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198章

年代文中的路人甲 诸事皆芜 13475 2024-03-30 11:03:04

虽然是专心复习, 况叶却也没有把时间全部花在上面。

成功报名后,他也确定了报考的科目。

因为想报考的专业的原因,他准备参加理科高考。

之前在高考没有恢复之前,因为不确定考试的相关政策, 当时复习就是一把抓, 什么都学。

现在知道相关的高考政策, 有些科目就被剔除在外了。

就比如况叶报名的理科, 考试的科目, 有政治、语文、数学,再加考理化。

他之前担心的外国语, 只有报考语言类专业的才需要考。

这门让他有些头疼的科目就被放到一边,至于文科加考的历史、地里,他也不需要再在上面花时间。

和他一样,周光旭他们确定了考文科还是理科后,复习的事都进行了调整。

因为复习的时间太短, 这次参加高考的人,大多报考的是文科,理科的除了况叶,只有少数几人。

这样一来,不同的科目, 知青点开设的小课堂就分开了。

几门课程,况叶因为早就有准备,情况还不错。

也就不像其他人挑灯夜战般, 该休息就休息,同时还能兼顾一下其他事。

自从高考恢复的消息确定后, 他也在为离开做着准备。

制售药品这件事首先就摆在了面前。

这些年,况叶制售的药品, 给丰水公社卫生院和九大队的医疗站带来了不少方便。

提供的药品也深受大家的欢迎。

但高考在即,离开也是他早就计划好的事,药品的供货自然也会断掉。

但断货这件事,也不能立马就不给卫生院和医疗站供货。

总得给对方一个缓冲的时间。

就在上个月月底的时候,况叶就找卫生院的熊医生和大队长他们谈过这件事。

高考恢复的消息传来后卫生院和九大队这边就有了准备,况叶去找两方谈的时候,熊医生和大队长都表示理解。

不过这些年况叶每个月提供的药品,分量也不算小。

突然有这么多缺口,想要申请增加足够药品采购,一时间还真不一定能行。

于是就和他商量了一番,这段时间供货可以减少大半,但还是希望能少量的供货。

这对于况叶也不是什么难事,就应下了此事。

卫生院和医疗站要求的这点供货量,花不了他太多时间。

制作这些药品的时候,他还可以调换一下心情,甚至能以更好的状态去复习。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他准备把库存的药材消耗完,以及处理一下小菜园中种植的药材。

说道小菜园的中的药材,就不得不说种植在旁边的三种灵植了。

它们的归属况叶也早就计划好了。

三种灵植都有一点的生长年限,早在几年前他就规划好了,等到他离开的时候,除了朱栗果需要挖走,云芝草和晴玲花基本上也达到了最大的生长年限而枯萎,也不用特殊的处理。

就这样在近二十天的时间一晃而过,时间来到初试前一天。

为了准时进入考场,况叶和周光旭等人,在考试的前一天就抵达了考场所在的场镇。

参加初试的人不少,安琼县开设的考场不少。

除了县城的几所中学有考场以外,一些开设在公社的中学,也被设置成了考场。

而况叶和周光旭等人的考场,在离九大队不算太远的三汇公社的六中。

提前一天到,住宿问题况叶和周光旭是托九大队参考的队员帮忙弄的。

考场设在六中,但三汇公社的场镇并不大,附近参考的考生很多,一时间场镇能住的地方相当的抢手。

况叶他们对此也有预期,所以早早的就托人解决了住宿的问题。

虽然没有抢到场镇上的屋子,但也是在临近场镇的生产大队。

九大队的知青和队员,一行人有近二十人,抵达借宿的生产大队后,和主人家简单的打了声招呼,就往六中那边去了一趟。

“这就是六中?”严国胜看着并不大的校门口,有些惊讶的问道。

他七五年才下乡,对于九大队周边还没怎么逛明白,六中也是第一次来。

“嗯,六中不算大,但听说在安琼县也是排得上号的。”况叶点头表示肯定。

眼前的校门和丰水场镇的小学校的校门相比,看起来似乎都还要朴素些。

但六中的名声,其实在安琼县还不错。

整个安琼县,开设了近十所中学,除了县城的两所中学,六中的教学水平算的上数一数二。

这也要得益于三汇公社发展,这里有两所小厂,造纸厂和缫丝厂,让三汇公社的比起一般的公社有更多的资源。

也就留得住相关的人才。

不过尽管六中的教学水平不错,但整所学校却不算大,作为主体的教室只有四间,其余配套的建设也只是教师的办公室和宿舍,再加上一间锅炉房煮饭烧水,就没有更多的了。

在加上六中并没有紧邻三汇场镇的街道,而是由街道延伸出的一条小道尽头,通往学校的小道旁边还有队员自家的房屋,看着是建在相邻的生产大队一样。

也难怪严国胜有些惊讶。

“走,我们先进去看看再说。”龚振江看着还在校门口站着的况叶和严国胜,连忙招呼一声。

“马上来!”两人连忙跨步走进六中的大门。

这个时候,六中相当的热闹,今天来看考场的人不少。

走进六中后,没几步,况叶就看见前面的墙边围着一群人。

罗佳他们这个时候,也都往墙跟前挤,后面跟过来的严国胜正想打听一下前面到底在看什么。

况叶就占着个高,看清楚了墙上有什么,让一群人往里边挤。

“前边是考场布置的公示图,以及各个考场的考生名单。”况叶先一步解释了,他也不跟人往前挤,反正站在最外围也看得清楚。

“叶子哥,你帮我看看,我在哪个考室?”严国胜看了一下前面的情形,发觉自己是挤不进去了,只得停下脚步,麻烦况叶看看。

“你的准考证号是多少?”一个个的找名字,太麻烦,况叶先问了问严国胜的准考证号。

“100824,我看看,在确认一下。”严国胜立马就说出了自己的准考证号,但又怕不确定,从衣兜中掏出准考证,再确认了一番。

“是100824,没错。”没记错,他不由的再给况叶说了一遍。

“就在第一考室,我们待会过去看看?”得到准考证号后,况叶很快就确定了严国胜的考室。

整个六中考场,参考人员应该有两百人,每个考室五十人。

他和严国胜确认好考室之后,正在往前边挤的龚振江等人见一时间挤不进去,也过来找他帮忙。

况叶也没推辞,一行人确定好各自的考室之后,就离开了这边,往更里边走去。

经过一个栽种着桂花树的小院,一行人来到了一栋青瓦房。

这就是六中的四间教室,整栋青瓦房,中间是畅通的过道,两侧各有两间教室。

知道自己的考室是哪一间,况叶等人很容易就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九大队来的近二十人,每个教室都有。

经过况叶观察,他们这一行人的队伍是最大的,其余来参考的最多也就堪堪十人。

确认好考场后,一行人在六中逛了一圈,遇到相熟的人聊了聊,也没再此停留多久。

明天七点五十五之前就要进入考场,况叶他们准备早点回去休息,以最好的状态参加考试。

况叶和周光旭等人回到借宿的地方后,和主家相处也算的上愉快,主家知道他们要参加明天的考试,也都没有多做打扰。

早早的上床休息,一些人还有些不习惯,加上担心明天的考试,辗转反侧睡不太着。

况叶也因为比原本的休息时间早,十分的精神。

吱呀吱呀的动静,在黑暗中听的相当的清楚,最后不知道是谁起的头,开始说起考试的事,以及对以后的畅想。

听着担忧和期盼,况叶也忍不住加入其中。

害怕考砸,有希望考试取得好成绩后有更好的发展,相关的话题仿佛说都说不完。

况叶其实也有些担忧,倒不是担心考不好。

而是对即将迎来的变化,有些担心。

从来到这个世界,他就成为了一名知青,十来年间一直生活在九大队,也逐渐适应了这样的生活环境。

而高考之后,他即将离开熟悉的环境,去迎接不同环境的生活。

虽然他早早的给自己做了规划,真正面临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担心。

夜聊触动着在场的所有人,但况叶等人也没有忘记时间。

为了这场考试,不仅是况叶把手表摆在了明面上,其他人有条件的也准备了。

看到时间指向十点半,况叶和其他人默契的止住了聊天,之后各自躺好强迫自己入睡。

况叶虽然还有些精神,但和大家一样,调整好状态,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天色还未亮开,房间中就有了动静。

况叶第一个起身,这个时间基本上他平时起床的时间,时间差不多六点出头。

听到他起身的动静,其他人也很快有了动静。

看来其他人,昨晚上睡得不怎么踏实。

况叶等人委托了借宿的主家准备早饭,一行人洗漱过后,吃了早饭,简单收拾一下,就结伴往六中去了。

抵达六中的时候,时间也才七点二十不到,此时六中的大门都还没开。

但校门外已经聚集起了一批人。

也没等多久,七点半的时候,六中的校门打开,况叶一行人也就陆续进场。

各自找到自己的考室和座位,等到八点的时候,考试正式开始。

况叶在原本的时代,是经历过大量的考试的,所以并不紧张。拿到试卷的时候,就大致的把试卷看了一遍。

今天上午考试的科目是语文,考题在况叶看来相当的简单。

心底有了底之后,他做起题来就相当的从容。

整套试卷做完,离考试结束还有一段时间,先检查是否有错漏,过了一遍后,竟然有不少剩余的时间。

一时间无事,况叶干脆观察期教室内的其他考生。

他这一考试满员五十人,但却有好几个空位,显然是考生没有到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意外。

四十多人,年龄跨度非常的大。

有正值青葱的少年,也有有些沧桑的中青年。

每个人此时的状态也各有不同,和况叶这般从容的且已经完成考卷的不多,也就两三人。

其余的大都在努力的书写,但也有状态明显不怎么好的。

光是从其表情,就能明显的感觉到,甚至有人拿笔的手都忍不住颤抖。

看到这,况叶心中叹息一声。

十年的动荡,让很多人离开书本太久了,短短的一个月时间的复习,却让他们对还算简单的题目都无从下手。

看完一圈后,况叶也收回了目光,专心的等待考试结束。

铃声响起,不久后各位考生就离开了教室。

况叶和周光旭等人汇合,他们准备回借宿的地方,解决午饭问题。

至于场镇上的饭店,怕是一时间挤不下太多的人。近两百名考生,虽说有不少人自带了干粮,但还是有不少要去其他地方解决吃饭问题。

离下午的数学考试开考,还有好长一段时间,足够他们往返一趟了。

回去的途中,严国胜等人忍不住开始讨论上午的语文考试,想要确定做得对不对。

况叶虽然没主动的参与,但偶尔也被问到。

随着不断的相互印证,一时间有人欢喜有人愁。

见此,年龄大些的况叶和陈繁仪安抚住情绪不对的人,让他们尽量收拾好心情,好好准备下午的考试。

下午的考试,也很快到来。

试题在况叶看来还算简单,但和上午一样,对于一些考生来说也无从下手。

考试结束的时候,有考生当场就哭出来了,甚至有人情绪崩溃软到在地。

九大队来参考的一行人中,也有几人情绪有些不对。

“我完了,今天上午的语文没写完,下午的数学有一半都不会!”况叶和其他人汇合的时候,就看到五小队的一名二十出头的队员有些崩溃的蹲在地上揪头发。

旁边的人见他如此,也忍不住安慰。

但这个时候,此人完全陷入了自己的情绪中,一时间旁人说什么他也听不进去。

除了这个情绪最为外露的,九大队一行人中还有还几个脸色不对的,但性格比较内敛,没有太过外露。

劝解了一番,况叶见蹲在地上的人还是陷在自己的情绪中,就忍不住直接上前把人提了起来。

“陈令远,这次考砸了不要紧,大不了之后继续努力,好好准备下一次高考!”

把人提起来的同时,况叶也试图劝解这人。

“况知青?下一次高考?”被人提起来,陈令远也有些懵,望着眼前的人还有些恍惚。

但尽管恍惚,他却没有错过况叶后面的话,不由的问道。

“当然还有下一次高考,这次考不好又不是没希望了。”听到这,况叶有些哭笑不得,把人扶稳后稍稍解释了一句。

“高考恢复了,这一次不行,还有下一次嘛,小远可别丧气。”旁边相熟的队员,见陈令远终于从自己的情绪中出来了,也加入劝说的队伍。

“就是,大不了之后好好复习,再战高考就是!”

旁边脸色不对的一人,也突然大声道,劝解他人的同时,也为自己加油鼓气。

一时间,况叶一行人气氛也变得轻松了不少。

之后回程的途中,经过大家的相互劝解和鼓励,况叶一行人回到九大队的时候,情绪都还行。

而这一次初试也算暂时告一段落。

初试的考试科目,只安排了两门,所以一天时间就搞定了。

况叶他们现在,只需要等到初试的成绩出来,通过了初试的人,高考的准考证才拿得到。

而高考的时间也不远了,一行人回到九大队后,又进入了紧张的复习状态。

之前觉得考试不理想的陈令远等人也在其中。

现在初试的成绩还没出来,到底有没有通过还不确定,万一通过了,没继续复习岂不是更没希望。

就算没通过,复习也算是为下一次高考做准备。

“况知青,你的信!”这天,况叶正在知青宿舍和严国胜等人复习的时候,老远就听到有人在叫他。

“我出去看看。”况叶放下手中的笔,走出知青宿舍,就看到不远处一位相熟的人骑车过来。

“刘七叔,有我的信?”况叶连忙往前走几步,和人碰面后就问道。

“喏,两封呢,拿着。”刘七叔,丰水公社的邮递员,笑呵呵的应道,从包里的一沓信件中取出两封递给况叶。

“哎,谢谢七叔!”拿到信的同时,况叶也看了一眼寄信人,知道是哪寄来的,不由的笑开道。

“好了,我也不耽误你了,我去把手上这沓信送完。”刘七叔也没久留,笑着招呼一声就继续往下一家送信去了。

“刘七叔,你忙。”况叶和人挥手道别,就收好信件回了知青宿舍,继续之前的事。

至于信件,他也不忙着开,回家后也来得及。

和严国胜等人道别,况叶回到家中已经是傍晚时分。

冬天黑得早,屋顶的亮瓦尽管清理得很勤快,此时堂屋中的光线也已经很是昏暗了。

先点燃煤油灯,况叶把今天收到的两封信件拿出来,打开封口看了起来。

两封信件并不是好友和况家人寄来的,而是来自刘医生和李工。

这是在高考恢复的消息传来后,况叶给两人写的信的回信。

确定好自己之后想学哪方面的知识后,但对于到底哪个专业比较符合他的要求,却不怎么清楚。

为此,况叶准备问一问这个领域比较了解的刘医生和李工,希望他们给他参考参考。

信件寄出去一个月左右,今天他终于受到了回信。

两封信件看完之后,况叶也收到了刘医生和李工的建议。

根据况叶想要在药学上更进一步,同时还兼顾中药材的培育的想法,两人给出的意见差不了太多。

刘医生这边,最推荐他报考制药学;考虑到他还想兼顾中药材培育,还推荐了一个药用植物的专业。

李工这边,也差不多。不过考虑到况叶对中药材的熟悉程度,更推荐后边的药用植物专业。

对于两人的建议,况叶了解了一下两个专业的情况后,也有了自己的思量。

药材培育的事,他只是准备兼顾,更重要的还是药学上的精进,所以他决定优先考虑制药学。

他在制药这方面,虽然也算不错。

但始终和现在的制药学有些差别,加上现代科学相关的知识,虽然有一定的了解,但始终没有掌握系统性的知识。

这些都是他需要学习的地方。

报考专业有了头绪之后,况叶照常复习。

时间进入十二月,但初试的结果却还没有出来。一时间知青宿舍复习的众人有些浮躁,好在这结果没让他们等太久。

三号这天,公社这边就通知了通过的考生,第二天到公社的办公处去取准考证,同时准备填报志愿的事。

九大队参考的近二十人中,有六成通过了初选,况叶等知青,因为从七月份就开始了复习,全员通过了初试。

第二天,况叶和约好的严国胜等人一早就朝着场镇上去了。

因为人多,大家也没骑车,而是走着去的,今天是闲日,公社办公处开门没那么早。

不过一行人到地方的时候,公社办公处却来了不少人。

况叶一看,全是这次参加完初试的考生,加起九大队的人,总共有近六十人。

领到准考证后,还没等激动,况叶一行人就被领着去看贴在公社报刊亭的招生简章。

上面贴有各个学校的招生简章,相关的专业编号等资料都有,想了解更多的信息,还可以找相关的工作人员翻阅更详细的资料。

站在报刊亭的大多数人其实有些懵,没想到今天就要考虑填报志愿的事,除了早有准备的况叶,其他人大多是没有准备的。

而且给他们的考虑时间也不多,三天内他们得把志愿填好。

之后紧接着就是正式高考的时间,况叶他们所在的省考试时间定在这个月的十号、十一号和十二号。

虽然有些懵,但严国胜等人也很快反应过来,连忙查看招生简章,并且把感兴趣的专业记录下来,准备之后再考虑到底报考哪一个。

况叶也一样,虽然他以及确定了要报考哪个专业,但学校该如何选却也是要考虑的。

而这个时代的学校,和后世也有些不一样。

综合类的大学不多,很多学校是诸如工科、农林科、医药、师范等单科类的院校。

根据工作人员的介绍,志愿可以填报六个,择优录取。

他也要从中选出满意的六个才行。

因为提前确定好了专业,况叶当天就把志愿填好了,而周光旭等人当天并没有确定好。

之后两天,他们才陆续填报了志愿。

确定好了志愿,高考也随之而来。

而这次况叶等人的考场,却没有在三汇公社的六中,而是在县城。

为了保证考试的顺利进行,他们自然也提前了一天到场。

这次的住宿,不是况叶他们托人准备的,而是丰水公社帮忙准备的。

公社这边考虑到有近六十人参考,可谓是附近参考人数最多的公社,也就提前定好了住宿地点。

甚至况叶等人还统一的集合,之后由公社干部带队统一前往了县城。

有统一的安排,况叶和参考的人员也乐得轻松,提前熟悉了考场之后,第二天带着饱满的状态进入了考场。

第一天上午数学、下午语文,第二天上午政治、下午理化或史地,第三天英语加考。

况叶和严国胜等人,很少有报考语言内专业的,因此在两天时间就结束了高考。

和上次考试有些不一样,考试结束后,严国胜等人显得有些沉默。

走出考场的时候,况叶观察到,他们很多人的情绪都不太好,想来这次考试有些不太理想。

之后一行人也没在县城久留,统一回到公社后,也各自回了各自的生产大队。

就这样,七七年的这场特殊的高考就结束了。

也许是终于松了口气的原因,又或许是冬季寒冷的原因,知青宿舍有还几人回到九大队后还病了一场。

好在,医疗站就在知青宿舍对面,陈繁仪的医术也非常不错,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这病倒也好的很快。

高考结束,但结果还要等。

而这个时候,大家都不知道能不能够被录取,但继续请长假复习显然又不太合适。

如此,况叶和严国胜等人也陆续的恢复了上工。

因为冬季的农活相对清闲,到也没有停下继续复习的脚步,只不过小课堂暂时停了。

队里关于况叶等人高考的讨论,也逐渐平息了下来。

只有等到录取通知书到来,才会再次活跃在队员们的口中。

随着时间的流逝,气温越来越低,七七年也走向了结束。

新的一年到来,元旦结束之后,分口粮这事占据了队员们的视野。

去年因为杂交水稻,整个九大队的收成不错,哪怕是况叶缺席了不少上工的时间,也分得了近四百斤口粮,其中这稻谷的占比还相当不错。

领到口粮后不久,况叶又收到了几封信件。

有来自简修文、刘康民、张友岁的,还有来自况家小弟和小妹,甚至是况家的另外两个堂弟的。

来信的内容也大同小异,最主要的说的就是这次高考的事,同时在在信件中感谢况叶当初的提醒,以及赠送的全套教材。

因为早早的有准备,在加上教材齐全,这次简修文等人都觉得考试比较理想。

只等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再给况叶好好道声谢。

得知亲友的情况,况叶心情自然不错。

这样的好心情一直持续到临近年关,这个时候时间已经是二月初。

在此时他也收到了况家父母的来信。

参加高考这件事,况叶也和况家父母说过,之前况父让他接班这件事也因此暂时告一段落。

不过这次来信,况父在信件中还是委婉的提到,要是没有被录取,就让他回去接班。

看到这,况叶一时间还是有些无言。

高考已经过去近两个月,但九大队收到通知书的,现在却没有一人。

在焦急的等待中,严国胜等人心中的已经开始失落起来。

况叶其实也有点,但他也听说过,这个时代录取通知书也许会来得比较晚,倒也还稳得住。

但等到春节过完,通知书的影子还是没有见到。

见此,知青宿舍的严国胜等人,失落之余有恢复了比较高强度的复习,为下一次高考做准备。

但有有些不死心,时不时的打听一番。

况叶有些笃定的心,也有些动摇起来,也不由的写信询问亲友的情况。

在焦急的等待中,亲友这边倒是传来些好消息。

简修文最先收到录取通知书,他被北边的一所工科院校录取。刘康民和张友岁后面也陆续收到,两人报考的学校就在附近,也都是师范院校。

况家这边,况家小弟和小妹,只有况家小妹这边传来好消息。况家小弟则和况叶一样,还在等。

况家的另外两位小堂弟,选择的中专,倒是早就收到了录取通知书。

随着远方的亲友传来一个个好消息,九大队这边也有了喜讯。

张志为,最早受到了录取通知书,他被观市的一所师范院校录取。当初他考虑到自己已经成婚,报考的院校都离得不远。

如今学校就在观市,就更加方便了。

况叶等人为他贺喜一番,心情也明亮了几分,有了第一份录取通知书,下一份可能也不远了。

事情也果然如众人期盼的那般,后续再来了三份录取通知书,分别是周光旭、朱静,以及九大队一名叫陈繁胜的年轻小伙的。

周光旭和朱静,也被他们理想的院校录取,学校在朱静的家乡锦城。

陈繁胜也是在锦城。

张志为等人受到录取通知书后,看到上面的报道时间非常的紧,也迅速的收拾好行李,办好相关的手续就离开了。

况叶和剩下的人送几人离开后,心底也是有些忐忑的。

周光旭等人离开了一周左右,时间也已经来到三月初,而这个时候除了况叶,严国胜等人已经对能被录取这件事不想了,开始专心的为下一次高考做准备。

就在况叶考虑是不是也要放弃的时候,他在三月上旬中收到了录取通知书。

“况知青!况知青!有你的信件!是录取通知书!”三月六号这天,况叶正在地里干活的时候,就听到刘七叔的呼喊声。

听到后面的那句话,况叶一愣,不由的站直身体,看向远处而来的自行车和车上挥舞招手的人。

不过他很快反应过来,直接几个跨步从跳到了田坎上,之后迅速的往刘七叔那边跑去。

吱!!!

因为速度太快,骑着车的刘七叔连忙一个急刹车,才堪堪停到了况叶的身边。

“恭喜,来,拿好!”对于况叶的激动刘七叔也能理解,也就没有计较这样危险的行为。

把车停稳之后,就从斜跨的背包中,取出一封来自京市的信件。

上面的寄信单位,也是他能肯定这是录取通知书的原因。

“谢谢刘七叔!”拿到信件的第一时间,况叶就看了一眼信封上的寄件单位,看清楚之后连忙高兴和刘七叔道谢。

“哈哈哈,能帮你投递这个也算沾沾喜气,我家小子明年也要参加高考呢。”刘七叔拍拍况叶的胳膊,笑着说道。

“那预祝小兄弟金榜题名!”况叶也应景的回了一句。

之后两人寒暄了一会儿,刘七叔就继续前往下一个目的地了。

挥手和人道别,况叶也管不了其他,就地把信件拆开。

里面只有一张薄薄的纸,但代表的分量却不轻。

这是况叶等待了许久的录取通知书!

而且还是他第一志愿的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录取通知书的内容非常的简单。

最上边是京市中医药大学,接下来是学生入学通知书几个大字。

之后紧接着就是正文,有况叶的名字,和被哪个专业录取,以及报道的时间。

以及上面的好几个红色的公章。

最后落款的时间,况叶特意的看了一眼。

时间竟然是上个月的最后一天,也就说信件从寄出来,到况叶手上也才一周的时间。

想到京市的距离,他也明白了为何现在才收到这份录取通知书。

通知书上的报道时间,也相当的紧。

这个月的18号之前报道。

时间紧迫,况叶也顾不得上工的事了。

不过不上工,总得和小组长说一声。

收好录取通知书,况叶回到刚刚干活的田地旁边,这个时候早就相当好奇的队员们也为了过来。

“况知青,你被录取了,是哪里的学校啊?”

“况知青,恭喜恭喜!”

......

好奇的,恭贺的,显得十分的吵闹,不过况叶却也乐呵呵的应答着。

过了好一会儿,才和小组长说了一声,因为报道时间太紧,他得赶紧去处理其他事才行。

小组长也答应的很干脆,直接让况叶去忙自己的。

况叶离开后,也没有回家中,而是找到大队长陈庆国。

去学校报道之前,他要办的事情不少,首先就是档案转移的事情。

六三年的时候,他随着下乡到九大队,户口等档案都落到了丰水公社的九大队。

现在他要去学校报道,这些需要提前转出来,之后到学校才能比较顺利的办理相关的手续。

办理这些东西,需要大队长这边出具相关的证明,之后他还得去公社那边跑一趟才行。

除了办理档案转移的事,况叶还有另外的一件事找大队长这边帮忙处理。

那就是关于他现在住的房屋问题。

到时候随着他的户口迁出九大队,那么队上的房子在留下来,就存在一定的隐患。

为此,他也准备把屋子处理了。

这件事,其实他在去年年底就找大队长这边谈过,想委托大队长这边问问队里有谁想要接手这间屋子,到时候他也相对低价的出手。

不过录取通知书一直没有到,这件事就这么僵持着。

毕竟买方也不确定,况叶这边到底会不会离开。

如今录取通知书拿到手,他离开九大队这件事落定,这件事也可以继续了。

“叔,我十八号前就得到学校报道,去京市的我至少得提前一周,所以房子这事比较急,麻烦你这边帮忙快点解决,最好能近三天把事情办了。”

况叶知道这事的确太急,但也没有办法,只能郑重的委托陈庆国。

“我帮你问问,之前不是有两家愿意接手吗,不过这事有点急,你这边可能要被压价。”陈庆国点头,见况叶着急,他也提前说一句。

“叔,这屋子其他都不值啥,最值的就是屋顶上的瓦片和那块地,只要这两样不亏就行。”况叶当然也知道这一点,也不计较太多。

他那屋,住了十来年,虽然修缮的还算勤快,但这屋子还真不值啥价钱。

当初花在上面的钱,亏点就亏点吧。

“行,你知道叔就尽快给你办好。”见此,陈庆国也有了底。

之后况叶再和陈庆国聊了一会儿,拿到了相关的证明,就提出了告辞。

时间紧迫,他也顾不上吃午饭了,这个时候他的去公社一趟,把接下了的事情办了,同时也借用一下公社的办公电话,给观市的张志为打个电话,委托他帮忙订一张去京市的火车票。

骑着车,匆匆忙忙的往场镇上赶。

正好赶到公社午休的前夕,先给张志为打个电话,说订车票的事,才和办理的转移档案手续的工作人员接上头。

好在这些年,况叶和公社的工作人员打交道多年,快到下班的点了,人家也愿意先帮忙把事办了。

忙活到十二点半的时候,一切手续才搞定。

为了表示感谢,况叶拉着人去饭店吃了一顿,之后也在聊天中了解到这一次公社参加高考的录取情况。

可以说丰水公社的二十四个生产大队中,况叶所在的九大队简直就是一枝独秀。

到现在为止,九大队参考的十二中,加上他已经有五人被录取。

其他生产大队加起来的录取人数都没这么多,只有少的可怜的两人。

这样的录取率,况叶细细的一琢磨,近六十人参考,到目前为止录取的人数只有七人。

算下来,差不多是百分之十一的概率。

但这其中,还算上了九大队这个算的上bug的录取人数。

要是按照正常的来算的,最多三人,也就是将近百分之五的录取率。

这样的录取率,在周围的公社还算是不错的,况叶还了解到有的公社,到目前为止一个人都没被录取。

当然,这只是农村的相关录取率,城镇等教育资源好些的地方,相对来说要高一些。

和工作人员分开后,况叶在为自己欣喜之余,也在心中叹气。

高考的录取率,在他原本的时代,和现在已经大为不同。

但他父辈那个时候,他其实也听说了一些。

那已经是八十年代末了,据他的父辈说,当时他们高中的一个班,能有一两个考上大学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从此也可以推断,更早之前那低得可怜的录取率。

这番感慨也没有持续多久,况叶还准备在场镇上半点其他事。

首选当然是给亲友报喜,不过除了给况家父母打了封电报过去以外,其余的人他都是写信报喜的。

至于给况家父母这边打电报,原因也很简单,就是为了及时通知他们。

主要是,前不久况父又来信问起他接班这件事,要是真没收到录取通知书,他那边就帮他把接班这事办了。

幸好,录取通知书下来,况叶也可以直接的拒接这边的安排了。

当然因为电报实在有点贵,传递的消息也有限,况叶后边还补了一封信件给况家父母,详细的说明他后边的安排。

这次报道的时间实在太紧,潭城他就不回去了,之后等学校放长假再回潭城看望两人。

在邮局把信件写好并寄出,况叶在场镇上的算是忙得差不多,想到之后要乘坐较长时间的火车,他还得准备些东西,也就在供销社这边买了些手里缺的东西。

之后他就回了九大队。

回到九大队后,况叶也没有闲着,屋子还得收拾了。

这房子要出手,但里面的好多东西啊,他自己却是要留着的,比如一些生活用品,书籍和少量的药材。

其中还有好几百斤的粮食,以及地窖中的红薯,这些他倒不准备带走,但也得找人处理了。

除开粮食,他想要自己留着的东西大都放到了空间中。

这个时候,况叶不由的庆幸,空间的存在,让他不必纠结太多,想留下的多上都西都带得走。

收拾好屋内的东西,留下到时候明面上的要带走的东西,这件事就暂时告一段落。

而这个时候,时间也差不多到了傍晚。

就在况叶准备做晚饭的时候,大队长这边直接找到了他。

“叔,你怎么来了,这是房子的事有信儿了?”见到陈庆国,况叶连忙招呼人坐下,紧接着倒了杯热茶,就问起来意。

“你上午给我说了这事,我就转头找之前的两家人问了,确认之后我就过来给你说说。”陈庆国坐稳之后,稍稍歇了口气,就说起买家的情况。

“麻烦叔了,现在是什么情况?”能当天有信儿,就说明陈庆国这边真真的把事放在了心上,况叶相当的感激。

“两家听到你要尽快出手,二小队繁全家,当时就压价太低两百块就想拿下来,我不建议你出手给他家。

还有一家就是你庆方叔家的侄子,你也认识的繁开家。他家现在住不太开,也着急要房子,倒也没想着压价,而是先问问另外一件事,要是你这边愿意的话,他们愿意出两百八。”陈庆国也没忙着,干脆的说明目前的情况。

“啥事?”听到后面一家开价两百八,到也在况叶的接受范围。虽然他在这屋子上花的价钱不止三百,但也住了十来年。

现在的房屋可不像后世那般值钱,特别是农村的房屋,如今有人愿意两百八接手已经是相当不错。

但对于繁开家的条件还是有些迟疑,万一是他接受不了的,这件事还是得另做考虑。

“这件事对你来说应该不是啥难事。”见况叶的表情,陈庆国先安抚一番,紧接着就开口道:

“你后边不是要去学校报道吗,年前领的口粮打算怎么处理,繁开这边的意思是,考不考虑把口粮出手给他们家,他们家人有点多,粮食不够吃呢。当然按照正常的市价给。”

“这事?倒没什么问题。”听到陈庆国的解释,况叶心下倒是松了口气,这个条件他能接受。

甚至还正好解决了他的另外一个问题。

要知道现在粮食的交易,明面上倒是允许了,但却有数量上的限制,就拿丰水公社这边为例,场镇上允许社员们交易的粮食最多为二十斤。

当然规定是规定,在农村也有其他的办法交易粮食,就比如之前的互换有无,只要不涉及到钱,也没谁多嘴。

随着十年动荡的结束,造反派等一些列搞事的人被批判,相关的交易又松泛了些。

像况叶这样要离开的知青的粮食,九大队在之前就有了处理的先例。

张志为,因为岳家的关系,粮食直接留给了岳家,这个没有什么借鉴意义。

但周光旭和朱静的口粮,当时一部分出手给了知青宿舍的几人,更多的也是出手给了相熟的队员。

“那行,明天上午我把人叫过来,你们谈谈?”见况叶这边没问题,陈庆国也笑开来,商量明天就把事情办妥。

“好,谢谢庆国叔,能早点解决我这边也好放心。”对此,况叶自然双手赞成。

商量好这事之后,陈庆国不顾况叶的挽留就离开了。

把人送了好远,况叶才回到家中,之后带着相当不错的心情准备起晚饭。

晚饭结束后,况叶洗漱一番后,进入空间整理之前放进去的东西。

期间,也专门准备了好几分礼物。

他委托张志为买十一号左右的车票,也就是说他在九大队能待的时间也就四天左右。

离开之后,再回来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因此,离开前,他准备去拜访一下这些年对他关照有家的长辈和朋友,这些礼物就是为此准备的。

忙完空间中的活,况叶除了空间,躺在收拾了一番的床铺上也很快的睡去。

第二天一早,还是很往常一样的时间起床,吃完早饭后,在旁边的小菜园转了一圈。

唯一还生长在外边的朱栗果挖出来放进空间,就再打理了一下旁边的各种果树。

看着樱桃树上青色的小果子,心中还是有些不舍的。

他在九大队待了十来年,这屋子也住了十来年,旁边的菜地自然也打理了十来年,而最初种植的果树,开始结果后几乎每年都硕果累累。

当初的小苗和枝丫,长成如今的大树,它们见证了他这十来年的生活。

这里差不多已经成了他半个故乡。

但况叶也知道,随着他户口迁走,再留这栋房屋就不行了。

除了菜园边的果树,之前大半被药材占据的菜园,如今也没了药材的踪影,被他种上了其他的蔬菜。

正在况叶有些不舍的时候,小院外传来了脚步声。

“况知青,我带繁开他们过来了。”

紧接着大队长的声音,让况叶知道是什么情况,他连忙从后门穿过厨房,迎上陈庆国等人。

“叔,还有繁开哥,嫂子,你们好。”招呼众人的同时,况叶也从堂屋中拿出两根长凳让人坐着谈。

陈繁开和妻子与况叶也相当的熟悉,毕竟这么些年,怎么都认识了。

坐下来之后,他们也没绕弯子,直接就说明了来意,关于价钱和想买粮的事,和大队长昨天傍晚说的一样。

“况知青,我们这边就是这么个情况,你这边要是觉得可以的话,我们看看房子。”陈繁开说完后,提出看看房屋的事。

要是这期间有什么疑虑,有准备的同时,也可以商量一番。

“行。”看房子当然得看,况叶直接起身,带着两人开始参观起屋子。

“这是堂屋,这些年就我一个人,也没添置些什么,就只有简单的桌凳和一个立柜。”况叶也介绍这房屋的情况。

九大队这边也没有通电,土墙这些年一直有维护,除了些许的掉灰,没有什么其他的问题,经过昨天的收拾,看着还相当的整齐。

之后况叶带着人,参观了四间卧室,以及堂屋后边的小储藏室。

这些年他一个人住,每间屋子却是利用了起来了。

空余的三间房,现在有空着的晾晒架,之前是他摊晾药材的屋子。后边的小储藏室,自从刘康民等人离开后,他就把粮食和药材等杂物放进去了。

参观完这几间屋子,况叶带着人继续往厨房、柴房这边走。

厨房中他也收拾的相当的整洁,相应的水缸、橱柜、铁锅这些都是好好的。

柴房中的柴火也不少。

光是这些东西,陈繁开他们能二百八拿下屋子,也算赚了不少。

至于况叶为何不带走,主要是这些东西都是大件,虽然值点钱,但也不多。

参观完房屋,尽管陈繁开夫妻两没有高兴的溢于言表,况叶却也能敏锐的感觉出两人相当的满意。

之后带着两人参观完菜园和后边的水井,两人脸上直接露出了明显的笑意。

“况知青你这屋子收拾得真好,那菜园中的菜,你真留给我们?”陈繁开妻子看完菜园,规规整整的蔬菜,以及旁边一副丰产模样的果树,这心里简直满意的不得了。

更让人心动的是后边的一口水井,算是小院独用的。

要是真向队里申请一块屋基地,再建造房屋、养好菜地、再打一口水井,那花费可不小。

除了钱财,这其中的时间成本还得另算。

现在她家的几个小子都成婚了,孙辈也有好几个了,房子早就不够住了。

一大家子住在一起,难免也有不少摩擦,不仅家里的小子想着要分家,就是她和丈夫陈繁开,也考虑起此事。

但这家能不能分得起还是一个问题。分家后住在一起,那只能算分产不分家,摩擦照样也会不少。

想到队里其他的人家,夫妻两还是决定人留小儿子养老,其余的几个人儿子都分出去住。

但分出去,住的地方就是一个问题。

总不能分家后,让家里的小子没地方住吧。

这住处,最好当然是自己建造。但这样算下来,几个儿子的建房费用一出,说不定还得拉饥荒。

为此两人考虑买队上的一些老旧房屋,后边花点钱修缮一番,也能将就住人,之后在过渡几年,几个儿子手里有了子儿,也能自己把房子修起来。

但左看右看,能入眼的旧房屋却不多。

况叶这边有处理屋子的相法透露出来后,夫妻两就商量了一番,如今看完房简直满意的不得了。

这屋子就是他们自己住,都觉得相当不错。

价值也在这,到时候分家的时候让几个儿子抽签,买房钱抵扣了就是。

“菜我也拿不走,想着嫂子你们要接手房子,之后稍稍整理一下就可以住人,算是给嫂子你们添喜了。”

为了让房子好出手,况叶之前就没把地荒着,如今这不正好让陈繁开夫妻两满意的不得了吗。

“同喜同喜,况知青考上大学更是一件喜事!”听到况叶这么说,旁边的陈繁开也笑着说道。

之后几人又回到小院中。

“满意吧?况知青这屋子收拾的可是相当不错的!”之前没有跟着的大队长见三人出来,不由的笑着问道。

“满意!满意!”陈繁开夫妻两自然是频频点头。

“那就好,你们看看这交接书,如果没问题的话,事情就这么定了!”见此,陈庆国直接拿出三份纸张,给况叶和陈繁开夫妻两个递了一张后,就等他们先看看。

这是陈庆国昨天晚上回去就准备的,相关的价格倒是刚刚况叶他们商量好后才填的。

况叶拿着交接书看了一眼,大致内容其实相当于一个简单的买卖合同,除了他和陈繁开夫妻俩,还有第三方。

这第三方倒不是陈庆国,而是以九大队集体的名义,到时候也会盖上公章。

“我没什么问题,叔我这就把字签好?”况叶最先看完,然后就问了一句。

“等会儿吧,让繁开他们看完。”见此,陈庆国笑着提醒一下,这况知青多少有些急性子。

“好。”况叶有些悻悻的摸了摸鼻头,是他着急了。

不过陈繁开夫妻两没让他等多久,看完之后也没有意见,之后双方把字签好。

大队长这边也同样把字签好,同时也盖上了队里的公章。

“况知青,这是买房的钱,你数数。”签完之后,陈繁开夫妻两也很干脆,直接从兜里掏出一个由手绢包着的小包,打开全是十元的钞票。

“好,这是这间房屋的产权证书,就麻烦叔你们后边再跑一趟了。”结果钱的同时,况叶也把准备好产权证书掏出来。

当年从大队正手里接过的证书,保养的相当不错,因为没太接触空气,就连纸张都没怎么褪色,如今再次交到了大队长的手上。

“繁开,到时候你有时间的话,就跟我去趟公社。”接过证书,大队长也没看到,直接递给了旁边的陈繁开。

和况叶当时不一样,这次办理的话,陈繁开要是跟着去,办理相关的手续更简单。

“好,叔什么时候有空档,招呼我一声就成。”拿到证书,陈繁开夫妻两心里更加的踏实了。

“繁开哥,我差不多十一号左右走,到时候我把钥匙给你送过来。”况叶收捡好盖章的交接书,也说了一下房屋交接的事。

“行,你随时过来都行,或者直接放个地儿,到时候给我们说一声。”

房子的事情敲定后,陈繁开这边的随况叶的便利。

之后况叶和夫妻俩再聊了一会儿,商定好粮食交易的事情,夫妻两准备今天傍晚的时候,招呼家里的几个小子来办这事。

虽然粮食交易这事能行,但为了规避些风险,还是尽量避开众人的目光比较好。

等到大队长和夫妻两离开,时间也差不多到了九点出头。

况叶取出昨天晚上准备的几分礼物,骑着车就往丰水场镇那边去了。

趁着这个空档,他这边正好去拜访一下乔书记等人和卫生院的徐医生等人,同时也是和他们道个别。

七号这天是闲日,场镇上的人不多。况叶先去了公社办公处一趟,没找到乔叔,只好和夏办事员聊了会,送上一份小礼物算是感谢这些年他对自己的照顾。

之后就离开公社办公处,去卫生院那边。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