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134章 番外end

夏目今天笑了吗 泗时 3416 2024-02-25 12:44:12

东京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好的天气了, 一连几周盘桓空中的暗沉被迟来的冬风吹散,虽是冬日却难得出了太阳,在家里闷了许久的人也纷纷走上街头。

全身上下被一件大风衣裹得严严实实的男人走在路上, 头上戴了顶帽子,脖子上还围了好几圈围巾,几乎就露出两个眼睛在外面;偏偏他还躬着腰,双手缩在外套里似乎是抱了什么东西,完全称得上是一副鬼鬼祟祟的模样。

要不是偶尔对上那双眼睛时他会朝人毫不遮掩地笑一笑,看着年轻朝气不太像是坏人的样子,旁边起疑的路人早就忍不住报警了。

他脚步匆匆, 轻车熟路地拐过巷口,停在了一栋看着十分朴素、甚至外装饰透着几分古朴气质的小屋前, 门口挂着块表札, 上书房屋主人的姓氏——夏目。

边上围墙是镂空的栅栏状, 他手脚并用地扒在上面,伸着脑袋想看清屋里有没有开灯。

“干什么呢?”身后突然发出声音, 他吓了一跳掉下来差点没站稳。

“啊!是萩原警官——”一回头就看见一张警察的脸,再一看, 后面还站着几个警察呢,刚干了点近乎爬墙事情的人浑身一个激灵,立马站直了, “几位警官好!”

“这不是申上编辑吗?怎么不按门铃在这看什么呢?”五个年近四十的警察好笑地看着他满脸正经的模样,一起朝门口走去。

听到这话申上瞬间苦了脸,边走边解释,“这不是今天到交稿的时候了, 虽然夏目老师从来没拖过稿, 但我昨晚还是例行打电话想说告诉他一下, 没打通,这才一早就过来想看看老师书房亮灯没有。”

“你就是担心小夏目开始拖稿了吧,”这几年没少在夏目这边遇上这位年轻编辑,萩原研二见他嘿嘿一笑别过头不好意思了,一边摁门铃一边说,“放心,如果是今天的话,他肯定完成了。”

刚说完,屋内大门就打开了。

披着外套的夏目穿过院内青石板缓缓走来,浅色的发,温柔似笑的眼,似乎这十年的时光并未在他身上留下什么,他仍带着当年的青年模样、少年心性,只是轮廓更俊朗了些,气质更温润沉稳了些。

申上一看见夏目拿在手里的纸皮袋,眼睛瞬间就亮了,院门刚打开他就一把冲上去握住了夏目的手——还有他手上的袋子,险些泪下,“夏目老师!”

夏目哭笑不得地看着他,熟练地松手让他把袋子接了过去,“抱歉,昨晚忙着最后一点插图没看到你的电话,让你担心了。”

“没事没事!”申上紧紧把袋子抱在怀里,顺便还塞进了自己风衣外套里面,像是生怕有人把东西抢走了。

“就是今天还有事不能邀你进去坐会了,我——”

“夏目老师你忙!我有这些原稿就够了!”申上忙截住他的话,和众人道了别就匆忙离开,躬着腰像是守护着怀里的宝贝,如来时一样。

“好了,外面冷,你就穿这么点先进去吧。”不管多少次看见夏目和申上互动的情形,诸伏景光都不禁感叹,他们之间完全不像在交送书稿,倒更像是共同打磨着无价的珍宝,满是真挚,“刚开始还担心过年轻编辑能不能处理好你的事情,现在看来他反而最适合你了。”

确实,夏目边点头边领他们进屋,“申上对作品的珍视程度不下于我,能遇到他这也是我的幸运。”

开始钻研民俗学时,夏目也没想到自己后来会走上写妖怪小说的道路。最开始只是在跟随老师去各地调研时把自己所遇见的妖怪故事记录下来,慢慢的,搜集到的故事越来越多,故事里主人公有妖怪、有渔夫、有农民,也有不经意路过的旅人……

后来这些故事无意间被导师看见了,本就研究地方民俗的老教授对这些故事是爱不释手,并强烈建议夏目将其整编成册让更多人看见。

在老教授牵线搭桥的帮助下,夏目的第一本妖怪小说发表了,他刻意淡化了故事里自己的存在,而是写一个旅人,走遍全国各地记录各种妖怪的故事。

他本就是民俗学学者,故事里不乏专业知识,兼之故事生动,引人入胜,再加上妖怪这种神秘事物本身对人类的吸引,小说很受读者喜欢;尤其在知道很多读者通过自己的故事对妖怪有了更多了解后,他还开始自己负责书中所出现妖怪的插图,画风生动有趣更是为故事锦上添花。

就这样,夏目毕业后留在学校从事民俗学的研究,同时在各地考察之余记录妖怪故事并将其书写出来,也算是做到了自己最初选定民俗专业时的想法。

夏目进房间换衣服的时候,五人就坐在沙发上边聊天边等他。

风格典雅的客厅这会没以前整洁,桌上、甚至地上都落了不少画纸,几乎都是夏目觉得画得不好要重画的妖怪插图,显然他昨晚为了赶插图熬得不轻,画完才回房间囫囵睡了会,一早醒来还没来得及收拾。

“昨天熬了多久?”诸伏景光看向从房间出来的夏目,指着那些画稿突然询问。

不管多大夏目遇到他们这种‘长辈式的关心’还是会感到不好意思,忙跑过去收拾桌子,别过头不敢看诸伏景光,“……也没多久。”

这一扭头他就看见了这些年气势越发强的金发公安,十年的相处下来,夏目和本不算熟稔的降谷零关系也亲切不少,想到前些日子在电视上看到的新闻,他一边收拾东西一边朝对方说道:

“降谷先生,这段时间忙晕了,我还没来得及祝贺你升职呢。”

作为完成重大任务复职的职业组警员,降谷零是一路高升,肩上的警衔加了又加,相对同期几人算是升职最快的了,据说还有望成为最年轻的警视总监。

被祝贺的降谷零谦虚一笑,突然他想起什么转头看向卷毛好友——某位进入警校最初立志是想揍警视总监的家伙。

在几位好友揶揄的注视下,松田阵平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懒得理他们干脆去使唤边上的猫咪老师,“喂,胖太!你别睡在那挡着夏目收拾,过来。”

回笼觉正睡得香甜的猫咪老师眼睛都不睁开,径直翻了个身,将屁股对准松田阵平。

幸好夏目收拾得快,这才阻止了他们的又一次吵闹,拿上早就准备好的行李,六个人一只猫两辆车,出发了。

他们六人也不是每年都能找到聚在一起度假的机会,但每隔一两年总要聚一起出去旅游一趟,今天正好出发,这也是夏目说自己今天没时间招待,而萩原研二提前便能保证他一定不会拖稿的原因。

今年六人计划开车自驾游,从东京出发,取道群马,经新泻、秋田北上,到达青森后再转飞机飞北海道。

夏目和松田还有萩原坐一辆车,就在他们即将驶离东京市区之际,他不经意看向窗外,正好看见两人并肩走在一起的身影。

这是?他回头去寻已经落在汽车之后的身影。

比记忆里成熟了不少的萤和银走在一起,肩膀挨着肩膀,两人都带了同款的棕黄色围巾,一边说话一边笑,牵手走在人群中。

“看见熟人了?”

“嗯,大学时认识的,两个熟人。”

离开东京很快便进了群马县,群马多山,山势险峻,山上的路是弯道多且急,又因为交警晚上很难管到山上,这一片夜晚多有飙车党出没。

上了年纪沉稳许多的几人本没有要主动热血一下,他们本想在天黑前穿过群马山路,可没想到他们不惹事却有人主动来惹。

明晃晃的大白天里,有人开着车超过他们,超车还不算完,那人还摁响喇叭发出了挑衅的声音,估计是看不起这两辆马自达的跑车慢悠悠溜着山路,一时兴起就挑衅上了。

然而很快,他就被这两辆马自达教育了。

降谷零和萩原研二降下车窗远远交换了个眼神,油门一踩,前后加速朝那人追上去了。

不管那人怎么加速他们就始终不急不慢地跟在对方后面,突然在经过一个急弯的时候,他们一个接一个当着那人的面干净利落飘逸超过了对方,也不回头,大笑着扬长而去。

结束后夏目抱着猫咪老师神情还有些恍惚,他第一反应就是幸好这段路白天没有交警。不然的话,五名东京警视厅的中流砥柱,因为飙车被群马县警当场抓住,那他们这段旅程可能刚开始就要结束了。

幸好之后的旅程没再出什么意外,他们一路走走停停悠闲地北上,最后在青森登上了飞往北海道的飞机。

刚下飞机,一行人便被北海道的冬天冷到了。这里的雪不像南方是轻柔成片的,只在地上、树上撒上浅浅一层,而是风裹挟着雪一阵阵滚在地上,天气冷得在树上冻出了冰凌,光线一照亮晶晶得很是好看。

裹紧外套赶到温泉酒店时六人都冻得不行,吃过饭暖了肚子这才缓过来一阵。

他们订的是单独的大庭院,正中就有一池露天温泉,猫咪老师趁着几人淋浴换衣服的时候,仗着自己不用适应水温猛地扎进池里,溅起的水花正好砸在走来的几人脸上。

萩原研二和松田阵平二话不说就跳进温泉里叫唤着抓它,夏目和其他人无奈地对视一眼,也慢慢坐了进去。

看着那边打闹的好友和猫咪老师,伊达航突然想起件事,委婉地和夏目说道:“那个,猫咪老师这年纪,是不是太活泼了点。”果不其然收到了夏目迷茫的目光。

“咳,你习惯了它陪着可能忘了,普通人眼里猫的寿命大多十几年。”

听到这话众人目光纷纷落到猫咪老师身上,他们知道对方身份没觉得怎样,但其他知道它的人也就这些年该开始惊叹它的寿命和活力了,更别说只要它想陪着夏目,那就一定还有好多个十几年。

“这确实是个问题。”诸伏景光看着它沉思,他还没想出办法就听见萩原研二一拍手掌,煞有其事地说着,“这身体不是个容器吗?那就换个差不多的。”

“没错,到时候就说是你的小孩,连孩子都有了,是挺不错的。”松田阵平听懂好友的话也笑,凑到猫咪老师旁边逗它。

猫咪老师蹭一下从水里跳出来打他们,水花下雨似的落在其他人头上,下一秒混战中又多了几个身影。

其实这个问题也好解决,只要夏目八原东京两边待出时间差,无需新的容器,猫咪老师自己就能变身成为‘它的孩子’。

闹着闹着下雪了,大朵的雪花落下来,靠近温泉又被热气融化,过了一会才开始有薄雪突破重围落在众人脸上,不冷,凉凉的,很快变成温暖。

六人一猫喝了点清酒,坐在一起,静静欣赏着雪景。

真美啊。

作者有话说:

这本书就完结啦!感谢大家这几个月的支持与喜欢,我们下一本再见~

下本开《夏目》或《的场》,大纲什么的都准备得差不多了,主要看我有多长时间写,时间长开《夏目》预计中长篇,时间不够开《的场》,中短篇感谢在2022-06-20 21:02:51~2022-06-21 20:50:1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KameCoco 1个;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