没有病弱无力,他为什么需要用屏风遮挡?

今日的问题,后面到底藏了怎样的目的?

牛以庸泛起寒战,裹了裹打着补丁的衣袍,加快步子往回走。

而在他身后不远处的屋檐上,匐有一个黑色的影子。

见牛以庸走远,影子悄然跟上,同时拔出绑在小腿上的刀,刀刃在月光下寒光泠冽。

忽然,在更后方处,一只手鬼魅般出招,直往影子的要害袭去!影子一身黑色劲装干净利落,在第一缕刀风刮来之前,迅速侧身躲开,影子压着声暗骂了一句,抬头,却在看到偷袭者的脸时,猛地顿住!

见势不妙,影子不再恋战,立刻往旁撤离!

为找出这夜里作祟的人,耶律录已经连续蹲了五天,怎会轻易放过?

对耶律录而言,黑夜和暗袭就是他的主场,没有人能从他的眼皮子下单独逃走,只见耶律录取下背上的短弓,勾箭在弦。

“咻!”

箭划破空气,精准命中远处影子的肩膀,影子落在地上,砸出一声闷响。

耶律录故意没有下杀手,不然这一箭定能射穿这人的心脏,他上前来此人的身边,将疼得动弹不得的凶手翻过来面对自己,一把扯下他的面纱。

下一刻,手中短弓落在地上,耶律录手臂青筋爆起,他提起对方的领口,嘶声道:

“温、子、远!”

.

白天一直赶路,刚下了马车又马不停蹄地去温府,等彻底空下来回到丞相府时,距离天亮也不远了。

沈之屿以为两个小孩肯定已经睡下,便没有去打扰他们,自己轻手轻脚地摸黑走回了屋,换好寝衣,打算赶在天亮之前浅睡一觉。

躺在床上,先上涌的不是困意,而是再一次难以忍受的心悸,冷汗瞬间打湿了单薄的寝衣,沈之屿捂着心口起身去找药瓶,黑暗中,小腿踢到横在路中间的凳子,眼见就要摔下去,他的手抓猛地到一个人的胳膊,稳住了身形。

胳膊?

谁在这儿?!

“咔嚓”

几乎是同一时间,一根火折子被点燃,照亮了方寸之地,沈之屿看见他的药瓶正被一个人捏在手中,此人责问道:

“沈之屿,你这样疼了多久了?”

作者有话说:

沈之屿:不理解,为什么会怕说皇帝坏话?

彻崽:就是,朕很小气吗?

众人:……

上章留言读者全发了红包,注意查收~

感谢在2022-04-04 23:11:23~2022-04-05 22:37:0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绮罗生的小苏苏-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