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83章 突然袭击

你讨厌的样子我都有 蒋蟾 3241 2024-03-23 10:55:38

过来接李如的商务车下了高架进入市区,李满国的电话就打了进来,询问项目推进事宜,他是退位在家,但也没有完全放下心,正事讲完,末了又道:“你最近有空的话,多往老宅跑跑,你爷爷他一直念叨你。”

李如很干脆道:“没空。”

“怎么没空?”李满国已经号准了儿子的脉,“虞杞川出远门,剩下你一个人住,身边也没跟个保姆,日常起居谁来照顾?要我说,不如搬来老宅住着。”

李如被他爸的认知也气笑了:“合着虞杞川在你眼里约等于保姆?”

李满国跟着大笑两声,说:“你们年轻人情情爱爱的事,我不干涉,你是我儿子,希望你能过得好,是当爸的本心。”

李如懒得听他在这儿营造父子温馨时刻,冷冷道:“你可不止我一个儿子,真要想尽父亲的责任,就去多关心关心李燚。”说完不及对面反应就直接挂了电话,他最近挂李满国电话已经成了习惯,好像在试探对方被彻底激怒的底线。

车子一路送他回了华盛景苑,李如拉着行李箱上楼,指纹解锁入户门,机械女音道出一声欢迎回家,他立在玄关处,看着窗明几净却空旷无人的屋子,思念不受控制地开始泛滥。

球球听见动静,不知道从哪里叼了只玩偶跑过来,围着李如的腿边摇尾巴边汪汪叫,兴奋到不行,可见俩主人都不在的时间算是把它憋坏了。

李如蹲下身揉了揉球球的脑袋,把那只玩偶抛出去,看着球球撒欢儿似地跑出去捡,他叹了口气,站起身。

厨房冰箱门上多了一些便签纸,是虞杞川特地留下的,交待里面哪些水果是需要赶快吃掉的,哪些可以再放一放,着重强调了让他一定要吃早餐,李如撇撇嘴,拉开门看见琳琅满目的保鲜盒后,愣了愣。

每只盒子按照荤素以及生熟分装,都是切好配好的净菜,看得出是精挑细选出来的食材搭配,大概有一周的量,李如拿出一只看了看,盖子上贴着虞杞川手写的懒人版食谱,旁边还另外加上备注:实在没时间的话,就叫钟点工阿姨上门来做。

李如合理怀疑,如果不考虑保质期,虞杞川甚至会一次性给他备好一个月的菜,生怕不在的日子他会饿着自己似的。

他也知道,对于贸然跑出去支教这件事,虞杞川心里始终怀着亏欠。

李如先去洗了个澡,硕大的行李箱摊开来搁在卧室地板上,宁愿绕着走也懒得收拾,准备明天直接从老宅要个阿姨过来,他是当惯了少爷的命,根本没有自己动手做家务的意识,后来跟虞杞川在一起,对方又将他照顾得无微不至,也难怪这么一走,连李满国都要过问起李如的日常起居来。

洗完澡出来肚子果然饿了,他又溜达去厨房,从冰箱里拿出虞杞川卤好切片的牛肉和煎过的带鱼,微波炉一叮,再拌个蔬菜沙拉(他唯一会做的),刚摆上餐桌正准备开动,手机嗡地响起,是虞杞川飞机落地后给他打来的。

李如开了免提,把手机搁在旁边,夹起一片牛肉丢给眼巴巴望着自己的球球,听电话那头的吵吵嚷嚷,机场广播与旅客对话声嘈杂不已,隐约还能听见同行的谁在喊虞老师,这样乱的环境下,虞杞川居然还能抽出空来给他打电话。

“我到了。”

他声音温润低缓,在一众杂乱无章的噪音中太有镇定人心的效果,李如夹菜的手都不自觉慢了下来。

“还要再转车吗?”

“嗯,当地政府派了人来接,从机场过去大概还得四五个小时吧。”

李如看了眼时间,皱眉:“这么久?等到地方都半夜了。”

“没办法啊,”虞杞川仍是笑:“那地儿比较偏,还有山路。”

“自讨苦吃。”李如吐槽。

“是。”虞杞川好脾气道,听出他那边动静,问:“你在吃饭?”

李如语调上扬地嗯了一声,筷箸撞击碗碟清脆作响:“你留下来的牛肉还有煎带鱼。”

虞杞川很满意他真的会自己动手弄东西吃,而并非叫外卖,笑着问:“味道怎么样?”

“还行吧。”李如故意拿话刺他:“你准备了一周的食材,是打算一周后就回来的意思吗?”

虞杞川吃瘪,但理亏在先,也没辩解,顿了一下,听李如换了副语气,叮嘱他:“你们先在机场吃点东西再走,到地方都半夜了,说是去支教,不知道还以为逃难呢。”

他关心人也关心得别扭,也只有虞杞川能听出他硬邦邦语气下的柔软心肠。

短暂的通话挂断,屋内又变得静悄悄,连球球也吃饱喝足跑去窝里睡觉了,李如突然没了胃口,撂下筷子回了卧室。

日子过得不快不慢,李如自己也忙,他坐上鸿泰集团一把手的位置后,青森那边已经有点顾不上,但怎么说都是一手创立起来的,感情不一样,哪怕是要往总公司合并,也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待。鸿泰高管团队目前还都是李满国培养起来的那批人,虽然不至于一朝天子一朝臣,但李如还是想组建一支完全听命于自己的心腹团队,这些人可以从青森科技里面挑,也可以重金从外面挖,桩桩件件的事都要筹谋,忙起来不舍昼夜的,眨眼间就到了三月。

草长莺飞的季节,巴山县下属的兰坪村就在山沟沟里,一到这时节,漫山遍野的花开得葳蕤,但当地人压根来不及欣赏,他们靠山吃山,正是春耕农忙的时候,家家户户能干活的都倾巢出动,学生们连着旷课几天,一问,都是给家里帮忙下地干活去了。

虞杞川跟他师兄一合计,学生都不来上课,老师们不能干坐着等,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帮村民们干干农活,加快进度,也好让学生早日回到课堂上。

他性格温润随和,做事却雷厉风行,当晚统计了自愿下地帮村民干活的老师人数,毕竟都是大城市来的,有些年轻人不乐意吃那个苦,就不能强求,但结果是好的,没人打退堂鼓,第二天早上五六点就爬起来,分组去了村民家。

令然带着摄影团队纪实跟拍,兰坪村主要种的还是水稻,三四月份播种的算是早稻,山区多梯田,一洼洼的稻田从山脚盘绕至山顶,无人机飞在空中拍全景,那场面实在美不胜收。景别由远及近,最后定格在田地间俯身劳作的人身上,阳光从竹编的遮阳帽帽檐洒下,沿着高挺的鼻梁一路描摹,琥珀色眼珠沉静而专注,这特写拍的,虞杞川俨然成了镜头下的主人公。

劳作了几日后,某天晚上李如跟虞杞川视频,不出意外地发现他晒黑了。

来支教的老师住的是当地政府分配的临时宿舍,用简陋来形容都算好的,几乎是家徒四壁,除了一张床一张木桌和椅子,其他什么都没有,墙角拉了条尼龙绳挂衣服,钉子是直接敲进裸露在外的砖缝里的,唯一的好处是一人一间,算是照顾到了隐私。

这里信号不稳,彼此的话常常听得断断续续,但还是要视频,哪怕只是看着屏幕那头对方的脸也是好的。

虞杞川一人教两个年级的文科,既要写教案又要批改作业,学生们参差不齐,他想因材施教,有些学生本来就玩心大,一跟不上就更不想学,这里的家长不像城市里那些鸡娃的父母,都是放着愿意学就学,不愿学等过两年年纪到了就出门打工赚钱的心态,只能从培养孩子的兴趣下手。

李如也经常留在公司加班,鸿泰集团的双翼大楼,顶层办公室的全景落地窗框住S城灯火辉煌的夜,键盘敲击声清脆,跟虞杞川伏案书写教案的沙沙声糅在一起,会有种错觉他们仍然在彼此身旁。

“你这才去了多久,黑了,也瘦了,”李如端详着屏幕那头的人,蹙眉道:“你们是不是每天都吃不饱啊?”

虞杞川被他的担忧逗笑,台灯暖黄的光镀在脸上,眉眼弯弯:“这叫为伊消得人憔悴。”

李如懒得搭理他,转过头去看电脑屏幕,几下键盘敲击声后,他又扭过脸来,“你下周回来?”

“嗯。”虞杞川转了下笔。

“那等你回来一起去看房子吧。”李如说着,发了几张户型图到虞杞川微信上,“我想了想,你这两年都在外面,那就不着急搬,索性多挑挑,装修也都自己来,既然是打算住一辈子的,就用心做到最满意。”

隔着千山万水,虞杞川却被他那句打算住一辈子给说得窝心,笑了一下说:“好。”

就这样,房子从三月份看到六月份,终于定了一套市中心的大平层,主要是李如比较挑,虞杞川完全听他意见,他也不愿意再住独栋别墅,这套大平层的上一任屋主据说还是个明星,早年的大腕,但也抵不住投资做生意赔本,不得已卖掉房子还债。原本的硬装都是顶级,但李如还是要敲了重装,找了个在国际上拿过奖的室内设计团队,把想要的风格一讲,就甩手全权交给对方,只隔三差五问问进度,非常李如的处理方式。

七月份中旬,巴山希望小学的一期校舍落成,虞杞川上课之余,要忙着布置新校舍以及安排学生搬迁事宜,以前是几个年级的学生挤在一个班里,现在分开来,还要针对学生进行一轮摸底考试,忙得脚不沾地。

这天傍晚下了课,他等学生们都走干净才从学校离开,村落里炊烟四起,家家户户都在做饭,路口的老槐树下蹲着一茬儿村民在纳凉,两个大爷摆了张棋盘,旁边围的有小孩也有大人,看见他,异口同声地喊虞老师。

虞杞川就走过去观摩一会儿,其中一位大爷立马请他帮忙支招儿,另一位不乐意了,面红耳赤地吵起来,用的还都是方言,虞杞川乐呵呵地拉架,俨然是入乡随俗的派头。

李如在当地导游的指示下开着越野车七拐八绕地抵达村口时,一眼就瞧见了人群中的虞杞川,他个头高,哪怕蹲着也有种鹤立鸡群的感觉,白背心外面套了件薄衬衫,敞着怀,裤腿卷起一截半蹲在棋盘边,落拓而散漫,跟旁边老大爷的区别就差一只叼在嘴里的旱烟了。

李如一直觉得虞杞川是那种教科书式的英俊,又因为当老师的缘故,总带着斯文的书卷气,很少露出现在他眼中看到的那种气质,有股很接地气的糙,像旷野的风。

副驾的导游看见李如眼睛望的方向,恍然大悟道:“原来你找虞老师啊,他在我们这儿可受欢迎了,长得好又有学问,听说还没结婚,惹不少姑娘芳心暗许呢,村长家的大女儿最热情,经常跑去给虞老师送饭。”

“哦,是吗?”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