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108章 小里

今天开始做麒麟 靖江往事 2131 2024-03-27 18:06:28

盛夏是柳国最好的季节。

尤其是今年, 自开年以来,节气都很顺服,盛夏时节的一场场雨, 让横贯整个中南部的融水水量充沛, 乃至长亭山脉附近,植物全都长了出来,山中的绿树苗木自不许说, 便是杂花野草都长到了山下的羊肠小道中。

这附近原本破败的小里也悄悄地恢复了生机, 从前被烧毁、朽坏的房屋不知什么时候被人修好, 在新树立起的里坊大门内静静地矗立着。

这个世界中官府的最低级别就是里府。

一个村落即为一个里府。通常来说, 里府都是正方形的, 四周用高墙围起来,内侧有一条环形的大路。村子的北面会设置村祠,以及里家。

村祠是举行正式仪式的地方,也是里木生长和祭祀天帝的地方。

村中的民居都散落在田地的四周,田地之间阡陌交通,连通着村落外围的大路。

据说在更繁华的地方,那里的里府已经没有围墙和大门了,只有一座悬挂了里府名称的牌坊。

但是在长亭山附近的这个偏僻小里, 围墙和大门还是村里最早被建立起来的东西。

对生活在这里的人来说, 这是能够保障他们生存的必要之物。

因为在山边上,所以这个里随时都有被野兽拜访的可能,更不要说这里曾经因为山中的土匪而毁于一旦。

也因此, 这个小里的门并没有像其他地方的那样,清晨打开, 傍晚关闭,它一直的关闭着的。

在村里劳作的人们, 只要看见那扇紧紧关闭的大门就会感到安心。

但此刻,这个安心被突然响起的敲门声打破了。

埋首田间的村民们纷纷从田里探出头,面面相觑地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有胆小的人甚至连手里的农具都不要了,立刻就躲回了家里。

在情况还没有变得更坏之前,一个卷高了裤腿,双脚上还沾着泥巴的老爷爷从田里走出,他握紧手里的镰刀,扬声问道:“是谁啊?”

门外也扬声回道:“是过路的人,能否借口水喝?”

老爷爷苍老的眉头拧起,走到门边,借着门缝朝外看,只见门外立着一个戴着斗笠的青年,有斗笠挡着,面容看不清,但个子颇高,痩癯癯,肩上斜挎着个包裹,一手里还牵着匹马,倒是没带什么锐器。

老爷爷看他独身一人,这心便放下了一半,又见他体态并不壮硕,思量着村里还有数个青壮,便是起了冲突也不怕他,这心便又放下一半。

“原来是个过路客。”

老爷子抬高了声音,这话是安抚村里的人的,果然在听了老人的话之后,原本有些惊惶的村民们便又各自去做各自的事情了,那些从家中探头探脑的人也不见了。

“你退退,我来开门。”

这话是对外面的男子说的。

外面的男子听了老人的回话,当即道:“好,多谢老人家。”

老人从门缝里见他牵着马走远了些,这才将里的大门推开一扇,让他牵着马进了这个小里。

老人让他把马拴在门边的柱子旁,自己则带着男人去了旁边的一个小小穿堂。

男人在穿堂里把斗笠取了下来,老人这才看清男人的面貌。

老人在心里当即喝了一声彩,好一个神气的青年人!

男子双手接过男子端给他的一大碗水,仰头痛快喝了下去,感觉自己火烧火燎的嗓子被甘霖解了患,男子才一抹嘴,长长纾了一口气。

老人抚着胡须笑看年轻人喝水,问道:“年轻人从哪里来,怎么渴地这样?”

男子向老人抱拳道:“我从芝草过来,本来身上带了一壶清水,但是天热,在路上就喝掉了,从前我也常走这里,因此记得这附近有一条小溪,便打算在那里灌了水再上路,结果寻到了那里,发现溪水早就干涸掉了。”

老人捻着须听年轻人自叙,便说:“哦,那里三年前便断流了。”

年轻人听到三年前,神色微动,问道:“这几年并不缺雨水,为何那条溪还没恢复?”

“这——老汉就不清楚了,可能是三年前地动的时候把那溪水的源头给堵住了吧?”

年轻人听了,似乎不以为意地点点头,说道:“没有水源还是不太方便,要是能进山去看看怎么回事就好了。”

“那可去不得!”

听到男人的话,老人脸色都变了,“这山里封印着妖魔,寻常人可不能进山。”

“妖魔?”

男人皱眉看向老人,严肃的神情吓了老人一跳。

见老人有瑟缩之态,男人忙道歉,“吓到老丈了,我只是听到山里有妖魔被吓到了。”又问:“您说这山里有妖魔,是怎么回事?三年前这里不是有土匪吗?怎么现在变成了有妖魔,还不让进山了呢?”

老人将信将疑地看了男人一眼,说:“三年前的土匪已经被主上剿灭了,而这妖魔便是主上剿匪之后出现的。”

“那——这妖魔究竟是如何出现的,老丈您知道吗?”

男人听到老人这样说,有些急迫地问道。

“这——这我也不清楚。”

老人的眼神有些闪烁,忙退了好几步否认道。

很可疑。

男人在心里立刻便把老人的话打了个问号。

但是他也不能继续追问下去了,因为村落里的人已经渐渐朝着这个穿堂中张望,还有好几个壮年男子手里拿着农具,假装来驱赶因为好奇聚集到马匹附近的孩子,实则时不时用戒备的眼神扫向自己这里了。

这里很可疑。

男人将这个小里在心里盖了一个戳,面上依旧装作爽朗的样子道:“原来是这样,我不过一时瞎想,觉着能把溪水疏通了,也好方便大家。不过既然有忌讳,那就算了吧。”

说着,便站起身对老爷爷抱拳行了一礼谢道:“多谢老人家的水,能否麻烦您把我这水囊里也灌些清水,我还要赶路,不能再耽搁了。”

听男人要走,老丈脸上立时就松快了下来。

“不烦事,不烦事。”

这样说着,老人接过男人手里的水囊,去旁边的水缸里舀了清水灌满才还给男人。

男人拿回自己的水囊系在腰间,一面朝着栓马的地方走去,笑着说:“孩子们,我要走啦,你们喜欢马的话,以后可以去朔州城看看,那里有芳国运来的马,全都是良驹。”

原本聚在马儿附近看个不停的小孩子顿时一哄而散,偶有几个实在舍不得马儿的小孩躲在父亲的身后,不住地含着手指探头来看男人。

男人笑眯眯地任由小孩儿盯着马和自己,这番亲和的姿态也让原本警惕的村中青壮们略对他放松了些。

“多谢大家的清水,告辞!”

男人牵着马走出小里,老丈站在门内,看着他翻身上马,马鞭挥甩,便打马离去了。

直到确定男人骑着马消失在远山之间,这个里的大门才再次关闭,村落里的人又各行其是去了。

而男人在离这个小里十里路外的一处山坳中下了马,迎接他的是数十个与他同样打扮的男人。

其中一个壮汉走上前来问道:“飞鸿,如何?”

飞鸿,也就是男人从马上跳下,严肃地对自己的同伴点了点头,说:“这个小里有点问题,可以盯一盯。”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