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二百九十六章 造船

大秦第一妇科医生 雍宝 1781 2024-04-15 17:07:21

“好了,大家坐一边,放松!”

秦风在旁边加了个桌子。

见周围的人都那么害怕,他们也不敢靠近,索性就在边上弄个桌子让他们吃。

“哎呀,这生蚝看起来很难看,但味道真不错!”王彪接连干掉一大盆生蚝,美滋滋地吃着。

“你少吃点,别流鼻血!”秦风看到这一幕,也有些头疼,生蚝虽然美味,但也不能这样吃。

“这八爪鱼,似乎比生蚝还要美味!”韩芳砸吧砸吧嘴巴,似乎还有些不满足。

这么多人,这点螃蟹显然是不够的。

“你也太能吃了吧,这东西在京城的价格可是要超过羊肉的!”

在大秦时期,羊肉很贵,一公斤要九百文。

这可比一个成年人一年的赋税要高得多,一般人这辈子都不会有机会吃到羊肉。

小小的螃蟹,价格居然超过了一只羊。

“随便他们,我们免费!”秦风说着,一伸手,指向了海边。

“哈哈,没错,我们先抓!”

刘铁柱浑身充满了力量,他恨不得将这片海域的所有石头都拆了,好去抓那些螃蟹。

秦风没有去管理盐田,事实上盐田并没有耽搁,早就把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好了。

这些渔民都知道如何经营盐场,但他们没有贩卖食盐的权力,所以不能擅自行动。

走私食盐,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既然是秦爵爷的领地,那秦风就是领主大人,领主大人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

古代的盐田,就是将海水引入到盐场中,然后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一种天然的屏障。

当水分被蒸干之后,这些晶体就会变成盐巴。

这样做的话,生产出来的盐会很苦。

秦风把办法改良了一点,让他们建了许多用岩石砌成的水晶湖。

当海水被蒸发到一定程度后,再将混合好的液体放入水中。

将饱和的盐水导入到晶体槽中,再将底部的杂质导入到海水中。

而在晶化槽中,就会慢慢凝结成晶体状的盐粒。

“好洁白的盐巴!”

如此洁净的食盐,他们还是头一次看到。

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从水中提取溶解的物质。

去除淤泥只是开始,真正让食盐味道更好的,还是沉淀下来的可溶解物。

秦风看着那一袋袋食盐如同见了一车一车地往车上走,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用马车运送,实在是太慢了,而且成本太高了!

这样做的话,成本会降低一些,但也不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能用大船将食盐从江州的河口运送到庆州,那么,这些食盐就可以通过江州向西运送了。

庆州跟济州相邻,可以省下一大笔钱。

一架车可以运载一千五百多公斤的货物,刨去车身、车轴、车轮等三百多公斤的重量。

最多只能运送一千多公斤的货物。

而船只则不同,任何一条货轮都有数百吨的重量,相当于数十万公斤的重量。

一次运输,抵得上一百辆马车的运输。

要想长久地经营盐业,就必须要解决交通问题。

秦风一打听,那几个渔夫说,根本就没有什么货轮,有的就是一艘小渔船。

秦风可以在烟州和江州买一艘船,也可以让人帮忙打造一艘。

还邀请什么人,自己来就行了。

秦风自己也会一些手艺,手下也有不少是工匠出身。

木材倒是好弄,附近的镇上就能弄到。

几十个工匠齐心协力,其他人帮忙买东西,搬运东西。

一艘百吨级的货轮,长度大约在十米左右,宽度也在三米左右。

秦风却嫌这船太小,一下子装不下这么多,至少也要装个五百吨以上的大船才行。

大船的尖头,就是用来适应深海的。

这条运输的道路,是沿着海岸一直走到大河的河口,而不是一直延伸到大海的深处。

所以才会有一点弯曲。

弧线不能太大,否则就会被触碰到河底。

听到自家主子的话,工匠们便忙活开了。

他们这边忙碌着,另一边,陈家却举行了一次家庭大会。

话题是关于陈肖和陈德这两个偷偷跑出去的孩子的死。

“他们两个,虽然违反了祖训,成为了别人的走狗,但他们终究是陈家人。”

“不错,既然他们连陈家的脸都不要了,那他们就死就死了。”

“不行!一定要找到凶手!”

陈家的一群长辈,正在商议着对秦风的处理办法。

至于他们怎会知道秦风的姓名,是刘青的人告诉他们的。

刘青在信里告诉他们:“陈家有两个年轻才俊,已投到了公爵家里,他们以公爵府的名义找到了秦风,想要和他谈一笔生意,却被人杀害了。”

这下好了,陈家长辈们都怒了。

他们甚至都没来得及去探究原因,就要直接去找秦风报仇了。

不过在行动前,他们还有些顾忌,因为秦风的爵位。

这可是皇室册封的,一旦得罪了爵爷,很有可能会被朝廷派兵剿灭。

“那还不简单,把他们全部杀光,然后嫁祸到土匪身上。”一个机灵的青年提议道。

“这倒是个好主意,济州境内最强大的土匪是哪里?”陈家的老人说道。

“不是说狮子岭吗?”

“好吧,我们可以借他们的势。”

一众前辈纷纷拍板。

秦风丝毫没有被人盯上的觉悟,他正在看着刚刚造好的一艘大船。

船身是用厚实的木头制作而成,上面还涂上了五层桐油,防止腐蚀。

大秦时代的船,是靠着船帆在海航行,靠的是人划船。

而在面上行驶的船只,都是依靠纤夫,简单来说,就是一帮人在岸边用绳索拉动。

这个方法耗时耗力,效率极低。

秦风考虑了一下,还是把明轮安装在了小船的两边。

这是一种半浮在海面上的车轮,共有四只,每边有一只。

每一个转轮上都有十二片桨叶。

当转轮旋转时,桨叶带动着水流,就好像是四十八个人在奋力划桨一般。

明轮由一根操纵杆与船身相连,而在这船身之中,却有着四个踏板。

里面的人可以通过双腿的发力,来传递能量。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