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28章

年代文中的路人甲 诸事皆芜 3019 2024-03-30 11:03:04

在小队长那里请到假之后, 况叶没有第一时间回住处,而是去了大队长陈庆国家里一趟。

况家父母上次寄来的东西,有一张金额为30元的汇款单。这次赶集的时候,他准备去邮局取出来。

不过这个时代取钱, 要比他原本的时代麻烦有些, 得找大队开具身份证明, 之后带着这份证明以及汇款单才能取到钱。

大队长陈庆国听说况叶的来意后, 也没有难为人, 很干脆的就开具了身份证明。

拿到盖了章的身份证明,况叶谢过大队长后就回去了。

这一次赶集, 同住的简修文和刘康民,不打算一起去,只是委托帮忙投递一下信件。

第二天一早,况叶早早的起床,吃完早饭后和刚起来不久的简修文他们招呼一声, 就背着背篓出门。

此时外面的天色还有些灰暗,迎面的风也带着淡淡的寒意。

算算日子,今天是阳历11月22日,观市这边已经进入了冬季,虽然不是最冷的时候, 但清晨的温度也并不高。

这样的温度,况叶不得不穿厚一些,但露在外面的双手和脸颊, 还是一阵冰冷。

好在随着走动,身体也逐渐暖和起来。

这次况叶并没有和队员们约着一起去赶集, 而是一个人往丰水场镇赶。

当然路途上也遇到不少赶集的人,但这些队员多是其他小队的, 或者其他大队的,因为不熟悉,最终也没走在一起。

去过几次丰水场镇后,他对路况已经比较熟悉,再加上有些事需要避开他人,况叶这次才选择一个人走。

今天在路上遇到九大队的队员,其实没有之前的多。原因是昨天就有很多队员趁着清闲下来,去了另外一个集市。

平时队员一般回去丰水场镇赶集,但丰水场镇相邻的三汇场镇,因为距离差不多,队员们也经常去这里赶集。

三汇场镇的赶集日和丰水场镇的刚好还错开,一般是每逢1、4、7这几天。

因此今天九大队却丰水的人不多,加之况叶特意晚走了一会儿,等他走到场镇入口的时候,也没遇到相熟的人。

不过丰水场镇还是和以往一样热闹,从供销社经过的时候,这里的仍然是人挤人的状态。

他在赶集之前就计划好了行动路线,所以直接略过供销社,先前往集市,去看看能不能采买些想要的东西。

集市的人也不少,在里面逛了一圈,结果今天的运气不怎么好。

没有看到卖禽蛋的老乡,也或许是来晚了,这些早就被旁人买走。

上次遇到的卖山货的老乡也没见着,而其他摊位上的产品,也大都不在他的采购名单上。

集市一圈逛下来,唯一光顾的摊位,就是卖陶制的那个。

这次也没买腌菜坛,而是买了六个小陶罐,这些他之后准备放到空间中,到时候用来装点东西。

从集市离开后,况叶就往供销社而去,这时人虽然多,但比起前好一点。

挤了半天,他终于买齐了想要的东西。

这些东西是昨天晚上就计划好的,上次况家父母寄来的东西里面有两张麦乳精的票、以及可以做一身衣服的布票和两斤棉花票。

这些东西况叶不打算干放着,自然是要用的。

而且这些票据都是期限的,过期了就是浪费。

今天在供销社这边运气到不错,平时难得的棉花,竟然被他抢到两斤。

布的话,如今作为男性的他到非常的好选。反着也就差不多几种颜色,白、灰、蓝、青、军绿,也不需要有什么花样。

考虑到他要干农活,白色首先就被排除,最后选了军绿色。

麦乳精的票他也全部用了。

除了这几样东西,她还买了两个玻璃瓶,准备带回儿装酱油和醋;买布的时候,跟着一堆大娘婶子抢了一把碎布条,这个倒是不要票;还买了一斤要票的水果糖,票证出自原身带着的那一堆。

其实他对这个时代的糖并不感兴趣,前段时间刘康民家里人寄的包裹中有糖果,他也有幸吃到几颗。

和他以往吃过的糖相比,自然逊色许多。

但如今他却需要这些糖,空间中的冰糖和红糖品质和这个时代不一样,他之前拿出来过冰糖,那是特殊的情况,之后他不准备再拿到外面。

而他的身体状况,需要不时的补充些糖分。

前段时间在上工的时候,往往干到一半的时候,肚子中的食物就已经消耗完。

全靠带着的红枣垫垫肚子,撑到下工休息的时候。

况家父母寄来的红枣有两斤,如今只剩一半。今天买些糖果也是为这准备的。

从供销社挤出来之后,况叶整理一番背篓,接着拿出两个玻璃瓶,装备去酱油铺。

有了上次的经验,他先到后面的水井处,把玻璃瓶清洗干净,之后再排队打酱油。

酱油铺的人相对少一些,他在这到没花多少时间。

打好酱油、醋后,况叶走出来,站在街面上看着人来人往的场镇,深吸一口气。

熊哥那边他今天的再去一趟,看看能买些什么,作为给况家父母的回礼。

再次走到这条僻静的小巷,他观察了一下,趁着空隙走了进去。

在巷道中行走的时候,他在僻静的角落,先把背篓中的两瓶酱油和醋,以及六个小陶罐放进空间。

之后根据记忆,找到那个熟悉的小院门。

靠近木门,况叶屈起手指敲门,敲两下就停顿一下,连续五次之后,在连续敲五下。

之后就垂下手等待,就在他有些忐忑的时候,听到门后有脚步声靠近。

吱呀~

木门从里面打开,还是上次招呼的人,看见况叶连忙让他进屋。

后面的人关门的时候,上次接待他的熊哥也看到了况叶。

“小兄弟,这次要买点什么?”熊哥此时正好有空闲,连忙上前招呼一声。

“熊哥,我想先看看。”他只来过一次,看熊哥的表情似乎记得他,况叶心下不由的惊异。

难怪能在这里干活,这记人的本事就是一把绝活。

这次来这里的主要目的是给况家父母买些回礼,在顺便给给自己添点物资。

给况家父母寄的同等价值的回礼,不说他现在做不到,就是客观条件也不允许。

但可以寄一些稀罕点的东西。

上次来着的时候,因缘际会的那两名汉子,他们来这里卖的东西是兔子。

当时况叶晃眼一扫,是完整的兔子。

他这次来的目标之一就是这些兔子。

被熊哥引到一边坐着,他就开口问道:

“熊哥,我上次看到你这收兔子,不知道还有没有?特别是皮毛?”

听到这熊哥露出一个笑容道。

“小兄弟运气不错,我们这还有一点货,不知道小兄弟要多少。”

“我能先看看货吗?”况叶没说自己要多少,而是准备先看看货。

“当然。”对于这个要求,熊哥也没推脱,直接把况叶领到一间屋子。

和上次去的那间屋子不一样,这件屋子里的东西都不是吃得,而是皮毛、布匹等生活用品。

当然也只有少量的摆出来,作为样品。

熊哥直接把拿起一张兔子皮毛,递给跟他过来的况叶。

伸手接过皮毛,触手柔软顺滑,显然已经是鞣制好了的。况叶不懂皮毛的好坏,但这种手感也知道品质应该不错。

他在仔细的检查了一下皮毛的完整程度,灰色的皮毛在颈部的位置有几个奇怪的小洞。

“这个没办法,兔子是猎犬抓的,这已经是非常完整的状态了。除了我这,丰水这地你找不到这样的好料子。”看到况叶的动作,熊哥解释一番,还不忘自夸。

他后面的这话倒不是假,先不说他这里做的就是独门生意,就是这鞣制的手艺比起一般人家都要好。

观市大部分都是丘陵,大型的野生动物没有,但野兔倒是不少。

如今生活物资匮乏,一年到头都缺油水,老乡们私底下也会抓兔子解解馋。

兔子除了肉,它那一身皮毛自然也不会浪费。不过为了不引人注意,皮毛大都是老乡自己鞣制的,自然比不算熊哥这的手艺。

这个摊子能搭起来,熊哥他们背后自然有认识专门的手艺人,这些皮毛就是请人鞣制的。

况叶虽然不了解其中的详情,但也知道手上的皮毛不错,颈部的那几个小洞影响不大。

“如果都是这样的品质,我要四张,不知道价钱是多少?”心下计算一下,他准备给况家父母各自准备两张。

这兔子皮毛虽然不如他印象中的大,两张做不了一件完整的衣物,但做其他的却已经足够。

而且太多,也不太好解释。

“一块五毛钱一张。”熊哥直接给了个数。

听到价格况叶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这价格有点高,在外面可以卖两斤大肉了。”

虽然这价格他买的起,还是要尝试一下能不能讲价。

上次来这之所以没谈价,也是因为第一次来,难免有些紧张。

“小兄弟,这价格可公道了,你看这皮子制得多好。”

“好是好,但皮子不大,比起家养的兔子小太多。”

.....

就这么你来我往,最后熊哥也不得不让价,但最多只少两毛,多了不行。

所以况叶花五块二毛钱,拿下了四张兔子皮毛。

四张兔子皮毛,倒和他看的样品差不多,仔细检查一番后,发现质量没问题。

这边的事结束,况叶继续让熊哥带着他看货。

除了兔子皮毛,要买的东西还有不少。

接下来况叶又买了四只风干兔肉,让熊哥分别用油纸包好。

看到干制的面条也买了一把,约有四斤。鸡蛋、鸭蛋也买了不少,各有20个。

最后他还看到了红糖,让熊哥用油纸包了两斤。

这红糖说起来,丰水这也不算难得,外面的供销社一般都有不缺货。原因是丰水所属的安琼县城,自古以来就产糖。

两斤红糖正好也可以当作回礼之一。

这次采购就算况叶有讲价,最后算下来依然花了12块多。

被熊哥从侧门送出来后,他想自己得找点挣钱的路子,要不然以目前这么个花法,原身这点钱用不了多久,就得见底。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