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215章 第三位玩家

马甲是剧本组不是美强惨 春日相遇 3402 2024-05-02 19:02:57

要说起来兰波与“望月薰”的相识,大概要将时间再往前,拉扯到七年前——在兰波刚失去记忆的不久后。

那个时候的兰波因为不明原因失去了自己过往的所有记忆,身边只留下了一顶帽子和自己的异能力,在横滨四处流浪中,后来则是被“望月薰”看了出来,暂时收留中;而那个时候的“望月薰”则是刚从欧洲返回了自己的老家横滨找地方定居不久。

可以说,相遇的时候,两个人对于横滨都不怎么熟悉。

两个人的相遇起源于望月薰的好心——虽然说望月薰本人不这么觉得,但在兰波的心里一直都是这么觉得的。

看出了兰波正在失忆中的望月薰短暂收留了他一段时间,作为交换,兰波则给望月薰充当《失忆症》里有着失忆症的主人公“结城千岁”的原型——现成的失忆者就在眼前,不用白不用——这是望月薰当时给兰波的理由。

而在之后,《失忆症》写完了,兰波也理清了所有的生活常识、还勉强给自己找了份能糊口的工作,于是他就顺理成章地离开了望月薰的家,而后两个人又渐渐断了联系……直到再后来,一年多以前望月薰搬家恰好搬到了附近,两个人又重新联络到了现在。

其实按照常理来说,一个失去了自己过去所有记忆的人与第一个收留他的人之间应该关系很好才对,尤其对于失去记忆的那个人而言——就像心理学上,有个效应叫做“雏鸟效应”,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人一般会对自己遇见的第一个重要对象拥有特殊的好感,就像刚出生的小鸟会将所见的第一个活物当作是自己的妈妈一样,产生特殊的好感,似乎才更符合常理。

但可惜的是,不管是兰波还是望月薰,似乎都没有这样的感觉。尤其是兰波——“雏鸟效应”在他的身上仿佛不存在一样,就算失去了过往的记忆,他还是下意识地,在心里对于周围的一切陌生的人竖起一道高墙,对一切都保持着警惕和怀疑。

而望月薰似乎也同样对于这个被自己“捡”到的人没有任何特殊照料,他的性格同样也很冷淡,一直和他保持着一个合适的,不远不近的距离,没有半点想要跨越他心里的那道高墙的想法。

于是在两个人不言的默契之下,在兰波离开之后,两个人就这么的断掉了所有的联系,直到望月薰搬家到了兰波的隔壁——那份自七年前建立起的联系才重新被接通,两个人才逐渐成为了“朋友”。

就算兰波现在在港口Mafia工作,似乎和望月薰口中的“日常”“普通”不怎么搭,但Mafia这种东西,放在横滨这个地方也变得“平常”了些,顶多港口Mafia要更加让人惧怕些——但港口Mafia家大业大,兰波过去在港黑也一直不过只是一个普通的底层小成员,干的事情也比较“接地气”,也能勉强算得上是“普通”,况且邻居又不是家人,就算是Mafia也没有什么“祸及邻居”的玩意在。

所以望月薰的“搬家”到附近自然也没什么问题。

似乎一切都很合理也很正常。

但兰波似乎又不是这样觉得的。

“望月薰”是个好人,但也是个很奇怪、也很神秘的人。

兰波不止一次这么觉得。

“好人”很好理解,这建立在在横滨这样的一座城市里,在距离七年前“镭钵街爆炸”事件发生的不久后,他居然收留了他这件事上,以及后来他在他身边时所见到的各种事情——能够有底气收留兰波,望月薰显然不是什么毫无身手和能力的普通人,但兰波在他身边时,几乎从来没见过他杀过人——虽然有时候活着会比死亡更加残忍,但兰波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来看,还是觉得望月薰可以说得上“善良”了。

“奇怪”和“神秘”同样不难理解。

一个身手相当不错的人,却愿意当一个家里蹲的小说家,如果没有什么必要的事情,比如出门买菜丢垃圾、还有寻找素材之外,他大多时间更愿意一个人呆在家里,而对这个城市乃至这个世界里发生的各种事情都毫无兴趣;明明知道很多事情,却总是喜欢自称自己是一个普通的小说家;明明是一个获奖很多、名气很大的知名小说家,却从不喜欢露脸,兰波也很难从他身上看出来他对于“写作”这件事本身的喜欢……老实说兰波总觉得望月薰放在“养花”身上的精力喜爱要比写作要多许多。

当然,这些特质放在他的身上也不是很奇怪,尤其是身处在横滨这座特殊的“魔都”里。但更让兰波觉得在意的是,直觉总在告诉他——望月薰很危险,以及,他或许知道他的过去,更或许……能帮他找回过去的记忆。

对于他来说,这点才是最为重要的。

望月薰曾经在《失忆症》里写过,人总在渴求自己失去的,以及得不到之物,从而蒙蔽自己的双眼,看不到的自己一直追寻的其实只是虚假的海市蜃楼。兰波深以为然。

但没有失去过记忆的人无法理解失忆之人对于记忆的渴求。

而他在望月薰的身上似乎看到了希望——即使那只是出自他的直觉,或者只是错觉,他也不想放弃。

在兰波最早失去记忆甚至连生活常识都想不太起来、几乎只剩下一片白纸的时候,他对于“望月薰”的防备是最多也最少的。那个时候兰波曾经意外在望月薰的面前暴露过“彩画集”的存在,而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望月薰对于“彩画集”的惊讶只存在了一瞬,反应很是平淡。

望月薰是个很坦诚的人。他告诉给了兰波“彩画集是他的异能力”这件事,没有丝毫隐瞒,又告诉了他最好不要将之暴露在人前……而后,他的“惊讶”就消失了,像是对于他来说兰波拥有异能力这件事只是一件普通的小事,无需在意一样。

兰波也问过望月薰是否拥有和他一样的异能力,那个时候的望月薰的回答是“没有,没有人会拥有一样的异能力……不,我记错了,有的,但是你我没有。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小说家。”

那个时候的兰波对于外界的一切认知都很懵懂,自然也看不出来望月薰的奇怪之处,只是下意识地默默在心里记下了这件小事。

直到后来他慢慢建立起了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回想起这件事时才发现其中的不对劲之处。

望月薰从来没有真正地,正面和他说过他是否拥有异能力,他的异能力又是什么。

兰波有问过望月薰,他过去是否和他相识、知道他的过去。

望月薰只是微笑,坦然而无奈地告诉他:“没有。我过去在欧洲,但从来没有见过你。”

很奇怪的,兰波一边知道他说的绝对是真话,但又直觉地觉得——不,他知道他的过去。

那种感觉太矛盾了,甚至让兰波也不确定自己的直觉是否还值得信任。

在这几年里,他和望月薰的相处中试探过数次,但每一次得到的答案都是一样的。兰波想,或许他真的只是一个身手很好,了解过异能力者但没有异能力的“普通人”,甚至已经渐渐放弃了继续试探的想法。

直到今天,他在周围发现了某个似乎在监视或者说试探着什么的人……于是不期然的,又忍不住将之和望月薰联系到了一起。

虽然试探的结果似乎还是和过去一样,但是又有和过去不一样的地方——电光火石间,兰波忽然想,或许他的思路并不应当继续从望月薰身上寻找,而是应该从那个今天从他手中逃开的人身上寻找试试。

兰波垂眸,手指在书页上某一段话中划过。

“正在昏昏欲睡间,结城千岁忽然一个打挺猛地从沙发上坐了起来。其他人中断了争执愕然地看向他,他却只直直地望着坐在他对面的宫崎兄妹,冷汗从惨白的额头上一点点沁了出来。他想起来刚才的既视感是出自哪里了——宫崎日向口中所说的话和他前天在梦里听到的话语猛然重合到了一起,脑海中原本模糊的梦境陡然变得清晰,结城千岁甚至开始觉得,不仅是那句话,就连他的动作神情都开始和他的梦境重合了起来,像是分毫不差。”

——他想起来了,为什么他会突然将今天的那个人与望月薰再联系到一起——在七年以前,他曾经还借居在望月薰的家中时,在他身边曾经有遇到与今天格外相似的感觉。

同样的不带有恶意的窥视,同样的抓不到。

所以这一次也不是意外,那个人……就是冲着望月薰而来的。他一定认识望月薰,又或者和他有着什么联系。

或许……这次会是一个突破口么?

兰波的手指自书的脊背和封面上划过。

《失忆症》的主人公结城千岁是一个很可悲的家伙。他在犯下了杀人罪之后,为了逃脱牢狱之灾,他和挚友宫崎日向合谋,故意制造了自己的失忆,失忆的结城千岁努力挣扎着和宫崎兄妹一起追寻自己的记忆,所有的一切都像是一张网将他自己网住,但这一切又全都在失忆前的自己的计划之中……他以为一切都是出自一直在身边的恋人、好友宫崎日向的妹妹、一无所知的宫崎美慧的算计,但直到杀死了宫崎兄妹、真正找回记忆后,他才发现一起的起因都是他自己,又开始后悔自己的行为、后悔自己的失忆。

最后的他没有被送进监狱,但却也被自己逼疯进了精神病院里,并且又一次地患上了失忆症。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内容的时候,兰波只觉得这个故事很让人毛骨悚然让人深思,但后来时间越长,他总能从结城千岁中看到他自己。

明明“结城千岁”的经历和他完全不同,但不管是在性格还是思想上,还有行事风格中,他总能找到自己与“结城千岁”的相似之处。

——不是刚刚失去记忆、一片空白的他自己,而是离开了望月薰很久后,对周围的事物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认知,人格完善的,完整的他自己。

甚至就连书中“结城千岁”的那个挚友与恋人,都带给兰波一种似有若无的既视感——就像他过去似乎真的有一个像是“结城千岁”的挚友一样的挚友。

就像结城千岁在小说里的所感觉到的一样——既视感太过于强烈了。

这也是为什么兰波总觉得望月薰会和他的记忆有关的原因之一。

《失忆症》里,结城千岁的失忆是他与挚友宫崎日向一起合谋的结果,小说的结局是不管是与他合谋的宫崎日向,还是一无所知的宫崎美慧,全都被结城千岁所杀,而结城千岁则是被自己逼疯进了精神病院里。

兰波翻过小说最后一页的结局,又重新翻到了扉页的寄语。

上面有一句话——“赠与友人Rimbaud君,感谢他为这本书所增添的骨与血。”

结城千岁的原型是他,那这本书里面,会有和他有关的隐喻么?他的过去,会和结城千岁的过去有关联么?结城千岁的结局,又是否在向他暗示着什么?望月薰又是否真的和他的过去有关?

兰波渴求知道答案。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