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196章

我亲爹是当朝首辅 王廿七 3055 2024-04-23 14:05:18

两人同时看向谢韬, 谢韫的目光露出阴测测的杀意。

谢韬打了个寒战:“我什么都没听见,什么都不知道。”

谢韬与谢韫年纪相近,就连婚期都挨得很近, 两人从小拌嘴吵架长大,对外却相互保守秘密。

因此两人的逃家计划并没有第四个人知道。

韩氏照常令厨下照顾怀安的口味,变着花样做美味的吃食,谢彦开照常翻着白眼念叨:“慈母多败儿。”

教了怀安三年, 他实在不觉得这孩子比旁人笨在哪里,只是自己没兴趣的事,就不愿意投入精力去做, 这实在是举业上的大忌, 圣贤经书毕竟枯燥无味, 有几个人是真正感兴趣的?

如今他几乎要找根绳子把怀安捆起来, 走到哪带到哪,省得他每天到处搞事情靡费光阴。

人的作息一旦规律,时间就过得很快。

转眼间到了夏末, 几场连绵的阴雨过后, 敞开门窗,也能感受到一丝丝凉意了,怀安和谢韬这样, 准备今年下场参加秋闱的考生, 也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怀安还收到了赵盼的来信,他也要在今年参加秋闱, 如果顺利取中, 年底就要进京参加会试了。怀安便在回信中提到了自己的婚期, 让他到时早点动身,争取赶上参加自己的婚礼。

八月初一开始, 连着几个黄道吉日,长辈们频频赴宴参加婚礼。

谢彦开不在家盯着他们,怀安和谢韬终于松了口气,两人都不是自觉的性子,丝毫没有大考将至的紧迫感。

怀安也已经大半年没搞事情了,快要憋疯了。

这天芃姐儿突然来找谢韫玩,两人在屋里下了好几盘棋。谢韫见她兴致很足,也不忍扫她的兴,只好叫厨下将晚饭送到她的闺房里来,横竖长辈不在家,小辈们举动随意,自在极了。

夜幕降临,门外传来一声难听的猫叫,像被掐住了脖子似的。

谢韫专心棋局并未在意,芃姐儿却将手中几枚棋子扔回棋篓中去:“韫姐姐,咱们去前面,看看我哥和谢三哥晚上吃什么。”

谢韫反问:“你没吃饱?厨房里还蒸着三丁包子,晚点让她们端上来,给你配着米粥吃。”

芃姐儿摇头,跳下椅子:“我已经饱了,就是想看看他们吃了什么。”

说着,自顾自的开门跑了出去。

谢韫忙去追她,结果刚一出门,便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只见她的小院子里,摆着四支一人高的木座灯台,交相辉映的灯火将院子照亮,一条鲜花铺就的小径直通向院门外。

“韫姐姐,快来!”芃姐儿像个神出鬼没的小精灵,站在院门口喊她。

沿着那条鲜花小径向外走去,一直穿过垂花门,她惊讶的下巴险些掉下来。

只见宽敞的前院里摆满了各色花束,唯有一条小路可以落脚,直通向正中央的一块被红色蜡烛圈起来的圆形空地,长身玉立的锦衣少年就站在其中,手捧一束鲜花,朝她伸出手。

他的背后堆满了大大小小的匣子,暂不知是何用处,谢韫已经震惊的无以复加了,环视四下姹紫嫣红的花海,提着罗裙朝他走去。

怀安将一大捧花束送到她手里:“今天是一个很特别的日子。”

谢韫一愣,什么日子?在书坊门外第一次相遇的日子?好像不是今天吧……

“十二年前,我们第一次认识,就是在今天。”怀安道。

谢韫恍然大悟:“那年我们只有六岁和七岁,在你家玩了一整天,你还送了我很多礼物,后来我跟着我爹外放,就……”

怀安点点头,让开半个身子,指着身后层层堆叠的匣子:“所以我准备了十七件礼物,特意赶在今天送给你,把另外的十七年补齐!”

谢韫瞠目结舌,看着怀安一样样的打开那一地精致的匣子。

从婴孩时带着铃铛的赤金手镯、虎头绣鞋,到儿时精致的娃娃、糖果、九连环、蹴鞠球,再到开蒙后的文房四宝、孤本字帖,再到及笄时的紫晶头面、花钗发簪……前前后后不知花费了多少心思。

“其实只有十六件,第十七件是我。”怀安道:“我把自己送给你,你愿意接受吗?”

躲在角落的芃姐儿洋装打了个喷嚏,这是暗号,屋顶院墙顶都藏了人,闻声便将无数花瓣从天空洒落。

谢韫站在漫天花雨中,泪水模糊了视线。

怀安又有点慌了:“……别哭啊,我以为你会开心的。”

“我没哭。”谢韫道:“我很开心。”

怀安松了口气,握住她的一只手:“我这辈子,或许不能位极人臣,给你一个一品诰命,但我会努力让你天天开心,支持你去做所有想做的事,陪你去任何想去的地方……你愿意嫁给我吗?”

谢韫张口结舌:“我……我们不是已经定亲了吗?”

“那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怀安道,“我还要正式跟你求婚的。”

“我……”谢韫脸颊顿时浮起一片红晕:“我愿意。”

二哥二嫂三哥不知从哪里冒出来,起哄般的鼓起了掌。年纪尚小的侄儿侄女一人挎着个小花篮,将更多的花瓣洒向天空。

谢韫余光瞥见二嫂偷偷拧了二哥一把,似乎在说:“你看人家!”

她忍不住笑了,用力握了握怀安的手。

“我带你去个地方。”怀安将芃姐儿托付给谢二嫂嫂,不容分说拉着谢韫离开大门。

马车驶离胡同,朝着西长安街行去。

“咱们去哪儿?”谢韫问。

“去灯市。”怀安道。

谢韫更迷糊了,距离中秋节还有半个月,哪里来的灯市?

殊不知,西长安大街,已经被各式各样的灯火照的亮如白昼,沿街的小摊贩卖力的叫卖,各大商铺的花灯争奇斗艳,歌舞百戏、高跷杂耍,好不热闹。大街上人流如织,京城的百姓听说这条街上提前开了灯市,纷纷赶来一看究竟。

孩童们提着街口免费赠送的小花灯在人群中跑来跑去,不少年轻男女也在大庭广众之下挽着手四处游逛,俨然是一个十分盛大的节日——尽管没人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

怀安和谢韫手拉着手,漫步在人声鼎沸的街道上。

怀安道:“这几年上元节和中秋节,咱们都是一起过的,今年过不成了,所以提前过。”

乡试第三场,恰好在中秋当日,他正关在贡院里遭大罪呢。

谢韫惊讶的问:“可是,你是怎么做到的?!”

怀安笑道:“随便招呼一下,你喜欢吗?”

“喜欢!”谢韫笑靥飞绽。

……

熙熙攘攘的大街中央,两辆马车一前一后,被堵得仅能缓缓移动,最后索性停在路边,前车走下一个衣着华贵的妇人,正是许听澜,被繁华的灯市吸引,想下来走走逛逛。

韩氏也从后车下来,二人便相携逛起了夜市。今日建昌侯家有喜事,两家都去赴宴了,回来便遇到这样一番盛景,颇觉有趣——这才八月初,京城居然办起灯会来了!

沈聿和谢彦开也只好下了车,随机寻访一名百姓:“今天是什么日子?”

“不知道啊。”

“缘何这般热闹?”

“不知道啊。”

总之是一问三不知,两人只好一边说着闲话,一边拖拖踏踏的缀在后头。这个年纪的男人说起话来也无趣的很,不是聊公事,就是聊子女。

“怀安最近还是很安分的,每日读书读到很晚,文章也有长进了。”谢彦开道。

老丈人一旦夸起女婿来,多半是真的不错,沈聿感激的话语刚要出口,便见不远处人群中,有一对年轻男女的背影很是眼熟。

不是怀安和谢韫有是哪个?

谢彦开此时也看见了,两人默契的跟了上去。

谢韫拿着一盏兔儿灯,两人吃小吃、看杂耍、猜灯谜、套圈儿、放焰火,玩的差不多尽兴了,正在闲逛聊天呢。

她问怀安:“还是很想知道,这些是跟谁学的?叔叔婶婶平时也这样相处吗?”

怀安断然否认道:“我爹才不这样,虽然他对我娘也很好,但他没什么钱。”

沈聿已经开始撸袖子了。

谢彦开一把按住了他,将食指竖在嘴边,劝他稍安勿躁。

“我爹也不这样,还常惹我娘生气呢。”谢韫道。

这回轮到谢彦开撸袖子了。

谢韫忽然站住了脚步,谢彦开不及反应,险些撞上去。

“我总觉得后背冷飕飕的。”她说。

“有吗?”怀安说着,将自己的外衣脱下来,正要披在她身上,这一回头不要紧,吓得“哇”的一声尖叫。

谢韫也回头看去,也是“哇”的一声尖叫,引来四下疑惑探寻的目光。

谢韫窘的说不出话来,怀安还敢嬉皮笑脸:“爹,谢伯伯……你们也来逛灯会啊?”

他知道他们的爹虽然不是什么浪漫的人,但一定是情绪稳定的人,这不,气的嘴角都开始抽抽了,也没在大街上发火。

“回家再说。”谢彦开沉着脸道。

……

二人叫人传话给两位夫人,有点小事亟需处理,让她们多逛一会儿,尽了兴再回来,转头将两人拎回家去。

回到家的谢彦开才叫傻了眼,他花费无数心思布置的轩敞古拙的前院,已经变成了一片花海,满庭芬芳。

“成何体统,啊?成何体统!你还有几天考试,自己心里不清楚吗?”

怀安将目光移向别处。

看着儿子把老岳父家里霍霍成这样,沈聿好半晌才缓过这口气来,攒眉质问:“你们在做什么?”

“求婚。”怀安道。

“……”

沈聿觉得自己考中探花的脑袋不太够用。

还得是考中状元的谢彦开一语中的:“西长安街的灯市,也是你搞得?”

怀安老老实实的点头承认,还不忘补充:“我向顺天府衙报备过了。”

“你……你是怎么做到的?”谢彦开一脸不可思议。

“没做什么,是附近的商铺老板们都愿意给面子。”怀安谦虚的陪着笑。

无他,钞能力尔。

“铺张浪费。”沈聿道。

“劳民伤财。”谢彦开道。

怀安狡辩道:“鲜花长出来不就是为了好看嘛,百姓有钱赚,又有乐子看,算不上劳民伤财。”

谢彦开开口刚要反驳,忽然打了个喷嚏:“阿嚏——”

顿时,空中飘起一阵花瓣雨。

“阿嚏——”

又是一阵花瓣雨。

“阿嚏——”

又是一阵……

两个爹手足无措的站在一片花的海洋中,漫天的花雨纷纷扬扬,这场面连怀安都看不下去了。

“能不能让岳父大人别打喷嚏了?”怀安低声问谢韫。

这是他们事先约定的暗号,藏在墙头房顶的伙计们听到喷嚏声就会狂撒花瓣。

谢韫也急的不行:“我爹闻见花粉就会这样。”

“花粉过敏?”怀安忙道:“快,快进屋!”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