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四百三十七章 火烧

大秦第一妇科医生 雍宝 1776 2024-04-15 17:07:22

秦风用铲子刨了刨泥土,说道:“快看,这些都是蚂蚱的蛋和幼体。”

“这还用你说?”

“可不是嘛,咱家的地可没你看得多。”

秦风的话还没有说完,就遭到了一阵嘲讽。

尼玛,这是怎么回事?

听到这些话,秦风身边的侍卫,几乎要当场大开杀戒了。

秦风摆摆手,示意大家稍安毋躁。

现在对付的是大秦百姓,又不是边疆抗击敌人,所以还是不要轻易动用武力为好。

他用一根小木棍将虫卵和虫卵推到了干燥的地面上,让它们完全晒在太阳下。

这个时候的幼体,还没有羽翼,却有了脚。

它们忍受不了强烈的太阳照射,所以会自己爬回去,重新回到地面下。

在中午的烈日下,虫卵迅速变得干瘪起来。

任谁都能看出,再这样放在太阳底下,这些卵就必死无疑了。

最重要的是,要将这些植物从地下挖出来,这样才能避免阳光照射。

秦风接过火折子,就把火折子交给杨旭,杨旭就用火折子的虫蛹给烧掉了。

这些幼虫会自己爬行,知道如何避免阳光照射,所以只能用火烧。

伴随着一股焦煳的味道,虫子也被烧成了灰烬。

接着,秦风抓起一根麦秆,猛地往外一拉。

还好,他只是摘了一个普通农民的麦子,那人也没意见。

如果把那些贵族的麦子从他们的田庄上摘下来,恐怕要费一番唇舌。

“大家来看一下,这麦子的根部是什么样子的,还有没有再长下去的可能。”

说着,秦风拿起一株麦子,在所有人面前晃了晃。

现在麦子的根系,已经被那些虫子啃食得干干净净,根茎也被咬碎了。

但是因为和泥土融合在了一起,麦子并没有倒下。

这一会儿再下一场大雨,估计所有人都要倒下了。麦子要是被雨水淋湿了,就会腐烂。

见所有人都呆住了,秦风再次开口:“快说,麦子会不会再长大?”

“不,不会了!”

双方都没有说话,只有一个诚实的农夫开口了。

“如果它们再也长不出来,那就赶紧收割吧,免得让它们填饱肚子。”

“难不成,还希望这次的蝗灾更厉害一点,把北边和京城都给搅浑了?”

这番话,可谓是恶毒到了极点。

“不是,不是,我们不是这个意思,还请爵爷见谅。”

这一次,所有的管事都开口了,如果他们还不开口的话,恐怕自己的脑袋就要丢了。

万一秦爵爷给皇帝上了一份奏章,说他们为了京城的安危,特意制造了蝗虫。

“还愣着干嘛,赶紧让人把麦子收割起来。”

“对对对,赶紧收割!”

一群人一哄而散,安州知府更是满头大汗。

他觉得,自己还是低估了这位爵爷,对方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这位知府自幼饱读诗书,立志要考取功名,哪里懂得什么农事。

原本还打算吓唬吓唬秦爵爷的,现在却是被吓了一跳。

农夫和贵族领地上的苦力们,都在忙着收割麦子。

秦风看着这些人满是茧子的双手感叹,这玩意的工作效率真不怎么样。

还不如一台联合收割机呢。

不过,他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为他们设计和制造装备。

幸好,他们的人不少,乡亲的家属,还有县衙的捕快,也都过来了。

所有人都担心秦爵爷会向朝廷告状,从清晨到傍晚,所有人都在忙碌着。

直到夜幕降临,所有的麦子都被收割完了。

“哎!”秦风见此情景,也只好无奈地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都说官场上的腐败会让人丧命。

但有的时候,当官的威严还是很管用的,否则他们就会不听你的。

麦子都收割完了,下一件事就是耕地了。

大秦时代也有犁这种农具。

但也不是每家每户都有,只能轮换着用,但这样做的话,效果会很差。

秦风原本还打算花钱买一把犁头和一头牛,不过转念一想,自己干嘛要自己买。

这种事情,自然是官府的事情。

“属下遵命!”

这一次,秦风动用了自己的权势,知府一听秦爵爷的吩咐,立刻就行动起来。

安州各大店铺的轩辕犁头都被收走了,是的,不是收购,而是征用。

反正这玩意也不会损坏,到时候还回去便是,官府也不会还。

农场里的牲畜,自然也被征用了。

牛,驴,甚至骡子,都能被用来犁地。

整个安州的力量,在调动的时候,都是非常有效的。

两日后,黄昏时分,所有的田地都被清理干净。

事实上,在犁田的时候,就有不少被太阳暴晒致死的虫卵。

看着大量的虫卵死亡,农夫们也很高兴。

如果说,他们还对秦爵爷有所不满的话,那么他们就会明白,他们的想法是错误的。

他们只能责怪自己无知,不然的话,蝗虫也不会发展成这样。

“收割麦子,将麦秆丢进田地,点燃!”

嗯?农民们一愣,一般情况下,他们都会把麦秆带回家里去。

这些麦秆可以用来烧火,可以用来做饭,也可以用来编织一些编织的工具。

他们不想就这样浪费了。

“不用麦秆,那你们拿什么来烧,难道用油?”

秦爵爷此言一出,众人皆是一阵默然。

他们都清楚,虫卵是能被太阳烤熟的,但是要把幼虫给烧了。

麦秆是最廉价的易燃品,用火油的话,不知道要花多少钱。

另外,秸秆焚烧后的灰烬,还能作为底肥。

“来来来,我们都按照爵爷说的去做。”

安州知府要农民快些把火给烧了,对方却迟迟没有动作,于是官差就出手了。

安州府都这样了,县城里的人也有样学样。

县城还好,县太爷一句话,村民们就开始焚烧。

许多捕快的家人,都是本地的农夫。

跟州府的情形不一样,官府的人大部分都是在城里,而不是种田。

秦爵爷之所以让所有人在夜里焚烧麦秆,就是利用了这些虫子对光线的反应。

随着火焰的蔓延,不止是那些幼体,还有不少成熟体蝗虫的,都朝这个方向飞来。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