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159章

我亲爹是当朝首辅 王廿七 2900 2024-04-23 14:05:18

向来与九味坊为难的赵班头也看到了广告, 眼珠子险些掉出来,立马去户房询问书吏,这个贺老四什么情况, 为什么非但没有关门歇业,反而山鸡变凤凰,开起了大酒楼。

户房书吏翻出备份的契约和执照文书,发现九味坊如今已经易主了, 准确来说,东家由一个变成了两个,除了贺老四之外, 还有一个叫孟德海的。至于分成的契书, 还多了个叫许三多的占了三成股份。

孟德海他们知道, 整个京城的叆叇店都是孟家的, 是个很有钱的商贾,许三多这个名字如此俗气,一听也是个经商的, 如此想来, 定是两个商人看到了商机,收购了贺老四的烤鸭店,还带着他一起做大了。

“居然还敢叫这个名字, 也不来孝敬孝敬咱们兄弟。”赵班头恨恨道:“有几个臭钱就鼻孔朝天了, 我要让他知道,京城的地面上到底谁做主!”

孟老板的审美永远是稳重大气讲排面的, 尤其听说怀安又弄来了皇帝的亲笔手书准备挂在大堂, 把大堂装修的富丽堂皇, 如果不是怕逾制,恨不能将装成皇宫。

怀安听着账房的报账心疼的直吸冷气:“好在我如今还有些家底, 不然还真不够他霍霍的。”

当然,高雅的就餐环境也是提升口碑的重要因素,因此怀安也没拦着他,毕竟他们的定位就是中高端酒楼。

怀安从不将自己持有股份的事告诉外人,因此到了腊月初一这天,他并不参与任何事,只负责陪好太子。

与他同来的还有堂哥堂姐及妹妹,他将他们提前安排在楼上的雅间青松阁,何文何武在门外巡视,另有两名便衣侍卫做家丁打扮守在门口。

安顿好太子和家人们,怀安下楼与两位合伙人打声招呼,又恰好到了揭匾的时间,门外来了不少观礼的宾客,将长安大街堵了一半。

怀安张目一看,卖情怀的营销方法就是靠谱啊,目光所及都是钱!

贺老板没见过这等场面,腿都发软了,冷汗直冒:“这么多人招待不过来吧?”

他看着大堂里的二十副桌椅,加上二楼的八个包厢,总共能招待二十八桌,可外面站着的人,少说有二三百。

孟老板无所谓的指着店门口的一溜长凳,和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沓卡片在迎宾的活计:“公子早就想到了,能招待多少就招待多少,多出的人发给号牌,在外面等位,走一桌进一桌,等不及的改天再来。”

贺老板擦擦额头的冷汗:“会得罪人吧?”

“怎么会呢?越是吃不到的美味,就越是惦记。”孟老板道:“再说了,号牌三个月内有效,到明年二月随时可以来吃。”

贺老板将信将疑的点点头。

吉时一到,鞭炮锣鼓齐鸣,大腹便便的孟老板和枯瘦矮小的贺老板亲自爬上梯子,一人一边,将红布揭开,露出乌木打造的匾额,上书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九味坊。

围观宾客掌声叫好声不断。

贺老板刚要转回后厨忙碌,只见一队官差吆五喝六朝这边走来,二话没说就开始撵人:“散了散了!不许在此聚集!”

众人被撵的乱作一团,但法不责众,仍想留下了看个热闹。为首的赵班头拨开众人喝道:“接到报官,有人在此处聚众滋事,谁是这里的东家,跟我们走一趟!”

人们面面相觑,什么时候开业典礼也算聚众滋事了?

可是官差面前,谁也不敢冒头吱声,只能窸窸窣窣的小声议论,然后看着两位老板。

“来啊!将孟德海、贺老四带走。”赵班头一声令下,左右竟真的带着枷锁上来拿人。

怀安刚欲开口,又听赵班头道:“等等!”

他挎刀走进店内,围观群众不敢招惹,纷纷让开一条路。

此时大堂里的二十副桌椅擦得纤尘不染,摆的整整齐齐,桌上赠送的凉菜已经上齐,只待开门迎客。赵班头握住一张桌角,“嘭”的一声,桌椅翻倒,菜盘叮咣落地,一地狼藉。

“给我砸。”赵班头一字一顿的说。

“慢着!”怀安迈过门槛走进来,面对面的走到赵班头面前。

“哎?怎么又是你?”赵班头惊讶道。

“这话应该我问你啊,小爷我每次出来吃饭,怎么都能碰上你这个晦气的狗东西?”怀安反问。

“你……”

“抓人是吧,你们有府衙的差票吗?”怀安问。

“我……”

“无凭无据就敢抓人,信不信小爷我告你一个欺压良民!”怀安道。

赵班头回头一看,差役们似乎都有些踟蹰,他怒道:“别听他装腔作势,给我砸!”

“是!”

“先往这儿砸。”怀安大步走向大堂中央的墙壁处。

大堂内被孟老板挂满了雅致的挂画、雕刻,唯有最中间的一副,被红绸子盖着还未揭晓。

怀安一把扯下了红绸子,皇帝亲提的“九味”被刻成木牌悬挂于最醒目的位置。怀安朝北抱拳:“此乃当今圣上亲笔,你今天要是真敢把它砸了,人随你带走,要是不敢砸,就给小爷爬着滚出去!”

赵班头张口结舌,他第一反应自然是不信的,皇帝怎么可能给一个民间的酒楼题字,又不是皇庄皇铺。可是门外百姓们声色激动,纷纷探头进来瞻仰圣上御笔。

还有人小声讨论:“孟老板厉害啊,隔壁‘来一品’的招牌就是圣上亲笔。”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谁敢编造这种事,脑袋不想要了?”

赵班头正愣神的功夫,何文何武带着十几个小厮打扮的青壮从楼梯两侧下来,在怀安身后站成了一排。

赵班头腿都软了。

“把他们给我枷起来,拴在门口示众。”怀安道:“你的上司是谁来着?杨推官对吧?什么时候他老人家亲自来领,什么时候再放你们离开。”

身后众人齐声应下,抢过对方带来的枷锁,直接枷在了赵班头的脖子上,然后从后院找来一根粗麻绳,将差役们一个个捆起来,胆敢反抗的都挨了揍,鼻青脸肿的被传成一串,拴在了大门口,还不忘放了一个最老实的回府衙报信。

一时间,围观的群众更多了,看到平时欺行霸市的衙差们被绑成了粽子串儿蹲成一排,纷纷哄笑起来。

跑堂的伙计迅速收拾地上的碎片残渣,将桌椅板凳扶起,重新摆好凉菜。

孟老板趁机对众人拱手作揖:“让诸位受惊了,今日到店贵宾,每桌再送一壶莲花白,给大伙压惊!”

“好!”叫好声四起,怀安仰头看着二楼栏杆后的太子和兄弟姐妹,冲他们眨了眨眼,几人看得过瘾,朝他竖起了大拇指。

后面的事情就交给孟、贺二人了,怀安露面多了不好,攀着楼梯回到包厢,与伙伴们安安静静的享用美食。

“怀安。”有人在身后叫了他一声。

怀安回头,原来是林修平、张郃等几位世家公子,还有一个生面孔,怀安不认识。他们刚刚也在人群里,全程目睹了他收拾赵班头的场景。

怀安便先叫怀远他们陪着太子,被几个朋友拉着去了包厢里聊几句。细谈之下,才知道那个生面孔叫顾同,十六七岁模样,北直隶人,以贡生身份被选入国子监。

两厢介绍一番,怀安才知道顾家是当地大族,家世也十分显赫,而顾同才学过人,年纪轻轻就通过了院试,还被点为案首。

怀安观察他,相貌端正儒雅,又带着点好学生的傲气,不禁唏嘘一声,又是个大哥那样的人物。

“怀安,你与这家店老板是什么关系?”林修平好奇的问。

“朋友。”怀安笑道:“你们以后来,提我名字打折。”

林修平点点头,委婉的提醒他不要与商贾走的过近,影响仕林风评。

怀安笑了,大大方方的承认他母亲就是从商的人家,他爹他哥的风评好着呢。

顾同也说:“世儒不查,以工商为最末,事实上,衣食住行,富国强兵,样样都离不开工商,只要不是不劳而获、横征暴敛,就不该区分三六九等。”

几人头一次听到此类观点,纷纷称赞。

林修平有些抱歉的对怀安道:“是我唐突,说错话了,自罚一杯。”

怀安从不会为别人持不同观点而感到不悦的,无所谓的笑着摆手。

此时有一桌身穿直裰的书生在楼下喝酒行令,请来助兴的兰新月坐在木台上,咿咿呀呀的唱着坊间时兴的词。几个书生借着酒力,竟无礼打断,要她唱一些金榜题名的故事讨个彩头,还往她身上扔了几粒碎银。

兰新月抱着琵琶便要离开,被几人粗鲁的拦下,吵吵闹闹惊动了楼上。

凭栏向下望去,怀安皱起眉头,其余几个朋友都有些愤怒,数林修平最为气愤,脸色都变得铁青。好在孟老板及时出面劝解,才令书生们安分的坐回原处吃饭,兰新月也忍下这口气,坐回板凳上调整情绪。

一个矮个子书生突然说要对对子,当即站在凳子上,大声说出上联:“一双玉臂千枕客。”

满桌无人对出下联,只是发出一阵哄笑。因为这原诗全句为“一双玉臂千人枕,半颗朱唇万客尝”,用在这里,暗讽兰新月是人尽可夫的风尘女子。

兰新月脸上由青转白,娇俏玲珑的身体微微颤抖。

片刻,小二从楼上青松阁出来,手里拿着一张纸条,站在大堂对那书生道:“这位公子,楼上的客人对出了下联,下联为:“三尺丈夫半截人。”

大堂内先是静默一阵,随即满堂喝彩。

一双玉臂千枕客,三尺丈夫半截人。

字面意思是嘲笑他身材矮小,只有半截,至于是上半截还是下半截,看个人理解,更为精妙的是“尺、丈、夫”三个字的下半截,都是“人”字,祝愿他早日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怀安嗤的一声笑了,如此有趣的对子,大概率不是出自堂哥怀远之手,而是堂姐怀薇。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