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56章 取士之弊

今天开始做麒麟 靖江往事 2743 2024-03-27 18:06:27

这时, 他们也穿过了城中最繁华的一段路途。

摩肩接踵的行人、三三两两的骡马、街道两边不停地向行客们兜售货物的摊贩、讨价还价的百姓,还有从不远处的广场传来的杂耍的锣鼓声和人们的叫好声,虽然喧闹无比却又是那么的鲜活。

文光虽然努力想要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听茶朔洵说话, 但是眼睛却仍是情不自禁地被这热闹的市井吸引了过去。

茶朔洵见状, 微微一笑,便适时地止住了说话的声音。

直到他们一行从中间的大道穿过,走到了一处行人更少、但是道路却更加宽敞的街道上, 他才继续道:“为了弥补国库的空虚, 朝廷便大肆向民间封赏爵位, 然后又规定不同的爵位可以享有不同的待遇, 如果有余钱的百姓, 想要获得更高的地位和待遇,那么就可以向朝廷购买爵位。”

“爵位?”文光一愣,“不是官职吗?”

茶朔洵摇了摇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度王那时还没有失道,柳虽然财政上捉襟见肘,但是吏治上倒还没有败坏到这个地步。”

他笑了笑, “所以最初, 只是允许人向国家购买爵位而已……”

文光听着茶朔洵的解释,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是还没有来得及说话, 便被茶朔洵打断了。

“我们是到了呢。”

文光闻言,抬眼看去, 只见面前一座高大门楼,上下两层, 左右各有三层阁楼。楼顶上覆盖着碧绿的瓦片,在余晖之下闪烁着明艳的光辉。

虽然看不见里面的建筑,但是只看这一座门楼,便可以猜测其中必然是雕梁画栋、富丽堂皇。

“真是气派啊。”文光忍不住感叹道。

茶朔洵一挑眉,笑道:“你连霜枫宫都见识过了,怎么还会这么感慨呢?”

“这不一样。”文光又看了一眼那壮观的门楼,对茶朔洵说道:“霜枫宫那是神仙宫阙、帝王气象,这是是人间富贵。”

他的话音刚落,便听见墨池令讨好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能够被台辅这样称赞,真是让寒门陋室都变得光彩了起来呢。”

文光循声看去,只见墨池令正弓着身子站在不远处,一脸谄媚地朝他咧了咧嘴。

“快请进门休息休息吧。”这个男人弯着腰,热情地让门口的护卫将大门打开,向他们邀请道。

“那么就叨扰了。”文光听着茶朔洵含笑的声音这样说道。

随后他们便从这两扇洞开的朱漆大门中,进入到了墨池令的家中。

一场热闹的晚宴过后,茶朔洵和文光在墨池令的亲自带领下来到了替他们安排的居所中。

看得出来文光已经有了疲色,所以墨池令在短暂地奉承之后,便十分知趣地退下了。

茶朔洵和文光他们居住的院子位于府邸的东部,地势很高,站在二楼的话,可以将整个宅邸收入眼中。

这里本来是招待贵客的处所,此刻用来招待茶朔洵和文光,也算是恰当。

没有了外人干扰之后,文光终于能够和茶朔洵继续他们最初的话题。

文光问道:“卖爵位和卖官职有什么不同吗?”

“怎么说呢?”

茶朔洵想了想,似乎在组织语言,“所谓卖官鬻爵,其实是两件事情。不过,光说的话可能有些复杂呢。”

他像是难为般地扶了扶额头,然后看了一眼房中的陈设,在看见放在房间右侧的书案时才松了眉头,拉着文光就走到了书案之前。

书案之上陈列着精美的笔墨纸砚,茶朔洵在插地如同笔山一般的笔筒中挑挑拣拣了好一会儿,才一脸将就地选中了一只毛笔,“帮我研墨吧。”

文光一脸无语,“你还真是会使唤人。”

虽然嘴上这样抱怨着,但他还是听话地卷起袖子,滴了几滴水到砚台上,开始替茶朔洵研起墨来。

“这样行了吧。”文光放下墨锭,没好气地对茶朔洵道。

“辛苦台辅了。”茶朔洵脸上挂着戏谑的笑容,用毛笔在墨池中沾满了墨汁,夸张地赞叹道:“浓淡合宜,台辅研的墨真是一流啊。”

文光被他调侃的语气说得脸上热辣辣的,忍不住嗔道:“说正紧的!”

茶朔洵的目光掠过文光脸上的绯红,眼底笑意愈浓,他的心中想要逗弄文光的兴趣也越发浓烈,但是他同样也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所以只能将心头那股热火强行按了下去,嘴角含笑地埋头在纸上写了起来。

“向天下普赐爵位,是度王提出制度。”

茶朔洵说着,在纸上写下了一个大大的“爵”字,“所有满了十五岁,出身清白的柳国子民,都会在成人的这一年收到国家分给他的公田和爵位。且公田与爵位是联系在一起的,根据爵位的高低,所授予的田产也有多寡。爵位一共有二十级,从低到高分别是公士、上造、簪袅、不更 、大夫……”

茶朔洵的声音未断,文光的声音便加了进来。

“——官大夫、公大夫 、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 、大上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以及彻侯,凡二十级。”

一直念完这二十级爵位的名称,文光的眼睛顿时闪闪发亮,他激动地对茶朔洵道:“这是秦汉时期的二十爵!提出这个政策的人是谁?他一定是我的老乡!等到我们回到芝草的时候,我要去见他!”

“那你可能要失望了。”茶朔洵无奈地放下了手中的笔,见文光疑惑地看来,他加重了语气说道:“我说过了,这是度王提出的制度。”

文光顿时如浇了一桶凉水般从他乡遇故人的喜悦中冷静了下来。

他喃喃地说道:“度王……”

就是那位已经失道的前刘王啊……

“所以,我是见不到他了啊。”文光失落极了,整个人都像是淋了雨似的,蔫答答的。

茶朔洵的心头却闪过一丝隐秘的喜悦,他也知道自己这样想很卑劣,可是刚刚文光对那个人一瞬间爆发的强烈情绪,真的让他很嫉妒。

他垂下眼帘,庆幸地想:幸好他已经死了,否则……

在经历了过山车一般骤喜骤悲的情绪变化之后,文光好一会儿都没有说话。

还是茶朔洵不忍他继续沉浸在那种失落的情绪中,主动笑着开口,转移他的注意力,“看来关于爵位我已经不用再说了。只一条,爵以恕罪,就可以让柳国的富人们,对爵位趋之若鹜了。”

文光认真地点点头,“确实,听说柳国是个法律严明的国家,那么能够用来赎罪的爵位,在这里会变得多受欢迎,我已经可以想见了。”

茶朔洵一笑,提起笔,写着“爵”一字的纸上点了一点,“国家的初衷,是想要百姓们可以用自己多余的钱物来换取一些规则外的待遇。最初确实也取得了一定的收获,国库很快就充盈了起来。但是事情发展到后面,就变得不可控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公乘以上的爵位有了被推选成为官吏的资格。”

文光的脸色顿时变得很难看,“这样的话,出仕的公平不就被破坏了吗?”

这段时间,文光基本已经弄清楚了关于十二国的常识,其中就包括了学校以及官吏的选拔。

一般来说,十二国中大部分的官吏,都来自学校。

学校有四级,第一级是“小学”,是最低的官学,毕业生叫做“小学生”。

学习优秀的小学生则会被举荐到比里更上一层的乡里读“下庠”也就是乡学。

基本上乡学毕业,就能获得做官的资格,但是这样出仕,通常只能做一些微末的小吏,比如搜寻珍贵植物的猎木师之类的。

比乡学更高一级的,则是位于州城首府的“上庠”,从上庠毕业的学生,如果选择出仕的话,官职也会更高,运气好的话,甚至还能通过晋升,成为国府的官员。

但是这样晋升而来的官吏上限也有限,他们通常不能做到六官中的第一等,也就是六官长。

想要成为除了夏官长之外的其他五官之长,其实有一条默认的原则,就是一定要在太学学习过。

而凌驾一众“上庠”之上的,一个国家只设置一座的学校,就是太学。

那里聚集了一国中的所有英才和最优秀的老师,能够从太学毕业的话,就会获得直接履职国府的机会。

读书,然后出仕,这是十二国中任意一国都通行的道理。

这是对“公平出仕”的根本保证,也是国家选用人才的根基所在。

“确实如此,并且这个事情的发展还有更坏的影响。”

茶朔洵的微微眯起眼,接着在“公乘”两字的旁边又写了一行字。

文光读了出来,“六千石。”

“对,只要向国家纳贡六千石或者更多的粮食,以及等价的财物,就能获得公乘以上的爵位。”

茶朔洵又在“六千石”旁写了几个官职的名称,分别是“太宰”、“御史”、“阍人”。

“六千石相当于天官长——太宰一个月的俸禄,御史这类的“二百石”之官三个月的俸禄,以及“阍人”这类低级夏官十个月的俸禄。”

他看向文光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一般官吏尚且不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财物来,平民百姓之家就更不要说了。所以,这样破坏公正的捷径究竟是什么人才能获得利益呢?”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