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196章

年代文中的路人甲 诸事皆芜 2878 2024-03-30 11:03:04

况叶和同组的队员收割水稻的热情高涨, 每个人都干劲十足,一个上午的时间就把眼前这一大片稻田割完,期间还有另外的队员用脚踏的打谷机脱粒。

脱落的谷粒逐渐填满秧斗,之后被装到箩筐中, 准备运到晒坝中去晾晒。

不过第一收获杂交水稻, 队员们都想第一时间直到这产量到底如何。

所以箩筐中的稻谷, 在被挑走之前, 都在田边简单的称量了一下毛重。

最后况叶他们今天上午负责的这块稻田, 平均亩产算下来竟然有一千斤。

这样产量虽然和去年三汇公社试验点的最高亩产有差距,但队员们得知今天收获的平均亩产有一千斤, 就已经笑得合不拢嘴。

刚刚收获的水稻,因为水分和一些杂质的原因,一千斤这个数其实有些虚。

但哪怕是经过晾晒,再筛除杂质,一千斤最后至少也能落个八百斤。

要知道之前种的水稻, 最高的亩产也才五百多斤。

两相对比起来,八百斤的亩产翻了近一倍。

况叶他们今天收的这块田,还不是最好的田地,也就是说后面绝对还有更高的亩产。

忙了一上午,中午回去吃了一顿饭, 为了尽快把地里的粮食收割了,九大队的所有人都没怎么歇息,顶着大太阳继续干活。

又是一下午的忙碌, 况叶和同组队员下工回家的途中,一路上大家拖着疲惫的身体, 但情绪却有些亢奋。

一天的时间,已经有多块水田的稻谷收完, 更多的亩产数据也出来了。

果然也出现了更高的亩产,其中就有好几块田的亩产,目前估量的毛重接近一千四百斤。

按照晒干除去杂质折损率最多两成来算的话,那么实际的亩产应该是一千一百斤左右。

这样的数据,和去年三汇公社最高亩产虽然有差距,但却不算多大。

“要是今年队里的田能全部种上杂交水稻就好了,这样一来今年收的谷子能比去年多出一倍!”

这样的丰收摆在眼前,队员们高兴之余,也难免有些遗憾。

三汇公社制种的杂交水稻今年数量有限,经过九大队这边得到一批粮种,但也不足以种满整个大队的水田。

“明年应该可以,我听说县政府扩大了制种的范围。”况叶在旁边回了一句。

他今年上半年在公社办公处那边看到了相关的报道。

杂交水稻的产量,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诱惑。

从最开始的试点,有了实实在在的数据证实,任何一位领导人都不会错过。

“哈哈哈,那就好!不过到时候还是得让庆国叔他们跑一趟了!”

得知这个消息,队员们脸上的笑容更加大了,不过后面还调侃了一句。

今年九大队能有杂交水稻的粮种,也多亏之前大队长等人跑得勤快。

一路闲聊,之后况叶就和队员们分开了。

回到家中,他第一时间就开始洗漱。

今天的农活对他来说到不至于累,但沾黏在身上的稻叶等杂物比较刺挠,一旦闲下来就特别明显。

收拾好自己后,况叶才慢慢的做起晚饭。

秋收上工对于周光旭等人来说,是非常累的一件事,之前几人还坚持晚上继续上课复习,但几天过后就完全遭不住了。

最后况叶和他们商量一番,秋收这段时间,晚上复习的这件事暂停。

所以,这段时间晚上他就不去知青宿舍那边了。

吃完晚饭,时间已经是九点钟,不过况叶却还没闲下来。

倒不是复习的事,而是制药的事。

这段时间秋收农忙,制药就只能抽空闲的时间来做。忙完今天的制药工作,他还抽时间去了空间一趟,迅速的打理了一下空间中的田地,时间已经接近凌晨。

回到卧室休息,之后就是一觉到天亮。

天边刚刚露白,整个九大队就苏醒了过来。

趁着早上温度相对没那没热,况叶和队员们有继续在田地中忙碌了起来。

忙碌的秋收一直持续到九月上旬末,水稻、玉米等作物成功的归仓,地里的活才相对轻松了起来。

今年的天气还算适宜,不过夏粮的小麦因为病虫害的关系,和去年相比减产了快两成。

秋粮中的稻谷,因为八成是杂交水稻,比去年增产了约四成,这样算下来,今年粮食比去年产量要多。看着满仓的秋粮,队员们的自然高兴不已。

随着秋收逐渐收尾,况叶和周光旭等人恢复了晚上一起复习的事。

就在况叶忙着复习的时候,公社那边找到了他。

“乔叔,各位同志好,这是?”

况叶敲响乔书记的办公室门,进门后就看见里面还有其他人,招呼一声后就问出了自己的疑惑。

昨天下午公社找人传话,让他今天来一趟,也没说到底是啥事。

办公的这几位陌生人,应该是事情的原由。

“小况,这是县中药研究院的李工,另外三位是他的学生,找你来也是有事需要你协助一番。”

乔书记招呼况叶进门之后,就介绍了一下办公室的几位陌生人。

“李工你好,我是况叶,你叫我小况就是。三位同志你们好。”况叶也连忙问好。

“小况同志你好,这次要麻烦你帮忙了。”相互问好之后,李工拉着况叶坐了下来。

紧接着就讲起他们到底是有什么事要让况叶帮忙。

其实这和李工他们的工作有关。

今年年初的时候,省科委组织省中药研究等十多个单位,开始展开对全省中草药资源的普查工作。

李工他们这次来丰水公社,是进行野外标本采集,以及调查当地中草药的分布情况。

这就需要一个向导,乔书记这边就想到了况叶。

他制售药品的原材料,很大一部分都是自己采摘炮制的,之前赤脚医生培训班中草药知识也是由他来教授的。

可以说整个公社的赤脚医生,没有谁不认识况叶,哪怕到他不太熟悉的生产大队,况叶也能很快找到相熟的赤脚医生,这向导的工作就更适合了。

见况叶清楚了其中的原由,李工这边也是雷厉风行,很快就进入了工作状态。

况叶本身对中草药这方面的知识也算精通,在李工说起工作计划的时候也能跟得上。

一行人商量好了行程,当天就下乡开始了采集等工作。

几乎每天一个生产大队,忙到十月初的时候,李工他们在丰水公社的调研工作也算完成了。

“小况,这次谢谢你的协助,你中草药这方面的知识非常不错,不知道有没有更进一步的想法?”在分别的时候,李工拉着况叶试探性的问。

丰水公社这段时间的工作,是李工开展这项工作以来,最为顺畅的一次。

期间和况叶的交流也不少,发现其对各种中草药的知识信手拈来,甚至相关的种植也不差。

省科委组织的这场中草药普查工作,不仅仅是为了学术,更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

普查之后,有利于开发、利用、保护和发展全身的中草药资源,这有利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况叶正是后续动作需要的人才。

就起了爱才之心。

但之前和乔书记打听的时候,了解况叶曾经还拒绝过刘师,就有些摸不准。

不过在离开之前,他还是忍不住想探探况叶的想法。

“有的,不过目前我深觉自己还不够火候。”况叶点头。

他自然是知道李工的意思,不过后面那句话也有委婉拒绝的意思。

这段时间他跟着李工一行人,在山间田野到处跑,在忙碌之余心中也有一番思考。

其实有个问题堆积在他心中已经很久了。

从考试准备高考的那一刻开始,他就在考虑一个问题。

到底要报考什么学校和专业?

跟着李工跑了这么一段时间,这个问题倒是有了明确的答案。

他准备继续在药学这条道路上深耕,同时也想兼顾种植培育的道路。

有了这个方向,到时候报考什么样的学校和专业也可以请教一下相关领域的人。

眼前的李工就是一个。

还有和这些年一直有联系的刘医生也是。

不过高考恢复的消息还没确定下来,这个时候他还不好问。

“有就好,小况你知道之前十年很多教育没跟上,现在国家急需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你回去把高中的知识捡起来,会有意外收获的。”况叶的委婉拒绝,李工并不在意,反而是笑着隐晦的提醒他一番。

李工从一些渠道也大致的知道后面教育方面的政策变化。

他有爱才之心,但也知道进入他们这个行业,没有那份敲门砖,很多事也办不了。

到时候况叶能在去大学进修一番,也是件好事,知道他有想法就行了。

“谢谢李工,我会的。”况叶有些意外,没想到会从李工这得到提醒,郑重的点头应道。

李工一行人离开后,况叶恢复了和周光旭等人一起复习的生活。

就这样时间来到让无数人改变命运的那一天。

七七年十月二十一号,日报的头版刊登的《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宣示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

“高考恢复了!”

“哈哈哈,高考真的恢复了!”

“光旭谢谢你!哈哈哈!”

“呜呜呜~”

消息传到九大队的时候,知青宿舍的众人不由的欢呼,甚至还有呜咽出声的。

看着显得有些癫狂的众人,况叶脸上的笑容怎么也落不下去。

虽然他知道高考恢复的时间,但这个消息真正传来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激动雀跃。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