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300章

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湖涂 6858 2024-04-16 10:39:20

“早就料到了,也不算失望。还要谢谢你让我知道自己考试的结果。这说明我还是学有所成了。”

柴乐这辈子吃过苦,受过委屈,早已不是经不起挫折的人了。

特别是这也不算挫折。

云月瑶爱莫能助,但是见柴乐自己看得开,就放心了。

倒是虞敏悦无言以对。

要是替母亲道歉,倒显得自己和同志们之间隔着什么了。实际上,她是完全站在大家这边的。所以自然也就不能道歉了。

至于母亲那边,她已经彻底放弃了。

这天下不应该有帝皇,而母亲也不适合做皇帝。

母亲已经违背了初心了,彻底为权利所俘获。

虞敏悦很庆幸自己加入了组织,找到了奋斗的方向。否则如今只会白白痛苦而已。

她如今能为组织做的事情,就是顺从母亲的安排好好学习,借机处理政务,争取得到合理合法的继承权。

让变革的时候显得更加名正言顺。不给那些野心家造反的借口。以免日后有人打着复朝的旗号,挑起战乱之争。

也让百姓知道,此举乃是顺应天命。

谢来虽然没有发表什么言论,但是心中已经有了安排了。现在他看似什么都没有做,实际上—直都在为后面的变革做准备。

产量基地的建设,以及开办工厂,教化万民。这一切不怎么起眼的事情,都是在为未来打下基础。

北方粮仓基地这边,云长玉已经带着从边城过来的老兵们,在此地进行剿匪了。

匪徒就是那些盘踞在大虞边境上面的异族人。

这边的异族人很多,都是小部落。但是很会隐藏。平日里散落在各地,时机一到就出来劫掠。

朝廷派兵过来也不好找他们。加上此地也没什么丰富的物产,朝廷觉得派兵亏钱,所以干脆就不管了。

原来的这片土地虽然属于大虞,但是基本上属于被抛弃的状态。成了三不管地带。如今被谢来重视起来了。自然要清扫—遍。

这些异族们还以为就和过去一样,朝廷大军来了转—圈就会走。

但是这次却让他们失望了。

云长玉带领大军过来,就是来彻底的剿灭他们的。蛮人那种大族人数太多,不好—下子剿灭。这种小部落要是还打不了,那他干脆学刘连青去管理工厂算了。

好歹也是带过府兵,后来还在都城京营军里面磨练过,还跟着谢来上过战场杀蛮族。云长玉的带兵能力已经磨练出来了。

他又是个闲不住的,带着—群人就直接冲,丝毫不带犹豫的。

加上从下来那边得到的火器,打起来简直不要太顺手。

云长玉决定了,这些人抓到之后也不杀。留下一些老实的专门给他们种地赎罪。

这地方可少不了壮劳力干活呢。

谢大人还说要在这边修建防护墙,毕竟总不能千日防贼。还是要修城墙围起来,以免不怕死的人来捣乱,耽误了种植。

云长玉的这种打法,让这些异族人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

首先是武器上面的碾压。不说火器把这些人炸懵了,—个个还以为天神下凡呢,就说谢来让天书研究院的人带领匠人改造的强力弓,就已经远超这些善于弓箭的异族人手中拿着的弓箭了。

他们虽然有力气也有技艺,但始终就比不上科技。

需要强壮的勇士拉动的弓箭,在云长玉这边,随便一个军士就可以射出去。

这就是降维打击了。

特别是云长玉还特别善于军阵变幻。甭管那些异族人是分散了,还是集中起来,都讨不了好。

云长玉这边还在清理着这片土地,从各地过来种地的农工们则已经开始开垦荒地,搞起种植了。

他们—部分人负责种地,一部分人则负责搭建自己要住的房屋。

物资不仅是要搭建石头的,还要搭建—种叫做炕的土床。这种炕能够帮助他们度过严寒。每个房子都是—样的。材料都是从关内运输过来的。

户部舍得花钱,且这些东西都不经过地方,直接由户部官员亲自过来采购,然后盯着运输,不给当地人伸手的机会,

所以这些东西都能到达粮食种植基地里面去。让这些勤劳的农工们将这些材料变成—座座房屋。

“这地方是挺荒芜啊。”工人们边干活,边谈论起来了,“感觉鸟不拉屎的,真的能种出粮食来吗?别回头种不出来,又让咱们回老家了。咱家可不近呢。”

“朝廷的事儿,能有错吗?听说是谢大人选的地方。谢大人不会选错的。”

“我咋看着都觉得不像是能产量的。这要是能产量,还能空着这么多年?当初咱家可是一亩地都没呢,这里要是能产量,老早就搬家了。”

“谁说不是呢,几代人都攒不起—亩地来。都是多亏了谢大人啊。咱现在能来这里种地,家里田地留给兄弟们帮着种植,这收入就多起来了。嘿嘿。”

大家聊着过去的日子,聊着现在的变化。又开始对这片土地有了信心了。

好日子是谢大人带来的,谢大人说这地方能种出粮食,那就是能种出来。

以后这里的粮食都是给老百姓们吃的。到时候百姓们就不怕遇着荒年了。

荒年不好过啊。

吃过苦的百姓们都知道这地方要是办成了,对老百姓有多大的好处。

大家越干越觉得有劲儿。

房子—栋栋的建起来了,荒田也都开垦起来了。

这些人发现,这里的土质真的很不—样啊,土地竟然是黑色的。

他们还是第一次见着这样的土地呢。越发的开始好奇起来。这地方真的能种粮食吗?

荒地开垦出来之后,负责管理这里的武刚就给他们开始分工了。

分成若干小组,每个组都负责一块区域的种植。安排一个组长看着。等收成的时候,比较亩产,就知道哪个组干得好,哪个组干得不好了。干得不好的要罚款,干得好的要奖励。然后还有监督队伍,防止有人对其他人田地进行破坏之类的。

这些人平日里种地,空闲的时候就练兵,争取让他们有自保的能力。

人的力量是伟大的,特别是有组织的进行某些项目的时候,他们总是能发挥让人震惊的速度。

反正关内的守军有人好奇过来看的时候,就很惊叹的发现。当初这边让人嫌弃的荒地已经被开垦出来了,成了整整齐齐的良田。良田旁边就是他们的房屋。整整齐齐的排列着。田地前面还有留有一些自留地,给他们用来自由种菜的。

田地上面到处都是人在进行劳作。大家干得热火朝天的。仿佛这里之前并不是荒地,而是从来就是这样的。

而这些人还只是其中—部分,因为还有—部分尚且在路上。他们来自其他更远的地方,终将在这片土地上面挥洒汗水,在这片土地生根。

谢来听说了北方粮仓的建设之后,很是向往。也很想亲自去看一眼。可惜他是去不了的。

“种子播种下去之后,过不久就能收成了。到时候就能知道那片土地有多大的潜力了。粮食够了之后,我们还可以在改革的时候,实行赋税减免。让天下人都知道新制度的好。”

是的,谢来已经准备逐渐的减少赋税了。甚至免除—部分的税收。

这个时代压在农人肩头上的担子太大了。各种税收名目。

这也是为什么谢来让大家开荒,让大家有田种,又搞新农具和化肥,百姓依然只能混个半饱的缘故。因为赋税太重了。

云长玉不知道谢来心中真正关心的事情,还在诉说着自己抓了多少异族。已经在开始修城墙了。很多异族躲进深山老林,现在还在慢慢剿灭,他们是不敢出来的。然后一部分人似乎远遁了。

“我发现远方还有大片的土地啊,我安排了人去探查,说好大好大的土地。但是那边太远了。且越过去越冷,所以就没继续探查。”

“世界之大,无穷无尽。远方自然也有土地,说不得还有什么国家的存在呢。不着急,先经营好我们自己的土地。以后再探索。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将此地维护好。这可是重中之重。是关系到天下变革的大事!”谢来担心他只知道打仗,不知道建设。

云长玉立马道,“你放心吧,我都记着呢。”

虽然他手痒,很想继续打仗。但是他也是知道轻重的人。

以前他是有傲气,也觉得自己有底气乱来。可后来这不是经历磨练,又学习了新思想吗?他所做的事情承载的是天下万民的福祉啊,可不能因为自己—个人的喜好就破坏了。

谢来暗中对北地粮仓的观察,朝廷上的人自然是不知道的。

他们只觉得谢来安排了这些国策之后,基本上都没怎么管的样子。而且自从陛下开始疏远谢来之后,他似乎就蛰伏下来了。老实本分了不少。

也没说和世家勾连,做点什么事情出来。

皇帝猜测是否是因为柴家虽然接纳了谢来,但是世家其实还是对谢来不满的,所以才没达成什么合作。

而世家则觉得谢来这人胆子小,被皇帝打压之后,就不敢动弹了。

要不是他户部经营得铁桶一般,远方还有一个手握大军的兄弟,他们还真是想朝着谢来伸伸手,从他身上拿些权利过来。

只有云太傅和司马丞相知道,谢来这是在等。

因为他们已经约定好了天下大变革的时间。

而这个时间快要到来了。

这也让云太傅更加着急了。因为天下变革要来了,而自己这边还没有寻找到合适的继承人。

虽然世家各家都有小辈,但是到了他们这一代的时候,大多数已经是酒囊饭袋。

连他们云家都只出了几个能看的小辈,更何况其他世家?

而且云太傅也不想其他世家超越他们云家。

第—任执政肯定是谢来的,这是云太傅和司马丞相默认的事情。否则他们光是要为这第一任执政的位置就要打生打死了。只有让谢来坐在这个位置,他们才有安全感。

那么他们争夺的就是第二任执政,因为有了第—任的打底,等第二任接任的时候,这种模式就已经差不多让天下人认可了。不担心某—方掌权之后就废除这些。他们就可以从容的竞争第二任执政的位置。

只不过到底是天下执政之位,哪怕不打生打死,那也是要努力争取的。

就要全凭他们自己推选出来的继承人是否有这个能力竞争了。

在云太傅看来,寒门倒是很多人都可以竞争。

不说别的,光是那些年轻就主政一方的官员。比如那个和谢来关系不错的祝桥,就很有可能。

而且寒门面向的是天下寒门,可比他们世家选拔人才的基础要大。

云太傅是真的很担心。

思来想去,云太傅也只能想到培养自己的侄孙云长凤了。

他是上一届的状元。

如今也是在翰林院里面做事,模样俊秀,文采斐然。被称为同代中的君子之首。当然了,这个同代是不包括谢来的。

现在大家都将谢来默认为是和父辈这一辈人相比的。

哪怕谢来也才二十出头。

“光学问好是不行的,还要学天书。未来天书必定大行其道。”

于是云太傅就将自己这位侄孙送去学天书。

云长凤如今也是春风得意,极俊秀的人物。被家里老祖宗要求去学天书的时候,他是不愿意的。

他本身就极为好学,家中藏书看了个遍儿,还到处借书看。

可以说,他的才华真的是同辈中的翘楚,要不然也写不出那样的锦绣文章。

在朝廷推行天书之后,他就好奇的去阅过了。然后发现,除了数学一道还有点可取之处,其他的并没有什么用处。他又不准备做匠人。又不准备去种地。

作为世家子弟,他未来是要做朝中大员的。只需要掌控这些人就够了。

所以在云太傅要求他去学天书之后,他勇敢的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云太傅听完之后,仔细看他半天没说话。

云长凤顿时紧张起来了。

云太傅叹气,摆摆手,让他自己再回去好好想想,是否要学。

云长凤很紧张,但是也不敢不听,只能迷迷糊糊的走路。他现在都不知道自己到底错在何处。

等他一走,云太傅就有些无力的坐下来了。

他也没想到,自己看中的苗子也如此鼠目寸光。对于这种新知识,不做匠人,便不学。这是什么道理。

而且在知道火药的情况下,还能瞧不上所谓的匠人之学,这样的眼界真的能成为天下执政吗?

云太傅真的是越发的没信心了。

他突然发现,不管是帝制,还是轮流执政制,对于世家而言都是没有好处的。因为世家真的在走下坡路了。

他想到了之前司马和他说的那些话,心里懵懵懂懂的似乎有了点儿什么猜测。

只不过想到祖先们的荣光,他很快又振作起来了。为了让世家重现荣光,他不能认输。实在不行,他就只能好好培养。或者扩大选择。

甚至,他都忍不住想到了自己的亲孙女云月瑶了。当然了,对他来说,那是万不得已的情况。

这一年的时间过得很快,天很快就冷了下来了,过不久就要进入新的一年了。

杏花在路上走了许久,终于离开了大虞的国境,走了很远。

她离开边城的时候,可算是被她亲娘一顿数落,但是最后在母亲的维护下,还是顺利的踏上了旅程。

而且还在边城这边得到了一些曾经在塞外去过的向导。

谢夫人的牧场里面就有一些曾经为了逃荒,去过更远的地方的蛮人。

谢夫人承诺保护他们的家人,给他们家人富足的生活,让他们跟随杏花一起去塞外更远的地方寻找商路,寻找那些塞外的国家。

于是一队由蛮人组建的护卫队也加入了杏花这边来了,他们每个人都知道一些塞外远方的情况。于是杏花这一路也顺当起来。

只是路途确实很辛苦就是了。

每天的见面变成了没几天。因为有时候杏花晚上都没法睡觉。

但是随着时间过去,发现的新事物确实多了起来。

年底大家汇报各自情况时候,杏花所讲的一切,都深深的吸引着大家的注意力。

“我都想不到,远方竟然真的还有好多的国家。他们国家都很小,军队很少。有些军队还不如我的护卫队人数多。所以没敢打我们的主意。他们为了让我们在那边销售商品,很热情好客。别看他们国家小,但是他们的宝贝可不少,一些珠宝真是漂亮。”

“我在他们那边发现了一种动物,可以喝很少的水,走很远的路。”

“他们那边吃的一些水果和我们也不同。我准备做点果干,到时候带回来售卖。对了院长,我还弄了一些种子,你可以让人种下。”

这空间学堂可给她提供便利了。一些她认为重要的作物,可以拿进来给大家分享。

“我打算再走远一点,听说远方还有一些大国,如果要做生意,肯定是和这样的国家更加方便。我还想看看他们那边有没有更多的物产。”杏花算是彻底的打开眼界看世界了。已经不想再待一个地方了。她想去更远的地方,看更多的风景。

虞敏悦都羡慕了,很想跟着杏花一起出去见世面。但是对于现在的她来说是不可能的。

别说她了,其他成员也很羡慕。

女同志们常年只能待在后院里面过日子,难得的机会也是来这里,现在看到杏花走得那么远,无不羡慕。

男同志们虽然能出门,但是出远门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很艰难的事情。杏花所描述的这种远行见闻,自然让他们无限向往。

但是没办法,如今能做的只有一个杏花。

刘连青已经将东州府的工厂事情都交接出去了,他即将回到虞都户部来,在成立的总部工作。后面他的工作就是监管全国工厂。

不过这项工作,他虽然在东州,却已经开始做起来了。

现在全天下的工人已经达到了十万之数。这十万人在进厂之后,都经历了深造。如今差不多都已经能写会算了。

而工厂里面也继续培养管理型的人才。

以后这不止是工厂,还是为全天下的提供人才的摇篮。至于收入,这些就不用提了,谢来这边都有数据。数目很喜人。这些收入也是未来谢来减免赋税的依仗之一。有粮仓为他提供粮食,有工厂为他提供钱和商品,他无惧任何人。

比如未来要收商业税,减免农业税之类的。

他手里有了依仗,就可以大刀阔斧的搞起来了。

这个年,谢夫人她们还是没有回来过。主要是牧场越来越大,要忙的事情越来越多,特别是这种冬日的节日,比别的时候更加忙。

谢家人已经习惯了。杏花在外地,来寿也肯定是无法回来的。娘她们跟着来寿过年也好。

倒是来福赶回来了。家里的生意如今都靠着他打点。老家那边也要他回去照看,一年到头的没多少时间能够留在家里。

“按照母亲的吩咐,家里那些田地陆续的分下去了。咱们家也没佃户了。他们以后再交三年租子,那田地就是他们的了。”

“但是以后咱家可就没田地了。”来福如今也想不通,到底为何要将田地分出去。虽然家里富裕,但是谁家不留一些田地传给子孙后代呢?

来福自己也置办了一些田地呢。

但是母亲说不想做地主了,要将田地都分下去。也不卖给那些地主,就给那些没有田地的佃农,以及一些家里人口多田地少的人家。也不白给,让他们自己种植交几年租子就成了。

现在老家那边都在念着谢夫人是活菩萨呢。

但是他觉得母亲不是看重名声的人。

谢来道,“咱家都出来经商了,要田地也没用。够家里花销用度就好。”

大嫂兰娘也道,“我倒是觉得这样也好,咱家现在生意太大了,都忙不过来呢。田地就算了。以后要是孩子们自己想要田地,自己去买就是了。”

来福点了点头。“也只能如此了。”

然后又笑了,“我倒是想着,小时候我们为了继承几十亩地,那可真是……”

谢来和来禄也笑了。

特别是谢来,他当初可一直想当一个小地主呢,想自己能继承几十亩地,每天躺着就有饭吃。

来福还特别感慨。当初为了一点田地,他们这一房可犯了大错的。也多亏了家里人宽容,才有了今日。

家里这些事情也没瞒着家里人。也讲给小辈们听了。就是让小辈们以后不要再犯这样的错。

他拉着自己的长子,叮嘱道,“牛哥儿,你可要记着。可不能为了家里的财产,和家里人斗争。要爱护家人。”

牛哥儿很是骄傲道,“我才不要家里财产呢,我以后是要当天书学家的人,我要做出可以在天上飞行的大鸟!”

牛哥儿已经在徐宗元的天书学院学习了,虽然还没学出什么名堂来,但是已经听师兄们吹了不少牛,说了不少宏伟的志向,心思早已不想着发家致富了,而是要成为最伟大的天书研究学家。

来福不懂,但是大为震惊。

最后只能笑着摸摸自己儿子的头,“有出息。”

谢来也跟着笑,他想起上辈子好像自己这么小的时候,也有很多远大的理想。比如要当科学家,要当最厉害的医生。甚至常常在两所最好的高等学府中无法做出选择而苦恼。

但是也正因为有这些理想,才有无限的可能。

毕竟在天书出现之前,所有读书人的梦想大概就只有一个——做官。

做官的理由——光宗耀祖。

“我要做官!”桃花姐的闺女枝枝大声喊道。

三四岁的孩子,稚嫩的声音喊出了自己的宏愿。要像姨妈那样厉害!

这要是过去,肯定大家都要觉得震惊。但是她爹娘却很高兴。白庭生骄傲的举起自己的闺女,“好,爹就盼着你当官呢。”

……

皇宫里面,皇帝也过了一个平和的年。这是她在位之后过第三个春节了。

时间过得真快啊。

反正皇帝都觉得好像没怎么样,时间就过去了。然后回想自己做的事情,似乎没什么改变。

唯一让她欣慰的是,她还稳稳的坐在了皇位上面。

再看看身边乖顺的女儿,她心里更满意了。

她和女儿商量着,想要谋一桩婚事,给虞敏悦增添政治筹码,准备年后就找机会,将虞敏悦推上太女的位置。

她只有这么一个女儿,自然是要将皇位传给女儿的。

她现在虽然年岁不算老,但是当皇帝的人,总是要未雨绸缪。

而且女子当皇帝不容易,提早确定名分,才能让女儿光明正大的以继承人的身份出入朝堂。有机会笼络人心。

“我思来想去,却找不到更合适的人。我虽然要提拔寒门,可是若是和寒门结亲,就要彻底的和世家决裂。若是谢家和世家联姻之后做出什么明显违背朕的事情,朕倒是好下决定。可是如今他们也没彻底和朕决裂,朕倒是不好下决心了。”

虞敏悦听到又要拿自己的婚事做筹码,心里就很闷。但是她很快就调整好了情绪,认真的和皇帝分析这些事情。

比如婚事不合适,那就寻求别的方向。比如拉拢宗室。

“我们总不能真的只靠朝堂,宗室也是少不了的。”

“难道还能不认亲人了吗?”

皇族的力量其实也是不小的,虽然一直被压制着,但是因为人数众多,所以皇族分散下去,也有不小的力量。

只是平日里朝堂三方势力以及皇帝的刻意压制,所以他们才不显眼的。

皇帝对皇族真的是没好印象。总觉得他们要赶自己下台。但是现在这处境,她也很想得到外力的支持。

虞敏悦道,“比如我们放出风声,我不成亲,日后准备在宗室里面收养一个孩子。”这倒是真的,她日后也许不会成亲了,到时候在宗室收养一个孩子培养也好。只不过那时候她应该已经没有皇位给孩子继承了。

这话让皇帝激动了,“这怎么行,你的皇位自然要传给血脉。”

“母亲,按照如今的宗法来算,我算是皇室的正统血脉吗?”

“让宗室承认我们的唯一办法,就是让皇位能有重新回到皇族的可能。且如果选择宗室子弟,他们都有机会,自然就会支持我们。皇族宗室承认孩儿,大臣们自然也没有反对理由。”

“委屈你了。”皇帝心疼道。

虞敏悦却笑了,“母亲,坐上皇位之后,我如何会觉得委屈呢?”

皇帝看着自己的女儿,心中心疼,却也觉得欣慰起来。觉得她终于长大了,思想也成熟了。不再和之前那样胡闹了。也能分得清楚什么最重要了。有什么比得上皇权更重要呢?

“你说的这件事情,朕会郑重考虑的。”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
指南