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37章

穿成炮灰皇子后 珑韵 4409 2024-04-10 17:41:49

云舒见马掌柜搓着手,又气又恼的模样,淡笑着让亲卫将酒具从檀木盒中取出,不紧不慢说道:

“数年前,葡萄从西部番邦传到了京都,在京都掀起了种植葡萄的热潮,达官贵人均以吃到葡萄为身份的象征。

后来又有能人得到了葡萄酿酒的技法,只是葡萄酒与我大雍白酒的口感相差较大。大家都觉得喝白酒的白瓷杯,用来喝葡萄酒不过瘾,而用碗又觉得不雅。”

马掌柜来沙州之前,也在京都如意坊待过数年,自然知道京中的流行风向。

他接着说道:“正是如此,后来如意坊推出了如茶盏大小的白瓷酒杯,来搭配葡萄酒。”

云舒喝了口茶,反问道:“那马掌柜觉得,红色的葡萄酒是与白瓷杯搭,还是倒入这透亮的玻璃杯里更让人赏心悦目呢?”

云舒的提议,让马掌柜眼前一亮。

白酒本身就是无色的,大家品的一直是它的口感,从未有人注意过色泽,所以用白瓷杯或是白瓷酒壶都没有关系。

但葡萄酒却不一样。

葡萄酒色彩鲜艳诱人,现在大家品酒,因为酒具的限制,更多的还是在口感上,而忽略了它的色泽。

若是将葡萄酒倒入如此剔透的酒壶酒杯当中,肯定能得到文人墨客以及达官贵人的喜爱。

而且京都早已经刮起了喝葡萄酒的风潮,更带得周边和江南的富人们纷纷效仿。

马掌柜心思几转,最后说道:“这套玻璃酒具是个好东西,但是要让大家喝葡萄酒都用这种酒杯,一两套酒具可不够。”

他想要趁机探探夏王殿下的底,也好给这种玻璃杯定定价。

云舒笑着道:“一月可出一百套酒具。”

马掌柜先是一喜,随后又有点迟疑。

喜的是一月一百套,说明能够持续不断地供应。

迟疑的也是一月一百套,别说沙州、江南各城了,光是京都都不够分。

见马掌柜迟疑,云舒接着说道:“一月一百套,只是最近三个月,此后供应,数量会增多,款式色泽也会更多。”

一月一百套,是云舒的保守估计,毕竟杜乔也是刚刚才做成功,想要教出更多熟手,还需要一段时间。

马掌柜想了一会儿,明白这种玻璃,夏王殿下手里应该有不少,于是咬了咬牙,往下压了压价:

“这一套酒具,我如意坊出价一千五百两!并且殿下手里的所有酒具,我如意坊都照单全收!只是有一个条件,殿下的所有酒具只能卖予我如意坊,不知殿下可能答应?”

云舒心道:果然不管什么时候,大家都知道垄断的好处。

他点头道:“本王可以应下,西璃坊出的所有酒具,只卖予如意坊。”

马掌柜刚要松一口气,就听到云舒接着说道:“只是本王不同意一千五百两一套。”

马掌柜心口一跳,难道夏王嫌他压价太狠了?

没想到云舒却说道:“一套酒具六百两,但是本王有两个条件,其一是如意坊需要去西州开一家分店,其二便是如意坊在大雍售卖此款酒具时,酒具价格不得高于一千两。”

马掌柜直接被说云舒说懵了,他当大掌柜这么久,进过的货品数都数不清,还是第一次见到卖家自己压自己价的。

“殿下为何要自己压价?”他实在是搞不懂,索性就问了出来,至于第一个在西州开店的条件,那不是太简单了。只要夏王能够一直供货,他们σw.zλ.在西州进货还能更快一点。

而云舒想的却很明白。

他虽然开设了玻璃坊加工各类玻璃制品,但目前并不打算自己做零售。做零售在各地打开市场的速度太慢了,不如将这个零售业务交给已经在大雍铺开店铺的如意坊。

而定价的问题,自然是玻璃并不是真的玉石,他还要推出更多的玻璃制品,不能一开始就欺瞒了大众,断了自己以后的发展。

见马掌柜疑惑,云舒还是透露了一点,“马掌柜有件事,本王想先与你说清楚,也希望如意坊不要愚弄大众。”

说着他指了一下亲卫放置在桌上的酒杯,道:

“玻璃,也就是琉璃,并不是真的玉石,日后玻璃制品会越来越多。本王想如意坊的东家也不会为了眼前短暂的利益,而放弃更大的市场吧?”

马掌柜虽然想不通这么好的东西,而且现在大雍市面上还从未出现过,为什么不能卖高价。那些有钱人遇到喜欢的东西,就算是三千两一套,也会买啊!

但是现如今,六百两的价格比自己的报价低了一半还多,就算只能卖一千两,他们如意坊也能赚很多。

而且夏王既然这么说了,他肯定得立即答应,不然夏王放弃了如意坊,再去找那个慎独轩谈生意,可怎么办?

不是到嘴的鸭子,飞了吗?

他一边应下,一边决定等离了酒楼,就立即传书给东家。

由于马掌柜只是沙州的大掌柜,并不能完全代表如意坊,于是两边只是签了一个临时书契。上面的签订人是马掌柜与云舒身边的亲卫盛光。

至于正式的契约,还得如意坊总部派人来,才能签。

临时书契,一式两份,两人分别收好。

到了这一步,马掌柜也心安了不少。即使这单生意东家那边不同意,但他拿到一月一百套的酒具,凭他的能力也是不愁卖的。

这一套酒具,连同一半的定金当场就付了。

马掌柜直到付完三万两,才敢触碰这套酒杯酒壶。

他拿起其中一只酒杯,仔细观赏,忍不住夸道:“居然能做成如此薄的杯子。”他光是想就知道红色的葡萄液倒入透明的酒杯当中,该有多好看了。

“咦,这是什么?”马掌柜突然在酒杯底下发现了刻字。

那是一个篆体的“西”字。

云舒道:“西璃坊的西。”

在杯子做成之前,云舒特地找边老,让他老人家给西璃坊题字。

“西璃坊的西?”

云舒点头,“这是西璃坊的商标。每一只西璃坊出来的物品上,都有这个商标。”

马掌柜第一次知道商标这个词,简直大开眼界。

“那岂不是说,以后只要看到带这个字的东西,就说明是从西璃坊出来的?”

云舒点头。

没人仿制的话,那就是独此一家了。

他这也是为了给西璃坊打广告。

当西璃坊的酒具在大雍打开了市场,后续再推出带有“西”字的其他玻璃制品,也能更好地被大家接受。

马掌柜心道:这个也要写在信里,传给东家知晓。

随后,马掌柜小心翼翼地将酒壶酒杯收起来,告辞离开了酒楼。走的时候,马掌柜还万分庆幸,幸亏没把这单生意推到了慎独轩那里,不然被人知道了,他这张老脸也要没处搁了。

而马掌柜刚离开不久,云舒就掏出了一只盒子,递给身边的亲卫。

这盒子,与之前萧谨行拿给刘经义的那只,一模一样。

萧谨行吃东西的手一顿,“你不是跟我说只做了一件吗?”

云舒理直气壮道:“每个款式只做了一件。”

萧谨行:“……”

那他之前还跟刘经义说“世上只此一件”,岂不是在打脸?

亲卫接过盒子后,云舒对他说道:

“你带着这个去凉州找慎独轩的掌柜,可以向他们透露,如意坊已经买了西璃坊的玻璃物件。很快玻璃就要在京都掀起新的风潮,问他们想不想要搭一波车。

唯一的前提条件,让他们来西州开店。”

这位亲卫名叫盛光,也是云舒从几千名亲卫里特意挑出来的。

人机灵,对自己也忠心。

盛光立即应下,转头就去准备出发要用的东西。从沙州去凉州,倒是比从西州出发,省了一段路程。

直到盛光离开,萧谨行才说道:“西璃坊到底是什么?”

云舒这才想起,还没跟萧谨行说过,于是道:

“西州玻璃坊,我懒得起名字,索性就叫西璃坊了。”

玻璃坊的事情,云舒此前一直是秘密进行的。别人并不知道里面在烧玻璃,只以为与砖瓦窑差不多。

就是光见到烧,却不出青砖,让人有点费解。

听到云舒的解释,萧谨行才知道,这玻璃制品居然真的不是玉石,而是烧出来的。

至于所用材料,云舒自然还是保密的。玻璃坊的工作人员也是严格监控的,所有人都签了契约。

毕竟玻璃的原料真的很容易获得。

萧谨行想了想,实在是没见过云舒弄过什么特别稀奇的东西,况且西州也没什么特别值钱的东西,于是问道:

“那这么说,玻璃岂不是很便宜。”

云舒点头,“不过这是技术活,人工比较值钱。”

他现在不能大批量制玻璃器皿,也是因为会吹制法的人太少。也就是笔杆这样的,可以用模具大批量做。

萧谨行还有一个好奇的点,“你为什么一定要让他们来西州开店?”不管是如意坊,还是慎独轩,云舒的第一个要求都是要来西州开店。

云舒叹气,“只能靠外部拉动一下经济了。”

“可是西州也没什么人能买得起他们的东西啊,就算他们因为玻璃坊的关系,来西州开店,但是对普通西州百姓来说,也没什么利处。”

萧谨行这话也没有毛病,毕竟如意坊和慎独轩的东西,都不便宜,并不适合普通老百姓。

云舒却道:“现在买不起,不代表以后买不起,况且,也不指望他们将东西卖给普通百姓……”

然而具体的打算,云舒却没有再说。

因为刘经义那边已经摆了宴,差人过来请云舒入席。

昨晚是三人的小聚,而且事情已经办妥,今天就是为了给云舒面子,让外人知道自己并没有慢待了夏王殿下。

云舒在沙州又呆了一天,第三日一早,带着边老夫人等人,回了西州。

而此刻西州的百姓们,眼见着夏王殿下离开了几日未归,越来越自责,生怕夏王殿下寒了心,丢下他们不管,一走了之。

众人干活都没了前几日的劲头。

“当家的,你说我们要不要送幺儿去上学?十二三岁去读点书识点字,应该也不错。我看那个吴氏,把家里两个孩子都送去了。

还有赵氏,她家那个小子之前不是被殿下救了嘛,她也把小子送去学院了,连带着她家周围的几家,也都送过去了。”

旁边干活的,也不禁凑了过来。

“老王,我也考虑了好几宿。殿下费那个劲办学院,又不收钱,不就是为了造福我们这些老百姓嘛。

我听说去学院的那几个七八岁的孩子,才过了几天呐,都已经会背诗了。甚至已经有几个大一点的,都可以用树枝写自己的名字了。

要不,我们也把孩子送过去吧?”

“就是啊,当家的。本来都是一样的孩子,转眼,人家比咱们家小的,都会识字写自己名字了。咱们家的孩子,还跟咱们一样,是个睁眼瞎。”

“……”

动摇的人越来越多。

人嘛,就怕被比较。原先大家都是一样的差生,突然有人奋起了,眼见着很快就把自己比下去,多少人心里开始不平衡。

特别是那些被长辈拦着不让上学的孩子,眼见着原来的小伙伴有人已经上了学,跟他们玩不到一起去了,瞬间就觉得自己被落下了,吵着闹着也要去上几天学。

有些百姓想着要不就送去学了看看。有些则想着,送去学两天,回来还是种地,有什么好学的,要学还不如学点手艺。

-

由于边老还在新城的学院里上课,云舒回来的时候,也没回西州城,而是直接带着边老夫人和孩子们去了西州学院。

那些干着活却后悔没有送孩子去上学的人,见到云舒回来了,纷纷放下手中农活,跟着跑去了学院。

这些人一路上叽叽喳喳,问夏王殿下学院还能不能收学生了。

其实前几天,他们就已经去过学院了,奈何学院那边的说法是,招生时间已经过了,没有得到夏王殿下的命令,学院不会再次招生。

这下子有些后悔的人,变成了十分的后悔。

只有不能上,不给上,他们才知道着急。

一开始还不起眼,后来眼见着云舒的队伍越来越大,那些后悔的,看热闹的,通通都跟来了。

想要看看夏王殿下,到底会不会放开招生。

云舒一路上根本没理这些人,一直到了学院门口,看守的两名护卫保安,将云舒一行人放进了学院里,其余的百姓全部被拦在了外面。

但云舒越是不理他们,这些百姓越是不愿意离开。

学院里,边老正在给中学部的二十名学生讲课。

虽然他们年纪是够中学部了,实际上底子薄得很,大部分只认识些字,少部分连字都不认识,几乎要从头教起。边老从未带过这么差的学生,每天气得拿板子敲这些个榆木脑袋。

云舒到的时候,边老正中气十足地骂余子安,“你的脑子里到底装的是什么呀,这么一段课文,你为什么就是记不住呢?我六岁的孙女记得都比你快!”

边老话音刚落,就听到一道脆生生的童声。

“祖父!”

余子安等了好一会儿都没等到板子落在自己身上,等他再偷偷看去,只见刚刚还严厉的边老正抱着一个小女娃抹眼泪。

云舒立即道:“边老还有事,这节课,你们所有人自习。”

说着,将边老以及边老夫人带去了另一间屋子,悄悄关上门离开,给他们单独留了单独说话的空间。

萧谨行跟了云舒一路,自然也看到了之前那些百姓,这会儿他朝远处看了一眼,只见大门外,还为了许多百姓。人数不减反增。

“你打算怎么办?”

云舒却道:“不招学生,招老师。”

一刻钟后,一道新鲜出炉的公告贴在了校外的公告栏里。

“西州学院诚招社会各类人才,只要你有一技之长,不论你是木工、瓦工、铁匠、还是裁缝,都可以成为西州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一经考核录用,待遇从优。”

此道公告一出,门外的百姓们顿时就炸开了锅。

“什么意思,学院怎么还招木工、铁匠的?”

“铁匠都可以当老师了?”

“我要赶紧回去告诉三舅,让他快来报名!”

“……”

然而这条公告刚贴出去一会儿,第二道公告出现了。

“西州学院招生工作暂停。半个月后西州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将开始招生,所招学生,可以从木工、瓦工、铁匠等职业中选一进修,毕业时发放职院毕业证书。”

“……”

萧谨行眼见着云舒让人洋洋洒洒写了两道公告。

“你是想将以前的师父带徒弟,转变成学院老师教学授课?”

云舒点头,“他们不愿意上,就找个吸引他们的方式。当然了,技术课要上,文化课也得上,还得让他们掏钱上。”

因为公告的最后写了。

“职业技术学院进修课程,需要交纳学费。”

云舒:有免费学你们不上,那现在就掏钱上吧。

还别说,这掏钱的进修课,百姓们还真的愿意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