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二十一章

逆旅的等候 麦蓝 4991 2024-01-17 13:13:08

陈非接过妹妹手里的箱子,三个人往停车场走。

“二哥,你们等很久了吗?我上了飞机才知道航空管制了。”

陈琪的普通话带有明显的口音,广东话偏硬的发音加上台湾偏软腔调,组合成独特的香港腔。顾靖扬有些疑惑,明明是两兄妹,怎么差这么多?

“我们刚到,我早上起太晚,九点多才看到你短信。”

“哦……我以为……”

“什么?” 陈琪越说越小声,陈非没听清。

“我以为你会不想来接我。”陈琪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说了出来。

看到妹妹忐忑的样子,陈非故意说道:“我是不想来,路上堵得跟什么似的,我又没车。如果不是靖扬正好在我那儿,我说不定就真的让你打车了。”

陈非打趣的口气让陈琪安心了许多,哥哥对她还像以前一样。真好。

她是那种心里藏不住事的人,一下子忘了来之前是多么不安,上去亲亲热热地挽住陈非的胳膊,抬头对顾靖扬说:“谢谢靖扬哥哥。”

又转头问陈非:“二哥,你怎么没买车呢?老林说你不打算回珠海了。”

多么理所当然的口气……

陈非和顾靖扬对视了一眼,如果妹妹知道自己现在在干什么,不知道她的表情会多么精彩。

不过陈非很了解陈琪的个性,敷衍她自然也是得心应手。

“我不打算买车,北京交通太差,你等下就知道了。”

“哦……”陈琪想起了什么:“二哥,你的车钥匙在我这里,如果你要,我找人运过来给你吧。”

陈非很惊讶:“老林不是说……”

兄妹两人心照不宣。

陈琪撇撇嘴:“哼!她想得倒美。有我在,谁敢乱动你的东西!”

陈非离开后,陈琪慢慢想通了许多事情,公司的事她不懂,但回想以前妈妈跟她说的话,她知道自己可能伤了哥哥的心。

看她那副护犊的样子,陈非即使以前再生气,这时候也不想计较了。他温和地对妹妹说:“先别忙,我如果需要再跟你说。”

上了车,顾靖扬转头问道:“琪琪,你住哪里?”

“啊?”陈琪愣住了,她当然住家里,这还用问吗?她有点疑惑地看向同样转过头来的陈非,“二哥……”

“就去我那儿吧。”陈非说。

可能是正午的关系,回去的路上没那么堵,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新城。

陈琪很快就知道为什么顾靖扬会有此一问了。她上一次来北京时陈非才刚买房没多久,那时候还是三室一厅的格局,但是现在……

“二哥,”陈琪看看卧室,又看看书房,“你什么时候把次卧拆掉了?”

“两年前的事了。”

“那……不然我去住酒店好了。”陈琪站在卧室门口,沮丧地说。

“没事,我睡沙发就行了。”

陈琪愁眉苦脸,她是想跟哥哥多相处,但她也不忍心委屈哥哥睡沙发呀。

看她耷拉着脑袋的样子,陈非被逗笑了:“这有什么大不了的,我读书的时候跟同学去欧洲玩,还睡过火车站呢。”

“那又不一样。”陈琪还是闷闷不乐。

“陈非,不如你到我那儿去住几天吧?”

顾靖扬一开口,兄妹两人表情迥异地看着他。陈琪是欣喜,陈非是诧异。

“琪琪不想你睡沙发,你不想琪琪住酒店。”顾靖扬看着陈非,“你去住我那儿,两个问题都解决了。”

“可以吗可以吗?”陈琪高兴地看向陈非,虽然是问句,其实根本是在撒娇了。

如果是一个星期之前,陈非肯定不会拒绝。但是现在……

好像更难拒绝。不然靖扬会怎么想呢?

陈琪正满脸期待地望着他,陈非不再犹豫,对顾靖扬说:“那就麻烦你了。”

折腾了一上午,三个人都饿了。陈琪嫌飞机餐难吃,在飞机上只吃了一点水果,顾靖扬和陈非更不用说,早上九点多到现在,两个人早都饿过头了。

陈非问妹妹想吃什么,陈琪报了滩万。滩万是陈家三个小孩都很喜欢的日本餐厅,它的综合素质很高:环境好、食材好、料理好,在东京、上海、广州等地都有分店,是所有美食家都不能错过的日料代表。

这样的餐厅价格当然也很好看,但是跟京城许多虚有其表、价格奇高味道却极其平常的奇葩餐厅相比,滩万至少是实至名归。

陈非松了一口气,价格贵一点无所谓,他的存款虽然不多,但供妹妹挥霍几天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如果妹妹要吃鼎泰丰他才会真头疼,新光虽大,公司里的同事整天在那边进进出出,要是碰到了才麻烦。

这个点餐厅已经没什么人,陈非点了自己最喜欢吃的凉拌豆腐、金枪鱼下巴和海胆饭;陈琪点了黑鲔鱼刺身、鳕鱼西京烧和乌东面;顾靖扬则点了一份沙拉和一份鳗鱼饭,陈非知道他是想帮自己省钱,摸着鼻子笑了笑,没说什么。

“琪琪,你怎么突然想到要来北京?”吃了点东西,陈非终于有力气好好跟妹妹说话。

陈琪看了看陈非,又看了看他旁边的顾靖扬,小声地说:“昨天是妈妈的阳忌,你没回来……”

“我有去潭柘寺给妈烧香。”陈非淡淡地说,似乎不是很想提这个话题。

顾靖扬这才知道他昨天一大早出门是为了这个。

怪不得连手机都不带。

兄妹两个谈论家事,他不好插嘴,只在旁边默默做个相陪。

不过兄妹二人也意识到讨论这些私事不太妥当,冷落了陪客,陈琪虽然有些失落,却没再追问哥哥。她扬着笑脸对顾靖扬道:“靖扬哥哥是做什么的呀?”

“电影制作和发行。”

“真的吗?”陈琪很感兴趣,“那不是会认识很多大明星吗?”

几乎每个人第一次听到他的工作之后都是这个反应,顾靖扬笑了笑:“也可以这么说。琪琪有什么特别喜欢的明星吗?”顾靖扬从没帮任何人要过明星签名什么的,知道他身份的人也不敢拿这种事麻烦他。但如果是陈非的妹妹,他不介意帮这个小忙。

“哇!真好!我超喜欢方弘柏的诶。”陈琪兴奋地说,然后很快又自己摇头,“可惜他不是影星……”

顾靖扬闻言挑眉:“你喜欢方弘柏?”

“嗯,我从16岁就开始听他的歌,他的每一盘专辑我都有,他好优质,人又帅脾气又nice,而且好有才华哦。” 说起偶像,陈琪滔滔不绝。

“你又不认识他,你怎么知道他很nice?” 陈非打趣她。

“我当然知道!”陈琪的粉丝模式全面开启,“你只要看过他上的节目就知道了,他又谦逊又真诚,而且很聪明!”

这倒也是实话,顾靖扬心里想。他当然知道,很多所谓的明星,他们在媒体公众面前所塑造的形象,跟他们真实的样子不存在什么必要的关联。但方弘柏的确是娱乐圈少见的表里如一的真君子,他不仅让公众见到自己真实的个性,也让公众爱上了他这样的个性。

陈非甚少关注娱乐圈,对方弘柏的认识仅止于知道他是个歌星,也听过他几首传唱大街小巷的大众情歌,感觉就是一个长得很帅气的偶像歌手。但他并不反对妹妹追星,虽然他不太能理解。

听到妹妹又发表这种典型的小粉丝论调,陈非开玩笑地跟顾靖扬说:“如果你认识方弘柏,最好别让我妹妹知道,她缠起人来很可怕的。”

陈琪抗议无效。

顾靖扬也笑:“弘柏有一段时间不在北京了,好像是在筹备新专辑和下一场巡回演唱会。”

“是的是的,听说他今年8月份要发行新专辑,而且他明年5月份会去广州开演唱会!”陈琪好像找到知音一样,“靖扬哥哥真的认识他吗?下次见到他,可以请他帮我签个名吗?”

“当然可以,签好我让陈非寄给你。”

“那真是太好了!” 陈琪非常高兴。她双眼闪闪发亮地看着顾靖扬,不生份也不拘束了,“对了,靖扬哥哥是怎么认识我哥哥的呀?”

果然……顾靖扬不禁佩服地看了陈非一眼。

顾靖扬把那天在云空的情形大概跟她说了一下。

陈琪听说那个酒吧就在这个餐厅的楼上,立刻说道:“二哥,你哪天有空带我去吧!我好久没见过你弹琴了呢。”

没等陈非回答,她又很骄傲地对顾靖扬说:“靖扬哥哥,我二哥很有音乐天赋哦,我妈妈说,他小的时候只要听过一遍的曲子,马上就能弹得出来呢。”

顾靖扬对陈非的过去很感兴趣:“那后来怎么没有继续学呢?”

陈非被妹妹揭老本,心里有点尴尬,但还是照实回答:“我爸觉得男孩子不该浪费时间学这些没用的东西。”

但是他却在上大学之后又把钢琴捡起来。

陈非一定比他自己所说的更加热爱音乐,顾靖扬心里想。

看得出来两兄妹需要独处的时间,吃完饭,顾靖扬把兄妹两人送回家便先告辞了。

陈琪开始拆行李箱,陈非腾出半个衣柜来给妹妹放东西,他向来爱整洁,衣柜也整理得井井有条,左半边的衣柜挂了一排西裤,下面一层长牛仔裤休闲裤,一层沙滩裤百慕达等休闲短裤,右半边的衣柜则有三层,带帽衫单独放了一层,各种材质的长袖薄衫和各类短袖各一层,所有衬衫无论长短还是一律挂起来,衣柜下面的两个抽屉分别放了内裤和袜子。

陈琪的行李不少,陈非把放裤子的两层都腾出来给她。陈琪瞥了一眼陈非打开的另一扇柜门,里面不是灰的就是黑的。她很惊讶:“二哥,你原来的衣服呢?”

陈非从小对白色和浅蓝情有独钟,他的衣服四季都是以这两色为主,但是他并不排斥亮色,像流行过一阵的浅绿色百慕大短裤、土黄色T恤,烟蓝色毛衫,陈琪都见他穿过,因此突然看到那一柜朴素,陈琪才会那么惊讶。

陈非把裤子放进去,若无其事地把衣柜关起来:“年纪大了,还是穿得稳重些好。”

幸好陈琪似乎很能接受这个理由,没再追究。否则她如果兴致起来随便翻一翻,发现哥哥的衣服全换成了优衣库,恐怕陈非就要头痛了。

收拾好东西,陈非又跟陈琪合力把新床单换上。

“琪琪,你这次来,打算在北京住几天?”

“我还没定,不过我5月10号要论文答辩,可能会提前几天回去准备。”

陈非一时有点回不过神,时间过得……真快。

陈琪比陈非小四岁,她02年考上港大英文教育系,陈妈妈最后住院的那段时间,琪琪休了半年的学,回去照顾母亲。陈妈妈过世后,琪琪回香港完成学业,无论是那之前或之后,两人基本没有太多平心静气地说话的机会,很多陈琪的事,陈非都是听妈妈和大姐说的。

07年琪琪毕业,陈焕国让她回家帮忙她不肯,听陈蕾说,她在香港找了一份工作,做了一年好像是不喜欢,又申请了一个硕士,没想到一转眼,她都快毕业了。

“我记得你读的是教育管理,对么?”

陈非话一出口就知道自己说错话了。自己妹妹读什么专业,他这个哥哥竟然搞不清楚。果然,陈琪的脸色暗了下来,咬着嘴唇,有点僵硬地点了点头。

“琪琪……”

陈非不知道怎么安慰妹妹。裂痕一旦产生,在没有愈合之前,无论怎么粉饰都很难掩盖它的存在。

事实最伤人。

陈琪没有马上说话,怕一开口眼泪就会掉下来。

曾经,他们兄妹两个那么亲密,哥哥长得好学习也好,而且他既不会跟她斗嘴怄气;也不像有些年龄隔得开一些的兄长,要么严肃要么冷漠,成天只跟自己的朋友厮混。他什么都让着她,她的朋友们都好羡慕她有一个这样的哥哥。

她从小就以哥哥为榜样,努力学习,考到哥哥读过的初中,兄妹两人自己住在深圳,只有一个兰姨照顾他们的起居,那时陈非已经高二,课业很重,但他天天带她上学下学,周末陪她回家,从来不嫌烦。

陈琪学业上的东西一直都是跟陈非商量着决定的,初中升高中、高二文理分班,高考的志愿……甚至收到男孩子的情书,她都可以没有压力地跟陈非倾诉。陈非对陈琪来说,亦兄亦父,似师似友。

而所有这一切,却被自己在过去的那五年里毁了个干干净净。

还好,哥哥现在还愿意搭理自己。她应该要知足。

“嗯,其实我这次来,主要是想跟你商量一下以后要干什么。阿爸的意思是,如果我不打算留在香港,他想把我们香港的那层公寓卖掉。”

陈家在浅水湾有一层将近2000呎的公寓,90年代陈焕国掘到第一桶金的时候买的,如今市价三、四千万港币,在香港绝对算得上是豪宅了。那个公寓前后装修过三次,是陈非他们的第二个家。

即使早就猜到有那么一天,陈非的心里还是一沉。

“那大姐她们怎么办?”

陈蕾的一女一子都是在香港生产的,自然也是香港户口,她的女儿遥遥5岁时回港上幼儿园,一直是跟陈琪一起住。去年陈蕾的小儿子志远也开始上学,为了照顾两个小孩,陈蕾也跟了过去,现在几乎定居在香港。

“阿爸好像和大姐谈过了,姐夫最近考虑在将军澳那边买一层小一点的,那边的房价便宜很多,一个单位才500多万。”

陈蕾的老公陆凯豪是做鞋类贸易的,论资产规模当然跟泰盛没得比,但也是殷实之家,更何况这个年头做实业的虽然摆出来一大摊,外表看着风光,资产负债表一拿出来都是惨不忍睹。反而不若做贸易轻省,一进一出,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陆凯豪家里原来也是做实业的,是泰盛的下游企业,专门生产绒毛玩具所用的布料。陆凯豪本人虽然学历不高,但是眼光狠准、精明能干,外语不会几句,把一大帮本科硕士生管得服服贴贴。

他踏入这个行业早,赶上了广东高档女鞋的出口高峰,从两三个人的小公司慢慢做大,到现在公司里业务员加QC有五十几号人,年出口额近千万美金,花500万港币买一层楼不算什么负担,按照他的话说,反正如果买在北京上海,也差不多是这个价格,还不如在香港,至少教育水平勉强能与国际接轨,竞争也没那么激烈。

看到哥哥面无表情,陈琪知道他心里难受,勉强笑了笑:“二哥,我听老林说,公司的员工都很想你回去哦。”

陈非心里暗叹一声,这个妹妹,果真是一点没有安慰别人的天赋,哪壶不开提哪壶。但好歹她有这份心意,够了。

他没有接话,看了一眼妹妹:“琪琪,你自己有什么打算?有考虑留在香港么?”

陈琪摇头:“我不是很想留在香港,虽然语言什么的比较方便,但是我在那里生活8年了,我想换一个环境。”

陈琪说的是实话,但不是全部。还有一些话,她羞于说出口。

香港的普通公寓陈琪见得多了,500呎的,800呎的,房间挤得进去后转个身都困难,客厅里摆个电视柜、再摆个餐桌,连一套完整的沙发都放不进去,是名副其实的鸽笼。但是,如果以她自己的能力,连那样的鸽笼都得跟别人合租才能负担得起。说心里话,与其租住在那样的蜗居,她宁愿回珠海去面对那个狐狸精和便宜弟弟。

现实逼到头上来,当她开始面对自己,再一点一点回想过去,她才惊觉自己当初对哥哥有多残忍。从哥哥回国,她就武断地认定,他是觉得自己独子的地位收到了威胁所以回来,而哥哥之所以会接受陈浩是为了讨好父亲。她对哥哥各种挑剔是因为她认为,如果换作自己,一定会做得比哥哥更好……

她把自己想得太清高,也把哥哥想得太现实。而现在,真正轮到她做选择的时候,她才幡然醒悟,她一点都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清高,而哥哥,更不是自己以为的那样现实。

“那你想去哪里?还想从事教育吗?”

陈琪想了一想,最后犹豫地点了下头:“二哥,我想当老师。你觉得好吗?但我听说现在的老师的待遇不好,而且学生也越来越不好管……”

陈非露出一个真心的笑容:“当然好。”

陈琪低着头没说话。

陈非又道:“琪琪,那么多人著书立说,争破头要成功、要出名,其中一个原因,无非就是希望自己说的话被别人听见、被别人尊重,继而影响别人。但是,再怎么争抢奋斗,又有多少人真的能够做到影响别人呢?老师却可以。你不必额外做什么,就有许多人等待着倾听,你说的话会影响许多学生的未来甚至一生,我觉得这很神圣。”

“二哥……”

陈非拍了拍她的肩膀,他了解妹妹的个性,他知道她有多喜欢这个职业,当然也知道她在害怕什么:“不要害怕去尝试,你还年轻,就算试过之后后悔了,至少你知道那不适合你,对吧?”

“嗯!”陈琪终于笑了起来。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