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87章 坚壁 第七

丞相是位疯美人[重生] 小清椒 3277 2023-12-29 11:03:19

本章偏群像

五月底, 在以卓陀为首的医官和鬼戎全军的不懈努力下,京城熬过了近一个月的寒冬,总算是从地动和瘟疫中活了过来。

因染上疫病被隔离看管的人们回到街上, 敲响家门,拥抱了许久不见的家人和爱人, 城西的灾民们也纷纷提着自己的行李, 告别了风餐露宿, 搬进新家中。

五月的最后一天, 没有任何的奔走相告,百姓们自发涌来皇城门下,跪谢帝王的恩德。

整条官道全被占据, 挤挤的人潮从城北一路蔓延至城南,过年都没这阵仗, 路边的小商小贩连忙将摊位摆出, 趁此大卖特卖。

为防止出现踩踏,鬼戎军被迫出动, 堂堂护国军站在石墩上吆喝着:“一排一排地站好,左三列右三列,才来的往后靠,不要挤, 不要插队”

宫内,耶律哈格抓破了脑袋:“陛下人呢?跑哪儿去了!?”

亲卫军们集体静声。

一名站在队伍末端的亲卫在同伴的掩护下偷偷溜走, 往丞相府的方向跑去。

近几日沈之屿在忙着整理牛以庸呈来的册子,没功夫理元彻,元彻百般无聊, 转头看见魏喜收拾出了沈之屿房内换下的衣服, 忽然警惕, 连忙跑过去一把夺下:“去去去,边儿玩去,这些朕来洗。”

魏喜:“???”

元彻把魏喜踢去和温子远玩,然后翻出木桶,娴熟地挽起袖子将脏衣服扔了进去,刚将皂角用水化开,就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一名鬼戎亲卫就顶着一头的花花草草,从墙角钻了进来。

元彻还以为是贼,抡着一块搓衣木和他大眼瞪小眼:“你在……干嘛?”

亲卫也惊讶堂堂陛下拿搓衣木的手法比浣衣局的宫娥还要标准,不过没敢说出来,单膝跪地,以最简单的语言将外面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着重强调耶律哈格已经快要炸了。

哦。

“等着,没见朕这儿也有事吗。”

元彻拿着搓衣板回到木桶边坐下,继续洗衣服,亲卫老实上前道,“陛下怎可亲自操劳,属下帮您洗吧?”

元彻动作一顿,抬起头,贱兮兮道:“你多大了?”

“啊?”亲卫被问得愣住,好半天才答,“回陛下,属下今年十七。”

“太小了,等你长大就懂了。”元彻拿起一块衣角搓了搓,搓完又仔细检查有没有洗干净:“这事儿别瞎参合,一旁守着去,朕自己弄出来的自己收拾。”

亲卫不明所以,还以为这衣服里藏着什么机密,出于好奇地伸着脖子一瞧,不知看见了什么,再配合着陛下方才的话略一思索,当场雷劈似的愣在原地。

元彻晾好衣服,胡乱地将手往清水里涮了两下,抓过外袍披在身上,顺着亲卫来时的洞和小道溜回皇城。

沈之屿推门出来时,便见今日执勤的亲卫一直低着头,耳朵通红。

丞相大人思来想去了一圈,都没能找出是哪儿出了问题。

元彻以这辈子最快的速度将自己打点了一番,确保看不出来任何的端倪,然后脸不红心不跳地从宫内走出。

帝王亲临高台,双手虚扶起众人,并道无需感恩,朕乃一国之君,为诸位镇守八方排除灾患乃分内之事。

经历了无数次灾难的人们泣不成声,再拜。

看着心甘情愿跪在脚下的百姓,元彻也难以自抑,帝王的十二旒冕冠很沉,几乎将视线遮挡了一半,迫使他不得不抬起头。

元彻的手在广袖底下紧握,目光从城门脚下慢慢延伸至丞相府,再从丞相府挪到了城外,乃至眼睛看不到的地方。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此次,无论是为了什么,他都得胜。

六月初六,一场梅雨席卷了京城,又绵又细的雨点和阴沉沉的天色让人无精打采,大家都盼着早点收工回去睡大觉,皇城里面的朝官却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今日朝会连出了三道旨意。

首先就是齐王李灼被撤藩。

齐王落幕的意义,和去年那位被撤掉的小小礼王完全不一样李氏子孙那么多,将大楚现有的藩王拉出来一字排开,议政殿都还可能装不下,从前也有帝王看小藩王不顺眼一口气拿下的例子,少一个好吃懒做的藩王对任何人而言都不痛不痒,可齐王不同,齐王算得上藩王之首,齐国境内有的财务粮食,王朝班子,几乎能和大楚国都相媲美。

此举无疑是在向天下藩王发出挑战。

胆子可真大啊,他哪儿来的底气?

朝堂内的心思万千,有觉得元彻就是在找死的,也有在冥冥之中察觉不对劲的,京城礼国齐国,这三处地方是大楚的政治财政以及军事重地,都给这蛮夷皇帝一口气吞进肚子里了,其他的藩王确实捉襟见肘。

而就在众朝臣没从齐王一事中缓过神来时,第二道就当头砸下。

即日起,以京城率先做表率,若有父辈辞官以嫡系子孙接替的,不可直接入仕,需得由内阁阁臣考核,考核时会涉及到的学识范围囊括在内阁所著的书册里,考核结果分上中下三等,仅得上等者方可接替父辈,其余一概拒之门外,除此之外,每年的八月份,内阁朝臣会在京城官道上召开一次辩论,官贵和普通百姓皆可参加,为期十日,辩论题目由皇帝亲自拟出,来者可畅所欲言,不以言论降罪。

十日之后,内阁阁臣会选出优异者,张贴在皇城门下,这些人可凭户籍佐证自己,进入内阁再次考核,若依旧通过,便可为官。

三年之后,此举若有助于朝堂,就推行至地方。

亲卫念完圣旨,看着底下一群朝臣面如死灰。

当即就有人跪下,道出不合规矩:

“陛下!世家子弟经过家族熏陶,学识,眼界,和普通人根本不是一个高度,单凭几张策论和几次考核,怎可选出人才啊陛下!”

“陛下!以书册选官,容易造成学子们两耳不问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等等此类,说了近小半个时辰。

这些话,元彻早在提携牛以庸等人时便听过,清了清嗓子,学着沈之屿教他时的模样,皮笑肉不笑道:“诸位勿忧,有志者事竟成,区区辩论不足挂齿,朕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朝臣:“……”

这种吃闷亏的感觉难受。

想着家里好吃懒做的子孙,死灰已经不足以形容他们了。

最后一道的内容和朝事的关系不大,元彻扩大了鬼戎军的队伍,除去百名帝王亲卫军不变,剩下的大军则将其分为了两部分,同时拆掉了鬼与戎二字。

鬼军是出征军,行动如鬼神般势不可挡震慑人心,配备的军备比较轻便,以矛和枪为主。

戎军是镇守军,军备厚重,恍若一道铜墙铁壁,不易轻易攻破。

工匠送来了一枚虎符,当着众人的面,元彻将它一分为二,分别保管,若有朝一日虎符合二为一,那么也代表着鬼戎军重新合为一体。

转眼又是一月。

前前后后铺垫了整整两个月,元彻每时每刻都在擦着九尺重刀等着消息,以便一有风吹草动立刻出兵,可这群藩王好似特别能稳,坚持敌不动我也不动,半天嘣不出一个屁,元彻无数次地想干脆带着狼群杀过去算了。

“再等等,”沈之屿看他火急火燎地样子,淡声道,“时机还没成熟。”

元彻撑着下巴:“时机?什么时机?”

沈之屿笑而不语。

七日后,丞相大人一语成谶。

一场旱灾席卷了北方的良田,导致今年粮食收成锐减,物价上抬严重,南方的粮食送不上来,还要随时忧心着北境人跨过山脉掠夺,各地佃农纷纷聚集抗议,要么开仓放粮,要么将此事上报朝廷,让皇帝从国库里拨粮和银钱来缓解这场危机。

藩王们自是不肯的,给那蛮夷皇帝说自己正在遭灾,不就变向地告诉他趁虚而入吗?

至于开仓放粮……更不行。

佃农们苦等无果,眼看着夏税就要来临,家中米缸早已见了底,在一个仲夏夜晚,一位名叫吴小顺的佃农将乡里的年轻人们聚集起来,谋划了一件事。

“听说京城地动,皇帝不仅给难民们重修了房子,还没要半分银钱。”吴小顺低声道。

“没要半分银钱?这……真的吗?”

“千真万确。”

“如今陛下想要削藩的心思人尽皆知,差的只是一个由头,只要我们能把消息递出去,皇帝一定会来救我们。”

“要怎么递?”

“只能这样了。”吴小顺咽了咽口水,拿起桌上的镰刀,慎重道,“各位家里都是有妻女父母的,每天睁眼都是三餐,为了他们,我们也得拼一把!”

“拼一把!”

“拼一把!”

口号一喊出,原只有十几人队伍的顿时壮大起来,矛头直指当地王府,可佃农们手中的镰刀比不上官兵的长\枪,这一场起义只持续了短短十五日便被镇压,为首的吴小顺被通缉,四处逃窜。

但同时,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藩王们将佃农饿得打至王府门前一事一传十十传百,没多久就传到了京城。

率军离京那日,天气炎热,朝官一路送至城外十里,元彻每百步回头看一眼,脖子都扭疼了,却还是没有找到那一抹想要的身影。

沈之屿不宜出现在众人面前,元彻心里明白,再加上这日头太毒,不出来也好。

也就……几个月而已。

又往前行了几里,元彻令军队原地整顿休息,点出几人和自己一起去找了条小溪将水壶灌满,刚将木塞塞进壶口,就看见一辆马车停在对面的树林下,太阳光从树叶间落下,光斑落在上面,美轮美奂。

等等,这车有点眼熟,赶车的那个还有些像魏喜。

元彻揉了揉眼睛,心道完了,怎么还没天黑就出现幻觉了?

陛下只对丞相大人本人感兴趣,对那些妖魔鬼怪幻觉一律没想法,刚准备打道回府,就见几个跟在身后的亲卫冲他挤眉弄眼。

“咋?”元彻不解,“你们吃错东西了?”

亲卫们:“……”

“臣在此恭候陛下多时。”

熟悉的声音自身后响起,真真切切,这次绝对不是幻觉了,元彻一顿,紧接着猛地回头,见沈之屿就站在小溪对岸,一身白衣飘飘。

真的来了!

这心情是惊和喜对半分的,原以为就要几个月没法见面的人突然出现在眼前,属于喜,随后转念一想,此处距京城已经十几里外,他要在这儿等着自己恐怕得天还没亮就出发,又有些惊。

元彻几步淌过溪水,跑去人前一步开外停下:“这荒郊野外鸟不生蛋的,多不安全,以后别来了。”

嘴上说着不要来,脸上却高兴得紧。

“来送送你。”沈之屿道,“顺便带个人来。”

元彻:“谁?”

话音刚落,一个身影从树上掠下,跪在元彻面前。

是被革职的兀颜。

作者有话说:

红包已发,注意查收~

感谢在2022-06-22 23:52:56~2022-06-23 23:32:5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要早睡啊! 8瓶;钰锦、雪稚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