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105章

突然暧昧到太后 伏容夜 2841 2024-05-01 22:13:22

云宁郡主被刺身亡, 坠落悬崖、尸骨无存的消息,要比大军先到达都城一步。

永安殿那位太后听到时,整个人骤然愣住, 发软的身子轰然倒下。

小玉一直候在一旁, 见状连忙过去双手接住萧莫辛, 低声道:“听说,上千人找了三天三夜都没有找到云宁郡主。”

萧莫辛全身颤抖的缩在小玉怀中,泛白的骨节紧紧抓着她的胳膊, 脸色几乎苍白:“备马车, 我去岭南给她收尸。”

小玉阻拦道:“太后, 上千人找了三天三夜都没有找到,您去了也未必能找的到, 而且大军马上就要回来了, 宫里有很多事情等着您去做,您现在不能去岭南。”

“去备马车!”萧莫辛吼她。

“是。”小玉没办法,让人去备马车。

小玉离开永安殿去备马车, 萧莫辛独自一人站在空荡的永安殿里,回忆起那晚御道上她说的话。

她说, 若真的战死沙场, 就让自己随着那牙印忘了。

牙印早已消散,可一个活生生的人,萧莫辛怎么能轻而易举就忘了。

那日萧莫辛也说过, 若她真死了,自己就去收尸, 哪怕只是一缕头发也要拿回来。

但她是太后, 去岭南不是出宫,来来回回起码两三个月, 于是萧莫辛去长乐殿找到江怀负,告知她说:“岭南经过此番大战,百姓需要安抚,我打算去岭南三个月。”

江怀负不答应:“皇嫂,岭南虽然已经平叛,但依旧是残余势力存在,你贸然前去,可能会像鸢儿她……”

鸢儿……

萧莫辛在心底冷笑。

自己的侄女惨死岭南,尸骨无存,她这位姑姑不仅不关心,反而一心想着打了胜仗的殿前司,倒真是一个好姑姑啊。

萧莫辛不容置否道:“阿负,我心意已决,明日就出发,宫中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皇嫂。”江怀负想再劝她,萧莫辛已经转身离开。

翌日,天还未亮,萧莫辛已经从王宫启程,因便衣出行,身边只带了十几人。

萧莫辛单独出行,不比浩浩荡荡的大军,她先走陆路,再走水路,日夜兼程,不到十天便抵达了岭南境内。

进入岭南,她经由桂州、柳州、浔州,再到廉州,两军交战的最后地方。

这里大战刚结束不久,还未安顿,到处狼藉一片,百姓还在重建家园。

萧莫辛拿着太后的大印直奔廉州知州府,她接手知州府,先安置了地方厢军,同时按照门荫补官、纳粟买官、吏人出职、从军补受等,安排廉州官员空缺。

每一个人都是她亲自挑选,对于纳粟买官的,萧莫辛不反对,但是要经过三年的考核期,三年后由百姓决定是否留任。

廉州在萧莫辛的安排下,当地百姓很快恢复了正常生活,其余周边州县得知太后就在廉州,不敢有任何懈怠,立即整顿城中内务和军务,怕被砍了脑袋。

岭南在慢慢恢复秩序。

唯独那人依旧音信全无。

到了桃月,天气就已经转暖,南方总比北方暖的快一些。

傍晚,一辆马车沿着绿茵小道缓缓靠近一处悬崖边,小山拉停马车,“太后,我们到了。”

小玉下了马车,把车凳放下,车帘慢慢掀开,萧莫辛弯腰走出来。

一阵凉凉的轻风吹来。

萧莫辛以前从来没有来过岭南,来了后,才知道岭南并非人们口中那般不堪,春日里,山清水秀,溪水湍湍,好不惬意。

萧莫辛往前走到悬崖边,这里就是她坠下悬崖的地方,往下望去,是错综复杂的乱石,再往下,是奔流的河水。

从这里中箭掉下,生还的可能,大概比相信这世间有鬼怪还要小。

她还真是,走的不留一点痕迹。

小山和小玉在身后看着,默默对视一眼,心中无限叹气和惋惜。

好不容易打赢了,郡主却被偷袭摔下悬崖,尸骨无存,现在建个坟都没东西放。

太后也是执着,自从她到达廉州后,已经让人找了一遍又一遍,她也来这悬崖边不下数十次,每次都要站好久。

这次也是,萧莫辛站到傍晚才离开。

廉州的百姓已经恢复正常生活,萧莫辛当晚歇了一晚后,第二天一大早启程,前往春州,并写信告知了春州知州。

萧莫辛到达春州,做的第一件事,画出江鸢肖像,暗中让人拓印,再找人沿着廉州的那条河流,一路往下游查问。

就算是尸体,也该有人看过,她就不信连一根头发都找不到。

就这样,萧莫辛在春州待了一个月,有空她就去河边站着,期望有人打听到什么,但那人的消息,就像一张纸丢进水中,慢慢被浸湿,最后烂掉,逝去。

萧莫辛没打听到消息,又转折去了端州,在岭南几个月,她已经瘦了十斤。

从晚冬、三春,再到初夏,漫无目的找着那个可能早已归于尘土的人。

到端州后,朝廷那边来了人,江怀负派遣的,她想让萧莫辛回去处理政务,没了她,朝中就是一盘聚不齐的散沙。

萧莫辛让来人传信回去:“告诉长公主,岭南的廉州、春州、端州,本宫已安抚好,但广州乃岭南之重,等本宫去了广州之后,再回都城,勿念。”

来人不要再说什么,领命走了。

小玉站在门口,看到人走,端了饭食进来,放在桌子上,担忧道:“太后,吃些吧,您已经两天没有吃饭了,就算要找郡主,也该把身子养好。”

萧莫辛出神的不知看向何处,似是没听到小玉的话,许久后才说:“筷子。”

小玉拿起银筷双手呈过去,萧莫辛接过银筷,埋头吃了几口,之后就没有胃口了,但还是撑着吃了些。

今日天气不错,暖洋洋的,吃完饭,萧莫辛从知州安排的住所出来,想到处走走。

小山和小玉跟在身后两侧。

知州听闻太后要出来游玩,慌张的想把全端州的厢军都抽调出来护送,但被萧莫辛拒绝了,她不希望被任何人打扰。

知州跟也不是,不跟也不是,最后选择跟在隔壁街道,这样太后出事了,他也能第一次时间带人过去。

萧莫辛漫无目的的往前走,这里的街边虽不如都城热闹,但也很有生气。

临近河边,这里水货比较多,有很多都是萧莫辛没有见过的,还有一些熟悉的远洋小玩意,在这里卖一贯钱,在都城却要上百贯,还真是不同地方不同价啊。

“我这鱼新鲜钓的,怎么只给三文钱,你看看这尾巴,跳的多欢实。”

“我说三文钱,就三文钱,爱卖不卖。”

“不是,老板,给五文钱嘛,咱两又不是第一次做交易了,这条鱼明显比之前的都大,你涨两文钱。家里的老太太生病了,就差这两文钱买药了,老板行行好,下次我来多给你带条鱼,行不行,老板行行好。”

老板被她缠的没办法,不情愿的说:“好,好,五文钱,真是拿你没办法。”

那人嬉皮笑脸道:“谢谢老板。”

老板转身进去:“我给你拿钱。”

萧莫辛路过一家鱼店时,看到一个身着蓑衣,头戴斗笠的女子,正在和老板讲一条鱼的价,听口音,是端州人,但似乎又不太正宗,好像还夹杂着一点都城的口音,说起来有点好笑,像是在故意搞怪。

都城……萧莫辛忍不住抬头又看了那人一眼,但只能看到她的背影,想必是哪个都城人来到这端州定居的吧。

萧莫辛收回目光,没再看,哀伤的叹了一口气,继续往前走。

鱼店老板拿了五文钱出来,一看门口,没人了,他哎了一声,走到街上四处看着:“卖鱼这丫头呢?不卖了啊?不卖拉倒,下次你再来,我卖你两文。”

老板骂骂咧咧回到了店里。

随着骂声结束,方才卖鱼的那人拐进一个小巷里,站在卖包子铺的旁边,手里提着用草绳串起来的两条鲈鱼,斗笠下那双好看的眼睛,远远的注视着人群中,一个渐行渐远的身影。

好久不见。

萧莫辛在端州城内走了一遍,回来后,把端州的知州和一众官员叫到跟前,只吩咐了一句话:“明日本宫离开端州,不许送别、不许告知百姓,违者,斩。”

“是,太后。”知州拱手道。

萧莫辛挥手:“退下。”

几人齐齐躬身退下。

晚上,萧莫辛吃了饭,想去院中坐坐,但没想到天公不作美,竟下起了雨。

既然下了,那就下吧。

萧莫辛坐在屋中,听着雨声,想休息片刻,没想到一不留神趴着睡着了。

小山、小玉去收拾东西,没在身边,屋内开着的隔窗都没有关,风吹着雨透过隔窗往屋里吹,门口也吹进许多的雨水。

雨下的越来越大,隔窗吹的叮当响,萧莫辛被吵的皱起了眉头,但却因为太过困乏没有醒来,继续在睡梦中休息。

这时,一双手伸过去合上屋内的隔窗,又从衣桁拿了件外衣慢慢披在她身上。

那人身上沾满了雨水,蹲下时,雨水沿着蓑衣不停落下,打湿了屋内灰色的地砖。

那人看了一会儿,伸出右手想摸摸她消瘦的脸颊,却被门外长廊吵闹的声音惊吓的连忙收回来,起身跑到隔窗前跳窗走了。

那人刚走,萧莫辛就被嘈杂外边嘈杂的声音吵醒,她用胳膊撑着缓缓直起身子,用手撑着额头缓了一会儿才睁开眼睛。

眼前映入一晚热气腾腾的鱼粥,身上还有一件外衣,想来是小玉她们来过了。

萧莫辛伸手拉了拉衣服裹紧,她吃过饭不怎么饿,但这碗鱼粥莫名的馋人,想了想,犹豫了犹豫,她端起鱼粥放到跟前,舀了一勺慢慢递到嘴边。

是鲈鱼汤,味道鲜香浓郁,还不错。

什么时候小玉的手艺变得这么好了。

萧莫辛情不自禁多喝了两口。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