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133章

年代文中的路人甲 诸事皆芜 2924 2024-03-30 11:03:04

木架床大队长这边当然要看看, 要是不能用,他也好早点让人再做。

简修文他们之前使用的木架床,一开始是分别放在原先的屋子的。

后面况叶炮制药材需要场地,就整理了一下, 全部堆到了堂屋后边的小房间。

这个小房间原本还有一张空置的木架床, 这样加起来就有四张木架床。

为了节省空间, 床是两两的堆叠在一起。因为长时间无人使用, 上面还不少灰尘。

除了木架床, 还有三张竹席,被卷起来放到一起。

“庆国叔, 床就在这,除了有点灰,都还能用。”况叶带着陈庆国走到小房间内,让他查看这些床的情况。

小房间后边有个小窗,加上从堂屋这边透过来光, 此时房间内还挺亮堂的。

陈庆国仔细的检查了一些木架床的情况。

这些木架床,大都是用柏木做的。如今看着虽然有些旧了,但依然没有出现腐朽的情况,的确还能用。

“行,到时候我找人过来搬这几张床。这几床竹席也还行, 就看新来的知青要不要了。”看完木架床,上边堆着的竹席,陈庆国也细看了一下。

竹席的颜色因为年成的关系, 呈现灰褐色,但却没有出现破损, 依然可以使用。

不过这东西,到时候新来的知青看不看得上是个问题。

东西就这么两样, 况叶和大队长很快就回到堂屋。

之后两人聊了两句,陈庆国就起身准备离开。

“叔,房子的事就麻烦你了。还有这是我自己做得,你拿着尝尝。”况叶也迅速起身,直接把刚刚泡茶用的一小罐饮片塞给大队长。

这一小罐的饮片没用两次,主要这东西是他用来专门招待人而特意做的。一般不自己喝,现在这个分量拿来送人也没问题。

陈庆国见塞到手上的罐子,倒也没有推辞。之前他喝的那茶缸中泡的茶,味道还不错,有股淡淡的甜味。

送大队正离开后,况叶回到小院中继续整理药材的活,不过心下也考虑起这买房子,以及之后修缮的事。

买屋子这事,有大队长这边说和,应该没什么问题。

后边修缮的事,他的好好合计一番才行。

这个时候在农村自建房屋,不是一件小事。

在这个时代生活了五年多,农村自建房这事他也有些了解。

和他原本的时代一样,房子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这几年九大队也有队员们建新房,费用这方面的问题,况叶有了解过。

如今农村娱乐生活少,队里有点啥事都传的比较快。哪怕他不专门打听,在上工或者和其他队员交流的时候,总会听到相关信息。

在这个时代要新建一座房屋,花费并不小。

农村最好的砖瓦房,大小三间加个偏房,整体需要花费的钱财,差不多是四百到五百块。

至于稍微差点的也不少,少的两百出头,多的三百来块。

当然也有那种家里人多,尽量不请人,尽量自筹物料的。不过有些东西省不了,怎么也的花百来块。

这个时代农村的收入不高,一年到头兜里剩不下几个钱。所以一般队员们建新房,大都是掏空老底,甚至借了不少外账。

况叶现在住的屋子,破烂的土墙,勉强能遮风挡雨的茅草屋顶,一副摇摇欲坠的模样,哪怕是价格便宜,大多数队员还是不愿意买的。

毕竟这个时代,大部分人的认知是要住一辈子的。

但况叶买下来,却不打算推到重建,主要是这太引人注目了。

这屋子价格应该不会太高,但也不会太少,毕竟是还能住人的房子。

花出去这么一笔钱后,况叶要是再推到重建,那加起来的费用就更多了,所以他只打算修缮一番。

这次修缮,除了补墙,最主要的是换换屋顶。

这茅草屋顶,他这几年真的受够了,一定得换成瓦顶的。

不过这换屋顶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倒不是钱的问题,而是物料购买的问题。

换屋顶,不仅仅需要瓦片,也有不少的木料需求。

茅草需要的用到的木桁架,和瓦片用的有很多的不同。而且他现在还在这屋子的木桁架也有些年成,有不少都腐朽了,每次检修屋顶的时候都得小心谨慎,所以得大部分都换掉。

采买这些物料,他也得找人帮忙才行,不过得等到房子买到手再说。

大队长这边动作很快,况叶等了三天,就给他带来了确切的消息。

最终况叶以一百二十元的价格买下了他现在所住的房屋,相关的房产证明况叶也在不久后拿到手。

这是一张比A4纸稍微宽大的一张纸,最上面写着“土地房产所有证”,证件还有相关的编号,也有县城人民政府的盖章。

详细的内容还有持证人、房屋相关的面积,甚至还有非耕地、可耕地、房屋周围水井、甚至周围有无邻居等。

证书相关的办理,是由大队长这边帮忙的。

拿到这份房产证,况叶心下十分感激,要知道有证和无证区别可大了。

为此也特地感谢了大队长一番,带着谢礼上门的时候,况叶一事不劳二主,也拜托大队长帮忙采买一下修缮需要的物料。

对此,陈庆国到没有推脱,毕竟这事也算是为大队上增加点收入。

如今木材都是有县木材公司统一经营的,全县生产、建设所需的木材,由专区计划平衡统一安排。

要买木材的话,还得有配额才行。

好在农村没有这么多限制,毕竟大队上本身就有不少木材。一部分木材被木材公司统一收购,但也有余下的队里能用。

况叶要用木料,可以直接从大队上这买。甚至可以跟着队员上山,挑好了看中的树木,到时候请人帮忙砍树、搬运、晾晒、加工等。

至于瓦片,九大队没有烧窑的,需要找其他人采购。

况叶倒是认识一个熟人,那就是供应陶瓶、陶罐的蒋叔,他们生产大队也烧制砖瓦。

不过买瓦片这事,拜托队长这边,他能找到更划算的。

最终大队长这边牵线,找到另外一个生产大队,这里为瓦片相对要便宜点。

这个生产大队,况叶还有些印象,那就是之前队里陈繁菊嫁过去的六大队。

木料钱、瓦片钱、还有其中的人工,加起来花了约一百六十块钱。

还不等所有的物料都到齐,一年一度的春节也到了。

今年的春节,是在2月17号这天。

因为春节不放假的关系,队员们大年三十那天还是得继续上工。

而今年的年夜饭,吃的比去年还要难受。

原因是,从去年开始,各地逐渐兴起在重大节日时吃忆苦思甜饭的活动。

九大队这边也受到了影响,今年的年夜饭被从县城来的宣传小队集结,搞了一个忆苦思甜大会。

况叶和队员们被集合在一起,拿着用米糠、野菜、芭蕉头等杂七杂八做成忆苦思甜的菜团子,听着宣传队讲故事的同时,还得一口一口的把难以下咽的菜团子吃下去。

这忆苦思甜的活动一结束,每个人的脸色都不太好。

大年三十一过,第二天宣传小队倒是离开前往下一处目的地,而况叶和队员们又得继续上工。

上了几天工,况叶采买的木料也阴干可以用了,瓦片也陆续的被送来。

这个时候况叶找到小队长陈繁荣请了几天的假,也拜托他这边帮忙找两三个人,帮忙修缮屋子。

对此陈繁荣这边倒也十分乐意,况叶买下所住的房屋这事,九大队的队员们讨论不少。

后面他买木料和瓦片,就知道是要修缮房屋。

当然除了小队长这边,他还找了大队长帮忙介绍两三个人。这样加起来,总共就有四到六个人,也差不多够了。

在请假的第二天,经由两人介绍的人就找到况叶,确定有五个人。

人到齐了,修缮房屋这事就动工了。

请人干活这事儿,况叶在最开始的时候就说好,不包饭,工钱可以给高点。

对此来干活的五人也没有意见,毕竟况叶给的工钱的确比较可观,还有现在的粮食虽然不贵但却不好买。而且在干活期间,况叶这边也会参与其中,茶水这些也不缺。

况叶请来帮忙的五个人,干活非常的利索,修缮房屋几人花了五天左右的时间就做完了。

这包括修补土墙,拆除茅草屋顶以及老旧的木桁架,重新搭建新的木桁架,以及之后的盖瓦。

看到焕然一新的屋子,况叶除了结完承诺的工钱给五个帮忙的队员,还送了每人一罐舒活膏和一小包自制的红薯糖。

如今他制作的药品不再出售给私人,但赠送是可以的。舒活膏这药,如今九大队的队员们都十分喜欢。

红薯糖这东西是他自制的。六六年干旱的时候,他在空间种植了半亩多的红薯,收获了近四千斤。

其中的一大半,在六七年的时候,九大队蜜薯的种植面积扩大,他在队上收获红薯的时候掺了进去。因为空间的储存保鲜比起外界强很多,这些红薯顺利的混进了新收的红薯中。

不过空间中还剩几百斤。

这么多红薯他实在是不想吃了,最后干脆做成红薯淀粉。

而这红薯糖,是他过年之前,从买来的一堆杂书中看到了相关的制作方法,尝试了几次制成的。

空间中的红薯淀粉大都被制成了红薯糖,然后被单独分装成小包,存放在库房的储物柜中。

如今这个时代糖是非常收人欢迎的,拿着个东西送人没人不喜欢。

得到两样东西的五人也非常高兴,其中这红薯糖,这几天他们也吃到过,口感软糯有嚼劲甜味还足,带回去家里无论大人还是小孩肯定都喜欢。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