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204章

年代文中的路人甲 诸事皆芜 7509 2024-03-30 11:03:04

况叶被分配到的单位在冀省的铁城, 买到的火车票是去年才开通的一趟直达列车。

从京市出发的话,发车时间是晚上。

带着一堆行李踏上火车,随着火车的启动,逐渐驶离市区, 周围陷入一片黑暗后, 他也就把目光从窗外收了回来。

毕业的时候, 已经临近春节。他今年也没准备回潭城过年, 把京市的事情处理的差不多, 已经是年后。

也正是一年一度的乘车的高峰期,此时车厢中挤满了人, 好在去往铁城的整个车程只有约九个小时。

和领座的人聊了没多久,况叶就闭眼准备休息,明天他还有不少事要做呢。

听着列车哐哧哐哧的声响,一夜间就这么过去。

天色还有些暗的时候,终于抵达了铁城, 况叶看了一下手表,现在才早上五点多。

时间还非常的早,铁城亮起的灯光不多,显然大多数人还没早起呢。

不过火车站周围的早餐店倒是已经开启,他找了一家店, 吃早饭的同时也顺便打听下怎么走。

铁城他也是第一次来,今天要去的地方该怎么走还摸不着门路呢,而地图册这个时候也没地方买。

“大姐, 我问个路,人事局怎么走, 可以坐公交车过去不?”等待早饭上桌的时候,况叶笑着和店里的服务员打招呼, 同时也开口问道。

“同志,你从京市来的?是大学生?”服务员没第一时间回答,反而有些好奇的问,但语气中有有些肯定。

“是的,大姐你咋知道的?”

“嗨,问人事局怎么走的,也就你们这些大学生,最近有不少呢!”

大姐笑着道,他们饭店在火车站旁边,来吃饭问路的多得很,像况叶这般模样的,还都是问人事局,最近挺多的。大姐之前就和人交谈过,大致也打听出来了些。

至于是京市来的,看时间就知道,这个点火车站到站的列车也就那么些,在附近工作的大姐熟悉得很。

“这样啊,那大姐人事局那边这么走啊?”听到这况叶也明白了些,笑着继续问了一声。

大姐知道况叶是来报道的大学生,相当热情的指路。不仅详细的讲解了去人事局的公交车,到哪个站点下,之后该怎么走都一一的讲清楚了。还特别叮嘱了,公交车要等六点半才有。

不过大姐也没和况叶唠多久,早餐上得很快,同时还有其他客人也陆续进门。

吃过早饭,谢过刚刚的大姐,况叶就带着行李往公交车等待的地点走。

虽然还要等约半个小时,但此时已经有不少人在这等着了,到点的时候不知道还会有多少人。

在等待的时候,看到几个和他明显有些相像的年轻人也走过来,在旁边听了一会儿,知道也是准备去人事局报道的大学生。

几人看到况叶,就和他有一句没一句的聊了起来,知道他也是来报道的,明显热络了几分。

对此,况叶也没拒绝,虽然不是同一个单位报道,但也算是一种缘分,说不定之后还能联系呢。

之后公交车到来,况叶和几人挤上车,摇摇晃晃的往人事局那边去了。

下车之后,根据大姐的介绍,以及询问路人,况叶他们找到了人事局的地点。

但这个时候大门还没开,显然还不是上班的时间。

见此,几人也不准备到处逛,毕竟身边还有不少行李。也就准备等着开门,好第一时间把报道的相关手续办理了。

接近八点的时候,人事局的大门终于开了,开门的保卫科人员,见到几人自然问了一下几人的来意。

毕竟好几个年轻人蹲在门口,虽然有所猜测,还是问清楚比较好。

知道几人是来报道的大学生,保卫科的人,笑着把几人领进去先找位置坐着,然后让他们等一会儿,人事局的其它同事应该没多久就会到了。

况叶几人笑着谢过,他们也没有觉得被怠慢,刚刚过完年没多久,蹲在大门口可冷了,这会儿能进来有地坐,就已经相当的好了。

屋里显然比外面暖和不少,几人再活动了一下,人也暖和起来了,之后没等多久,人事局的工作人员也陆续到岗。

看到况叶几人也不意外,刚进来的时候保卫科的人就说明了情况。

“几位同志久等了,先跟着我去二楼的办公室,行李的话放在这边也行,有人看着不会丢的。”一名三十出头的男子,一脸笑意的走到几人身边,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自己,就准备领着他们去把手续办理了。

见此,况叶等人就简单的把行李归置了一下,放到了指点的地点,拿着毕业的时候学校开具的报道证明,以及自己的身份证明,跟着人去了二楼的办公室。

况叶几人加起来才五个,人事局这边也早有准备,确认了几人的身份之后,相关的手续办理非常的快。

拿着人事局开具的分配到单位的证明,时间还不到九点。

走出人事局大门后,几人拿着各自的行李同行了一段距离之后就分开了。

趁着现在时间还早,赶紧去各自要报道单位。

刚刚人事局的同志人不错,他们甚至打听清楚了如何前往各自单位,况叶自然也是。

又坐上公交车,摇摇晃晃二十来分钟,况叶在铁城制药厂的大门口下了车。

驻足望了两眼大门口几个红色的大字,况叶掂了掂行李,就往里边走。

刚刚接近大门,就被保卫科的同志拦了下来,询问他是来干什么的。

况叶说明来意的同时,把刚刚在人事局办理的报道证明掏出来递给拦住他的人。

看到报道证明上的公章,保卫科确认了况叶所说的话属实之后,态度明显放松了许多,甚至还给他介绍起厂区办公室的位置。

谢过保卫科的同志,按着人家的指路,况叶走了两分钟才抵达铁城制药厂的办公楼。

这是幢五层的楼房,看模样应该是近些年修建的。

此时办公楼的人不多,况叶前往人事部门的办公室的途中,竟然没怎么遇到人。

轻敲人事部的办公室门时,他也看到两个在办公室的人员。

两人听到动静,抬眼看到门口的况叶,有些疑惑的询问出声。

“同志,你是?”

“两位同志你们好,我是来报道的况叶,这是我的报道证明,你们看看。”况叶连忙介绍一番自己,同时把进厂后一直拿在手上的报道证明递出去。

两人中一名四十岁左右的女同志起身,招呼况叶进来的同时,也接过证明看了起来。

“哎,况叶同志你好,我是楚红,这位是谭云兵。你先坐会儿,我拿份入职表。”确认了报道证明的真实性后,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自己和对桌的同事,就招呼他起来。

知道两人的姓名之后,况叶也礼貌的招呼一声,才在桌子旁边做下来。

没等他和谭云兵多说什么,楚红就把入职表拿出来。

花了一些时间把入职表填好后,他才和两位同事聊了起来。

其实主要是楚红在问话,简单的了解一下况叶的这边的情况,然后好安排相关的住宿问题。

铁城制药厂有住宿区,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住在厂区,不过像况叶这样的倒是能住宿舍。

他还是大学毕业生,安排的是单身宿舍。

虽然面积不大,只有十来平米,但至少是单独的空间。

不过在安排宿舍之前,楚红还带着况叶去见了副厂长。

关于厂里要来大学生的事,人事部门的楚红自然早就知道了,这事厂里的领导之前就交代过,要是人来了,要带过去见见。

而今天副厂长刘洪兴正好在。

去的途中,楚红就和况叶简单的交代了两句,见到刘洪兴的时候,他自然也知道怎么叫人。

见到况叶,刘副厂长表现出来的态度非常的亲切,毕竟这是厂里今年招收的唯二两名大学生之一。

只不过今天就见到他,心下有些惊讶。考虑到这一届毕业的大学生,正好临近春节,给的报道时间其实比较宽松,最后的时间是在元宵之后了。

离这个时间还有五六天呢。

“楚红同志,你先安排好况叶同志的宿舍,后边带着他在周围逛逛,把该添置的东西添置了。”刘副厂长和况叶聊了一会儿,就转头和楚红交代一番。

接着转头和况叶道。

“小况,我这么叫你行不,厂里先给两天假期,先安置下来,后天来再到岗也不迟。”

“行,谢谢刘副厂长。”

况叶点头道,他现在新人报道,听从安排就行。

至于工作方面的安排,刚刚刘副厂长也没具体说。之前的谈话,也只是问了一下况叶所学专业,以及对最近制药行业的新规熟不熟,再鼓励了一番,如此他只能到时候再说了。

有了这话,况叶也没在刘副厂长的办公室久待,很快就和楚红离开。

之后就是跟着楚红,去后勤领了不少东西,再往宿舍楼那边去。

“厂里的单身宿舍少,你这间是年前才空出来的,简单的打扫一下就能住了。”楚红领着况叶上楼,打开了一件走廊上的空房间,之后就说起这宿舍的事。

铁城制药厂,比不上机械厂这些大厂,但职工也不少,厂里的宿舍其实比较紧张。

年前知道两名大学生要来,才特意空出来两间。

况叶把行李放好,看了一眼整个宿舍,比大学的宿舍还要小点,但一个人住完全足够了。

就是宿舍里没有卫生间,一层楼的厕所是公用的,在走廊的尽头。

不过倒是可以在靠窗的位置放个炉子,后面要烧个水或者做点吃的比较方便。

行李放好之后,楚红带着况叶熟悉了一下宿舍楼里的公共设施,之后就带着他在厂区的生活区逛了逛。

主要是熟悉一下食堂、活动室、商店这些地方,之后还介绍了一下厂附近的商店、理发店这些。

这一切弄完之后,也差不多到了中午。

况叶跟着楚红吃了一顿厂里的食堂,同时也和厂里的一些同事见了面。

大家对新来的大学生还是非常好奇的,不过刚见面大都比较有分寸,只是简单的招呼下。

午饭之后,他就和楚红分开。

宿舍里除了带来的行李,以及从后勤领的物品,还需要添置些东西,他下午的时候正好也在周围逛逛。

一天半的时间,足够况叶把宿舍收拾好,期间还和周围的邻居认识了一番。

来到道的第三天,况叶一早就起床,先和相熟的邻居去食堂吃了早饭,才往办公楼那边去。

这个时候正是上班的点,一路上遇到不少办公楼这边的同事,况叶这张有些陌生的脸,让人很快就明白他是谁。

期间也遇到了人事部的楚红。

见到他,楚红想着之前刘副厂长的交代,但今天刘副厂长有事外出,就带着他去见了在厂里的厂长。

“杨厂长,这是前天来报道的况叶同志。”把人领到厂长办公室,楚红也没有久待,她手上还有工作要处理。

“况叶是吧,进来吧,之前我听老刘说起过你,今天正好和你说说工作上的安排。”见到况叶,杨厂长招呼人进来。

“杨厂长你好。”况叶礼貌的叫人。

“小况你是中药制药专业的,还是京市毕业的高材生,我们厂又是中药厂,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才,后面的工作希望你能加油干。”杨厂长先是笑着夸赞了一番。

况叶也不是刚出社会的小年轻,谦虚的表示自己还需要想大家学习,工作也会投入十二分的热情。

“之前老刘和我说,小况你对医药行业的新规比较了解,正好现在厂里根据上边的规定,在加强质量管理方面的建设,你就先到质量管理办公室这边。”

况叶的反应,让杨厂长心里的担心放下了些,就怕新来的大学生是楞青头,他想给人安排的工作,需要和厂里的各个部门打交道。人情交往差点的话,后面工作还真不好展开。

“行。”工作安排,况叶没有异议。

“好,还有小况这基本书你先拿着看看,虽然你对新规有了解,但再熟悉熟悉也不错。”杨厂长见况叶肯定的回答,就笑着拿出书递给他。

况叶接过来一看,《药政管理条例》、《医药工业质量管理条例》以及最近两年医药行业的相关报告。

看到这些,他心底对自己即将迎来的工作也有了底。

在学校的时候,专业课程也设置药事管理和法规这门课,这几年医药行业的政策变化,他也了解过。

现在厂里应该是根据这些政策的变化,在紧抓质量管理工作。

之前还没毕业的时候,学校安排到厂实习的时候,他也见识过相关的工作,倒也不怵。

之后杨厂长和他再聊了一会儿,就带着他去见了其他人。

这个时候,况叶才知道质量办公室这边的直属领导,其实就是杨厂长本人,办公室的其它同事还有车间主任、生产骨干以及一线工人组长等。

况叶刚刚接触厂里的工作,杨厂长这边先安排厂里的生产流程,先了解整体的流程之后,才好开展质量管理方面的工作。

也因此,他现在得先到每个车间,熟悉车间具体的生产工作才行。

杨厂长这边要求,在了解生产流程的同时,也需要他定期的报告工作。

这些工作对况叶来说不难,之后就到车间熟悉厂里的生产流程去了。

就在他忙活的时候,厂里的另外一名大学生也来报道了,宿舍安排正好在他隔壁。

两人的专业不一样,新来的大学生叫萧立飞,是机械专业的,被安排的工作是处理生产设备方面的问题,算是设备技术员。

虽然专业不一样,但都是新来的,两人最近都在车间中奔走。

不过厂里不只一个生产车间,如今倒没一起共事。

况叶在逐渐适应工作的同时,时间也逐渐流逝,春暖花开的时候,京市的周卫兴也联系他。

之前他交代在市区内买铺面的事也有了消息,要是他有空的话就回京市一趟。

为此,况叶专门抽了一个周末回了京市。

从铁城前往京市的火车是早上六点五十发车,为了赶车他一早就起床收拾往火车站赶。

这个时间点还没公交车,况叶乘坐的事昨天就约好的三轮车。

抵达车站的时候,还有时间能吃个早饭,在上次的饭店点餐的时候,之前问路大姐竟然还认识他。

问原因,竟然是况叶这幅身高面貌实在让人印象深刻,况叶一时间有些无奈。

和大姐简单的聊了两句,他就去车站了,毕竟时间不早了。

六点五十上的车,下午四点左右就抵达了京市火车站。

而早就准备好的周卫兴,正在火车站外面等人。

“况大哥,我们先去卖家那边?”见到况叶,简单的招呼后,周卫兴就问起况叶接下来的安排。

“你和那边说好没,好了的话就直接过去。”况叶再次确定一下,他时间紧,能尽快把事办好就不耽搁。

“说好了,卖家正在铺面那边等着了。”周卫兴点头,知道况叶具体回来的时间,他就和卖方那边打好了招呼。

既然如此,两人就先去看房。

市区内的铺面,这两个月一直是周卫兴这边在奔波,期间也和况叶一直有联系。

今天要去看的这一套,已经是况叶大致确认好的,如今只需要再看看实物,确定好最终的价格,就可以直接走手续。

现在市区内的铺面价格不低,周卫兴跑了许久才找到这一处铺面。

因为况叶的预算有限,选择的地段也算不得多少。

铺面在市区内的西南方向,从火车站过去,差不多五点左右才到。

卖方一直等着,见到周卫兴的时候连忙迎了上来,知道况叶是买主,非常的热情。

毕竟这套房子卖出去了,收入可不少。

地段说不好,其实也没那么差,周围的胡同不少,还临街,开店之后生意不会差到哪去。

房子之所以能在况叶的预算内,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这铺面和危房有的一拼。

九十多平方的面积,除了临街的一间,也有后院和中庭。但房屋摇摇欲坠的模样,想买的人嫌弃它价太高。

卖方这边要一万八,这和况叶当初买房的时候,价格差了十倍不只。

房子买下来,后边的修缮费用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但现在的铺面难求,特别是市区内的,况叶一圈逛下来之后,倒是比较满意。

房子虽然破旧了些,但还是值得买的,不过这价格他还想磨一磨。

之后和卖方一番拉锯,对方确认况叶办完手续就能立即付款之后,做出了让步,最终让他以一万七的价格拿下了此房。

签好买卖合同,约好明天办理手续,再付完一笔订金,况叶才和周卫兴一起离开。

原本况叶打算带周卫兴找一家饭馆吃一顿,结果被周卫兴领着回了周家。

周母知道他今天回来,早就交代了周卫兴,一定让人来家里吃饭。

这几年,多亏况叶的照顾,周卫兴如今过的算是相当不错。

从况叶扩张四季茶水铺之后,周卫兴每个月的收入,不比厂里的工人或者一些单位的人差,甚至是和一些级别高的技术工差不多。

且逢年过节,况叶这边还有不少福利补贴。

除了周卫兴,周卫方还是况叶的大学室友,之前也对其多有照顾。

周母想到这些,自然是非常的感谢。

在周家吃了顿这个时代相当丰盛的晚餐,况叶和周家人聊了一会天才离开。

期间也了解了一下周卫方的近况。

大学毕业之后,宿舍的八人各奔东西,因为分配单位的不同,他们几乎是天南地北的。

周卫方分配的单位在更北方,报道之后也逐渐适应了工作,听周母说刚刚谈了个对象呢,为此周母还有些担心,也不知道女方的情况如何。

况叶这段时间也和各位舍友联系过,但如今信件来往时间较长,了解的信息也比较滞后,到不知道这一点。

宽慰了周母一番,况叶骑着车回了小院。

周家不大,他就不在这边留宿了。小院这边也不用他收拾,之前去铁城的时候,他就把小院委托给周卫兴打理,同时也算是四季茶水铺的临时总部和仓库。

周卫兴有时候会在这边住,所以况叶离开两个多月,小院还是很干净的。

不过他之前的卧室一直是锁着的,也就是周卫兴知道他回京市,提前收拾了一下,今天晚上才能住。

回到小院的时候,况叶在小院中逛了一圈,查看了一下情况,知道平时打理的不错,也就放心的回屋休息。

第二天,和一早就过来的周卫兴去吃了顿早饭,两人就往房管局。

卖方也在约好的时间抵达,之后一行人忙活了一上午,才把所有的手续办完。

拿到房款的卖方高兴的离开,况叶的相关证件则还得等一段时间才能拿到,这个就只能委托周卫兴到时候来取。

这次回来的主要事情搞定,他心底也松了一口气,拉着周卫兴去庆祝吃饭的同时,也商量起后边的事。

首先就是刚买的房屋修缮的问题。

之前两万的预算还有剩,正好用来修缮房屋,之后店里面的物品添置正好有今年前两个月的盈利。

今年的生意比去年还要红火,两个月的盈利,况叶看了财务这边的报表,比去年环比增长了约百分之二十五。

按照这样的情况,后面的这件店铺开业,今年的纯利润很可能突破三万。

所以这边能尽快开业就尽快。

除了新开的店铺,况叶这边还交代周卫兴,再看看有没有市郊大一点的院落。

离市区稍远些没关系,但要交通方便,他准备把后期药包的加工坊的地点放在这个地方。

在选址的同时,也让周卫方这边筹备一下加工坊的事。

该增添人员,也尽管提,他这边看情况定。

加工坊这边建起来之后,况叶就可以继续扩展四季茶水铺。

不过后边不能和之前一样,买一间铺面才开一家新店,这样一来他这边的资金很难跟上。

主要是现在的房价实在是涨的厉害。

如今京市这边有城东有一处商品楼,可谓是让人开了眼见,一平米要四百元。

要知道现在普通的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才三四十。这样的房价,几乎是一个普通工人一年不吃不喝才能买得起一平米。

这样的房价,可谓是天价。

为了增添手中的资产,在买房就有些不合适了,还不如扩大四季茶水铺的经营。

聊了后边的大致规划,两人就把工作的事暂时抛到一边,聊起家常来。

说着说着,还是说道房产的事上。

不过这一次倒不是买房的事,而是关于拆迁安置的事。

关于拆迁安置,况叶也知道京市的一些政策。在七九年之前,京市的拆迁安置相当的混乱,不过在这之后,政府出台了相关的规定,这才形成了相关的规范。

周卫兴之说起这个,是最近听到消息,说新的拆迁政策要出台了。

他关注到这个原因,和周家以及况叶有些关系。

周家住在胡同里,一家三代就四十来平的地点,关于他们这些人的居住情况,以及城市规划的原因,政府也考虑其拆迁安置的问题。

而况叶这边,主要是他买的几个店铺,因城市规划问题,也将逐步提上拆迁议程。

关于这些,京市有不少人在讨论。

周卫兴想到况叶手上的房产,也就做了一番提醒。

说到这,况叶也不得不考虑起这事,一旦拆迁茶水铺的经营也会受到影响,而且相关的补偿政策他也得了解,不过按照之前的政策,这个时期的拆迁补偿虽然不夸张,但也还行。

他长期不在京市,只能让周卫兴有情况时及时通知他,同时也好处理这期间茶水铺的经营问题。

一顿饭吃了许久,下午还有时间,况叶正好约了四季茶水铺的采购和财务见一面。

他也离开京市两个多月,工作上的安排得和两人再详细谈谈。

两人的岗位负责的东西很关键,后面况叶这边要扩大生产,两人的工作年必然也会增加,相关的待遇也得再谈。

一下午的时间就这么过去,况叶当天晚上就坐上了回铁城的火车。

第二天一早抵达铁城,在回到制药厂上班,时间刚刚好。

继续投入工作的同时,况叶也在开发新的茶品,这期间他也收到了亲友的来信。

简修文、刘康民、张友岁三人,也都参加了工作,如今都生活的不错,信件来往联络感情的同时,也和况叶互通一下新的地址。

九大队的知青,这四年来也陆续离开,有的是考上大学走的,有的是招工走的,当然也有知青下乡结束,安排回城待业的。

其中周光旭、张志为这些年和他还有信件联系,前不久他才收到了两人的信件。

张志为这边是来给他报喜,他参加工作一年后,和胡月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

而周光旭这边,则是和朱静毕业了,两人因为是夫妻,工作安排的地点是在同一个地方,来信是告诉他新的联系地址。

除了友人,况家这边也有信件。

况家父母问他的近况如何,毕竟他刚刚参加工作没多久。

况家小弟这边来信,联络感情的同时,也讲了讲自己的近况。虽然他和孟丹比况叶晚考上大学,但只学三年的两人比况叶却要早一些参加工作。

如今夫妻俩工作分配的单位虽然不在潭城,却也没有出省,平时回家也比况叶方便不少。

除了前面这些,况叶还收到了刘医生和李工的信件。

他们知道况叶毕业且参加工作后,恭喜的同时,也表示了一番自己的遗憾。

京市太远,他们想争取况叶,但最终没能成功。

如今既然况叶这边工作稳定下来,后边要是有什么事也可以联系他们。

对于两人的来信,况叶有些感慨。

刘医生那边,因为是军队的关系,况叶其实一直就没打算去,毕业前联络的时候,他就拒绝了,不然他要是应下,其实能过去。

李工这边他倒是有些想法,但县研究所终究能力有限。

如今他已经在铁城制药厂待了快半年,生产的相关流程也全部熟悉了,工作上也有了新的变化。

厂里的质量管理工作,在这之前其实也已经有了一些成果。

比如之前改善制药的卫生环境,厂里为此建设了洁净车间;重开了检验药品质量的检验科等相关工作。

但这些工作远远不够,卫生局、医药管理局等单位,验收了之前的成果后,要求中药厂再在质量管理工作上面更进一步。

如今况叶熟悉了生产流程,杨厂长这边就让他从车间中出来,和各个部门的人沟通,根据相关的政策,参与完善质量管理网络、质量分析制度,以及检验制度等相关工作。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